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集成式地铁接触网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0:56: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触网直流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地铁接触网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隔离开关是高压开关电器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电器,是在电路中起隔离作用的,其本身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使用量大,工作可靠性要求高,对变电所、电厂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的影响均较大。
3.公告号cn205542553u公开一种隔离开关,这类接触网切换开关为两个工位的上网隔离开关,即合闸位和分闸位,动触头和接线端子抵接即为合闸位,动触头和接线端子分开接即为分闸位,另外但这类两工位的上网隔离开关还与接地隔离开关有复杂的电气连锁关系,接地过程较繁琐,增加了大量设备和电缆,大幅度提升了工程的造价成本。
4.如图1所示的现有地铁接触网直流供电设备,包括上网越区组合开关和接触网接地开关,其中,上网越区组合开关由两台两工位的上网隔离开关100(a)、100(b)以及越区隔离开关200(a)组成,接触网接地开关由两台两工位的上网隔离开关100(c)和100(d)组成;上网隔离开关和接地隔离开关有复杂的电气联锁关系,接地过程较繁琐,容易误操作;上网隔离开关和越区隔离开关分柜拼装后现场组装,对现场安装有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集成式地铁接触网切换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涉及的技术问题。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集成式地铁接触网切换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上网隔离开关和至少一个越区隔离开关,每相邻两个所述上网隔离开关之间经一个所述越区隔离开关连接;
7.所述上网隔离开关,包括第一底架、第一动触头、第一静触头、接地触头、进线排以及第一传动机构,所述进线排和所述第一静触头分别间隔且绝缘安装于所述第一底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动触头转动安装于所述进线排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底架上且与所述第一动触头连接,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动触头转动,所述接地触头与所述第一静触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接地触头均位于所述第一动触头的转动轨迹上;
8.所述越区隔离开关,包括第二底架、第二动触头、第二静触头以及第二传动机构,相邻两个所述进线排背离所述第一动触头的一端分别绝缘安装于所述第二底架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二动触头转动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进线排上,所述第二静触头与另一个所述进线排共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底架上且与所述第二动触头连接,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动触头转动至与所述第二静触头抵接。
9.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底架和所述第二底架均包括两根槽钢、两块底板以及
两个绝缘柱,两根所述槽钢平行间隔且相对设置,两块底板分别设于两根所述槽钢延伸方向的相对两端,两个所述绝缘柱分别安装于两块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静触头以及所述进线排的相对两端均安装于所述绝缘柱上。
10.根据一些实施例,每相邻两个所述绝缘柱平行设置且垂直于所述第一底架。
11.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底架和所述第二底架的两块所述底板之间均形成有活动区域;
12.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均包括绝缘拉杆和连杆,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上的所述绝缘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动触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活动区域内,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以带动所述绝缘拉杆转动所述第一动触头;
13.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上的绝缘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动触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所述活动区域内,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以带动所述绝缘拉杆转动所述第二动触头。
14.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接地触头位于所述进线排的上方且位于所述第一动触头的活动轨迹上。
15.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上均设有动引弧棒,所述第一静触头、所述第二静触头以及所述接地触头上均设有静引弧棒;
16.所述第一动触头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接地触头之间由所述动引弧棒和静引弧棒抵接引弧;所述第二动触头与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经由所述动引弧棒和静引弧棒抵接引弧。
17.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所述第二传动机构还均包括转轴和拐臂,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活动区域内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槽钢转动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两根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拐臂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转轴周壁的一侧固接,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且两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轴周壁的另一侧固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绝缘拉杆一端铰接。
18.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拐臂背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多个束缚箍。
19.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进线排、所述第一动触头、第二动触头、第一静触头以及所述接地触头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双排的连接孔;
20.两个所述绝缘拉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连接的一端呈弧形。
21.根据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监测装置,设于所述上网隔离开关和每个所述越区隔离开关的一侧,以监测每个所述上网隔离开关和每个所述越区隔离开关的实时状态。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3.上网隔离开关的第一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动触头转动进行三个位置的分合操作,分别由第一动触头与第一静触头抵接以形成工作位,第一动触头与接地触头抵接形成接地位,以及第一动触头位于第一静触头和接地触头之间位置为隔离位。另外,越区隔离开关的第二传动机构带动第二动触头与第二静触头之间分合操作,使得相邻两个上网隔离开关之间导通电流,从而通过用三工位上网隔离开关替代两工位上网隔离开关,避免复杂的电气联锁关系,简化电力回路的接地过程、提升电力回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现有技术中两工位的隔离开关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地铁接触网切换装置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地铁接触网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式地铁接触网切换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中:上网隔离开关100、第一底架110、槽钢111、底板112、绝缘柱113、第一动触头120、动引弧棒121、第一静触头130、静引弧棒131、接地触头140、进线排150、第一传动机构160、绝缘拉杆161、连杆162、转轴163、拐臂164、越区隔离开关200、第二底架210、第二动触头220、第二静触头230、第二传动机构24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请参阅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地铁接触网切换装置,通过集成两个上网隔离开关100和越区隔离开关200与一体,提供集成式装置,在出厂时完成调试和拼装,减小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用三工位上网隔离开关100替代两工位上网隔离开关,避免复杂的电气联锁关系,简化电力回路的接地过程、提升电力回路的安全性,其具体方案如下。
32.至少两个上网隔离开关100和至少一个越区隔离开关200,每相邻两个上网隔离开关100之间经一个越区隔离开关200连接。其中,上网隔离开关100包括第一底架110、第一动触头120、第一静触头130、接地触头140、进线排150以及第一传动机构160,进线排150和第一静触头130分别间隔且经绝缘件安装于第一底架110的相对两端,第一动触头120转动安装于进线排150的一端,第一传动机构160安装于第一底架110上且与第一动触头120连接,以用于带动第一动触头120转动,接地触头140与第一静触头130间隔设置,第一静触头130和接地触头140均位于第一动触头120的转动轨迹上,由此第一动触头120具有三个工位,即可分别与第一静触头130抵接完成成合闸以导通回路,或位于第一静触头130和接地触头140之间形成分闸状态,或与接地触头140抵接形成接地位。
33.越区隔离开关200包括第二底架210、第二动触头220、第二静触头230以及第二传动机构240,相邻两个进线排150背离第一动触头120的一端分别经绝缘件安装于第二底架210的相对两端,第二动触头220转动安装于其中一个进线排150上,第二静触头230与另一个进线排150之间可导电连接或为一体结构,第二传动机构240安装于第一底架110上且与第二动触头220连接,以用于带动第二动触头220转动至与第二静触头230抵接,当第二动触头220转动至与第二静触头230抵接时,以实现相邻的两个上网隔离开关100经由越区隔离开关200导通电流。
34.上述方案中,上网隔离开关100的第一传动机构160带动第一动触头120转动进行三个位置的分合操作,分别由第一动触头120与第一静触头130抵接以形成工作位,第一动触头120与接地触头140抵接形成接地位,以及第一动触头120位于第一静触头130和接地触头140之间位置为隔离位。另外,越区隔离开关200的第二传动机构240带动第二动触头220与第二静触头230之间分合操作,使得相邻两个上网隔离开关100之间导通电流,从而通过用三工位上网隔离开关100替代两工位上网隔离开关,避免复杂的电气联锁关系,简化电力回路的接地过程、提升电力回路的安全性。
35.如图3所示,第一底架110和第二底架210均包括两根槽钢111、两块底板112以及两个绝缘柱113,两根槽钢111平行间隔且相对设置,两块底板112分别设于两根槽钢111延伸方向的相对两端,两个绝缘柱113分别安装于两块底板112上,第一静触头130以及进线排150的相对两端均安装于绝缘柱113上。另外,每相邻两个绝缘柱113平行设置且垂直于底架。
36.进一步地,第一底架110和第二底架210的两块底板112之间均形成有活动区域;第一传动机构160和第二传动机构240均包括绝缘拉杆161和连杆162,第一传动机构160上的绝缘拉杆161的一端与第一动触头120连接,另一端与连杆162的一端铰接,连杆162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活动区域内,连杆162的另一端转动以带动绝缘拉杆161转动第一动触头120,从而由第一动触头120分别与第一静触头130或接地触头140抵接。
37.根据一些实施例,接地触头140位于进线排150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动触头120的活动轨迹上。且第一动触头120和第二动触头220上均设有动引弧棒121,第一静触头130、第二静触头230以及接地触头140上均设有静引弧棒131;第一动触头120分别与第一静触头130和接地触头140之间由动引弧棒121和静引弧棒131抵接引弧,第二动触头220与第二静触头230之间经由动引弧棒121和静引弧棒131抵接引弧,通过引弧棒之间抵接,避免触头间直接接触,可有效对触头进行保护。
38.如图4所示,进线排150、第一动触头120、第二动触头220、第一静触头130以及接地触头140可以是单板,也可以是间隔设置的两层单板,在本实施例中,进线排150、第一动触头120、第二动触头220、第一静触头130以及接地触头14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两个进线板,其中进线排150和第一静触头130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连接孔与绝缘柱113固接,第一动触头120和第二动触头220分别与两个进线板的一端由连接孔铰接,接地触头140的两个进线板通过绝缘柱113绝缘安装于第一静触头130的上方。
39.进一步地,第一传动机构160和第二传动机构240还均包括转轴163和拐臂164,转轴163位于活动区域内且其两端分别与两根槽钢111转动连接,连杆162包括第一连接杆和两根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拐臂164铰接,另一端与转轴163周壁的一侧固接,两根第二连接杆平行设置,且两根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转轴163周壁的另一侧固接,另一端分别与绝缘拉杆161一端铰接。
40.拐臂164背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多个束缚箍,以用于束缚长杆。且拐臂164上设有凹槽,束缚箍呈u型,其两端分别与拐臂164螺纹连接,凹槽与束缚箍围合形成束缚空间以适配于长杆的形状,而将长杆固定,再通过传动装置带动长杆传动,分别与长杆固定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160和第二传动机构240,分别带动第一动触头120和第二动触头220切换开关的合闸位置和开距,而有效避免操作员近距离切换或调试开关,造成触电危险。
41.第二传动机构240上的绝缘拉杆161的一端与第二动触头220连接,另一端与连杆162的一端铰接,连杆162的中部转动安装于活动区域内,连杆162的另一端转动以带动绝缘拉杆161转动第二动触头220,由第一动触头120与第二静触头230抵接。另外两个绝缘拉杆161分别与第一动触头120和第二动触头220连接的一端呈弧形。
42.该集成式地铁接触网切换装置还包括监测装置(未在图中示出),监测装置设于所述上网隔离开关100和每个所述越区隔离开关200的一侧,以监测每个所述上网隔离开关100和每个所述越区隔离开关200的实时状态,进一步真实显示第一动触头120和第二动触头220的位置,避免出现信号错误。其中监测装置可具体为摄像头,摄像头可以是与后端的人机交互平台电性连接或通信连接,由工作人员实时监控第一动触头120和第二动触头220的位置,也可以是与后台的交互平台的控制装置,自动监测第一动触头120和第二动触头220的位置变化,出现信号错误时可以及时的预警。
43.由此,上网隔离开关100的第一传动机构160带动第一动触头120转动进行三个位置的分合操作,分别由第一动触头120与第一静触头130抵接以形成工作位,第一动触头120与接地触头140抵接形成接地位,以及第一动触头120位于第一静触头130和接地触头140之间位置为隔离位。另外,越区隔离开关200的第二传动机构240带动第二动触头220与第二静触头230之间分合操作,使得相邻两个上网隔离开关100之间导通电流,从而通过用三工位上网隔离开关100替代两工位上网隔离开关,避免复杂的电气联锁关系,简化电力回路的接地过程、提升电力回路的安全性,另外,还可安装监测装置监测上网隔离开关100和越区隔离开关200的实时状态,进一步真实显示动触头的位置,通过信号传输至监测后台,待出现信号错误可预警或自动化处理。
44.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