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损伤预防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7 22:53: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损伤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损伤预防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3.现有的钢结构建筑在进行损伤检测过程中需手动要将检测仪贴合在建筑上,由于检测仪质量较重,而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用户长时间托举容易引起手臂酸痛,不方便用户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现有的钢结构建筑在进行损伤检测过程中需手动要将检测仪贴合在建筑上,由于检测仪质量较重,而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用户长时间托举容易引起手臂酸痛,不方便用户进行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损伤预防检测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损伤预防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建筑损伤预防检测装置,包括检测仪,所述检测仪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检测仪和所述顶盖侧面滑动连接有握把,所述顶盖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检测仪内腔中固定连接有内置电源,所述内置电源周侧的所述检测仪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外表面缠绕有线圈,所述检测仪与所述第一开关串联后与所述内置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线圈与所述第二开关串联后与所述内置电源电性连接。
7.可选的,所述顶盖的顶部设有四个螺钉,四个所述螺钉位于所述顶盖的转角处,四个所述螺钉贯穿所述顶盖与所述检测仪相螺接。
8.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顶盖用于对检测仪的顶部进行密封,采用螺钉螺接的连接方式,不仅连接稳固,而且方便用户对顶盖进行安装和拆卸。
9.可选的,所述检测仪和所述顶盖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大小与所述握把竖直端大小相适配,所述握把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检测仪滑动连接。
10.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握把通过滑槽与检测仪滑动连接,在用户使用后可向下滑动握把,将握把收纳至滑槽内腔中,从而大大节约了空间,方便用户携带和使用。
11.可选的,所述握把竖直端的底部设有拧手,所述拧手贯穿所述握把与所述握把相螺接,所述拧手位于所述握把内侧的一端与所述检测仪相抵接。
12.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拧手用于对握把进行限位,当将握把滑入滑槽内腔中后,用户可转动拧手,通过拧手挤压检测仪侧壁,增加握把竖直端与滑槽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握把与检测仪相对固定。
13.可选的,所述内置电源的顶部设有两个接线柱,两个所述接线柱均与所述内置电
源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接线柱分别与所述内置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
14.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置电源的顶部设置两个接线柱,方便用户进行接线工作。
15.可选的,所述金属管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金属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远离所述金属管的一端与所述检测仪内壁固定连接。
1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金属管的两端设置连接座,用于将金属管固定连接在检测仪内腔中。
17.可选的,所述线圈的其中一端与所述内置电源顶部的其中一个所述接线柱电性连接,所述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串联后与所述内置电源顶端的另一个所述接线柱电性连接。
18.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线圈的其中一端与内置电源顶部的其中一个接线柱电性连接,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串联后与内置电源顶端的另一个接线柱电性连接,使第二开关能够控制线圈与内置电源的电性连接,方便用户进行使用。
19.可选的,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检测仪内壁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安装板,所述螺栓与所述检测仪的内壁相螺接。
2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安装板用于增加连接座与检测仪内壁之间的接触面,提高连接座安装的稳固性,采用螺栓螺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连接稳固,而且方便用户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
21.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22.本技术通过第二开关、内置电源、金属管、线圈和安装座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在进行检测时通过第二开关将内置电源与线圈固定连接,形成通电螺线管结构,从而使金属管的两端产生磁性,并在磁场力作用下将检测仪吸附在钢结构建筑的外表面上,当检测完毕后,断开第二开关即可将检测仪取下,尽量避免了现有的钢结构建筑在进行损伤检测过程中需手动要将检测仪贴合在建筑上,由于检测仪质量较重,而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用户长时间托举容易引起手臂酸痛,不方便用户进行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线圈、金属管、安装板和连接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检测仪;2、顶盖;3、螺钉;4、滑槽;5、握把;6、拧手;7、第一开关;8、第二开关;9、内置电源;10、接线柱;11、金属管;12、连接座;13、线圈;14、安装板;1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请参阅图1-3,一种建筑损伤预防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对钢结构内部损伤进行检测作用的检测仪1,检测仪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2,设置顶盖2用于对检测仪1的顶部进行密封作用。检测仪1和顶盖2侧面滑动连接有方便用户抓握的握把5,顶盖2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开关7和第二开关8,检测仪1内腔中固定连接有提供电力支撑的内置电源9。内置电源9周侧
的检测仪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金属管11,金属管11的外表面缠绕有线圈13,当线圈13通电后用于形成通电螺线管结构,使金属管11的两端产生磁性。检测仪1与第一开关7串联后与内置电源9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检测仪1与内置电源9的连接。线圈13与第二开关8串联后与内置电源9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线圈13与内置电源9的连接。
29.使用时,将检测仪1底部的检测端对准钢结构建筑的表面,并使检测仪1与刚架构建筑表面贴合,然后打开第二开关8,使线圈13与内置电源9电性连接,线圈13通电后与金属管11共同组成通电螺线管结构,使金属管11的两端产生磁性,并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将检测仪1的检测端紧密的吸附在钢结构建筑的外表面上,然后用户打开第一开关7,使检测仪1与内置电源9电性连接,即可对钢结构建筑内部进行检测工作,通过通电螺线管结构将检测仪吸附在钢结构建筑的外表面上,尽量避免了现有的钢结构建筑在进行损伤检测过程中需手动要将检测仪贴合在建筑上,由于检测仪质量较重,而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用户长时间托举容易引起手臂酸痛,不方便用户进行使用的问题。
30.参照图1,顶盖2的顶部设有四个螺钉3,四个螺钉3位于顶盖2的转角处,四个螺钉3贯穿顶盖2与检测仪1相螺接,设置顶盖2用于对检测仪1的顶部进行密封,采用螺钉3螺接的连接方式,不仅连接稳固,而且方便用户对顶盖2进行安装和拆卸。
31.参照图1,检测仪1和顶盖2的两侧开设有滑槽4,滑槽4的内腔大小与握把5竖直端大小相适配,握把5通过滑槽4与检测仪1滑动连接。将握把5通过滑槽4与检测仪1滑动连接,在用户使用后可向下滑动握把5,将握把5收纳至滑槽4内腔中,从而大大节约了空间,方便用户携带和使用。
32.参照图1,握把5竖直端的底部设有拧手6,拧手6贯穿握把5与握把5相螺接,拧手6位于握把5内侧的一端与检测仪1相抵接,设置拧手6用于对握把5进行限位,当将握把5滑入滑槽4内腔中后,用户可转动拧手6,通过拧手6挤压检测仪1侧壁,增加握把5竖直端与滑槽4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握把5与检测仪1相对固定。
33.参照图2,内置电源9的顶部设有两个接线柱10,两个接线柱10均与内置电源9固定连接,两个接线柱10分别与内置电源9的正负极电性连接,内置电源9的顶部设置两个接线柱10,方便用户进行接线工作。
34.参照图1和图3,金属管1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座12,连接座12与金属管11固定连接,连接座12远离金属管11的一端与检测仪1内壁固定连接,在金属管11的两端设置连接座12,用于将金属管11固定连接在检测仪1内腔中。
35.参照图2和图3,线圈13的其中一端与内置电源9顶部的其中一个接线柱10电性连接,线圈13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8串联后与内置电源9顶端的另一个接线柱10电性连接。将线圈13的其中一端与内置电源9顶部的其中一个接线柱10电性连接,线圈13的另一端与第二开关8串联后与内置电源9顶端的另一个接线柱10电性连接,使第二开关8能够控制线圈13与内置电源9的电性连接,方便用户进行使用。
36.参照图3,连接座12与检测仪1内壁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上设有螺栓15,螺栓15贯穿安装板14,螺栓15与检测仪1的内壁相螺接,设置安装板14用于增加连接座12与检测仪1内壁之间的接触面,提高连接座12安装的稳固性,采用螺栓15螺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不仅连接稳固,而且方便用户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
37.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首先将检测仪1底部的检测端对准钢结构建筑的
表面,并使检测仪1与刚架构建筑表面贴合,然后打开第二开关8,使线圈13与内置电源9电性连接,线圈13通电后与金属管11共同组成通电螺线管结构,使金属管11的两端产生磁性,并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将检测仪1的检测端紧密的吸附在钢结构建筑的外表面上,然后用户打开第一开关7,使检测仪1与内置电源9电性连接,即可对钢结构建筑内部进行检测工作,通过通电螺线管结构将检测仪吸附在钢结构建筑的外表面上,尽量避免了现有的钢结构建筑在进行损伤检测过程中需手动要将检测仪贴合在建筑上,由于检测仪质量较重,而检测需要一定的时间,用户长时间托举容易引起手臂酸痛,不方便用户进行使用的问题。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