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污水处理用稀硫酸储存罐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0:00: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化学物品存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稀硫酸储存罐。


背景技术:

2.稀硫酸用于冶金工业和金属加工在冶金工业部门,特别是有色金属的生产过程需要使用稀硫酸。稀硫酸在生产后通常通过储存罐储藏起来,以备需要时使用。
3.由于稀硫酸具有一定腐蚀性,现有的稀硫酸储存罐通常采用玻璃纤维作为材料,稀硫酸的储存罐不透明,无法得知储存罐内稀硫酸的存量,需对此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稀硫酸储存罐,其优点在于该稀硫酸储存罐能显示储存罐内的稀硫酸的液位高度,并且读数简单方便。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用稀硫酸储存罐,包括储存罐、透明管、输入组件和输出组件,所述储存罐与透明管的底端开口和顶端开口均相通,所述透明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所述输入组件与储存罐顶端管道连接,所述输出组件与储存罐的底端管道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业生产好的稀硫酸从输入组件输送到储存罐内,随着稀硫酸的输入,储存罐内的稀硫酸的液位随之升高,与此同时与储存罐相通的透明管的液位也随之升高,于是就可通过透明管液位对应的刻度读出储存罐内的液位高。当需要使用储存罐内的稀硫酸时,稀硫酸通过输出组件从储存罐的底端输出即可。
7.优选的,所述输出组件包括导向管、甲三通管、输出管和输出开关,所述导向管的其中一端与储存罐管道连接,所述甲三通管的第一通道与导向管的另一端管道连接,所述甲三通管的第二通道与透明管之间通过连接管管道连接,所述甲三通管的第三通道与输出管管道连接,所述输出开关设置在输出管远离甲三通管的一端。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储存罐内的稀硫酸时,打开输出开关使得稀硫酸通过导向管输出,待稀硫酸输送至甲三通管处时,稀硫酸通过甲三通管的第三通道输出,于此同时储存罐在甲三通管处的第二通道与透明管相连通,稀硫酸输出使得储存罐内的液位下降的同时,透明管的液位也同步下降,由此可得知储存罐内输出稀硫酸的量,以方便控制储存罐内的稀硫酸的输出。
9.优选的,所述透明管靠近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开关。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透明管使用年限较长需要更换时,拧开控制开关,拆除透明管和连接管之间的连接,随后将新的透明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管和储存罐管道连接,控制开关的设置方便了对透明管的更换。
11.优选的,在所述透明管的整数刻度上,粘贴有不同颜色的识别条。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读取透明管的刻度读数时,直接根据透明管液位对应的胶带颜色得知刻度信息即可,尽量避免在读取透明管高刻度时,由于离液面的距离较远而对读数造成不方便。
13.优选的,所述输入组件包括输入管和输入开关,所述输入管与储存罐管道连接,所述输入开关设置在输入管远离储存罐的一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业生产好的稀硫酸需要储存时,打开输入开关,使得稀硫酸通过输入管进入储存罐当中,于此同时对透明管的液位读数保持关注,当得知储存罐将要存满稀硫酸后,将输入开关关闭,使得稀硫酸停止通过输入管进入储存罐中。
15.优选的,所述输入组件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其中一端与输入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与储存罐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稀硫酸通过输入管输入到储存罐当中,输入管和储存罐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尽量避免输入管出现位置偏斜而影响稀硫酸的输入进程。
17.优选的,还包括吸收组件,所述吸收组件包括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所述第一吸收管的其中一端与储存罐顶端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吸收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吸收管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吸收管远离第一吸收管的一端伸入装有清水的吸收桶中。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存罐内装有稀硫酸时,稀硫酸的酸雾依次通过第一吸收管和第二吸收管进入到装有清水的吸收桶中,清水将稀硫酸的酸雾吸收,尽量避免稀硫酸的酸雾扩散到空气中,从而造成环境污染。
19.优选的,所述吸收组件还包括乙三通管,所述乙三通管的第一通口与第一吸收管管道连接,所述乙三通管的第二通口与第二吸收管管道连接,所述乙三通管的第三通口通过第三吸收管与相邻的储存罐管道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稀硫酸储存区有多个储存罐,当相邻储存罐内也装满稀硫酸时,通过乙三通管能够将两个储存罐均与第二吸收管管道连接,从而使两储存罐的酸雾均能进入装有清水的吸收桶中,由此以来提高了吸收组件的使用效率。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稀硫酸通过输入组件输送到储存罐内,或通过输出组件从储存罐内输出,随着稀硫酸在储存罐内的液位变化,与此同时与储存罐相通的透明管的液位也随之变化,于是就可通过读取透明管液位高度对应的读数得知储存罐内的液位高。
23.2.在透明管的整数刻度上,粘贴有不同颜色的胶带,由此可直接根据透明管液位对应的胶带颜色得知透明管的刻度读数,为读取透明管高刻度时带来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污水处理用稀硫酸储存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输入组件的局部放大视图。
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输出组件的局部放大视图。
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吸收组件的局部放大视图。
2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2吸收组件的局部放大视图。
30.附图标记:1、储存罐;2、透明管;21、识别条;22、控制开关;23、连接管;3、输入组件;31、输入管;32、输入开关;33、固定件;4、输出组件;41、导向管;42、输出管;43、输出开关;44、甲三通管;441、第一通道;442、第二通道;443、第三通道;5、吸收组件;51、第一吸收管;52、第二吸收管;53、第三吸收管;54、乙三通管;541、第一通口;542、第二通口;543、第三
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实施例1:
33.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污水处理用稀硫酸储存罐,包括储存罐1、透明管2、输入组件3、输出组件4和吸收组件5,其中透明管2竖直设置在储存罐1的外表面,透明管2的两端均与储存罐1管道连接,沿透明管2水平方向设置有刻度线;输入组件3用于稀硫酸的输入储存,与储存罐1的上端管道连接,输出组件4与储存罐1的下端管道连接;吸收组件5用于稀硫酸的吸收净化,与储存罐1的上端管道连接。
34.参照图2,当工业生产的稀硫酸需要储存时,通过输入组件3存储进储存罐1中,输入组件3包括输入管31、输入开关32和固定件33,输入开关32设置在输入管31上远离储存罐1的一端,打开输入开关32,生产好的稀硫酸通过输入管31进入储存罐1当中,由此使得稀硫酸在储存罐1内存储起来,当需要时使用。为了使固定件33保持位置稳固,以便稀硫酸能够顺利输入储存罐1中,通过固定件33将输入管31与输入开关32之间固定,固定件33的设置对输入管31起到固定的作用。
35.参照图1和图2,通过输入组件3将稀硫酸储存到储存罐1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得知储存罐1内的稀硫酸液位情况,在透明管2的整刻度读数上粘贴有不同颜色的识别条21,使得在读取透明管2刻度读数变得简易方便。当稀硫酸通过输入管31输入进储存罐1中,透明管2的读数显示储存罐1快满时,即可关闭输入开关32,停止将稀硫酸输入到储存罐1当中。
36.参照图3,输出装置包括导向管41、输出管42和输出开关43,其中导向管41的两端分别与储存罐1和输出管42相连通,输出开关43设置在输出管42上远离导向管41的一端。当需要使用储存罐1内的稀硫酸时,打开输出开关43,使得稀硫酸通过导向管41和输出管42从储存罐1内输出。另外提高导向管41的利用,尽量避免在储存罐1的底端额外再开一个口,在导向管41和输出管42之间设置一个甲三通管44,使得透明管2通过导向管41与储存罐1相通。其中甲三通管44的第一通道441与导向管41相连,甲三通管44的第二通道442通过连接管23与透明管2相通,甲三通管44的第三通道443与输出管42相连。
37.由于稀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透明管2在一定的使用周期后就需要更换。为了方便透明管2的更换,在透明管2和连接管23的连接处设置有控制开关22,拧开控制开关22,解除透明管2和连接管23之间的连接即可将透明管2从储存罐1上取下,换上新的透明管2后拧紧控制开关22即可,控制开关22的设置方便了对透明管2的更换。
38.参照图4,当稀硫酸存储在储存罐1内,为了减少酸雾对环境的污染,由此通过吸收组件5将酸雾吸收。吸收组件5包括第一吸收管51和第二吸收管52,其中第一吸收管51的其中一端与储存罐1的顶端相连通,第一吸收管51的另一端与第二吸收管52的其中一端相连通,第二吸收管52的另一端伸入装有清水的吸收桶中,由此稀硫酸的酸雾通过第一吸收管51和第二吸收管52输送至吸收通内。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用稀硫酸储存罐的实施原理为:打开输入开关32,工业生产好的稀硫酸通过输入管31输送到储存罐1内,观察透明管2显示的读数,待稀硫酸快装满储存罐1时,关闭输入开关32使得输入管31停止将稀硫酸输送进储存罐1内;当需要使
用储存罐1内的稀硫酸时,打开输出开关43,稀硫酸经导向管41和输出管42从储存罐1内输出即可。
40.实施例2:
41.参照图5和图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实施例2还包括乙三通管54和第三吸收管53,乙三通管54用于第一吸收管51、第二吸收管52和第三吸收管53之间的连接,其中储存罐1通过第一吸收管51与乙三通管54的第一通口541管道连接,装有清水的吸收桶通过第二吸收管52与乙三通管54的第二通口542管道连接,相邻的储存罐1通过第三吸收管53与乙三通管54的第三通口543管道连接;由此储存罐1内的酸雾和相邻储存罐1内的酸雾均能通过第二吸收管52被吸收桶里的清水所吸收;乙三通管54和第三吸收管53的设置提高了吸收桶的使用率。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