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0:13: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空气处理装置,通常在壳体内设置湿膜,通过向湿膜喷淋加水或者将湿膜设置于水槽中加水,使得湿膜能够被加湿,空气经过湿膜时带走湿膜上的水分,以使得空气被加湿,加湿后的空气再通过出风口排到室内,实现对室内空气加湿的功能。然而,这种空气处理装置的湿膜被加湿后为潮湿状态,潮湿的湿膜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氧化,氧化的湿膜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影响空气处理装置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空气处理装置中的湿膜在使用后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影响空气处理装置性能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
5.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6.风机,设于所述风道内;
7.水箱,设于所述壳体;以及
8.蒸汽发生装置,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箱用于向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供水,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向所述风机的进风侧输送热蒸汽。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独立于所述风道外的安装腔,所述蒸汽发生装置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安装腔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一过风口,所述第一过风口用于将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热蒸汽导向所述风机的进风侧。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具有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之间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之间,所述第一过风口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一过风口处的第一风门。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门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侧壁。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还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二过风口,所述第二过风口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二过风口用于将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产生的热蒸汽朝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导向。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独立于所述风道外的新风腔,所述新风腔设于所述安装腔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所述新风腔具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第三过风口,所述新风腔用于与室外空气连通,所述第三过风口用于将室外新风导向所述风机的进风侧。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风
门,所述第二风门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过风口和所述第三过风口均与所述风道隔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过风口与所述风道隔断,且所述第二过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过风口和所述第三过风口均与所述风道连通。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门包括第一子风门和第二子风门,所述第一子风门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二过风口处,所述第二子风门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三过风口处。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新风腔连通,所述排风通道位于所述风道的下方,且与所述风道相隔离。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进风开关门和出风开关门,所述进风开关门可开合地设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出风开关门可开合地设于所述出风口处。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开关门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出风开关门具有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道连通,且所述排风通道与所述风道隔断;在所述第五位置,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风道隔断,且所述排风通道与所述风道连通。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21.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风机、水箱及蒸汽发生装置,所述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所述风机设于所述风道内;所述水箱设于所述壳体;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水箱用于向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供水,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向所述风机的进风侧输送热蒸汽。
2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道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通
23.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风机、水箱和蒸汽发生装置,风机设于壳体的风道内,水箱与蒸汽发生装置连接并用于向蒸汽发生装置供水,蒸汽发生装置用于向风机的进风侧输送热蒸汽,热蒸汽有利于增强加湿效果,且热蒸汽自身具有杀菌作用,避免了冷水加湿而容易滋生细菌的情况发生;同时,热蒸汽还能对壳体内的风道和风机进行杀菌,以及对风道内的气流进行杀菌,从而使得从出风口吹出的加湿气体是无菌的。由此可见,相较于传统的空气处理装置采用湿膜进行冷水加湿而言,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采用蒸汽发生装置输出热蒸汽,能够避免湿膜加湿后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并且热蒸汽自身具有杀菌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性能。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的部分结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1中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28.图4为图3中的进风开关门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1中的空气处理装置对风机进行杀菌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30.图6为图5中的空气处理装置对风机进行杀菌时的另一视角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31.图7为图1中的空气处理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和杀菌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32.图8为图1中的空气处理装置对新风进行加湿和杀菌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33.图9为图1中的空气处理装置处于排风模式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34.图10为图9中的空气处理装置处于排风模式的另一视角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35.附图标号说明:
36.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壳体140新风管101进风口150第一侧板102出风口160第二侧板103风道170支架110安装腔200风机111第一侧壁300水箱112第二侧壁400蒸汽发生装置113第一过风口500第一风门114第二过风口600第二风门120新风腔700进风开关门121第三过风口800出风开关门130排风通道
ꢀꢀ
37.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0.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
围之内。
41.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该空气处理装置的空调室内机,以及包括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能够解决传统的空气处理装置中的湿膜在使用后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影响空气处理装置性能的问题。
4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一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00、风机200、水箱300及蒸汽发生装置400,壳体100形成有进风口101、出风口102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101与所述出风口102的风道103;所述风机200设于所述风道103内;所述水箱300设于所述壳体100;所述蒸汽发生装置400与所述水箱300连接,所述水箱300用于向所述蒸汽发生装置400供水,所述蒸汽发生装置400用于向所述风机200的进风侧输送热蒸汽。
43.具体说来,壳体100包括外壳和支架170,外壳可以包括第一侧板150和第二侧板160,第一侧板150和第二侧板160围合形成容置腔,风道103设于容置腔内,风道103能够供气流按照预设路线进行流通。风机200设于壳体100内,风机200具体可以采用涡轮风机200,风机200的进风侧与进风口101对应连通,风机200的出风侧与出风口102对应连通。水箱300可以设于壳体100内,也可以设于壳体100外,具体在此不作限定,仅需水箱300能够为蒸汽发生装置400供水即可,水箱300与蒸汽发生装置400通过管道连通。
44.进一步地,蒸汽发生装置400可以设于壳体100内,也可以设于壳体100外,仅需蒸汽发生装置400能够向风机200的进风侧输送热蒸汽即可,此处的热蒸汽具体是指6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蒸汽,60摄氏度以上的热蒸汽具有杀菌的作用,热蒸汽能够对风道103进行杀菌,以及对风机200进行杀菌,同时,热蒸汽自身也是经过杀菌处理的。当空气由进风口101进入风道103,蒸汽发生装置400吹出的热蒸汽与风机200进风侧的气流混合,使得气流被加热加湿,加热加湿的气流从风机200的进风侧进入,然后从风机200的出风侧吹出,加热加湿的气流能够对风道103和风机200进行杀菌,且热蒸汽也对气流进行了杀菌,从而使得从出风口102吹去的气流是无菌的。
45.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00、风机200、水箱300和蒸汽发生装置400,风机200设于壳体100的风道103内,水箱300与蒸汽发生装置400连接并用于向蒸汽发生装置400供水,蒸汽发生装置400用于向风机200的进风侧输送热蒸汽,热蒸汽有利于增强加湿效果,且热蒸汽自身具有杀菌作用,避免了冷水加湿而容易滋生细菌的情况发生;同时,热蒸汽还能对壳体100内的风道103和风机200进行杀菌,以及对风道103内的气流进行杀菌,从而使得从出风口102吹出的加湿气体是无菌的。由此可见,相较于传统的空气处理装置采用湿膜进行冷水加湿而言,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采用蒸汽发生装置400输出热蒸汽,能够避免湿膜加湿后容易滋生细菌的问题,并且热蒸汽自身具有杀菌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性能。
46.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还设有独立于所述风道103外的安装腔110,所述蒸汽发生装置400设于所述安装腔110内,所述安装腔110具有与所述风道103连通的第一过风口113,所述第一过风口113用于将所述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导向所述风机200的进风侧。
47.具体说来,当需要对室内加湿时,蒸汽发生装置400工作产生热蒸汽,热蒸汽经由第一过风口113输送至风机200的进风侧,同时,风机200工作,壳体100外的气流从进风口101进入,并随风机200的工作与热蒸汽混合,混合后的气流被加湿并从出风口102向壳体
100外排出,从而达到加湿空气的功能(如图5和图6所示)。当热蒸汽经过风机200时,热蒸汽能够对风机200进行杀菌,且对风机200出风侧的风道103进行杀菌,从而避免了空气处理装置自身存在细菌而污染气流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的可靠性。
48.此外,通过在壳体100内设置独立的安装腔110以用于安装蒸汽发生装置400,使得蒸汽发生装置400能够独立于风道103之外设置,可避免蒸汽发生装置400占用风道103的进风口101或风道103内部空间,可保证进风效率和进风量不受影响。
49.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10具有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进风口101与所述风机200的进风侧之间的第一侧壁111和第二侧壁112,所述第一侧壁111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12与所述风机200的进风侧之间,所述第一过风口113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1上。
5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壁111设于第二侧壁112靠近风机200进风侧的一侧,第一过风口113设于第一侧壁111上,即第一过风口113朝向风机200的进风侧设置,以使得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能够经由第一过风口113快速的朝向风机200流动,如此能够确保热蒸汽经过风机200时的温度较高,较高温度的热蒸汽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从而能够对风机200进行有效的杀菌。由此可见,通过将第一过风口113朝向风机200的进风侧设置,有利于提高蒸汽发生装置400对风机200和风道103的杀菌效果,从而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的可靠性。
51.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一过风口113处的第一风门50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风门500打开或者关闭第一过风口113,能够控制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直接朝向风机200的进风侧流动。第一风门500打开或者关闭第一过风口113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但不局限于:采用转动或者滑动的方式打开第一过风口113,具体在此不作限定。第一风门500通过驱动件驱动,驱动件包括但不局限于:旋转电机,或者旋转气缸,或者电机和齿轮齿条组件,或者推拉杆,或者连杆机构等,具体在此不作限定。
5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门500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侧壁111。第一风门500通过滑动的方式打开或者关闭第一过风口113,相对于转动的方式而言,能够缩小第一风门500活动时所占用的空间,以避免第一风门500占用风道103的内部空间,以及有利于提高壳体10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进而保证了风道103内的气流能够顺畅流动。
53.请参阅图3、图4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10还具有与所述风道103连通的第二过风口114,所述第二过风口114设于所述第二侧壁112上,所述第二过风口114用于将所述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朝所述进风口101的一侧导向。
54.具体说来,第二侧壁112设于第一侧壁111背向风机200进风口101的一侧,第二过风口114设于第二侧壁112上,即第二过风口114朝向进风口101的一侧设置。通过第一风门500关闭第一过风口113,使得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能够从第二过风口114朝向进风口101的一侧流动,随着风机200的工作,气流从进风口101进入风道103,并与朝向进风口101流动的热蒸汽混合,从而使得热蒸汽能够对风道103以及气流进行杀菌,进而确保了从出风口102流出的气流是无菌的。由此可见,通过将第二过风口114朝向进风口101的一侧设置,使得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能够快速的与从进风口101进入的气流混合,如此能够确保热蒸汽与气流接触时的温度较高,较高的温度的热蒸汽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从
而能够对风道103以及气流进行有效的杀菌,如此设置,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的可靠性。
55.请参阅图3、图4和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还设有独立于所述风道103外的新风腔120,所述新风腔120设于所述安装腔110靠近所述进风口101的一侧,所述新风腔120具有与所述风道103连通的第三过风口121,所述新风腔120用于与室外空气连通,所述第三过风口121用于将室外新风导向所述风机200的进风侧。
56.具体说来,新风腔120的一端设有开口,该开口可以通过新风管140与室外的大气相连通。新风腔120具有侧壁,侧壁上设有与风道103连通的第三过风口121,当空气处理装置开启新风模式时,室外的新风从开口进入新风腔120内,并通过第三过风口121进入风道103内,第三过风口121能够将室外新风导向风机200的进风侧,即风机200能够将室外新风引导至风道103内,并随风机200的驱动将新风输送至室内,以为用户提供新风。
57.进一步地,在寒冷干燥的冬季,当用户需要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时,蒸汽发生装置400开启,蒸汽发生装置400所产生的热蒸汽能够通过第二过风门进入风道103,并与第三过风口121流向风机200进风侧的新风混合,再一起吹向室内,从而能够使得室外温度较低的新风变得更加温暖、舒适,可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在此过程中,热蒸汽能够对新风进行杀菌和加湿,如此确保了从出风口102处吹出的新风是加湿且无菌的,同时避免了新风对风道103的污染,进而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的可靠性。
58.此外,通过在壳体100内设置独立的新风腔120,可避免新风腔120占用风道103的进风口101或风道103内部空间,可保证进风效率和进风量不受影响。
5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00内的第二风门600,所述第二风门600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过风口114和所述第三过风口121均与所述风道103隔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三过风口121与所述风道103隔断,且所述第二过风口114与所述风道103连通;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过风口114和所述第三过风口121均与所述风道103连通。
60.具有说来,第二风门600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当需要对风机200进行杀菌时,将第二风门600切换至第一位置,此时第二过风口114和第三过风口121均与风道103隔断,第一风门500配合的将第一过风口113打开,使得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能够通过第一过风口113输送至风机200的进风侧,同时在风机200的驱动下随风道103内气流排至壳体100外,在此过程中,热蒸汽直接朝向风机200流动,以对风机200进行杀菌。
61.进一步地,当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加湿时,将第二风门600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三过风口121与风道103隔断,且第二过风口114与风道103连通,第一风门500配合的将第一过风口113关闭,使得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能够通过第二过风口114朝向进风口101的一侧流动,并随着风机200的工作,气流从进风口101进入风道103,并与朝向进风口101流动的热蒸汽混合,以下风机200的工作下从出风口102向外排出,在此过程中,热蒸汽与室内气流混合,以对风道103以及室内流入风道103的气流进行加湿和杀菌。
62.进一步地,当需要对新风进行加热杀菌时,将第二风门600切换至第三位置,此时第二过风口114和第三过风口121均与风道103连通,第一风门500配合的将第一过风口113关闭,使得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能够通过第二过风口114朝向进风口101的一侧流动,并随着风机200的工作,新风从室外进入新风腔120,并从第三过风口121进入风道103,然后向风机200的进风侧流动,以在风机200的工作下从出风口102向外排出,在此过程
中,热蒸汽与新风混合,以对新风进行加湿和杀菌。
63.其中,第二风门600与壳体100之间的活动安装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转动连接、滑动连接等,只要能够保证第二风门600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自由切换即可。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门600包括第一子风门和第二子风门,所述第一子风门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二过风口114处,所述第二子风门可开合地设于所述第三过风口121处。如此设置,使得第二风门600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自由切换。第一子风门和第二子风门可以采用电机或者旋转气缸驱动,具体驱动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64.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风门600通过竖向延伸的转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0,转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件,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旋转,进而使第二风门600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此种设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控制。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件也可采用推拉杆或者连杆机构带动第二风门600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或者,第二风门600与壳体100通过滑轨与滑槽配合形成滑动连接结构,通过动力件带动第二风门600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进行滑动切换。
65.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发生装置400包括温度调节件,所述温度调节件用于对所述蒸汽发生装置400输出的蒸汽温度进行调节。具体说来,蒸汽发生装置400能够产生蒸汽,温度调节件能够调节输出蒸汽的温度,以使得热蒸汽能够大于或等于60摄氏度。在一实施例中,当需要对风机200进行杀菌时,通过温度调节件能够输出60摄氏度的热蒸汽;当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加湿时,通过温度调节件能够输出70摄氏度的热蒸汽;当需要对新风进行杀菌时,通过温度调节件能够输出80摄氏度的热蒸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输出不同温度的热蒸汽,以满足不同功能对应的需求。
66.进一步地,蒸汽发生装置400实现蒸汽温度调节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可在蒸汽发生装置400的蒸汽输出口处设置温度调节件(包括加热件和冷却件),从而实现对蒸汽输出口处的温度进行加热或冷却,同时还可以在蒸汽输出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调节件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对蒸汽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当蒸汽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温度调节件停止工作。此外,水箱300内可以装有供加湿用的水,还可以装有供消毒使用的消毒水,以供不同的需求使用。
67.请参阅图3、图9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还设有排风通道130,所述排风通道130的一端与所述风机200的出风侧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新风腔120连通,所述排风通道130位于所述风道103的下方,且与所述风道103相隔离。
68.具体说来,排风通道130用于将室内的气流排至室外,即空气处理装置还具有排风模式,在排风模式下,风机200工作,室内的气流从进风口101进入,并从风机200的出风侧进入排风通道130,经过排风通道130后进入新风腔120内,并能够从新风腔120的开口排至室外,如此实现将室内气流排至室外的功能。排风通道130位于风道103的下方,排风通道130与风道103相隔离而互不影响,使得整个空气处理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排风通道130和风道103充分的利用了壳体100的内部空间,有利于提高壳体100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69.进一步地,在排风模式下,还可以打开蒸汽发生装置400,此时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还能够随风机200的工作而对排风通道130、新风腔120以及新风管140进行杀菌,杀菌后的排风通道130、新风腔120以及新风管140不会污染新风,从而确保了空气处理
装置的可靠性。
70.请参阅图2、图3和图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进风开关门700和出风开关门800,所述进风开关门700可开合地设于所述进风口101处,所述出风开关门800可开合地设于所述出风口102处。如此设置,使得空气处理装置能够通过进风开关门700对进风口101进行打开或者关闭,以及通过出风开关门800对出风口102进行打开或者关闭,如此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如需要对风机200进行杀菌时,可以通过进风开关门700将进风口101打开,以及出风开关门800将出风口102打开;如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加湿时,可以通过进风开关门700将进风口101打开,以及出风开关门800将出风口102打开;再例如需要对新风进行加热杀菌时,可以通过进风开关门700将进风口101关闭,以及出风开关门800将出风口102打开,如此,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7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开关门800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出风开关门800具有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出风口102与所述风道103连通,且所述排风通道130与所述风道103隔断;在所述第五位置,所述出风口102与所述风道103隔断,且所述排风通道130与所述风道103连通。
72.具体说来,当需要通过出风口102向室内吹风时,将出风开关门800切换至第四位置,此时出风口102与风道103连通,且排风通道130与风道103隔断,以使得从风机200出风侧吹出的气流只能从出风口102向外排出,而不能进入排风通道130。当需要将室内气流排至室外时,将出风开关门800切换至第五位置,此时出风口102与风道103隔断,且排风通道130与风道103连通,以使得从风机200出风侧吹出的气流只能进入排风通道130,并从新风腔120向室外排出,而不能从出风口102排至室内。
73.其中,出风开关门800与壳体100之间的活动安装方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转动连接、滑动连接等,只要能够保证出风开关门800在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自由切换即可。由此可见,通过出风开关门800在第四位置和第五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使得出风开关门800与出风口102的配合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从而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的适用性。
7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102设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如此设置,使得灰尘不易掉落进出风口102,并且加热加湿的气流也不会直接朝向室内的用户吹出,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
75.上述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可根据不同的功能选择将进风开关门700、出风开关门800、第一风门500、第二风门600切换至不同的位置,从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以下结合图5至图10对本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几种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图5至图10中的加粗箭头为气流的流动方向。
76.如图5和图6所示,展示了空气处理装置对风机200进行杀菌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当空气处理装置对风机200进行杀菌时,进风开关门700打开进风口101,出风开关门800打开出风口102,第一风门500打开第一过风口113,第二风门600切换至第一位置,室内空气经由进风口101进入风道103,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从第一过风口113导向至风机200的进风侧,并在风机200的作用下进入风机200后从出风口102吹向室内,以使得热蒸汽能够对风机200进行杀菌。
77.如图7所示,展示了空气处理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和杀菌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当空气处理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和杀菌时,进风开关门700打开进风口101,出风开
关门800打开出风口102,第一风门500关闭第一过风口113,第二风门600切换至第二位置,此时第三过风口121与风道103隔断,第二过风口114与风道103连通,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与室内气流在风道103内混合,以使得热蒸汽对风道103内的室内空气进行加湿和杀菌。
78.如图8所示,展示了空气处理装置对新风进行加湿和杀菌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当空气处理装置对新风进行加湿和杀菌时,进风开关门700关闭进风口101,出风开关门800打开出风口102,第一风门500关闭第一过风口113,第二风门600切换至第三位置,此时第二过风口114和第三过风口121均与风道103连通,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与新风在风道103内混合,以使得热蒸汽对风道103内的新风进行加湿和杀菌。
79.如图9和图10所示,展示了空气处理装置处于排风模式的气流走向示意图,当空气处理装置需要将室内空气排出至室外时,进风开关门700打开进风口101,出风开关门800关闭出风口102,第一风门500关闭第一过风口113,第二风门600切换至第二位置,出风开关门800切换至第五位置,此时第三过风口121与风道103隔断,第二过风口114与风道103连通,出风口102与风道103隔断,且排风通道130与风道103连通,蒸汽发生装置400产生的热蒸汽与室内气流在风道103内混合,并从风机200的出风侧排向至排风通道130,并从排风风道103进风新风腔120后沿新风管140排至室外,以使得热蒸汽能够对风道103、排风通道130和新风腔120进行杀菌。
8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主机体和安装于主机体上的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该空调室内机可采用壁挂式空调室内机或者柜式空调室内机。
8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道与所述空调室内机相连通。该空调室内机包括主机体和安装于主机体上的空气处理装置,该空气处理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8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