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2022-06-07 21:22: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接线端子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2.接线端子的发展,早在20世纪30年代,从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即现代端子雏形诞生开始,国外就已经有企业和科研单位开始致力于各种连接技术的研发。1928年,菲尼克斯电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组合式接线端子,这就是现代的雏形,到21世纪初期,轨道式接线端子逐渐完善,2005年,我国研制了世界水平的轨道式接线端子,所以,轨道式接线端子在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
3.现有技术采用螺钉螺丝紧箍线缆,容易出现滑丝,松动现象,一般通过弹性结构卡入导轨,其作用力都集中在两个塑料件底角,在接地需要额外设置或使用工具或线路,费事费力,且其在卡入导轨和从导轨上取下的过程中都十分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性强不容易破坏,且可尽量避免实用螺丝螺钉固定结构,其在安装拆卸使用时非常的方便的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
5.针对上述,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本体,所述接线端子本体带有用于卡合安装于导轨的卡接结构,所述接线端子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紧固口、线缆口,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若干的对接卡合结构,所述对接卡合结构包括带有勾环设置的卡勾配合件和插接定位柱孔,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与导轨卡合接地的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设置有固定脚和相对壳体摆动的活动脚,所述活动脚和固定脚弹性夹持导轨设置。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活动脚单侧铰接于接地端子上,其另一端还设置有与导轨相匹配的勾槽,所述接地端子上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与活动脚固定连接。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卷簧,所述卷簧用于驱动铰接轴复位旋转,带动活动脚旋转复位夹持导轨。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铰接轴上还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与活动脚固定摆动。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紧固口内设置有固线板,所述固线板受固定线螺钉的作用下升降,所述固线板上固定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抵接在活动脚上。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正对紧固口和线缆口交叉处设置有视窗开口,所述视窗开口用于观察线缆夹紧状态。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由两个相同的半壳体相卡合制作,两个所述半壳体通过对接卡合结构配合固定形成壳体。
12.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本实用的轨道式接线端子其主体为塑料件,且两侧塑料件设置为完全相同的两块通过注塑制得,并随意的对两块进行组合即可得
到,从生产上节约了成本支出和匹配计算,且其整体性强结构稳定,在安装后更不容易松动,整体相对更加美观,其整体组装不需要一颗螺丝螺钉,不仅节约成本提高装配效率,还可完全避免螺丝滑丝问题,松动现象;其次,本实用的接线端子设置活动式的接地结构,使得其在卡入导轨时接地铜件直接接触安装导轨实现接地,更稳固同时也解决了接地问题,最后,本实用的锁线机构联动有顶杆,通过锁紧线同时锁紧铜件的铰接,实现在接线状态端子无法与导轨拆除,避免端子在外力下与导轨相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接线端子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接线端子壳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接线端子卡接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的接地端子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壳体;2、线缆口;3、紧固口;4、对接卡合结构;6、接地端子;61、活动脚;62、卷簧;63、拨杆;65、铰接轴;68、顶杆;69、固线板; 8、线缆;9、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相互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实施例1:如图1-4所示的一种轨道式接线端子,如图1本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包括接线端子本体,接线端子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卡合安装于导轨9的卡接结构,通过卡接结构接线端子可以稳固的固定在指定位置的导轨9上,此外,接线端子本体上还包括壳体1,如图1-2的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工具伸入带有紧固结构设计的紧固口3,如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的紧固口3内设置有紧固螺丝以及固线板69以及导电片,导电片成口状,一端开口正对线缆口2设置,固线板69位于口状的上方,线缆8伸入后,通过外部工具的旋转,可以驱动固线板69向下移动配合导电片压紧夹持线缆8,通过该结构可以夹紧线缆,通过夹紧的方式确保线路接触问题。
20.如图2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壳体1上还设置有若干的对接卡合结构4,对接卡合结构4包括带有勾环设置的卡勾配合件41和插接定位柱孔,本实施例的壳体1 由两个相同的半壳体相卡合制作,两个半壳体通过对接卡合结构4配合固定形成壳体1,通过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壳体相互卡合对接,通过对接卡合结构4的卡勾配合件41合插接定位柱孔的配合,实现两块半壳体的相互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无需螺丝参与,仅通过卡勾卡合即可,且基于卡勾的方式,拆装时均无需外部工具的介入便于拆装,其次,一般的现有技术接地端子壳体都是塑料制品,螺丝在拆装几次后,容易导致滑丝等问题,本实施例不仅避免了螺丝的拆装滑丝问题,也进一步的避免了在带电区域使用螺丝等小零件,导致发生因为小金属零件的掉落遗漏引起短路等电力风险。
2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设置,壳体1正对紧固口3和线缆口2交叉处设置有视窗开口,视窗开口用于观察线缆夹紧状态。
22.本实施例的壳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与导轨9卡合接地的接地端子6,接地端子6设置
有固定脚和相对壳体1摆动的活动脚61,活动脚61和固定脚弹性夹持导轨9设置,活动脚61单侧铰接于接地端子6上,其另一端还设置有与导轨9相匹配的勾槽,接地端子6上设置有铰接轴65,铰接轴65与活动脚61固定连接,铰接轴65上设置有卷簧62,卷簧62用于驱动铰接轴65复位旋转,带动活动脚 61旋转复位夹持导轨9,铰接轴65上还设置有拨杆63,拨杆63与活动脚61固定摆动,紧固口3内设置有固线板69,固线板69受固定线螺钉的作用下升降,固线板69上固定有顶杆68,顶杆68的一端抵接在活动脚61上。
23.通过上述方案设置,本实施例的接线端子在安装时,是通过接地端子6与导轨9的直接接触进行的,确保了在安装后接地的自动实现,避免了现有技术通常需要外部装置进行接地或不确定接地的情况,此外,本实用通过接地端子6与导轨9金属相互连接的方式,相对塑料端子塑料脚,其连接更加稳固不易脱落,在连接完成后,紧固线缆的同时,驱动固线板69也驱动了顶杆68的下降,在固定了线缆8的同时,对接地端子6的活动脚61形成了限位,其结构也导致了在线缆8还在进线端的线缆口2内固定时,接线端子6不仅保持持续接地且无法从导轨9上进行直接脱离,只能通过对紧固口3内螺丝的松开,才能顺利的使其活动脱离,也保证了在线缆8固定后的使用途中,不会因意外,震动、抖动乃至拉扯线缆8却导致接线端子6相对导轨9脱落的问题发生,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接地端子6上设置有卷簧62确保活动脚61持续的夹持导轨69,而活动脚61同步旋转固定连接有拨杆63,在线缆8拆除后可通过拨杆63快速的对接地端子6的活动脚61进行驱动,使其摆动而使得接线端子6快速拆卸。
24.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本实用的轨道式接线端子其主体为塑料件,且两侧塑料件设置为完全相同的两块通过注塑制得,并随意的对两块进行组合即可得到,从生产上节约了成本支出和匹配计算,且其整体性强结构稳定,在安装后更不容易松动,整体相对更加美观,其整体组装不需要一颗螺丝螺钉,不仅节约成本提高装配效率,还可完全避免螺丝滑丝问题,松动现象;其次,本实用的接线端子设置活动式的接地结构,使得其在卡入导轨时接地铜件直接接触安装导轨实现接地,更稳固同时也解决了接地问题,最后,本实用的锁线机构联动有顶杆,通过锁紧线同时锁紧铜件的铰接,实现在接线状态端子无法与导轨拆除,避免端子在外力下与导轨相分离的问题。
2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