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生态毯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18:38: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申请涉及生态环保治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生态毯。


背景技术:

2.矿山的开挖、废弃矿渣的堆放,会影响周边的生态,造成滑坡、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目前在矿山生态修复以及其他山体生态修复的治理工程中,环保生态型的产品和技术应用越来越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生态毯,结构完整、材料简单、成本低廉,有一定的护坡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时便于运输、易于操作、节省人力物力;种子萌芽率高,出苗整齐,建坪速度快。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生态毯,其为通过针插方式缝合的层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定型网层、种子基质层、无纺布层,所述定型网层与所述种子基质层之间、所述种子基质层与所述无纺布层之间分别夹持形成有植物纤维层。
6.优选的,在上述的用于矿山修复的生态毯中,所述种子基质层包括种子和基质,厚度为0.8-1.5cm。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品具有多功能、多用途,可大面积的覆盖地表,保育草种萌芽,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退化,生态毯可变为绿色植物的有机肥,无二次污染,可广泛应用于矿山生态护坡、水土流失防治等领域。
附图说明
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9.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用于矿山修复的生态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3.结合图1所示,用于矿山修复的生态毯,层状结构,从上往下包括定型网层1、植物纤维层4、种子基质层2、植物纤维层4、无纺布层3,厚度分别为0.1cm、0.6cm、1cm、0.6cm、0.1cm,总厚度为2.4cm左右,采用针插方式缝合;种子基质层重量保持在2-4kg/m2,其中基质是由农业废弃物80份,种植土40份,过磷酸钙2份,复合肥2份,保水剂6份,土壤粘合剂2份组成,农业废弃物为酒糟、药渣、蘑菇渣,粉碎过筛后的粒径≤1cm;种子基质层的种子由草种和灌木种组成,草种为沙蒿(用量为2-3g/m2)、沙打旺(用量为2-3g/m2)、骆驼刺(用量为2-3g/m2),灌木种为沙棘(用量为6-8g/m2)、沙拐枣(用量为5-7g/m2)、柠条(用量为3-5g/m2)。
14.定型网为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是改性淀粉与生物降解聚酯(如pla/pbat/pbs/pha/ppc等)的共混物,能够完全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植物纤维层为椰丝、竹子、秸秆、棕榈等植物纤维中的一种或组合;种植土为黏性土壤,过孔径100mm筛;过磷酸钙灰色或灰白色颗粒,主要有用组分是磷酸二氢钙的水合物,水溶性速效磷肥,促进草种萌芽;复合肥比例为19n:19p2o5:10k2o,具有缓释性;保水剂选用钾-聚丙烯酸脂-聚丙烯酰胺共聚体,吸水倍率≥400g;土壤粘合剂选用聚乙烯类,粘度大于1500cps;无纺布为聚乳酸,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针插方式采用棉麻类纤维进行缝合,稳固其结构。
15.该生态毯的制作步骤如下:
16.(1)把无纺布平铺在底板上;
17.(2)将植物纤维均匀铺在无纺布上;
18.(3)在植物纤维上均匀铺上0.8-1.5cm厚的种子基质层;
19.(4)将植物纤维均匀铺在种子基质层上;
20.(5)铺盖定型网在植物纤维上;
21.(6)将以上层材料经过机器滚压、针插,形成生态毯。
22.将上述生态毯产品应用于边坡防护的试验,养护一周后草种发芽,两周内草本生长成型、灌木有小苗长出,绿化覆盖度能达到85%以上。试验证明,使用生态毯,方便运输、管理,无需特殊养护,可抗雨水冲刷,可保证绿化期长、覆盖度高。
23.以上材料生态、环保,易于购得;农业废弃物为酒糟、中药渣、蘑菇渣,
24.易于取得,价格低廉,让废弃物二次利用。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6.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其为通过针插方式缝合的层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定型网层、种子基质层、无纺布层,所述定型网层与所述种子基质层之间、所述种子基质层与所述无纺布层之间分别夹持形成有植物纤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矿山修复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基质层包括种子和基质,厚度为0.8-1.5cm。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修复的生态毯,其为通过针插方式缝合的层状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定型网层、种子基质层、无纺布层,所述定型网层与所述种子基质层之间、所述种子基质层与所述无纺布层之间分别夹持形成有植物纤维层。本实用新型结构完整、材料简单、成本低廉,有一定的护坡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在施工时便于运输、易于操作、节省人力物力;种子萌芽率高,出苗整齐,建坪速度快。建坪速度快。建坪速度快。


技术研发人员:彭禧柱 赵如金 武涛 李冠霖 尹超 余东海 赵晓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澳洋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5
技术公布日:2022/6/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