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3:49: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提升,在进行维修、保养服务时经常需要等待很长时间,由此部分车主会选择将车辆放在4s店完成维保服务后再取回车辆,这就导致4s店需要停放的车辆越来越多,而由于场地限制,很多时候无法提供足够的停车位以供车辆停放。另外等待维保的车辆有可能需要频繁的挪车,由于车主不在,一般是由4s店员工驾驶车辆,这一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剐蹭从而引发纠纷。
3.随着立体车库的推广,基于立体车库衍生的维保服务也随之出现,例如公开号为cn112302387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基于停车场的多功能一体化服务方法,但是该方案中并未很好的解决维保车位与停车车位之间的车辆交换问题,不能满足4s店维保和存车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存车和维保车位之间车辆便捷交换的车库。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包括服务库和立体车库,所述服务库与立体车库的地面层连接,所述服务库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服务车位和横移通道,所述立体车库包括与横移通道并排的第一塔库和与服务车位并排的第二塔库;所述横移通道内设置有横移台车,横移台车上设置有能够纵向伸出的搬运器,所述横移台车能够沿横移通道运动到第一塔库内,所述搬运器能够与服务车位完成车辆交换,所述第二塔库能够与第一塔库和/或搬运器交换车辆。
6.通过在维保服务库内设置服务车位,方便工作人员在地面进行维修保养,并可通过横移通道内的横移台车将服务车位上的车辆搬运到立体车库内,所述立体车库设置为两个沿纵向并排的塔库,降低场地宽度方向的占地面积,通过横移台车进行车辆交换方便的实现车辆的储存和取出,并且不需要启动车辆,降低人工驾驶导致剐蹭的可能性。
7.优选的,所述第一塔库和第二塔库分别包括升降通道和处于升降通道两侧的存储车位,所述升降通道设置有升降载车板,所述存储车位设置有能够沿横向运动到升降通道内的横移板,所述升降载车板具有内梳齿,横移板具有与升降载车板交换的外梳齿。
8.优选的,所述搬运器具有能够向两侧伸出的伸缩梳齿,所述横移台车上沿纵向设置有容纳搬运器的沉槽,所述伸缩梳齿能够摆动调整高度。
9.优选的,所述横移台车能够沿横移通道运动到升降载车板两侧的内梳齿之间,所述搬运器两侧的伸缩梳齿延伸超出横移台车的宽度,两侧的车轮处于横移台车的宽度范围之外。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塔库的升降通道内还设置有一个纵移板,所述纵移板能够沿纵
向在第一塔库和第二塔库之间移动,所述纵移板具有与升降载车板交换的外梳齿结构。
11.优选的,所述横移台车处于第一塔库的升降通道内时,所述搬运器能够沿纵向伸出运动到第二塔库内与第二塔库的升降载车板交叉交换车辆。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塔库与服务车位相邻的地面上设置有横移梳齿板,所述横移梳齿板具有与升降载车板交换的外梳齿结构,所述横移梳齿板能够沿横向运动到升降通道内;所述横移梳齿板相邻的梳齿之间具有沉降的避让槽,所述搬运器能够沿纵向运动到横移梳齿板上方,搬运器的伸缩梳齿能够下降到避让槽内。
13.优选的,所述第一塔库的升降通道内还设置有一个纵移板,所述纵移板能够沿纵向在第一塔库和第二塔库之间移动,所述纵移板具有与升降载车板交换的外梳齿结构。
14.优选的,所述横移梳齿板的梳齿设置于横移梳齿板的表面之上。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的优点在于:在维保服务库内设置服务车位,方便工作人员在地面进行维修保养,并可通过横移通道内的横移台车将服务车位上的车辆搬运到立体车库内,所述立体车库设置为两个沿纵向并排的塔库,降低场地宽度方向的占地面积,通过横移台车进行车辆交换方便的实现车辆的储存和取出,并且不需要启动车辆,降低人工驾驶导致剐蹭的可能性。通过横移台车与升降载车板的配合,或搬运器与横移梳齿板的配合实现传统横移台车与梳齿交换式塔库的对接,解决了车辆在服务车位和储存车位之间的转移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的平面图;
18.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的平面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的横移梳齿板的侧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的横移梳齿板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包括服务库1和立体车库2,所述服务库1的地面层与立体车库2的地面层连接;结合图2,所述服务库1包括沿横向并排设置的服务车位11和横移通道12,所述立体车库2包括与横移通道12并排的第一塔库21和与服务车位11并排的第二塔库22,所述横移通道12内设置有横移台车3,所述横移台车3上设置有能够纵向伸出的搬运器(图未示),所述横移台车3能够沿横移通道12运动到第一塔库21内,所述搬运器能够与服务车位11完成车辆交换,所述第二塔库22能够与第一塔库
21或搬运器交换车辆。
25.本实施例通过在维保服务库1内设置服务车位11,方便工作人员在地面进行维修保养,并可通过横移通道12内的横移台车3将服务车位11上的车辆搬运到立体车库2内,所述立体车库2设置为两个沿纵向并排的塔库,降低场地宽度方向的占地面积,通过横移台车3进行车辆交换方便的实现车辆的储存和取出,并且不需要启动车辆,降低人工驾驶导致剐蹭的可能性。
26.本实施所使用的横移台车3和立体车库2均为现有技术,结合图2和图3,所述第一塔库21和第二塔库22分别包括升降通道23和处于升降通道23两侧的存储车位24,所述升降通道23内设置有升降载车板25,所述存储车位24上设置有能够沿横向运动到升降通道23内的横移板26,所述升降载车板25两侧具有间隔设置的内梳齿,横移板26两侧具有与升降载车板25交换的外梳齿,在存取车辆时,通过升降载车板25沿竖直方向调整高度穿过横移板26实现车辆在升降载车板25和横移板26上的转移。
27.所述搬运器具有能够向两侧伸出的伸缩梳齿,所述横移台车3上沿纵向设置有容纳搬运器的沉槽(图未示),所述伸缩梳齿能够摆动调整高度。在此情况下,所述服务车位11中间应具有允许搬运器进入的沉降通道,服务车位11两侧至少支撑车轮的位置应设置为波纹面,从而使搬运器能够进入到服务车位11内的沉降通道内,然后伸缩梳齿从波纹面的凹槽处伸出,通过抬升伸缩梳齿,将车辆从服务车位11上抬升离开服务车位11的表面,然后搬运器沿纵向回到横移台车3上即可;基于同样的原理,搬运器可将车辆送回到服务车位11上。
28.所述横移台车3能够沿横移通道12运动到升降载车板25两侧的内梳齿之间,所述搬运器两侧的伸缩梳齿延伸超出横移台车3的宽度,两侧的车轮处于横移台车3的宽度范围之后,从而使横移台车3能够直接运动到第一塔库21的升降通道23内,然后升降载车板25上升即可将搬运器3上的车辆转移到升降载车板25上,通过升降载车板25与横移板26的交换实现车辆的存储。
2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塔库22的升降通道23内还设置有一个纵移板(图未示),所述纵移板与横移板26的结构相同,纵移板能够沿纵向在第一塔库21和第二塔库22之间移动,第一塔库21内的升降载车板25将车辆从搬运器上向上抬升后,横移台车3携带搬运器沿横向运动离开升降通道23,纵移板沿纵向移动到升降载车板25下方,然后升降载车板25下降将车辆转移到纵移板上,纵移板回到第二塔库22内,第二塔库的升降载车板25上升将车辆搬走存放到指定的存储车位24上。
30.第一塔库21和第二塔库22的地面层优选不设置停车位置,以方便车辆通行,和对立体车库2进行维护。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取消了纵移板的设置,所述横移台车处于第一塔库21的升降通道23内时,搬运器沿纵向进入到第二塔库22的升降通道23内,第二塔库22的搬运器25向上抬升将车辆搬走即可。由此能够简化存取车的操作过程,节省设备成本。
33.所述第二塔库22的地面可设置为与横移台车3的沉槽底面齐平,以使搬运器平稳的在横移台车和第二塔库22之间移动,升降载车板25可完全沉降在地面之下,在搬运器到位后,升降载车板25直接上升到指定楼层,与横移板26交换停车即可。
34.实施例3
35.参考图4,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塔库22与服务车位12相邻的地面上设置有横移梳齿板27,所述横移梳齿板27具有与升降载车板25交换的外梳齿结构,所述横移梳齿板27能够沿横向运动到升降通道23内,所述横移梳齿板27相邻的梳齿之间具有沉降的避让槽(图未示);所述搬运器能够沿纵向运动到横移梳齿板27上方,搬运器的伸缩梳齿能够下降到避让槽内,从而将车辆转移到横移梳齿板27的外梳齿上,然后伸缩梳齿沿避让槽收缩到搬运器内,搬运器沿纵向回到横移台车3上,即可将车辆转移到横移梳齿板27上。
36.所述横移梳齿板27沿横向运动到升降通道23内,处于升降通道23内的升降载车板25上升将车辆搬运到停放层即可,与横移板交换将车辆储存起来即可。
37.所述横移梳齿板27底部可设置滚轮,在地面上可设置与横移梳齿板27配合的轨道,使其运动到指定位置,升降载车板25设置于地面之下,通过竖直方向的移动实现车辆交换,地面的轨道在升降载车板25的边界位置可设置缺口以供升降载载车板25通过。所述第一塔库21内可设置纵移板实现车辆在第一塔库21和第二塔库22之间的转移。
38.参考图5和图6,所述横移梳齿板27的梳齿271设置于横移梳齿板27的表面之上,从而在相邻的梳齿271之间形成容纳伸缩梳齿的避让槽;所述横移梳齿板27的侧面还设置有支撑梳齿271的支撑杆272,所述支撑杆272与梳齿271和横移梳齿板27的侧面形成三角形结构,以提高梳齿271真的支撑强度。
39.进一步的,也可以直接将梳齿271固定在横移梳齿板27的侧面上,然后在梳齿271之间的横移梳齿板27上设置沉降的避让槽。
40.本实施例提供的存车维保一体化车库的使用方法如下,
41.存车过程包括,
42.s1:车辆停放于横移台车3上或通过搬运器将服务车位11上的车辆搬运到横移台车3上;
43.s2:横移台车3横向移动到第一塔库21上与横移梳齿板27对齐的位置;
44.s3:搬运器沿纵向离开横移台车3,运动到横移梳齿板27上;
45.s4:伸缩梳齿向下沉降到避让槽内,车辆放置于横移梳齿板27上,伸缩梳齿缩回搬运器内,搬运器沿纵向回到横移台车3上;
46.s5:横移梳齿27板沿横向移动到第二塔库22的升降通道23内,第二塔库22的升降载车板25上升将横移梳齿板27上的车辆向上抬升;
47.s6:第二塔库22的升降载车板25将车辆搬运到停放层,或第一塔库21内的纵移板沿纵向运动到第二塔库22内,与第二塔库22的升降载车板25进行交换,并将车辆搬运回第一塔库21内,第一塔库21的所述升降载车板25将车辆搬运到停放层;
48.s7:存储车位24内的横移板26沿横向运动到升降通道23内,升降载车板25下降将车辆放置于横移板26上,升降载车板25回到地面,横移板26沿横向回到存储车位24内。
49.所述取车过程包括:
50.a:横移板26沿横向运动到升降通道23内,升降载车板25向上运动将车辆转移到升降载车板25上,横移板26回到储存车位24内;
51.b:如果车辆在第一塔库21内,升降载车板25下降将车辆转移到纵移板上,然后纵移板沿纵向运动到第二塔库22内;第二塔库22的升降载车板25上升将车辆搬运离开纵移
板,纵移板沿纵向回到第一塔库21,转至步骤c,如果车辆在第二塔库22内,直接执行步骤c;
52.c:横移梳齿板27沿横向运动到升降通道23内,升降载车板252下降到地面下,车辆转移到横移梳齿板7上;
53.d;横移梳齿板27携带车辆横向运动回到与服务库1相邻的地面上;
54.e:横移台车3运动到与横移梳齿板27对齐的位置,搬运器沿纵向进入到横移梳齿板27上;
55.f:搬运器的伸缩梳齿伸出,从横移梳齿板27的避让槽内穿出;然后伸缩梳齿向上抬升到横移梳齿板27表面之上;
56.g:搬运器沿纵向回到横移台车3上;
57.h:横移台车3驱动车辆沿横移通道12运动将车辆从立体车库2内取出。
58.搬运器回到横移台车3上之后,可以将伸缩梳齿收回,也可以保持伸缩状态。搬运器沿纵向运动到横移梳齿板27上时,为了保持搬运器运动的平稳,所述横移梳齿板27表面应该与横移台车3的沉槽底面保持在同一高度。
5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