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线上注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9:14: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装配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线上注油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机、变速箱等动力装置定时加注润滑油脂属于设备日常保养项目,确保动力装置中轴承、运动副接触面等部位保持润滑,以减小磨损,保障设备工作精度、运行平稳性以及使用寿命。电机、变速箱等动力装置完成装配后出厂前,需预先加注润滑油脂,使动力装置在正式启用前就已储存基本润滑油量。现有的动力装置预注油方法通常是使用简单的注油工具逐个对产品进行加注,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较大,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的趋势。公开号为cn209179980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灵活的在线注油装置,包括co2压缩机、油气分离器、以及连接co2压缩机与油气分离器的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包括回油支管以及回油母管,所述回油支管一端连接co2压缩机,另一端连接在回油母管上,所述回油母管一端连接油气分离器,另一端安装有管道弯头,所述管道弯头另一端连接竖直油管一端,所述竖直油管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端口连接注油管一端,所述注油管另一端连接有加油泵,所述注油管与加油泵连接处安装有针型阀。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整个加油过程中,能够根据使用者需求随时带压加油,加油量可控,能够根据加油情况监测系统泄露数据。但是该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与动力装置装配线完全不符,无法在动力装置装配线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现有的动力装置预注油方法自动化程度较低,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较大,为克服这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动力装配流水线,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线上注油装置。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上注油装置,设于一动力装配流水线上,动力装配流水线上设有移动的工件流转载具,工件流转载具上预置有已完成待注油的产品,产品上设有注油孔,本线上注油装置包括注油枪、纵向进给机构、横向平移机构、升降机构、残留油防滴落机构和机架,纵向进给机构、横向平移机构和升降机构连接成三轴运动机构,注油枪位于该三轴运动机构的输出终端,该三轴运动机构和残留油防滴落机构安装于机架上。本发明工作时,工件流转载具承载着装配完成的待注油的产品或变速箱沿动力装配流水线流转到本线上注油装置处停止并精准定位,升降机构在程序控制下工作,使注油枪精准对接产品的注油孔,实施线上注油。本发明配置于动力装配流水线上,可在动力装置流水循环内完成产品注油,可大大减少产品的上、下线转换频度及相应的仓储、设施、人员等方面的压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如果产品换型,产品规格发生变化,注油孔也会变动,在此情况下,需启动纵向进给机构和横向平移机构,注油枪经过进给、平移组合运动后,适应新的注油孔位置。注油完成后,注油枪升起,产品继续在动力装配流水线上向后流转,在下一产品到达前,残留油防滴落机构启动,防止注油枪内残留油脂滴落到动力装配
流水线上,确保生产现场洁净。
5.作为优选,残留油防滴落机构包括接油盒和接油盒移动气缸,接油盒连接在接油盒移动气缸的活塞杆上,接油盒移动气缸固定在机架上。残留油防滴落机构启动时,接油盒移动气缸活塞杆伸出,将接油盒送到注油枪下方,即使注油枪中有残留油脂滴落,也会被接油盒接住,确保油脂不会滴落到动力装配流水线上,避免污染生产现场。
6.作为优选,接油盒移动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一接油盒安装板,接油盒安装板底部设有注油孔位传感器。在本线上注油装置的工作流程设计中,接油盒直到下一产品到达并完成定位后才回位,让出注油枪下一次注油枪升降的通道,为此可利用接油盒仍在注油枪下方位置的这个时间段检测产品是否就位,注油孔是否处在注油枪运动路径上,注油孔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注油孔是否处于准确的位置上,进而为下一步注油枪是否再次启动提供判断依据。
7.作为优选,注油枪末端设有转换头,转换头转动连接在注油枪上,转换头底部设有一注油套筒和一注油嘴,注油套筒和注油嘴交替与注油枪的内部油道连通。不同型号的产品不仅注油孔位置可能不同,形式也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呈现为油孔形式,有的呈现为油嘴形式,为此,注油枪末端也设置与注油孔匹配的对接结构,产品采用油孔注油时,注油枪就用注油嘴对接,产品采用油嘴注油时,注油枪则用注油套筒与之对接。本技术方案可提高本线上注油装置对不同型号产品的适应性。
8.作为优选,转换头周面上均布有齿片,所述三轴运动机构的输出终端还设有回转气缸,回转气缸的输出端设有周面均布拨齿的拨轮,拨齿与齿片啮合。回转气缸提供转换头的转动动力,通过转换头的转动实现注油套筒和注油嘴的替换使用。回转气缸状态切换时,拨轮转动,进而拨动转换头旋转。
9.作为优选,纵向进给机构包括进给电机、进给螺杆、终端连接板、终端移动板和注油枪固定架,终端连接板连接在横向平移机构的输出端上,进给电机固定在终端连接板上,进给螺杆与进给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终端移动板与终端连接板滑动连接,进给螺杆与终端移动板通过螺纹配合结构传动连接,注油枪固定架固定在终端移动板上。纵向进给机构只控制注油枪的纵向运动,在纵向上调整注油枪的位置,以适应产品换型的需要。
10.作为优选,横向平移机构包括横向驱动电机、横向驱动螺杆、中间连接板和中间移动板,中间连接板连接在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上,横向驱动电机固定在中间连接板上,横向驱动螺杆与横向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中间移动板与中间连接板滑动连接,横向驱动电机与中间移动板通过螺纹配合结构传动连接,中间移动板固定在终端连接板上。横向平移机构只控制注油枪的横向移动,在横向上调整注油枪的位置,以适应产品换型的需要。
11.作为优选,进给电机和横向驱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采用伺服电机可以精准、平稳地实现位置调节。
12.作为优选,升降机构为电动缸。电动缸为市场上易得的成熟产品,采用电动缸作为升降机构,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有利于降低开发成本。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本发明配置于动力装配流水线上,可在动力装置流水循环内完成产品注油,可大大减少产品的上、下线转换频度及相应的仓储、设施、人员等方面的压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14.保持生产现场洁净。本发明具有残留油防滴落机构,可有效防止注油枪内残留油脂滴落到动力装配流水线上,确保生产现场洁净。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移除注油枪、注油枪固定架、终端连接板后的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移除注油枪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中转换头的剖视图;图9为本发明中转换头的轴向视图。
16.图中,1-注油枪,2-纵向进给机构,3-横向平移机构,4-升降机构,5-残留油防滴落机构,6-机架,7-接油盒,8-接油盒移动气缸,9-接油盒安装板,10-注油孔位传感器,11-进给电机,12-进给螺杆,13-终端连接板,14-终端移动板,15-注油枪固定架,16-横向驱动电机,17-横向驱动螺杆,18-中间连接板,19-中间移动板,20-转换头,21-注油套筒,22-注油嘴,23-齿片,24-回转气缸,25-拨轮,26-隔板,27-枪杆套筒,28-安装板,29-引油孔,30-径向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线上注油装置,设于一动力装配流水线上,动力装配流水线上设有移动的工件流转载具,工件流转载具上预置有已完成各装配步骤待注油的产品,产品上设有注油孔。本线上注油装置包括注油枪1、纵向进给机构2、横向平移机构3、升降机构4、残留油防滴落机构5和机架6,纵向进给机构2、横向平移机构3和升降机构4连接成三轴运动机构,注油枪1位于该三轴运动机构的输出终端,该三轴运动机构和残留油防滴落机构5安装于机架6上。残留油防滴落机构5包括接油盒7和接油盒移动气缸8,接油盒7连接在接油盒移动气缸8的活塞杆上,接油盒移动气缸8固定在机架6上。接油盒移动气缸8的活塞杆端部固定一接油盒安装板9,接油盒7通过销子-销孔配合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接油盒安装板9上,接油盒安装板9底部设有注油孔位传感器10,注油孔位传感器10为一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油盒安装板9底部还设有一与注油孔位传感器10并列的产品到位传感器,注油孔位传感器10与产品到位传感器的间距略大于产品上注油孔半径,使得注油孔位传感器10对准注油孔中心检测取样,产品到位传感器则对准注油孔孔缘外的平面检测取样。纵向进给机构2包括进给电机11、进给螺杆12、终端连接板13、终端移动板14和注油枪固定架15,终端连接板13连接在横向平移机构3的输出端上,进给电机11固定在终端连接板13上,进给螺杆12与进给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终端移动板14与终端连接板13通过卡口-滑槽配合结构滑动连接,进给螺杆12与终端移动板14通过螺纹配合结构传动连接,注油枪固定
架15固定在终端移动板14上。横向平移机构3包括横向驱动电机16、横向驱动螺杆17、中间连接板18和中间移动板19,中间连接板18通过一安装板28连接在升降机构4的输出端上,横向驱动电机16固定在中间连接板18底部,横向驱动螺杆17与横向驱动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中间移动板19与中间连接板18通过卡口-滑槽配合结构滑动连接,横向驱动电机16与中间移动板19通过螺纹配合结构传动连接,中间移动板19固定在终端连接板13上。进给电机11和横向驱动电机16均为伺服电机。升降机构4为电动缸。
19.本线上注油装置在plc控制下运行,plc内预存多套控制程序,对应多种规格产品的注油过程控制,其工作方法如下:步骤一.人工在工件流转载具上预置待装配的电机或变速箱半成品及配套的其它部件,工件流转载具沿动力装配流水线流经线上的轴承安装装置、密封圈安装装置、端盖安装装置等装置,完成轴承、密封圈、端盖的安装,形成已装配产品,工件流转载具携已装配产品沿动力装配流水线流转到本线上注油装置处,并在所述plc控制下停止、精确定位。
20.步骤二.在所述plc的程序控制下,残留油防滴落机构5回位,从启动状态转为停止状态,升降机构4启动,驱动注油枪1下降,精准对接产品的注油孔,实施线上注油。此间,当工件流转载具在定位点上会触发相应传感器,同时,注油孔位传感器10对注油孔中心检测取样,所述产品到位传感器则对准注油孔孔缘外的平面检测取样,当注油孔位传感器10输出信号为“off”,产品到位传感器输出信号为“on”,再结合工件流转载具在定位点的到位信号,plc才会判定注油孔已对准注油枪1,继而接油盒移动气缸8的活塞杆才回缩,使残留油防滴落机构5回到停止状态。
21.步骤三.注油完成后,注油枪1升起,工件流转载具继续向后,残留油防滴落机构5启动,接油盒移动气缸8的活塞杆伸出,将接油盒7送到注油枪1下方,用以接住注油枪1上滴落的残留油脂,避免污染生产现场。
22.实施例2:图7至图9注油枪1末端设有转换头20,转换头20转动连接在注油枪1上,转换头20顶端和底端均通过连在注油枪1上的轴用挡圈轴向定位,转换头20底部设有一注油套筒21和一注油嘴22,注油套筒21和注油嘴22可交替与注油枪1的内部油道连通,即注油套筒21和注油嘴22不会同时与注油枪1的内部油道连通。注油套筒21和注油嘴22均为可拆卸式,可以根据产品具体结构决定使用时同时保留二者或是只保留一个,如果暂时不用的那个注油套筒21或注油嘴22在随注油枪1下降时恰好与产品上某部位发生干涉,则必须暂时拆下,以免影响另一正在使用的注油套筒21或注油嘴22的下降距离。转换头20为一圆柱形封闭筒体,内部通过隔板26分成两个隔绝的半圆形油腔,隔板26中央设有一枪杆套筒27,注油枪1的枪杆端部嵌插于枪杆套筒27内,与枪杆套筒27适配转动连接,注油枪1的枪杆端部周面设有一通至注油枪1枪杆中心腔的径向通孔30,枪杆套筒27周面设有两个相对的引油孔29,两个引油孔29一一对应地分别朝向两个半圆形油腔。径向通孔30和引油孔29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上。径向通孔30上方的注油枪1枪杆上设有密封圈,与枪杆套筒27内壁形成密封。转换头20周面上均布有齿片23,所述三轴运动机构的输出终端还设有回转气缸24,回转气缸24的输出端设有周面均布拨齿的拨轮25,拨齿与齿片23啮合,回转气缸24每切换状态一次,带动拨轮25转动180
°
。其余同实施例1。
23.产品换型时,调取相应的预存plc控制程序,纵向进给机构2和横向平移机构3启
动,注油枪1经过进给、平移组合运动后,在水平面内到达新的位置,以适应新的注油孔位置。如换型涉及产品注油孔形式的变化,回转气缸24也启动,通过拨轮25拨转转换头20,使转换头20转动180
°
,使注油套筒21和注油嘴22位置互换,相应地,两个引油孔29也互换位置,一个引油孔29与径向通孔30重叠对位,处于工作位,另一引油孔29处于备用位,此时仅一个半圆形油腔与注油枪1的枪杆中心腔连通,导入油脂。
24.实施例3:接油盒7固定在接油盒安装板9上,接油盒7上连有外导管,外导管连接一抽油泵,当接油盒7快接满时,可启动抽油泵将接油盒7抽空。其余同实施例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