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低能量泥底辟发育范围地震属性识别方法与流程

2022-06-05 21:37: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低能量泥底辟发育范围地震属性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2.泥火山和泥岩底辟活动带动了流体和塑性岩体的流动与转移,其对油气成藏有明显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对油气发现有指示意义。泥火山和泥底辟的内容物是地壳深部的泥浆、气体和水的混合物,这些密度较小的泥质黏土状流体在密度倒置的动力系统下产生差异重力作用而上拱穿刺上覆地层,未出露地表或海底的为泥底辟,而出露地表或海底的则称为泥火山。
3.泥火山及高能量泥底辟的形成伴随的能量及作用力极强,在突破地层的过程中将周围地层向上剧烈拉伸使之发生变形,在地震剖面上可见柱状喷口周边地层倾角明显变大,地球物理特征清晰,地震识别较易。而中-低能量泥底辟由于活动能量相对较弱,对周边地层的改造作用较为温和,周边地层向上拉伸不明显;在泥底辟顶端附近,由于拱升能量聚拢不足,导致能量发散作用于周边地层,使周边有限范围地层发育较复杂的断裂系统,尤其在本身岩性较脆、或微裂缝较发育的地区,地层变得尤为破碎,而泥底辟周边破碎的地层、杂乱发育的小断层与泥底辟本身的杂乱反射、空白反射具有一定的区分难度;且有部分泥底辟内容物泥质流体沿孔隙、裂缝及断层侵入周围正常地层,使周边正常地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底辟化,加剧了底辟与周边地层的区分难度。以上种种原因导致活动能量较弱的泥底辟与周边地层区分度不够,地球物理特征性较不明显,其发育范围精确识别难度较大。
4.泥底辟活动虽然能够沟通深部油源与上部储集空间,为油气运聚提供优质通道,但由于泥底辟本身是由泥质成分构成,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需要规避泥底辟的发育主通道来寻找优质储集层。精确识别泥底辟发育范围,对优化新井规划设计、提高钻井成功率、提升油气发现率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中-低能量泥底辟发育范围地震属性识别方法,该方法可更加精确地识别泥底辟发育范围。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提供一种中-低能量泥底辟发育范围地震属性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1.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滤波及构造平滑处理;
9.步骤2.相关地震属性三维体提取及优选;
10.步骤3.对反映底辟的优选属性体进行qc评价;
11.步骤4.对参数优化后的优选数据体进行rgb融合;
12.步骤5.断层的判断与剔除。
13.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将原始地震数据划分为不同的频段,依次进行分频处理;在
每个分频体上放入地震解释的构造层位,在剖面上沿inline或xline方向按每4道间隔依序扫描,判断每个分频体对构造层位、泥底辟及断层的识别清晰度,选择识别最清晰的分频数据体,对其进行构造平滑处理。构造平滑处理可以进一步消减可能存在的对真实构造结构产生干扰的情况,特别是泥底辟之上的地层,由于底辟渗漏的浅层气对声波速度的影响,造成泥底辟之上的浅层剖面存在同向轴假性波动,通过合理选择平滑参数,消减假性波动,从而避免含气地层假性波动对泥底辟及断层判断造成影响。
14.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对优选的分频数据体进行相关地震属性三维体提取,提取相关属性的同时对所用算法进行优选。
15.更进一步地,主要提取两大类属性,第一类为能反映地层特征的,包括地震道agc属性,相对波阻抗属性,rms振幅属性,甜点属性;第二类为能反映底辟特征的,包括局部构造倾角属性,局部平整度属性,方差属性,混沌属性。
16.更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优选对底辟及周边地层区分度高的地震属性体及最优算法。
17.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对步骤2提取得到的第二类属性体进行参数调试及qc评价,以使各属性体对泥底辟的反映更加清晰。
18.更进一步地,参数调试的原则是突出优势信号,压制干扰信号,选择较小的横向分辨参数、较大的纵向参数。泥底辟呈下部略宽、上部略窄的柱状形态,总体来说底辟为倾角在75
°
~90
°
的大角度侵入体,较小的横向参数能得到较高横向分辨率的属性体,保证底辟与周边地层有较好的横向区分度;较大的纵向参数能压制底辟内部杂乱信号反射,增大底辟内部属性一致性。
19.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对步骤3得到的第二类属性体和步骤2提取得到的第一类属性体以2:1比例分别进行rgb融合显示;调整混色参数,使第二类属性体在以第一类属性体为背景的基础上,将泥底辟范围及边缘清晰的显示出来。第一类属性体能清晰反映底辟之外正常地层特征,而第二类属性体能反映底辟特征,二者结合能使底辟与底辟外地层得到较好的区分显示。
20.更进一步地,选择两种第二类属性体能够对底辟的识别互为补充;选择底辟识别效果最好的三种属性体组合。
21.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对步骤4得到的rgb融合体中显示为底辟和断层的第二类属性体值域信息进行提取,对断层信息进行剔除,保留底辟信息,得到确定的泥底辟三维体。提取的信息能够较好识别底辟的第二类属性体,也能较好的识别断层,因而底辟与断层被同时识别出来;在rgb融合体中,底辟为扎根深部的柱状形态,而断层在柱状底辟之外的正常地层里呈片状形态分布;根据二者形态和位置的不同,有效辨别底辟和断层。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23.本发明方法可更加精确地识别泥底辟发育范围,克服了活动能量较弱的泥底辟与周边地层区分度不够,地球物理特征性较不明显,其发育范围精确识别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优化新井规划设计、提高钻井成功率、提升油气发现率意义重大。
24.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可快速准确地识别中-低能量泥底辟发育范围,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26.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所述中-低能量泥底辟发育范围地震属性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8.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和/或它们的组合。
29.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0.实施例
31.如图1所示,中-低能量泥底辟发育范围地震属性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步骤101.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滤波及构造平滑处理:
33.将原始地震数据划分为不同的频段,依次进行分频处理;在每个分频体上放入地震解释的构造层位,在剖面上沿inline或xline方向按每4道间隔依序扫描,判断每个分频体对构造层位、泥底辟及断层的识别清晰度,选择识别最清晰的分频数据体,对其进行构造平滑处理。
34.步骤102.相关地震属性三维体提取及优选:
35.对优选的分频数据体进行相关地震属性提取。主要提取两大类属性:第一类为能反映地层(储层)特征的,包括:地震道agc属性,可提升弱信号削弱强信号、瞬时振幅归一,利于观察和解释;相对波阻抗属性,可清晰反映地层结构;rms振幅属性、甜点属性,可反映地层岩性及流体特征。
36.第二类为能反映底辟特征的,包括:局部构造倾角属性、局部平整度属性、方差属性、混沌属性。
37.提取相关属性的同时应进行算法的选择,部分属性应用不同算法得到的属性结果对底辟的反映效果差别较大,如局部构造倾角体的主成分分析算法对底辟的反映效果要明显优于同向轴法和梯度法。通过对剖面扫描观察,优选对底辟及周边地层区分度高的地震属性体及最优算法。
38.步骤103.对反映底辟的优选属性体进行qc评价:
39.对步骤102得到的第二类属性体(反映底辟的优选属性体)进行参数调试及qc评价,以使各属性体对泥底辟的反映更加清晰。参数调试的原则是突出优势信号、压制干扰信号,选择较小的横向分辨参数、较大的纵向参数。
40.步骤104.对参数优化后的优选数据体进行rgb融合:
41.将步骤103得到的第二类属性体、步骤102得到的第一类属性体,以2:1比例分别进行rgb融合显示。调整混色参数,使第二类属性体在以第一类属性体为背景的基础上,将泥底辟范围及边缘清晰的显示出来。
42.步骤105.断层的判断与剔除:
43.对步骤104得到的rgb融合体中显示为底辟和断层的第二类数据体值域信息进行提取,考虑泥底辟和断层在形态和位置上的差异性,对rgb融合体显示的底辟和断层信息进行区分判断;也可结合常规地震解释中的断层解释,对断层信息进行剔除,保留底辟信息,得到确定的泥底辟三维体。
44.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