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离心净乳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1:32: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净乳机。


背景技术:

2.原乳在进行加工前,需要一般都需要通过离心净乳机对乳液中的杂质进行分离去除,其主要是通过离心力的方式让乳液与杂质相分离,经检索,相关技术中公开一种高速离心净乳机,包括加热箱和净化箱,所述加热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加热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加热箱内腔两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贯穿至加热箱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转杆,该离心净乳机为了提高对乳液的净化效果,需要通过一个加热装置对乳液进行加热,然后再将加热后的乳液输送至离心机中进行净化。
3.但是,上述技术中还存在不足之处,在对乳液进行净化前,需要等加热装置中的乳液加热完成后才可以进行输送,这种净化方式存在较长的真空期,会影响乳液的净化效率,同时,乳液净化完成后,积留在离心过滤筒内的杂质清理较为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离心净乳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净化效果更高、清理杂质更方便的离心净乳机。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净乳机包括:第一桶体;第二桶体,所述第二桶体固定安装在第一桶体的顶部;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在第二桶体的一侧,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棒延伸至第二桶体内;曲形管,所述曲形管固定安装在第二桶体内,所述曲形管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第二桶体外;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桶体的一侧;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第一桶体内,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桶体外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一端;空心管,所述空心管转动安装在第一桶体内,所述空心管的底端延伸至第一桶体外;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固定套设在空心管上;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空心管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在空心管内,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桶体外并与第一桶体转动连接,所述曲形管的底端延伸至连接管内并与连接管转动连接;两个排出管,两个排出管均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两个排出管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空心管外并与空心管固定连接;四个返流管,四个返流管呈环形分布固定安装在转动筒的顶部内壁上;四个排废口,四个排废口呈环形分布开设在空心管的内壁上。
6.优选的,所述空心管的底端螺纹安装有密封盖。
7.优选的,所述第二桶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阀和排气管。
8.优选的,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
9.优选的,所述空心管上转动套设有密封壳,所述密封壳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
杆,两个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第一桶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密封壳内并与密封壳转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空心管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堵块,所述连接管贯穿对应的堵块并与对应的堵块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桶体上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净乳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净乳机,通过第二桶体、加热器和曲形管相配合,可以让乳液在经过曲形管的进行加热,使得乳液在进行净化时可以不间断的进入转动筒内,通过空心管、转动筒、连接管、排出管和排废口相配合,可以在净化完成后方便的对滞留的杂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净乳机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净乳机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净乳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1、第一桶体;2、第二桶体;3、加热器;4、曲形管;5、电机;6、转动杆;7、第一锥形齿轮;8、空心管;9、转动筒;10、第二锥形齿轮;11、连接管;12、排出管;13、返流管;14、排废口;15、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净乳机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净乳机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净乳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离心净乳机包括:第一桶体1,第一桶体1由两个半桶组合而成,在对净乳机进行维护时,可以将第一桶体1拆开;第二桶体2,第二桶体2固定安装在第一桶体1的顶部,第一桶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环形框,第二桶体2的底部与环形框的顶部固定连接,以此实现了第一桶体1和第二桶体2的连接,且第二桶体2同样由两个半桶组成,可以在需要时进行拆分;加热器3,加热器3固定安装在第二桶体2的一侧,加热器3的加热棒延伸至第二桶体2内;曲形管4,曲形管4固定安装在第二桶体2内,曲形管4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第二桶体2外,曲形管4可以增加乳液与热水的接触,使得热水有充分的时间对乳液进行加热;电机5,电机5固定安装在第一桶体1的一侧,第一桶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加固板,电机5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加固板固定连接,以此实现了对电机5与第一桶体1的连接;转动杆6,转动杆6转动安装在第一桶体1内,转动杆6的一端延伸至第一桶体1外并与电机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锥形齿轮7,第一锥形齿轮7固定安装在转动杆6的一端;空心管8,空心管8转动安装在第一桶体1内,空心管8的底端延伸至第一桶体1外,第一桶体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空心管8贯穿转动孔并通过轴承与转动孔转动连接;转动筒9,转动筒9固定套设在空心管8上;第二锥形齿轮10,第二锥形齿轮10固定套设在空心管8上,第一锥形齿轮7与第二锥形齿轮10啮合;连接管11,连接
管11固定安装在空心管8内,连接管11的顶端延伸至第一桶体1外并与第一桶体1转动连接,曲形管4的底端延伸至连接管11内并与连接管11转动连接;两个排出管12,两个排出管12均固定安装在连接管11上,两个排出管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延伸至空心管8外并与空心管8固定连接;四个返流管13,四个返流管13呈环形分布固定安装在转动筒9的顶部内壁上,当不断的有乳液被输送至转动筒9中时,转动筒9中多出的乳液会通过返流管13从转动筒9中排出,以此实现乳液与杂质的分离工作;四个排废口14,四个排废口14呈环形分布开设在空心管8的内壁上。
21.空心管8的底端螺纹安装有密封盖15,空心管8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而密封盖15通过内螺纹螺纹安装在空心管8上。
22.第二桶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水阀和排气管,当第二桶体2内的热水达到沸点时,可以通过排气管排出,进水阀可以与水管进行连接,以方便对第二桶体2进行补水。
23.第一桶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出料管,当净化的乳液进入第一桶体1中后,会通过出料管排出。
24.空心管8上转动套设有密封壳,密封壳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第一桶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动杆6的一端延伸至密封壳内并与密封壳转动连接,密封壳和两个连接杆相配合,不但可以对空心管8和转动杆6进行支撑,同时,密封壳还可以对第一锥形齿轮7和第二锥形齿轮10进行隔离防护。
25.空心管8内固定安装有两个堵块,连接管11贯穿对应的堵块并与对应的堵块固定连接,堵块不但可以对空心管8内的空间进行封堵,同时还可以对连接管11进行支撑固定。
26.第一桶体1上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支撑腿呈环形分布,并向外扩张,可以保证离心净乳机的稳定。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净乳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28.使用时,通过进水阀向第二桶体2内注入适量的水,随后,启动加热器3,加热器3开始对第二桶体2内的水进行加热,随后,将输送装置与曲形管4的顶端进行连接,随后,通过输出装置将乳液输送至曲形管4中,当乳液经过曲形管4进入连接管11时会被加热到合适的温度,而乳液加热到三十多度既可以满足净化需要,随后,加热过的乳液通过两个排出管12进入转动筒9内,随后,启动电机5,电机5通过输出轴带动转动杆6转动,转动杆6通过第一锥形齿轮7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0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0则通过空心管8带动转动筒9转动,此时,转动筒9内的乳液在高度转动下会产生离心力,并以此实现与杂质的分离,一些质量较高的杂质会贴合到转动筒9的外侧内壁上,而随着乳液不断的进入转动筒9内的乳液受压下则会通过返流管13进入第一桶体1内,随后通过出料管排出,当乳液净化完成需要对积留在转动筒9内的杂质进行清理时,直接打开密封盖15,此时,剩余的乳液会带动杂质进入空心管8内并从空心管8的底端排出,从而完成了对杂质的清理工作。
2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离心净乳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净乳机,通过第二桶体2、加热器3和曲形管4相配合,可以让乳液在经过曲形管4的进行加热,使得乳液在进行净化时可以不间断的进入转动筒9内,通过空心管8、转动筒9、连接管11、排出管12和排废口14相配合,可以在净化完成后方便的对滞留的杂质进行清理。
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
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