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6-05 19:57: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a61k8/35,具体涉及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辅酶q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脂溶性醌类化合物,应用于人体,能够有效缓解疲劳,增强抗氧化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但由于辅酶q是脂溶性物质,生物利用度低,同时分子结构中含有醌基,因此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反应,影响其发挥作用。
3.专利cn201910876853.4提供了一种抗紫外线损伤的辅酶q10脂质体的制备方法通过辅酶q10,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吐温等物质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具有极好的抗紫外效果。
4.专利cn201811598383.1提供了一种辅酶q10脂质体的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通过辅酶q10,卵磷脂,胆固醇,吐温-80等物质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含有的辅酶q10浓度高,包封率高,能够有效改善脂质体的聚沉问题。
5.但现有技术中制备含有辅酶的脂质体时常加入吐温等表面活性剂成分,容易使脂质体胀大,发生破裂,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辅酶q≥3%,载体1-12%,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0.1-0.5%,植物提取物0.1-0.5%,多元醇类化合物50-80%,水补充余量。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酶q≥5%。
8.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酶q含量为5-8%。
9.优选的,所述辅酶q含有异戊二烯单位数目为6-10。
10.为了进一步提高与人体的相容性和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酶q含有异戊二烯单位数目为10。
11.本发明意外研究发现通过控制体系中对应的辅酶q含有异戊二烯单位数目和含量可以进一步提高脂质体的消泡能力和包封量。推测是当辅酶q含有异戊二烯单位数目较多时,具有更多的异戊二烯单位和更长的分子链,使得脂质体在于水接触时不能形成紧密排列的吸附膜,生成的起泡的泡沫膜粘度和强度降低,气体透过性变高,加快了液膜的排液速度和气体扩散速度,泡沫膜的自修复能力下降,泡沫寿命变短,消泡能力得以提升。
12.优选的,所述载体为磷酰胆碱类化合物和/或甾体类化合物。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载体为磷酰胆碱类化合物。
14.为了进一步提高其消泡效果和包封量,优选的,所述辅酶q和磷酰胆碱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5:(2-10)。
15.优选的,所述磷酰胆碱类化合物包括磷酰胆碱和氢化磷酰胆碱。所述磷酰胆碱和氢化磷酰胆碱类的质量比为(1-5):(1-5)。
16.本发明意外研究发现由于本发明制备的脂质体的内部含有辅酶q,辅酶q的刚性较大,导致辅酶q与载体的质量比较大时,由于其包埋在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容易导致其发生泄漏。本发明意外研究发现通过采用磷酰胆碱和氢化磷酰胆碱进行复配的形式作为载体,尤其是当质量比为(1-5):(1-5)时可以有效提高其稳定性。推测是在此条件下有效促进磷脂双分子结构和zeta电位的稳定性,同时减少制备过程中乙醇残留导致的双分子层相无序结构转变,使得制备得到的脂质体膜具有较高的曲率。防止由于质量比过小导致刚性过大,导致脂质体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泄漏现象。
17.为了进一步提高脂质体的稳定,优选的,所述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还包括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1-5%。
18.优选的,所述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
19.与传统的脂质体制备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中不含有吐温等表面活性物质,容易导致脂质体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发生聚集沉降,包封不稳定等,导致制备得到的脂质体无法长久保存。本发明研究发现通过控制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的种类和含量可以进一步防止脂质体发生聚集沉降,提高包封率。推测是由于体系中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能够有效改善体系中膜的流动性,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磷脂双分子层的运动增加,调整体系中的晶相结构变化,增强界面作用,使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
2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辅酶q和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的质量比为5:(3-7)。
21.优选的,所述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包括维生素a水解产物,维生素d水解产物,维生素e水解产物,维生素k水解产物的至少一种。
2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为维生素e水解产物。所述维生素e水解产物为生育酚。
23.为了进一步提高脂质体的功能性,赋予其更高的抗氧化效果,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物为含有生育酚的植物提取物。
24.优选的,所述含有生育酚的植物提取物包括蓖麻油,小麦胚芽油,向日葵籽油,刺山苷油,亚麻油的至少一种。
2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含有生育酚的植物提取物为向日葵籽油(拉丁学名helianthus annuus l)。向日葵籽油中含有较多的生育酚等活性成分,尤其是其含有的生理活性最强的α-生育酚,同时体系中含有的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形成生育酚混合物,其含有的活性基团可以有效与磷脂双分子层形成相互作用,促进体系包封强度的提高,防止磷脂发生氧化泄漏。
26.优选的,所述向日葵籽油中生育酚的含量为800-835mg/kg。
2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向日葵籽油中α-生育酚的含量为720-760mg/kg。
28.优选的,所述多元醇类化合物包括丙二醇,丙三醇,丁二醇的至少一种。
29.优选的,所述多元醇类化合物为丙三醇。
30.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1)按质量称取各原料,将辅酶q,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植物提取物,载体于乙醇中完全溶解,然后通过旋转蒸发仪中将乙醇挥发完全,并形成薄膜;
32.(2)将剩余原料溶解于水中得到水相,将水相加入到步骤1制得产物中,水化薄膜
层,形成脂质体乳液;
33.(3)将脂质体乳液均质处理,使用纳米脂质挤出器进行2-8次挤出即得。
34.优选的,挤出过程中使用的聚氨酯膜的膜径包括0.1um,0.2um,0.08um的至少一种。
35.有益效果:
36.1)现有技术中制备含有辅酶的脂质体时常加入吐温等表面活性剂成分,容易使脂质体胀大,发生破裂,稳定性差。本发明不添加吐温等表面活性剂成分,通过控制体系中各物质的含量和种类,控制不同物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磷脂双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其tm,防止脂质体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发生聚集沉降,包封不稳定等现象,使得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具有稳定高,消泡性能好,包封率高等优异性能。
37.2)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脂质体的粒径在95-97nm之间,具有体内可生物降解,无免疫原性,能够同时包裹亲水性和亲脂性活性成分,有效粘附与皮肤表层,形成脂质层,不仅起到了闭合作用,而且能够有效增加皮肤和水合程度,促进活性成分的穿透作用,增加皮肤对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
38.3)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脂质体尤其适用于化妆品技术领域,能够有效保护皮肤抵抗光衰老,提升皮肤的抗氧化能力,减少皱纹,提高表皮细胞的更新频率,改善线粒体的活性,活化皮肤。
具体实施方式
39.实施例
40.实施例1
41.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辅酶q5%,载体4.5%,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4.5%,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0.3%,植物提取物0.3%,多元醇类化合物65.4%,水补充余量。
42.所述辅酶q含有异戊二烯单位数目为10。所述辅酶q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43.所述载体为磷酰胆碱类化合物。所述磷酰胆碱类化合物包括磷酰胆碱和氢化磷酰胆碱。所述磷酰胆碱和氢化磷酰胆碱的质量比为3:1.5。所述磷酰胆碱购自安庆市中创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44.所述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为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所述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购自嘉兴中诚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5.所述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为维生素e水解产物。所述维生素e水解产物为生育酚。所述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购自浙江伊宝馨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6.所述植物提取物为含有生育酚的植物提取物。所述含有生育酚的植物提取物为向日葵籽油。所述向日葵籽油中生育酚的含量为821.5mg/kg。所述向日葵籽油中α-生育酚的含量为747.6mg/kg。所述植物提取物购自广州市嘉美化妆品有限公司。
47.所述多元醇类化合物为丙三醇。
48.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9.(1)按质量称取各原料,将辅酶q,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植物提取物,载体于乙
醇中完全溶解,然后通过旋转蒸发仪中将乙醇挥发完全,并形成薄膜;
50.(2)将剩余原料溶解于水中得到水相,将水相加入到步骤1制得产物中,水化薄膜层,形成脂质体乳液;
51.(3)将脂质体乳液均质处理,使用纳米脂质挤出器进行5次挤出即得。其中挤出过程中使用的聚氨酯膜的膜径为0.1um。
52.实施例2
53.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辅酶q5%,载体4.5%,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3%,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0.3%,植物提取物0.3%,多元醇类化合物65.4%,水补充余量。
54.实施例3
55.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辅酶q8%,载体10%,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5%,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0.5%,植物提取物0.5%,多元醇类化合物67%,水补充余量。
56.对比例1
57.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载体用量为4.5%,所述磷酰胆碱和氢化磷酰胆碱的质量比为3:17。
58.对比例2
59.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辅酶q的含量为2%。
60.对比例3
61.一种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按质量百分比计,辅酶q5%,载体4.5%,棕榈油或椰子油的衍生物4.5%,脂溶性维生素水解产物0.3%,植物提取物0.3%,多元醇类化合物65.4%,吐温2%,水补充余量。
62.性能测试
63.1.稳定性测试:在4℃下,将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水溶液,静置24h,观察有无沉淀。
64.2.消泡性测试:将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溶解在去离子水中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含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水溶液,观察气泡消失的时间。
65.3.包封率测试
66.3.1总辅酶含量的测定
67.将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与甲醇按体积比1ml:3ml混合漩涡震荡30s,再加入2ml正己烷震荡3min,离心得到上层清液,用氮气吹干后用乙醇定容至5ml,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浓度。
68.3.2游离辅酶含量的测定
69.将纳米级辅酶q的组合物与正戊烷1ml:5ml混合漩涡震荡3min,然后于2000r/min离心5min,离心得到上层清液,用氮气吹干后用乙醇定容至1ml。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浓度。
70.包封率=[(总辅酶含量-游离辅酶含量)/总辅酶含量]*100%。
[0071]
表1性能测试结果
[007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