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手部X线摄影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3:20: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手部x线摄影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部x线摄影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患者手部进行检查时有时候需要拍摄x光片。为获得患者手部清晰、完整的x光片,需要患者将手部以特定的方式进行摆位,需要患者将手指分开至特定的间距并倾斜手掌至特定的角度。但是,目前部分患者因该摆位较难,不易很好的规范摆位,而导致拍摄图像不规范。并且,之前的投照方式在手部后斜位拍照时,手指容易不在同一平面,会导致手指的骨质在图像上不能充分展示,指间关节亦没有较好的展示出来。
3.针对相关技术中在拍摄手部x光片时,部分患者因该摆位较难,不易很好的规范摆位,而导致拍摄图像不规范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部x线摄影辅助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拍摄手部x光片时,部分患者因该摆位较难,不易很好的规范摆位,而导致拍摄图像不规范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部x线摄影辅助装置,该手部x线摄影辅助装置包括:
6.底座;
7.支撑部,设置为四个并从下往上依次堆叠于所述底座上;
8.位于最下层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手部尺侧及小指的第一台阶;
9.相邻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四个连续的第二台阶,四个所述第二台阶从下往上依次用于放置无名指、中指、食指和拇指。
10.进一步的,底座和所述支撑部均为扁平结构。
11.进一步的,底座远离所述第一台阶的一侧与各所述支撑部远离所述第二台阶的一侧平齐。
12.进一步的,底座和所述支撑部均采用x线不显影的柔性材料制成。
13.进一步的,底座和所述支撑部均采用低密度的泡沫制成。
14.进一步的,第一台阶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手掌的外侧腕骨至小指的部分对应。
15.进一步的,各所述第二台阶上均开设有第二缺口,各所述第二缺口均位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上方从并从下往上逐层减小。
16.进一步的,位于最下层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座之间粘接或穿线连接,相邻所述支撑部之间粘接或穿线连接。
17.进一步的,位于最下层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相邻所
述支撑部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18.进一步的,底座上端设置有第一滑槽,各所述支撑部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槽和滑条;
19.位于最下层的所述支撑部通过所述滑条卡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20.相邻所述支撑部之间通过第二滑槽和滑条卡接。
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底座;支撑部,设置为四个并从下往上依次堆叠于所述底座上;位于最下层的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手部尺侧及小指的第一台阶;相邻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四个连续的第二台阶,四个所述第二台阶从下往上依次用于放置无名指、中指、食指和拇指,达到了对患者的手部进行辅助支撑,并利用具有高度差的底座和四个支撑部使得患者的各个手指之间按照规范的方式进行放置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患者的摆位难度,使得患者摆位更为规范,提高拍摄图像的规范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拍摄手部x光片时,部分患者因该摆位较难,不易很好的规范摆位,而导致拍摄图像不规范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其中,1底座,101第一台阶,102第一缺口,2支撑部,201第二台阶,202第二缺口,3滑条,4第二滑槽,5第一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
27.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8.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9.此外,术语“设置”、“设有”、“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
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0.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2.在对患者手部进行检查时有时候需要拍摄x光片。为获得患者手部清晰、完整的x光片,需要患者将手部以特定的方式进行摆位,需要患者将手指分开至特定的间距并倾斜手掌至特定的角度。但是,目前部分患者因该摆位较难,不易很好的规范摆位,而导致拍摄图像不规范。并且,之前的投照方式在手部后斜位拍照时,手指容易不在同一平面,会导致手指的骨质在图像上不能充分展示,指间关节亦没有较好的展示出来。
33.为解决该问题,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部x线摄影辅助装置,该手部x线摄影辅助装置包括:
34.底座1;
35.支撑部2,设置为四个并从下往上依次堆叠于底座1上;
36.位于最下层的支撑部2与底座1之间形成用于放置手部尺侧及小指的第一台阶101;
37.相邻支撑部2之间形成四个连续的第二台阶201,四个第二台阶201从下往上依次用于放置无名指、中指、食指和拇指。
38.本实施例中,该手部x线摄影辅助装置主要由底座1和支撑部2两部分组成,其中底座1作为单层结构位于最下方,在使用时底座1可放置在桌面上。支撑部2为多层结构,具体设置有四层,四层支撑部2从下往上依次堆叠在底座1上,因此该手部x线摄影辅助装置总共具有五层结构,其与手部的五根手指对应。
39.由于手部的拍摄需要从手部的后斜方进行拍摄,因此为使拍摄的图像完整和准确,需求患者手掌沿顺时针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优选为45
°
,且五根手指的空间高度应从下往上逐渐增加,因此五根手指应逐一与一个底座1和四个支撑部2对应。而为使手指放置在对应的底座1和支撑部2上,在支撑部2和底座1之间,以及支撑部2与支撑部2之间应当具有放置位置。
40.因此,本实施例中,位于最下层的支撑部2与底座1之间具有第一台阶101,第一台阶101用于放置患者的手部尺侧及小指。第一台阶101的位置最低,因此用于放置位于手部最下面的小指。而四个支撑部2之间又形成四个连续的第二台阶201,四个第二台阶201的高度逐渐增加,分别对应手部高度逐渐增加的无名指、中指、食指和拇指。通过第一台阶101和第二台阶201实现对手部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和拇指的支撑,并使得手部自然沿顺时针方向倾斜一定的角度,从而便于从斜后方拍摄。
41.由于手指具有稳定的支撑,使得各个手指能够较好的舒展开,弯曲幅度小,可使得手指关节能够在拍摄图像上清晰的展示,并且由于第一台阶101和第二台阶201的高度是设定好的,因此当手部放置在对应的第一台阶101和第二台阶201上时,可使得手指与掌部连接的关节点也能够在拍摄图像上清晰的展示。
42.本实施例达到了对患者的手部进行辅助支撑,并利用具有高度差的底座1和四个支撑部2使得患者的各个手指之间按照规范的方式进行放置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降低患者
的摆位难度,使得患者摆位更为规范,提高拍摄图像的规范度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拍摄手部x光片时,部分患者因该摆位较难,不易很好的规范摆位,而导致拍摄图像不规范的问题。
43.如图1所示,底座1和支撑部2均为长方体结构。为便于形成第一台阶101和第二台阶201,底座1和支撑部2均为扁平结构。底座1远离第一台阶101的一侧与各支撑部2远离第二台阶201的一侧平齐。
44.进一步的,底座1和支撑部2均采用x线不显影的柔性材料制成。底座1和支撑部2均低密度的泡沫制成。在材料的选择上需要重点考虑其在x线下是否显影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应当考虑对患者的使用舒适度,本实施例中所选材料为低密度的泡沫,其密度应越低越好。
45.为便于获得更为清晰的拍摄,手掌在整体沿顺时针方向倾斜后,可整体以外侧腕骨为支点再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因此为便于实现该方式的摆放,需要外侧腕骨作为摆放的最低点和支点,即外侧腕骨的放置位置应低于小指的放置位置。因此,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台阶101上开设有第一缺口102,第一缺口102与手掌的外侧腕骨至小指的部分对应。第一缺口102的具体形状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可为长条形缺口。
46.而为进一步便于手掌上拇指至内侧腕骨部分的放置支撑,各第二台阶201上均开设有第二缺口202,各第二缺口202均位于第一缺口102的上方从并从下往上逐层减小。
47.如图1所示,位于最下层的支撑部2与底座1之间粘接或穿线连接,相邻支撑部2之间粘接或穿线连接。采用该连接方式具有底座1和支撑部2的制作更为简单的优点,但是在拆卸时较为麻烦,尤其是采用粘接时,难以将支撑部2和底座1之间进行分离。
48.为便于支撑部2与支撑部2之间的拆卸,以及支撑部2和底座1之间的拆卸,位于最下层的支撑部2与底座1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相邻支撑部2之间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4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支撑部2与支撑部2之间的拆卸,以及支撑部2和底座1之间的可拆卸安装结构。
50.底座1上端设置有第一滑槽5,各支撑部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滑槽4和滑条3;位于最下层的支撑部2通过滑条3卡设在第一滑槽5内;相邻支撑部2之间通过第二滑槽4和滑条3卡接。
51.在安装时可先将最下层的支撑部2利用滑条3卡入底座1上的第一滑槽5内,倒数第二层的支撑部2则同样卡入最下层支撑部2上,其余支撑部2同理安装。该方式具有安装、拆卸均较为方便的优点,便于单独更换其中不适用的支撑部2和底座1。
5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