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锅架及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3:40: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架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2.由于需要将锅具与灶具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使锅具下方获得最佳的燃烧温度,因此,在灶具上放置一个支锅架将锅具支撑起来。目前,支锅架主要包括有多个支撑脚和将多个支撑脚连成一体的圆形铁条,锅架结构支撑锅具只有四个点。
3.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支锅架与锅底的接触面有限用的时间久了,支抓与锅具的摩擦力变小,烹饪过程中会发生滑锅现象:会左右上下移动,烹饪体验不好;
4.由于锅具与支锅架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隙,一方面容易受到风吹影响,导致火焰窜动,不稳定,加热效率低,另一方面锅具下方火焰的热量会从空隙中流失,降低炉具的热效率,且火焰产生的热辐射容易导致面板、旋钮的温度过高,造成安全隐患。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锅架及燃气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锅架与锅具之间长时间接触,在烹饪过程中,会滑锅的现象。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8.一种锅架,包括:多个弧形侧壁,所述的多个弧形侧壁首尾相连构成的一环状底架;所述弧形侧壁上设有多个沿环状底架的径向方向凸出的支撑脚。
9.进一步,所述支撑脚包括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沿着环状底架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支撑脚沿着环状底架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
10.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脚的上端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二支撑脚的上端面为逐渐向环状底架中心向下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第二支撑脚的倾斜上端面的最高处与第一支撑脚的水平上端面位于同一高度。
11.进一步,多个弧形侧壁通过焊接方式首尾相连固定连接,各弧形侧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相邻两弧形侧壁连接处均设有处于同一径向面内的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
12.进一步,所述弧形侧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撑片,支撑片的上端面与第一支撑脚的水平上端面、第二支撑脚的倾斜上端面的最高处均处于同一平面。
13.进一步,所述弧形侧壁还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由位于弧形侧壁的上端、且处于两支撑片之间的向下凹陷部构成。
14.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分别位于弧形侧壁的两端,多个弧形侧壁首尾相连构成环状底架,其中一个弧形侧壁带有第一支撑脚的一端会与相邻弧形侧壁带有第二支撑脚的一端相连。
15.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脚在竖直方向还向下延伸设置,且凸出于环状底架的底端
端面。
16.进一步,凸出的端面设有朝向环状底架中心水平凸出的第二支撑片,所述第二支撑片供相邻弧形侧壁对应端所设第二支撑脚搭置。
17.本实用新型还介绍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上安装有上述所述的一种锅架。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底架通过多个弧形侧壁围成,且多个弧形侧壁形状一样,方便开模,节约成本。
20.2、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同时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互相垂直设置,可以增加锅具与底架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锅具在底架上左右晃动的情况。
21.3、四个弧形侧壁首尾相连焊接而成,构成筒状的底架,令架设在锅架上的锅的下部火焰被聚能环作用,使火焰被聚能环汇聚燃烧,以提高对锅的加热效率;同时,火焰被夹持于锅底与底架之间,令火焰的热量绝大部分被用于对锅进行加热,提高了火焰的燃烧利用率。
22.4、底架、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可以为浇铸成型的一体金属件,使得锅架为一整体结构,令锅架的整体结构更为牢固、安装更为简洁、运输及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部件遗失情况的发生。
23.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25.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锅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锅架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28.图中主要元件说明:1、弧形侧壁;2、环状底架;3、第一支撑脚;31、第二支撑片;4、第二支撑脚;5、支撑片;6、支撑脚;7、豁口。
29.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介绍一种锅架,包括:多个弧形侧壁1,所述的多个弧形侧壁1首尾相连构成的一环状底架2;所述弧形侧壁1上设有多个沿环状底架2的径向方向凸出的支撑脚6。环状底架2上设置有多个支撑脚6可以使锅具更加稳定,避免其在锅架上晃动。
34.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脚6包括第一支撑脚3和第二支撑脚4,所述第一支撑脚3沿着环状底架2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支撑脚4沿着环状底架2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在四个弧形侧壁1未连接于一体时,第一支撑脚3与第二支撑脚4位于弧形侧壁1的两端,且第一支撑脚3与第二支撑脚4分别为弯折设置,其中,第一支撑脚3朝向弧形侧壁1凸出的方向弯折,而第二支撑脚4则朝向弧形侧壁1凹陷的方向弯折。
35.环状底架2是通过多个弧形侧壁1连接而成,这样可以方便开模,节约生产成本,另外,在弧形侧壁1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第一支撑脚3与第二支撑脚4,当四个弧形侧壁1连接成一体时,可以使锅具更加稳定,避免其在锅架上左右乱晃的情况。
36.另外,本实施例中,当相邻两个弧形侧壁1的连接时,连接处会形成互相垂直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互相垂直设置,增加了锅具与环状底架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锅具在锅架上更加稳定,避免锅具在环状底架2上左右晃动。
37.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可以呈一定夹角设置,即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呈一定的钝角或者锐角设置,这样,同样能使锅具与锅架之间更加稳定。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脚3的上端面为水平面,所述第二支撑脚4的上端面为逐渐向环状底架2中心倾斜的倾斜面,所述第二支撑脚4的倾斜上端面的最高处与第一支撑脚3的水平上端面位于同一高度。第二支撑脚4的上端具有朝向底架中心逐渐倾斜的倾斜面,这样可以增大与锅具之间的接触面积,另外,第一支撑脚3的上端面为水平面,可以使锅具更稳定。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锅架包括环状底架2,环状底架2是筒状结构,其中,环状底架2是由多个弧形侧壁1首尾相连构成的,本实施例中,弧形侧壁1的数量为四个,当然,也不限定于四个,也可以是两个,或者三个,数量上能够围成一个环状底架2均可以。
40.环状底架2通过多个弧形侧壁1围成可以减少模具开模,只生产一个弧形侧壁1即可,大大减少生产成本,在其他实施例中,环状底架2也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这样方便运输。
4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弧形侧壁1的两端分别设置了第一支撑脚3和第二支撑脚4,在四个弧形侧壁1未围成环状底架2时,第一支撑脚3与弧形侧壁1呈夹角90
°
设置,同样,第二支撑脚4也与弧形侧壁1呈夹角90
°
设置,但是当四个弧形侧壁1连接成一体时,所述第一支撑脚3沿着环状底架2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支撑脚4沿着环状底架2的径向方向向内延伸。将四个弧形侧壁1首尾相连于一体时,第一支撑脚3沿着环状底架2径向方向向外凸出延伸,其中,第一支撑脚3有四个,第二支撑脚4与第一支撑脚3的延伸方
向相反,同样也设有四个,四个第二支撑脚4分别朝向环状底架2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
42.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侧壁1还包括向上延伸的支撑片5,其中,两支撑片5分别位于弧形侧壁1的两端,支撑片5的上端面与第一支撑脚3的水平上端面、第二支撑脚4的倾斜上端面的最高处均处于同一平面。支撑片5与第一支撑脚3和第二支撑脚4相配合,当锅具放置在锅架上时,直接与锅具接触,使锅具更稳定,其中,支撑片5弯曲的弧度与弧形侧壁1一致。
43.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弧形侧壁1连接在一起时,第一支撑脚3与第二支撑脚4位于环状底架2同一径向平面内,支撑片5位于同一弧面内。所述支撑片5分别与两端的第一支撑脚3和第二支撑脚4互相垂直设置。
44.在四个弧形侧壁1未连接成一体时,每一个弧形侧壁1上都设有一个第一支撑脚3、第二支撑脚4和两支撑片5,其中,第一支撑脚3与第二支撑脚4分别在弧形侧壁1的两端,而当相邻的两个弧形侧壁1连接在一起时,前一个弧形侧壁1的第一支撑脚3与后一个弧形侧壁1的第二支撑脚4组合成第一支撑部,即第一支撑脚3与第二支撑脚4位于同一径向平面内。
45.同理,在四个弧形侧壁1未连接成一体时,两支撑片5分别位于弧形侧壁1的两端,当四个弧形侧壁1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状底架2时,前一个弧形侧壁1上与第一支撑脚3同一端的支撑片5与后一个弧形侧壁1与第二支撑脚4同一端的支撑片5成第二支撑部。
4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多个弧形侧壁1通过焊接方式首尾相连固定连接,各弧形侧壁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支撑脚3和第二支撑脚4,相邻两弧形侧壁1连接处均设有处于同一径向面内的第一支撑脚3与第二支撑脚4。为了使环状底架2更加稳固,四个弧形侧壁1是通过焊接的方式,使四个弧形侧壁1首尾相连固定,焊接于一体之后,共有四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其中,每一组的第一支撑部是由相邻的两个弧形侧壁1的第一支撑脚3与第二支撑脚4组成,每一组的第二支撑部同样是由相邻的两个弧形侧壁1的支撑片5组成。第二支撑脚4逐渐朝向环状底架2的中心倾斜设置,方便锅具放置于锅架上,使得锅架更稳定,而第一支撑脚3和支撑片5位于同一水平面,对锅具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47.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底架2还设有多个豁口7,所述豁口7从弧形侧壁1的顶部向下凹陷的凹陷部构成,每一个豁口7位于两支撑片5之间。豁口7还位于弧形侧壁1的上端,在四个弧形侧壁1焊接于一体时,共形成四个豁口7。而本技术中,当四个弧形侧壁1首尾相连焊接呈环状底架2时,豁口7是位于环状底架2的上端面;在弧形侧壁1未连接成一体时,而豁口7只是位于每个弧形侧壁1两支撑片5之间。
48.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脚3与第二支撑脚4分别位于弧形侧壁1的两端,多个弧形侧壁1首尾相连构成环状底架2,其中一个弧形侧壁1带有第一支撑脚3的一端会与相邻弧形侧壁1带有第二支撑脚4的一端相连。上述设置,可以便于快速安装,安装人员可迅速找到相邻两个弧形侧壁1的连接处。
4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脚3在竖直方向还向下延伸设置,且凸出于环状底架2的底端端面。第一支撑脚3为片状结构,在竖直方向上,还向下延伸,凸出于环状底架2的最底端,当四个弧形侧壁1焊接于一体时,可以将环状底架2整体支撑起来,同时,为了使环状底架2更加稳定,所述第一支撑脚3还包括朝向环状底架2中心水平凸出的第二支撑片31,所述第二支撑片31供相邻弧形侧壁1对应端所设第二支撑脚31搭
置,第二支撑片31朝向环状底架2的轴线设置。设置第二支撑片31,当四个弧形侧壁1形成环状底架2时,可以将环状底架2支撑起来。
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脚4与第二支撑片31延伸方向一致,且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51.本实施例中,当四个弧形侧壁1组合成一体时,在相邻的两个弧形侧壁1连接处会形成四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其中,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脚3和第二支撑脚4,而第一支撑脚3与第二支撑脚4分别位于两个弧形侧壁1,即前一个弧形侧壁1的第一支撑脚3和后一个弧形侧壁1的第二支撑脚4,第二支撑部同样包括两个支撑片5,前一个弧形侧壁1的第四支撑脚6和后一个弧形侧壁1的第三支撑脚5。
52.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底架2上下延伸,从而,使得环状底架2与锅具之间的火焰在聚能环的作用下,令热量汇聚至环状底架2中心,以对放置于锅架上的锅快速加热。
53.本实施例中,环状底架2的外周处于第一支撑脚3一侧,内周处于第二支撑脚4的一侧,使得锅架分别自环状底架2的对应横断面中部穿过,以增加环状底架2与第一支撑脚3的接触面积,提高聚能环的安装强度、增大支锅架整体结构的抗扭强度。
5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脚3的第二支撑片31沿环状底架2径向延伸,且凸出环状底架2的内侧设置。优选的,第二支撑脚4的至少部分与灶头相重合,以增大锅架与锅底相接触的支撑面;进一步优选的,第二支撑脚4的上表面为逐渐向灶头轴线方向下倾的斜面,使得放置于第二支撑片31上的锅底在第二支撑脚4的斜面作用下降低了水平高度,并增大火焰与锅底的接触面积,且降低与火焰之间的相互干涉作用。
55.实施例二
56.本实施例中,介绍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安装有上述实施例中介绍的一种锅架,所述锅架包括与灶头同轴设置的、水平套置于灶头外周的、围成圈状的环状底架2。环状底架2至少设有四个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脚3;优选的,各第一支撑脚3相对灶头轴线对称排布设置。各第一支撑脚3的下端分别设置第二支撑片31,各第二支撑片31均处于同一平面,使得平稳放置在燃气灶上,以支撑灶头上放置的锅。
57.本实施例中,各第一支撑脚3的同一水平高度处分别与弧形侧壁1一体成型,四个弧形侧壁1固定连接于一体时,令环状底架2与架装于锅架上方的锅、供环状底架2安装放置的燃气灶之间分别相距一定间隙,以为燃气灶的灶头处燃烧的火焰提供可充分燃烧的燃烧空间。
58.本实施例中,锅架的环状底架2为与灶头同轴的圆形,环状底架2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脚3,各第一支撑脚3分别自环状底架2的对应侧中心以远离环状底架2的中心方向延伸。
59.本实施例中,圆环状底架2的内周直径为灶头直径与灶头处火焰高度之和,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脚4自下向上逐渐向灶头轴线方向倾斜,以进一步压缩灶头处产生火焰的热量聚合度。
60.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脚3和环状底架2为一体浇铸成型的整体金属件,以使得锅架为一个整体结构件。
6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
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上述实施例中的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组合或者替换,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