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0:13: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因此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装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传统的空气处理装置大多采用耗材型滤网进行吸附,通常吸附能力弱,使用寿命短,且需要定期更换,导致空气处理装置的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空气处理装置的滤网吸附能力弱,使用寿命短,且需要定期更换,导致空气处理装置的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
5.壳体,设有风道;
6.净化模块,设于所述风道,用于吸附污染物并能够在热蒸汽作用下将所述污染物进行脱附;以及
7.蒸汽发生模块,用于向所述净化模块输送热蒸汽。
8.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独立于所述风道外的安装腔,所述蒸汽发生模块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导流口,所述第一导流口用于将所述蒸汽发生模块产生的蒸汽导向所述净化模块的进风侧。
9.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新风进风通道,所述新风进风通道用于将室外环境与所述风道的进风端相连通。
10.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排风切换门,所述排风切换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新风进风通道及所述第一导流口均与所述风道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新风进风通道与所述风道隔断且所述第一导流口与所述风道连通。
11.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位于所述净化模块的下游。
12.优选地,所述安装腔还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二导流口,所述第二导流口位于所述净化模块的出风侧下游并朝向所述加湿模块的进风侧;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二导流口处的加湿切换门;所述排风切换门还具有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新风进风通道及所述第一导流口均与所述风道隔断。
13.优选地,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水槽、设于所述水槽内加湿膜组件,以及用于向所述水槽供水的水箱,所述壳体设有供所述水箱抽出的抽出口。
14.优选地,所述蒸汽发生模块包括温度调节件,所述温度调节件用于对所述蒸汽发
生模块输出的蒸汽温度进行调节。
15.优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风道部件,所述风道部件设有吸风风道,所述壳体还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风道、所述吸风风道和所述出风口依次连通,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进风开关门及出风开关门,所述进风开关门可开合地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出风开关门可开合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壳体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吸风风道的出风端与室外环境相连通的排风通道。
16.优选地,所述壳体设有新风管,所述新风管内形成新风进风通道,所述新风管的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的出风端相连通,所述新风管的另一端用于与室外环境相连通,所述新风管的侧部设有将所述新风进风通道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连通口。
1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
1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道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通。
1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的风道内设置净化模块,通过净化模块吸附污染物以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同时设置有蒸汽发生模块,当污染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蒸汽发生模块向净化模块输送热蒸汽,净化模块在热蒸汽作用下将污染物进行脱附,使得净化模块实现可再生吸附功能,从而能够无限延长净化模块的使用寿命;并且吸附模块在热蒸汽的加热作用下还能够有效提升吸附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空气处理装置采用耗材型滤网进行吸附,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净化模块吸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使用寿命能够有效延长,无需频繁定期更换,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空气处理装置处于净化模式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空气处理装置处于净化模式的另一视角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24.图4为图1中空气处理装置处于脱附模式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25.图5为图4中空气处理装置处于脱附模式的另一视角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26.图6为图1中空气处理装置处于新风模式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27.图7为图6中空气处理装置处于新风模式的另一视角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28.图8为图1中空气处理装置处于蒸汽加湿模式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29.附图标号说明:
[0030][0031][003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4]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5]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6]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100。
[0037]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壳体10、净化模块20和蒸汽发生模块30。其中,所述壳体10设有风道11;所述净化模块20设于所述风道11,所述净化模块20用于吸附污染物并能够在热蒸汽作用下将所述污染物进行脱附;所述蒸汽发生模块30用于向所述净化模块20输送热蒸汽。
[0038]
具体地,壳体10用于形成空气处理装置100的主体支撑结构,壳体10内形成有风道
11,风道11能够供气流按照预设路线进行流通。净化模块20设于壳体10的风道11内,当带有污染物(例如苯,醛等大分子颗粒)的空气通过风道11时,净化模块20可将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以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蒸汽发生模块30可设于壳体10内也可以设于壳体10外,只要能够向净化模块20输送热蒸汽即可,此处的热蒸汽具体是指8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蒸汽,净化模块20在高温蒸汽作用下能够实现脱附作用,同时高温蒸汽还能为净化模块20赋能,提升净化模块20的吸附能力。其中,净化模块20可包括过滤主体及设置于过滤主体上的再生催化剂。当空气流经净化模块20时,通过过滤主体(如滤网)可对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过滤。当需要将污染物进行脱附时,蒸汽发生模块30开始工作,通过蒸汽发生模块30向净化模块20输送热蒸汽,过滤主体上的再生催化剂受热进行热催化,从而能够使上一阶段吸附在过滤主体上的污染物脱附下来。或者,净化模块20可包括过滤主体及设置于过滤主体上的分子筛。例如,可将分子筛负载在过滤主体(如金属网或陶瓷纤维网)上,从而形成结构稳定、过滤性能优良的滤网。
[0039]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10的风道11内设置净化模块20,通过净化模块20吸附污染物以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同时设置有蒸汽发生模块30,当污染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蒸汽发生模块30向净化模块20输送热蒸汽,净化模块20在热蒸汽作用下将污染物进行脱附,使得净化模块20实现可再生吸附功能,从而能够无限延长净化模块20的使用寿命;并且吸附模块在热蒸汽的加热作用下还能够有效提升吸附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空气处理装置100采用耗材型滤网进行吸附,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净化模块20吸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使用寿命能够有效延长,无需频繁定期更换,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
[0040]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还设有独立于所述风道11外的安装腔12,所述蒸汽发生模块30设于所述安装腔12内,所述安装腔12具有与所述风道11连通的第一导流口121,所述第一导流口121用于将所述蒸汽发生模块30产生的蒸汽导向所述净化模块20的进风侧。
[0041]
具体地,如图4所示,当需要对净化模块20上的污染物进行脱附时,蒸汽发生模块30工作产生热蒸汽,热蒸汽经由第一导流口121输送至净化模块20的进风侧,并随着气流渗入到净化模块20内,净化模块20在热蒸汽的作用下迅速升温并将所吸附的污染物进行脱附,从而实现净化模块20的再生吸附功能。另外,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独立的安装腔12用于安装蒸汽发生模块30,使得蒸汽发生模块30能够独立于风道11之外设置,可避免蒸汽发生模块30占用风道11的进风口或风道内部空间,可保证进风效率和进风量不受影响。
[0042]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和图7,所述壳体10还设有新风进风通道13,所述新风进风通道13用于将室外环境与所述风道11的进风端相连通。
[0043]
具体地,请结合图1和图7,壳体10上设有竖向延伸的新风管17,新风管17的内部形成有新风进风通道13,新风管17的一端用于与室外大气相连通,新风管17的侧面设有用于与风道11的进风端相连通的连通口。当空气处理装置100开启新风模式时,室外的新风通过新风进风通道13进入到风道11内,并通过净化模块20进行净化处理后将干净的新风输送至室内,以为用户提供干净的新风。另外,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当用户需要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时,蒸汽发生模块30开启,蒸汽发生模块30所产生的热蒸汽与新风进风通道13内的新风混合后,再一起吹向室内,从而能够使得室外温度较低的新风变得更加温暖、舒适,可有效
提升用户体验。需要说明的是,在新风加热模式下,蒸汽发生模块30所产生的热蒸汽与室外新风混合后蒸汽温度降低,再流经净化模块20时不会使净化模块20上的污染物脱附下来,可避免污染物进入室内。
[0044]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0的排风切换门40,所述排风切换门4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新风进风通道13及所述第一导流口121均与所述风道11连通;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新风进风通道13与所述风道11隔断且所述第一导流口121与所述风道11连通。
[0045]
具体地,排风切换门4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需要开启新风模式时,将排风切换门40切换至第一位置(如图6所示),此时新风进风通道13与风道11相连通,室外的新风能够经由新风进风通道13进入风道11,进而经由吸风风道71进入室内;并且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导流口121与风道11相连通,此时若开启蒸汽发生模块30,蒸汽发生模块30产生的热蒸汽能够自第一导流口121处流出并与新风进风通道13输送的新风混合后进入风道11内。当需要关闭新风模式时,可将排风切换门40切换至第二位置(如图4所示),以使新风进风通道13与风道11相隔断,避免新风进入室内;并且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导流口121与风道11相连通,不会影响蒸汽发生模块30向风道11内的净化模块20输送热蒸汽。此外,当需要使空气处理装置100向外排风时,也可将排风切换门40切换至第二位置,以使空气处理装置100内的内循环空气通过特定的排风通道16排出至室外。
[0046]
其中,排风切换门40与壳体10之间的活动安装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转动连接、滑动连接等,只要能够保证排风切换门4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自由切换即可。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排风切换门40通过竖向延伸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件,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旋转,进而使排风切换门4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此种设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控制。驱动件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电机、旋转气缸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件也可采用推拉杆或者连杆机构带动排风切换门4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排风切换门40与壳体10通过滑轨与滑槽配合形成滑动连接结构,通过动力件带动切换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滑动切换。
[0047]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所述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11内的加湿模块50,所述加湿模块50位于所述净化模块20的下游。具体地,加湿模块50主要用于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加湿,加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采用湿膜加湿、喷雾加湿等等。经过净化模块20净化后的干净空气流经加湿模块50时,通过加湿模块50的加湿作用,能够增加空气湿度,最终使得干净且具有一定湿度的空气吹向室内,以满足用户需求。
[0048]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模块30包括温度调节件,所述温度调节件用于对所述蒸汽发生模块30输出的蒸汽温度进行调节。在脱附模式下,蒸汽发生模块30向净化模块20输送热蒸汽(大于或等于80摄氏度),能够使净化模块20将污染物脱附下来。当需要将室内循环风或者新风进行加热时,可通过蒸汽发生模块30对蒸汽温度进行调节,使输出的热蒸汽的温度小于80摄氏度,此时热蒸汽便不会使净化模块20产生脱附作用,同时也能够满足用户吹热风的需求。其中,蒸汽发生模块30实现蒸汽温度调节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在蒸汽发生模块30的蒸汽输出口处设置温度调节件(包括加热件和冷却件),从而实现对蒸汽输出口处的温度进行加热或冷却,同时还可以在蒸汽输出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
度调节件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对蒸汽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当蒸汽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温度调节件停止工作。
[0049]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12还具有与所述风道11连通的第二导流口122,所述第二导流口122位于所述净化模块20的出风侧下游并朝向所述加湿模块50的进风侧;所述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二导流口122处的加湿切换门60;所述排风切换门40还具有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新风进风通道13及所述第一导流口121均与所述风道11隔断。
[0050]
具体地,加湿切换门60与壳体10活动连接,通过加湿切换门60打开或者关闭第二导流口122。其中,加湿切换门60与壳体10之间的活动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滑动连接、转动连接等。在通常情况下(例如脱附模式或者新风模式),加湿切换门60关闭第二导流口122,蒸汽发生模块30产生的热蒸汽只能从第一导流口121流出并吹向净化模块20。如图8所示,在蒸汽加湿模式时,排风切换门40处于第三位置,新风进风通道13及第一导流口121均与风道11隔断,加湿切换门60将第二导流口122打开,此时,蒸汽发生模块30产生的热蒸汽经由第二导流口122直接输送至加湿模块50,并最终经由吸风风道71送向室内,在此模式下,热蒸汽可绕过净化模块20,从而能够避免净化模块20发生脱附而导致污染物进入室内。
[0051]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模块50包括水槽,设于所述水槽内的加湿膜组件,以及用于向所述水槽供水的水箱51,所述壳体10设有供所述水箱51抽出的抽出口。具体地,通过水箱51向水槽内注入水,加湿膜组件包括支架及设于支架上的吸附膜,吸附膜能够吸附水槽内的水,当空气通过吸附膜时能够将水汽一并带出并吹向室内,从而实现加湿功能。通过在壳体10设置抽出口,当水箱51内缺水时,用户可从抽出口处将水箱51抽出,以便于向水箱51内补水。可选地,水箱51内还设有液位报警器,当水箱51内缺水时,液位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用户及时向水箱51内补水。
[0052]
请结合图1、图2和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0上的风道部件70,所述风道部件70设有吸风风道71,所述壳体10还设有进风口14和出风口15,所述进风口14、所述风道11、所述吸风风道71和所述出风口15依次连通,所述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进风开关门80及出风开关门90,所述进风开关门80可开合地设于所述进风口14处,所述出风开关门90可开合地设于所述出风口15处,所述壳体10还设有用于将所述吸风风道71的出风端与室外环境相连通的排风通道16。
[0053]
具体地,风道部件70包括风道壳及设于风道壳内的风机,风机具体可采用涡轮风机,风道壳内形成吸风风道71,吸风风道71的进风侧与风道11的出风侧对接并连通,吸风风道71的出风侧与出风口15相对应。空气可经由进风口14进入到风道11,经由风道11的净化模块20净化,净化后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被吸入吸风风道71,最终从出风口15输送至室内。另外,通过设置排风通道16,在脱附模式下,高温蒸汽进入风道11内与净化模块20作用,净化模块20将污染物脱附下来,脱附的污染物在风机部件的作用下进入吸风风道71,再经由吸风风道71进入排风通道16,最终可通过排风通道16将污染物排向室外。
[0054]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10设有新风管17,所述新风管17内形成新风进风通道13,所述新风管17的一端与所述排风通道16的出风端相连通,所述新风管17的另一端用于与室外环境相连通,所述新风管17的侧部设有将所述新风进风通道13与所述风道11连通的连通口。在排风模式下,蒸汽发生模块30产生的热蒸汽能够依次经过风道11、吸风风道
71、排风通道16,最后经过新风管17排出室外,从而能够起到对风道11、吸风风道71及排风通道16内部的净化杀菌作用,同时还能够对新风管17内部进行净化杀菌,为用户提供更加洁净的使用环境。
[0055]
上述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00在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功能模式选择将进风开关门80、出风开关门90、排风切换门40及加湿切换门60切换至不同位置,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模式。以下结合图2至图8对本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几种功能模式进行详细说明。为了便于理解,图中对空气处理装置100的上、下、左、右、前、后方位进行了标识,但这并不构成对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具体限定。图2至图8中的加粗箭头为气流的流动方向。
[0056]
如图2和图3所示,展示了空气处理装置100处于净化模式的气流走向示意图,当空气处理装置100处于净化模式时,进风开关门80打开进风口14,出风开关门90打开出风口15。室内空气经由进风口14进入风道11,通过净化模块20可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如苯,醛等大分子颗粒)进行吸附,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吸风风道71,并在风机的作用下送至出风口15吹向室内,实现空气净化功能。
[0057]
如图4和图5所示,展示了空气处理装置100处于脱附模式的气流走向示意图,当空气处理装置100处于脱附模式时,排风切换门40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新风进风通道13与风道11隔断,同时第一导流口121与风道11连通,出风开关门90关闭出风口15。蒸汽发生模块30开始工作,蒸汽发生模块30送出的高温蒸汽能够经由第一导流口121进入净化模块20,净化模块20的再生催化剂受到热催化之后,开始将上一阶段吸附在过滤主体上的污染物脱附下来,经过吸风风道71进入排风通道16,最终由排风通道16排至室外,实现净化模块20的净化再生功能,并且污染物被排放至室外,可避免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如图5所示,可选地,排风通道16与新风管17相连通,污染物经由排风通道16进入新风管17后排出至室外。如此,通过设置一根新风管17,便可实现进新风及排风功能,高温蒸汽通过新风管17时还能对新风管17进行杀菌消毒。
[0058]
如图6和图7所示,展示了空气处理装置100处于新风模式的气流走向示意图,当空气处理装置100处于新风模式时,进风开关门80关闭进风口14,出风开关门90打开出风口15,排风切换门40切换至第一位置以将新风进风通道13与风道11相连通。室外的新鲜空气经由新风进风通道13进入到风道11,通过净化模块20进行净化吸附,再进入吸风风道71,在风机的作用下送至出风口15吹向室内,以为用户提供干净舒适的新风。另外,在寒冷的冬季,可将蒸汽发生模块30打开,蒸汽发生模块30产生的热蒸汽经由第一导流口121流出并与新风进风通道13内的新风混合后再依次进入风道11及吸风风道71,最后由出风口15送出,可为用户提供干净温暖舒适的净化风,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冬季新风温度与室内温度差距大的问题。
[0059]
如图8所示,展示了空气处理装置100处于蒸汽加湿模式的气流走向示意图,当空气处理装置100处于蒸汽加湿模式时,排风切换门40切换至第三位置,新风进风通道13及第一导流口121均与风道11隔断,加湿切换门60将第二导流口122打开,此时,蒸汽发生模块30产生的热蒸汽经由第二导流口122直接输送至加湿模块50,并最终经由吸风风道71送向室内,在此模式下,热蒸汽可绕过净化模块20,从而能够避免净化模块20发生脱附而导致污染物进入室内。
[0060]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主机体和安装于主机体上
的空气处理装置100,该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该空调室内机可采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或者柜式空调室内机。
[0061]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道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通。该空调室内机包括主机体和安装于主机体上的空气处理装置100,该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