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植株种植装置及种植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07 20:10: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植株种植装置及种植机。


背景技术:

2.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一直以来基本都是以集中式的植物工厂或者温室棚的形式为主,无土栽培对于植物生长的环境管控有相对较高的要求,集中式的管理更易实现。室内智能种植机的出现是为了将原本这种集中式的种植模式变成分布式的种植模式,使其可以走入家庭走入大众的生活也能给大家的生活提供一些乐趣。
3.现在智能种植机中采用最多的是营养液膜培养技术,是一种将植物种植在浅层流动的营养液中的水培方法。该技术因营养液层浅,作物根系一部分浸在浅层流动的营养液中,另一部分则暴露于种植槽内的湿气中,可较好地解决根系需氧问题,但由于液量少,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要求精细管理。
4.智能种植机一般都是利用高度空间来进行作物的种植,可以达到空间的高效使用。一般智能种植机都包含3-5层的种植层堆叠放置在一起,每个种植层都具有独立的led灯组、加热循环和传感器模组,所有的种植层都共用同一个营养液水箱和水泵循环系统,营养液经由水泵增压输送到最高种植层经过种植层内的流道逐层向下流动到各层,最终回到营养液水箱。种植层的流道上需要覆盖相应的种植面板,面板上预留了种植孔位,植株即是生长在这个种植孔位中。
5.现有的方案都是固定种植孔位的种植面板,一般针对可种植数量差距巨大的作物时可以采取替换不同孔位数的面板去替换或者干脆放弃对于空间的合理利用,减少种植数量。这样一方面对于细长型植物严重空间浪费降低产量和美观性,另一方面对于生长范围比较庞大的植物可能会造成密集种植时相互影响生长空间,放弃部分孔位种植的话又会出现苔藓等微生物滋生的问题。可见,现有方案的缺点在于浪费生长空间、影响植物生长和附带的微生物滋生对于植物根系营养吸收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株种植装置及种植机,具有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灵活配置植株位置、种类和数量的优势,有效解决植株翻倒、微生物滋生等影响植物根系营养吸收的问题。
7.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植株种植装置,包括:种植面板,设有中空种植槽,底部边缘设有安装部;定植篮,活动置于种植槽内;流道单元,内部设有循环水道,周边设有流道板;流道板与安装部活动安装。
8.进一步的,种植面板还包括遮光部;遮光部设有覆盖种植槽的遮光板和用于固定安装在种植面板上的连接部;遮光板转动连接在连接部上,连接部固定安装在种植槽一侧。
9.进一步的,种植面板设有一条或多条中空种植槽。
10.进一步的,定植篮包括中部开孔的档板,安装于挡板底部的篮体和置于篮体底部
的定位环。
11.进一步的,种植槽边缘呈正向台阶状,挡板边缘呈反向台阶状,两者配合安装固定定植篮。
12.进一步的,定位环与循环水道底部接触,用于植株根系的定位。
13.进一步的,循环水道与种植槽上下对应设置;循环水道之间设有引流板,引流板上设有溢流口。
14.进一步的,流道板设有入水口和下水口,分别位于循环水道的入水端和出水端。
15.进一步的,一个或多个种植装置拼接组合使用。
16.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种植机,采用上述的种植装置,包括:种植层,具有多层且每层由多个种植装置拼接组成;每层种植层配有照明装置、加热循环装置、传感器装置和营养液循环装置;
17.其中,种植装置一的下水口与相邻种植装置二的入水口相连,依次连接多个种植装置,形成种植层;营养液循环装置的出水管连接种植层一侧的入水口;营养液循环装置的回水管连接种植层另一侧的下水口,实现营养液在种植层的循环。
1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体现了产品用户体验上的优化,设计上便于用户操作灵活配置自由度更高,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间提升了种植的植株品质。同时减少用户在使用过程的频繁更换清洗等操作,极大程度提升了用户在种植过程中的体验。
19.应当理解,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20.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21.图1是本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种植面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种植面板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定植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遮光部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流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施例的种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其中,图1-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8.1种植面板,11种植槽,12安装部,2定植篮,21档板,22篮体,23定位环,3遮光部,31遮光板,32连接部,4循环水道,41引流板,42溢流口,5流道板,51入水口,52下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1.下面参照图1-6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种植装置,包括:种植面板1,设有中空种植槽11,底部边缘设有安装部12;定植篮2,活动置于种植槽11内;流道单元,内部设有循环水道4,周边设有流道板5;流道板5与安装部12活动安装。
32.在上述实施例中,种植面板还包括遮光部3;遮光部3设有覆盖种植槽11的遮光板31和用于固定安装在种植面板1的连接部32;遮光板31转动连接在连接部32上,连接部32固定安装在种植槽4一侧。
33.在此实施例中,遮光板31一侧设计有转轴等转动结构,连接部32底部设有呈三角形布局的固定销,尾部设有配合遮光板31转动结构使用的转动凹槽,如图4所示。根据种植槽的长度,设计多个遮光部组成的遮光带,遮光板与种植槽配合,可准确的覆盖在种植槽上,为没有定植篮的位置提供遮光的作用;遮光部底部的连接部沿种植槽的一侧依次安装固定,需要为定植篮的放置预留一定的位置,使每个遮光部的位置与定植篮的位置吻合,为定植篮的使用起到了定位限位的作用;连接部设计有转动结构使遮光板可以沿转轴方向转动实现开启和关闭的功能,遮光板设计转动180
°
,当此处的种植槽内有定植篮时,遮光板打开展平,避免有角度,影响光线的照射,当此处没有定植篮时,遮光板关闭覆盖种植槽,起到此处遮光的作用,避免了此处青苔等微生物滋生带来的用户清洁以及造成植物根系养分不足的情况。
34.在上述实施例中,种植面板1设有一条或多条中空种植槽11。条状的种植槽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的种植孔位的设计。种植面板上设计多条横向连通的种植槽,这样,定植篮在整条种植槽内可以自由移动来调整位置,进行种植间距和数量的调整。多条种植槽的同侧设置有安装遮光板连接部固定销的安装孔,便于遮光板的安装和拆卸,如图1所示。种植面板因要承受一定重量,所以在种植面板无种植槽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结构,保证了种植面板强度的同时也节省了制作材料,如图2所示。
35.在上述实施例中,定植篮2包括中部开孔的档板21,安装于挡板21底部的篮体22和置于篮体22底部的定位环23。根据种植面板的大小和种植要求,进行数量的设置,一般都是多个使用,依次安放在种植槽内。
36.在此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挡板中部可开有25*25mm的方孔,用来放置种植棉,种植棉中放置作物种子同时供其根系生长,选择硬度较高的岩棉作为种植棉可以给植物提供更牢固的生长基础。挡板与种植槽边缘配合设计,使定植篮无缝隙的固定在种植槽内,挡板的使用一方面起到除开孔外其他位置的遮光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使定植篮在种植槽中横向自由滑动便于植株调节位置和种植间距。方孔的大小,可根据实际调整,以满足不同种类的植株生长及生长间距的要求。篮体设置在挡板开孔下方,为镂空设计,起到增加采光和防止植株倾倒的作用。
37.在上述实施例中,种植槽11边缘呈正向台阶状,挡板21边缘呈反向台阶状,两者配合安装固定定植篮2。通过台阶状的设计,实现挡板与种植槽边缘配合设计,也可设计为滑道结构,在种植槽两侧和定植篮挡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导轨和滑块,实现定植篮在种植槽上
可自由滑动,随时调节位置的作用。
38.在上述实施例中,定位环23与循环水道4底部接触,用于植株根系的定位。定位环的使用,是固定根系的生长,起到稳固定植篮以及植株的作用。定位环位于循环水道中间部,保证其周边有营养液的流动空间,防止植株根系的生长堵塞营养液的流通。
39.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循环水道4与种植槽11上下对应设置;循环水道4之间设有引流板41,引流板41上设有溢流口42。在流道板围成的流道单元内部设有循环的水道,水道循环的产生,是通过引流板将内部空间分隔成循环的水道。循环水道依据种植面板上种植槽的数量来设计,保证水道与种植槽一一对应。引流板上设有溢流口,溢流口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因为植株根系茂盛阻塞流道导致的短时间流量不均匀使得营养液超过流道板的设计高度出现水溢出机器的情况。
40.在上述实施例中,流道板5设有入水口和下水口,分别位于循环水道的入水端和出水端。流道板进行了增高设计,给了植物根系更大的生长空间且使得植物不会轻易出现翻倒的情况。
41.在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种植装置拼接组合使用。拼接组合采用拼接部拼接,拼接部设置在流道板底部;拼接部由插接部和插槽组成,分别安装在流道单元底部的两侧。当采用两个种植装置时,将种植装置一的插接部与种植装置二的插槽进行插接即可。拼接部可以在流道板一侧设置多个,加固拼接稳固性。也可在种植面板的相应位置进行插接部的设计,连同种植面板一起拼接,增加装置的整体稳固性。种植面板与流道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可自由拼接组合和拆装。当需要采用多个种植装置时,将流道单元进行拼接装配,形成较大的种植层。也可在流道单元底部设置有其他拼接部,如卡扣等形式进行拼接。
42.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种植装置的更换和变形,还可在种植面板或流道单元的一侧设有推拉部,便于抽取种植装置或是整体提取种植层。
43.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种植机,采用上述的种植装置进行拼接组成种植层,种植层可采用多层设计;每层种植层配有独立的照明装置、加热循环装置、传感器装置,所有种植层采用一个营养液循环装置;
44.其中,种植装置一的下水口52与相邻种植装置二的入水口51相连,依次连接多个种植装置,形成种植层;
45.营养液循环装置由一个营养液水箱和水泵循环系统组成;营养液水箱出水管连接水泵后连接最高层的种植层一侧的入水口51,营养液水箱的回水管连接最底层的种植层另一侧的下水口52,营养液经由水泵增压输送到最高种植层经过种植层内的流道逐层向下流动到各层,最终回到营养液水箱,实现营养液在种植层的循环。
46.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种植装置及种植机时,可达到以下的技术效果:种植面板种植槽的设计,使得植株的种植位置和数量可供用户自己灵活调节,能够最大程度上合理利用种植空间;遮光部的设计,减少青苔等微生物滋生带来的用户清洁以及造成植物根系养分不足的情况;定植篮及内置定植棉和流道板加高深度的设计,有效防止植物翻倒;引流板的溢流口设置,防止部分流道阻塞带来的水溢流情况的发生。
47.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8.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