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阀座结构及使用其的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2022-06-07 21:01: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座结构及使用其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2.水龙头已被广泛应用于卫生间、厨房等给水系统中,市场上的水龙头形式繁多,大致分为手动和自动开关阀两种,手动是利用人力将机械阀门打开或关闭。自动水龙头又包括感应和触摸式等方式,通过感应控制器或触摸控制器接收触发信息,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3.其中,阀座本体是水龙头中的重要部件,设置有供水流经的通道,然而由于现有的水龙头阀座本体结构仅能配合一个手动控制阀芯,仅能输出一路可控水源,导致现有阀座本体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阀座结构及使用其的水龙头,通过将冷水和热水分别分为两路分别进行混合,从而能够实现输出手动、自动两路可控水源,丰富了阀座本体的功能。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阀座结构,包括阀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本体包括阀体、用于与第一调温阀芯相配合的第一阀座、用于与第二调温阀芯相配合的第二阀座,所述的第一阀座及第二阀座分别设于阀体的两侧,所述阀体上设有冷水接入口和热水接入口,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将冷水接入口与第一阀座连通的第一冷水流道、将冷水接入口与第二阀座连通的第二冷水流道、将热水接入口与第一阀座连通的第一热水流道、将热水接入口与第二阀座连通的第二热水流道。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阀座结构,通过在阀体上设置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再通过设置第一冷水流道、第一热水流道、第二冷水流道、第二热水流道,工作时,冷水通过冷水接入口进入,再分别通过第一冷水流道和第二冷水流道流向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热水通过热水接入口进入,再分别通过第一热水流道和第二热水流道流向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从而使得第一阀座可以对第一冷水流道和第一热水流道输出的水进行调节,第二阀座可以对第二冷水流道和第二热水流道输出的水进行调节,再分别排出,从而实现阀座本体的两侧均可以输出温度可控的水源,丰富了阀座的功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阀座上设有用于将第一冷水流道和第一热水流道输出的水进行混合的第一混水腔,第二阀座上设有用于将第二冷水流道和第二热水流道输出的水进行混合的第二混水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阀体上还设有与第一混水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孔和第二混水腔连通的第二出水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阀座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冷水流道和第二冷水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一热水流道和第二热水流道相连通,所述冷水接入口连接于第一冷水流道和第二冷水流道的连接处,所述热水接入口连接于第一热水流道和第二热水流道的连接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一冷水流道、第二冷水流道、第一热水流道和第二热水流道分别呈横向设置,所述冷水接入口和热水接入口分别呈竖向设置。
13.一种水龙头,使用了任一所述的阀座结构。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包括龙头体,所述龙头体包括龙头座体、左安装部及右安装部,所述阀座本体设置于龙头座体内,所述左安装部内设有与第一混水腔配合的第一调温阀芯,所述右安装部内设有与第二混水腔配合的第二调温阀芯。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阀座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阀座本体的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阀座本体与第一调温阀芯、第二调温阀芯配合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图5中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阀座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了图7中阀座结构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阀座本体;1.1、冷水接入口;1.2、热水接入口;1.3、第一冷水流道;1.4、第二冷水流道;1.5、第一热水流道;1.6、第二热水流道;1.7、第一出水孔;1.8、第二出水孔;1.9、阀体;1.10、第一阀座;1.11、第二阀座;2、第一调温阀芯;3、第二调温阀芯;4、第一调温旋钮;5、第二调温旋钮;6、出水喷头;7、龙头体;8、龙头弯管;9、转接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24.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释。
25.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阀座结构,包括阀座本体1,所述阀座本体1包括阀体1.9、位于阀体1.9一侧的第一阀座1.10、位于阀体1.9另一侧的第二阀座1.11,所述阀体1.9、第一阀座1.10和第二阀座1.11为一体成型结构。
26.所述阀体1.9上设有分别接入冷水及热水的冷水接入口1.1和热水接入口1.2,冷水接入口1.1和热水接入口1.2均设置于阀体1.9的底部,冷水接入口1.1通过冷水进水管与冷水角阀连接,从而用于接入冷水,热水接入口1.2通过热水进水管与热水角阀连接,从而用于接入热水。
27.所述阀体1.9上还设有将冷水接入口1.1与第一阀座1.10连通的第一冷水流道1.3、将冷水接入口1.1与第二阀座1.11连通的第二冷水流道1.4、将热水接入口1.2与第一阀座1.10连通的第一热水流道1.5、将热水接入口1.2与第二阀座1.11连通的第二热水流道1.6。
2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水流道1.3和第二冷水流道1.4相连通,所述第一热水流道1.5和第二热水流道1.6相连通,所述冷水接入口1.1连接于第一冷水流道1.3和第二冷水
流道1.4的连接处,所述热水接入口1.2连接于第一热水流道1.5和第二热水流道1.6的连接处。
29.所述第一阀座1.10上设有安装有第一调温阀芯2,所述第一阀座1.10上形成有第一混水腔,所述第一调温阀芯2与第一混水腔配合,以调整进入第一混水腔内热水和冷水的比例,所述第二阀座1.11上安装有第二调温阀芯3,所述第二阀座1.11上形成有第二混水腔,所述第二调温阀芯3与第一混水腔配合,以调整进入第二混水腔内热水和冷水的比例,所述阀体1.9上还设有与第一混水腔连通的第一出水孔1.7和第二混水腔连通的第二出水孔1.8。
30.所述第一出水孔1.7的入口与第一阀座1.10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孔1.8的入口与第二阀座1.11连通,使得第一混水腔与第一出水孔1.7连通,第二混水腔与第二出水孔1.8连通。第一混水腔将第一冷水流道1.3和第一热水流道1.5内输出的水混合后再输出至第一出水孔1.7,第二混水腔将第二冷水流道1.4和第二热水流道1.6内输出的水混合后再输出至第二出水孔1.8。
31.本实施例中,第一冷水流道1.3、第二冷水流道1.4、第一热水流道1.5、第二热水流道1.6均呈横向设置,所述冷水接入口1.1的轴线和热水接入口1.2的轴线分别呈竖向设置。横向与竖向相垂直,所述第一出水孔1.7的出口处轴线和第二出水孔1.8的出口处轴线也呈竖向设置。
32.就阀座本体1上的位置而言,冷水接入口1.1、热水接入口1.2、第一出水孔1.7和第二出水孔1.8分别位于阀体1.9的底部,阀体1.9上横向贯通设有与冷水接入口1.1连通的冷水流道以及与热水接入口1.2连通的热水流道,其中位于冷水接入口1.1一侧的冷水流道形成所述第一冷水流道1.3,位于冷水接入口1.1另一侧的冷水流道形成所述第二冷水流道1.4,位于热水接入口1.2一侧的热水流道形成所述第一热水流道1.5,位于热水接入口1.2另一侧的热水流道形成所述第二热水流道1.6。
33.其中第一出水孔1.7和第二出水孔1.8的整体呈l形,即第一出水孔1.7的入口轴线和第二出水孔1.8的入口轴线分别与呈横向设置,使得第一出水孔1.7的入口和第二出水孔1.8的入口能够设置于阀体1.9的侧面,从而能够分别与第一调温阀芯2和第二调温阀芯3相配合,第一出水孔1.7的出口轴线和第二出水孔1.8的出口轴线分别呈竖向设置,使得第一出水孔1.7的出口轴线和第二出水孔1.8的出口轴线能够与冷水接入口1.1的轴线、热水接入口1.2的轴线相平行,即第一出水孔1.7的出口、第二出水孔1.8的出口、冷水接入口1.1、热水接入口1.2均设置于阀体1.9的底面,从而便于将第一出水孔1.7、第二出水孔1.8通过管道排出。
34.本实用新型的阀座结构,通过在阀体1.9上设置第一阀座1.10和第二阀座1.11,再通过设置第一冷水流道1.3、第一热水流道1.5、第二冷水流道1.4、第二热水流道1.6,工作时,冷水通过冷水接入口1.1进入,再分别通过第一冷水流道1.3和第二冷水流道1.4流向第一阀座1.10和第二阀座1.11,热水通过热水接入口1.2进入,再分别通过第一热水流道1.5和第二热水流道1.6流向第一阀座1.10和第二阀座1.11,从而使得第一阀座1.10可以对第一冷水流道1.3和第一热水流道1.5输出的水进行调节,第二阀座1.11可以对第二冷水流道1.4和第二热水流道1.6输出的水进行调节,再分别排出,从而实现阀座本体1的两侧均可以输出温度可控的水源,丰富了阀座的功能。
35.参见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所述的阀座结构的水龙头,还包括安装于第一阀座1.10处的第一调温阀芯2以及安装于第二阀座1.11处的第二调温阀芯3,以及龙头体7、设置于龙头体7上方的龙头弯管8以及设置于龙头弯管8上的出水喷头6,所述阀座本体1设置于龙头体7内,所述龙头体包括龙头座体、设置于座本体左侧的左安装部及设置于座本体右侧的右安装部,安装时,先将所述阀体设置于龙头座体内,再将所述第一调温阀芯2设置于左安装部内并与阀座的第一混水腔配合,所述第二调温阀芯3设置右安装部内并与阀座的第二混水腔配合,从而使得阀座本体1内的免螺丝安装。
36.所述第一出水孔1.7和第二出水孔1.8分别与出水喷头6连通。所述龙头体7上还安装有带动第一调温阀芯2转动以及移动的第一调温旋钮4以及带动所述第二调温阀芯3转动的第二调温旋钮5。所述第一出水孔1.7、第二出水孔1.8和出水喷头6之间设有转接三通9,所述转接三通9设有与第一出水孔1.7连通的第一入口、与第二出水孔1.8连通的第二入口以及与出水喷头6连通的出口,本实施例中,转接三通9为三通管,所述转接三通9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和总出口;第一出水孔1.7通过第一出水管与第一入口连通;第二出水孔1.8通过第二出水管与第二入口连通,总出口通过总出水管与出水喷头6连通。
37.参见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阀座1.10和第二阀座1.11的位于同一高度上,即第一阀座1.10和第二阀座1.11相对于阀体1.9呈对称分布,参见图4所示,应用了这种阀座结构的水龙头,其第一调温旋钮4和第二调温旋钮5位于同一高度。
38.参见图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阀座1.10和第二阀座1.11的位于不同高度上,即第一阀座1.10和第二阀座1.11呈上下错位分布,参见图8所示,应用了这种阀座结构的水龙头,其第一调温旋钮4和第二调温旋钮5位于不同高度,呈上下错位分布。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