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单边抽绳垃圾袋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6:22: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边抽绳垃圾袋。


背景技术:

2.目前,抽绳垃圾袋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垃圾袋,如中国专利号:cn202022723566.0公开一种家用隐私抽绳垃圾袋,包括垃圾袋和拉绳,所述垃圾袋顶部设置有束线槽,所述束线槽内部套设有拉绳,所述束线槽外侧胶合有加强收口,所述垃圾袋外侧设置有斜条纹,所述垃圾袋底部胶合有加强底垫,所述垃圾袋内部设置有内裙边,所述内裙边内部嵌设有皮筋。
3.但是,现有的抽绳垃圾袋的结构往往不够简便,具有较多冗余的设计,往往不利于生产成型。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边抽绳垃圾袋,其解决了现有抽绳垃圾袋不够简便、具有较多冗余设计的技术问题,而且其可以有效实现垃圾袋卷的成型。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边抽绳垃圾袋,包括袋体、两条片状的抽绳,所述袋体由两个片体沿三边缝合形成,其中两侧缝合形成侧缝合线,位于两侧缝合线之间形成底缝合线,剩余未缝合的一边形成袋体的开口,各片体上位于开口处形成一容置腔,各抽绳置于各容置腔内,各抽绳的一端与容置腔的一端固定形成固定端,各容置腔远离固定端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暴露抽绳的容置腔切口。
6.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通过片体位于开口处的一端向内弯折且缝合形成,弯折处形成容置腔弯折线,缝合处形成容置腔缝合线,容置腔弯折线与容置腔缝合线之间形成容置腔。
7.进一步的,两片体于袋体底部处一体成型。
8.进一步的,所述袋体上靠近底部处由两个侧缝合线向中间延伸设有间隔缝合线,两间隔缝合线之间存有用于漏水的漏水通道。
9.进一步的,两间隔缝合线的下方且位于漏水通道的下方设有阻隔缝合线,所述阻隔缝合线与各间隔缝合线之间形成过水通道。
10.进一步的,所述间隔缝合线与阻隔缝合线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且大于5mm。
11.进一步的,所述间隔缝合线为上凸曲线,所述阻隔缝合线为下凸曲线。
12.进一步的,所述袋体上靠近底部处且位于其中一间隔缝合线下端上设置有漏水虚切线,所述袋体上位于漏水虚切线处粘黏有撕开片,撕开片用于在撕下时带动漏水虚切线撕开,实现漏水目的。
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方案提出一种结构简洁,易于成型的抽绳垃圾袋,而且这种垃圾袋可以依靠近侧缝合线的侧边依次连接形成垃圾袋卷。相应地,拉绳为片状,也可以依次连接,这样也可
以在卷绕形成垃圾袋卷时不会有较大的凸起。而且通过固定端的设置,可以使得拉绳实现有效固定,而容置腔切口处的拉绳为自由端,可以便于拉紧、系结。
15.进一步的,容置腔通过片体位于开口处的一端向内弯折且缝合形成,弯折处形成容置腔弯折线,缝合处形成容置腔缝合线,容置腔弯折线与容置腔缝合线之间形成容置腔,这样在成型时只要采用折叠与缝合即可,缝合可以采用超声波、热熔黏合等方式。可以方便与成型。当然,如果片体本身采用了双层结构,那么只要缝合即可。
16.进一步的,两片体于袋体底部处一体成型,其相较于缝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工艺上由缝合改为了折叠,只是实现垃圾袋的不同方式。
17.进一步的,间隔缝合线、漏水通道的设置,目的在于针对厨余垃圾,避免因为垃圾里面带有太多的水分,通过间隔缝合线、漏水通道的设置可以实现液体向下流,而其余垃圾位于间隔缝合线上。漏水通道的宽度通常控制在20mm左右,而间隔缝合线控制在距离底部50mm左右,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18.进一步的,而阻隔缝合线、过水通道的设置,主要在于限制垃圾杂质的通过,从而有效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间隔缝合线与阻隔缝合线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且大于5mm。
19.进一步的,所述间隔缝合线为上凸曲线,所述阻隔缝合线为下凸曲线,这样成型的固液分离的效果会更好。
20.进一步的,漏水虚切线、撕开片的设置,可以实现当液体太多时,撕开以便于漏水,当漏水完毕后,还可以将撕开片粘贴回去。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图1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25.图5是本方案形成垃圾袋卷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图5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30.参考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单边抽绳垃圾袋,包括袋体1、两条片状的抽绳2,所述袋体1由两个片体3沿三边缝合形成,其中片体的两侧缝合形成侧缝合线31,位于两侧缝合线31之间形成底缝合线,剩余未缝合的一边形成袋体的开口11,各片体3上位于开口11处形成一容置腔33,各抽绳2置于各容置腔33内,各抽绳2的一端与容置腔33的一端固定形成固定端12,各容置腔33远离固定端12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暴露抽绳的容置腔切口13。所述容置腔33通过片体3位于开口11处的一端向内弯折且缝合形成,弯折处形成容置腔弯折线331,缝合处形成容置腔缝合线332,容置腔弯折线331与容置腔缝合线332之间形成容置腔33。两片体3于袋体1底部处一体成型,形成底边32,该底边等同于上述的底缝合线。
31.本方案中,抽绳的材质为韧性较强、硬度较高的塑料片体,可以满足装满垃圾的袋体的提拉及系结。固定端12的形成可以由侧缝合线31向上延伸形成。
32.再参考图5,其为两袋体1沿侧边连接,且拉绳2依次相连的状态。其中虚切线4用于分隔两袋体,可以方便于袋体的撕开。而且虚切线也同样用于分隔拉绳,从而可以实现拉绳的分离。当拉绳沿虚切线分离后,右侧袋体上的拉绳由于固定端12的存在,其仍然是固定的,而左侧袋体上的拉绳于容置腔切口13处就会形成自由状态,从而便于抽拉、系结。而且由于拉绳并没有弹性,其并不会缩入容置腔内。
33.再参考图6,其为图5的展开状态图。其中,腔弯折线331、底边32,为折叠线;侧缝合线31、容置腔缝合线332、固定端12用于缝合;虚切线4用于形成易撕线。
34.基于图6,本方案的成型方式为:
35.第一步,将连续的片体3输入,在相邻两片体之间且位于片体的上下两端处开设容置腔切口13,该容置腔切口可以为虚切,也可以为挖切;
36.第二步,输入两条片状的拉绳2,拉绳位于容置腔弯折线331与容置腔缝合线332之间,并且有部分拉绳2位于容置腔切口13内
37.第三步,将片体的上下两端沿容置腔弯折线331,并沿容置腔缝合线332进行缝合,形成容置腔3;
38.第四步,将片体沿底边32折叠,而后在片体上沿侧缝合线31、固定端12进行缝合;
39.第五步,对连续的片体3沿虚切线4进行虚切,形成易撕线;
40.第六步,对连续的片体进行绕卷,形成垃圾袋卷。
41.再参考图7-8,本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单边抽绳垃圾袋,其与实施例一不同在于:
42.所述袋体1上靠近底部处由两个侧缝合线向中间延伸设有间隔缝合线5,两间隔缝合线5之间存有用于漏水的漏水通道6。两间隔缝合线5的下方且位于漏水通道6的下方设有阻隔缝合线7,所述阻隔缝合线7与各间隔缝合线5之间形成过水通道71。所述间隔缝合线5与阻隔缝合线7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且大于5mm,如设定尺寸为8mm。所述间隔缝合线5为上凸曲线,所述阻隔缝合线7为下凸曲线。所述袋体1上靠近底部32处且位于其中一间隔缝合线5下端上设置有漏水虚切线8,所述袋体1上位于漏水虚切线8处粘黏有撕开片9,撕开片用于在撕下时带动漏水虚切线撕开,实现漏水目的。撕开片9上设有一端不涂胶的端部。
43.本方案提出一种结构简洁,易于成型的抽绳垃圾袋,而且这种垃圾袋可以依靠近侧缝合线的侧边依次连接形成垃圾袋卷。相应地,拉绳为片状,也可以依次连接,这样也可以在卷绕形成垃圾袋卷时不会有较大的凸起。而且通过固定端的设置,可以使得拉绳实现有效固定,而容置腔切口处的拉绳为自由端,可以便于拉紧、系结。
44.进一步的,容置腔通过片体位于开口处的一端向内弯折且缝合形成,弯折处形成容置腔弯折线,缝合处形成容置腔缝合线,容置腔弯折线与容置腔缝合线之间形成容置腔,这样在成型时只要采用折叠与缝合即可,缝合可以采用超声波、热熔黏合等方式。可以方便与成型。当然,如果片体本身采用了双层结构,那么只要缝合即可。
45.进一步的,两片体于袋体底部处一体成型,其相较于缝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工艺上由缝合改为了折叠,只是实现垃圾袋的不同方式。
46.进一步的,间隔缝合线、漏水通道的设置,目的在于针对厨余垃圾,避免因为垃圾
里面带有太多的水分,通过间隔缝合线、漏水通道的设置可以实现液体向下流,而其余垃圾位于间隔缝合线上。漏水通道的宽度通常控制在20mm左右,而间隔缝合线控制在距离底部50mm左右,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47.进一步的,而阻隔缝合线、过水通道的设置,主要在于限制垃圾杂质的通过,从而有效实现固液分离的目的。间隔缝合线与阻隔缝合线之间的间距小于10mm,且大于5mm。
48.进一步的,所述间隔缝合线为上凸曲线,所述阻隔缝合线为下凸曲线,这样成型的固液分离的效果会更好。
49.进一步的,漏水虚切线、撕开片的设置,可以实现当液体太多时,撕开以便于漏水,当漏水完毕后,还可以将撕开片粘贴回去。
50.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