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2022-06-05 19:14: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剪力墙。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剪力墙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2.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具有建设周期短、劳动力需求少、且各组成构件能够进行标准化生产的优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建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在安装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预埋钢筋和墙体预留孔洞不能全部对齐,套筒内灌浆不密实等,这样就会造成拼缝处的实际承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对结构的抗震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剪力墙为实体墙,重量较重;并且,装配式剪力墙与下部构件之间水平拼缝处不设置连接钢筋而全部用砂浆填筑,导致剪力墙平面内承载力和平面外稳定性不足。
3.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在剪力墙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减小墙体的重量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剪力墙,该剪力墙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减小了墙体的重量;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剪力墙的安装方法,其有益效果与剪力墙的有益效果相同。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剪力墙,包括至少两块预制墙板、分别连接于每块所述预制墙板两端的第一现浇暗柱和第二现浇暗柱,所述预制墙板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的上端安装有堵头,处于相邻两块预制墙板之间的堵头处设置有伸出所述贯通孔的附加钢筋,上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套于下层预制墙板的附加钢筋上,所述预制墙板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分别与每条所述贯通孔相连通的现浇孔,在所述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之间形成混凝土接缝层。
7.优选地,所述上层预制墙板的下端和所述下层预制墙板的上端均预埋有预留钢筋,所述预留钢筋浇筑于所述混凝土接缝层内。
8.优选地,所述上层预制墙板的预留钢筋和所述下层预制墙板的预留钢筋错开设置。
9.优选地,所述上层预制墙板的两端和所述下层预制墙板的两端均预埋有连接钢筋,两端的所述连接钢筋分别浇筑于所述第一现浇暗柱和第二现浇暗柱内。
10.优选地,所述预留钢筋和连接钢筋均为u型钢筋。
11.优选地,所述现浇孔设置于所述预制墙板的下部,且所述现浇孔的底端与所述附加钢筋的顶端平齐。
12.优选地,所述第一现浇暗柱和第二现浇暗柱所使用混凝土的强度高于所述预制墙
板所使用混凝土的强度。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装上述剪力墙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
14.在水平接缝灌浆处安装下层预制墙板;
15.在所述下层预制墙板的两端绑扎下层现浇暗柱的钢筋,并浇筑下层的第一现浇暗柱和第二现浇暗柱;
16.在所述下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内靠上部安装堵头,并在所述贯通孔内放置附加钢筋;
17.将上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套装于所述附加钢筋上,并在所述上层预制墙体的下部接缝处的外部密封水平接缝;
18.在所述下层预制墙板的堵头上面的贯通孔内、所述上层预制墙板的现浇孔下面的贯通孔内以及所述下层预制墙板和所述上层预制墙板之间的接缝处均进行灌浆;
19.在所述上层预制墙板的两端绑扎上层现浇暗柱的钢筋,并浇筑上层的第一现浇暗柱和第二现浇暗柱。
20.本发明所提供的剪力墙,包括至少两块预制墙板、第一现浇暗柱和第二现浇暗柱,第一现浇暗柱和第二现浇暗柱分别连接于每块预制墙板的两端。
21.在满足预制墙板的强度设计的条件下,每块预制墙板在纵向方向上均设置有贯通孔,设置贯通孔减少了预制墙板的重量,节约了材料,减少了材料方面的成本。此贯通孔在预制墙板加工时成型,加工较为简单。
22.预制墙板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连接,在贯通孔的上端安装有堵头,处于相邻两块预制墙板之间的堵头处设置有伸出贯通孔的附加钢筋,堵头对附加钢筋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定位作用。上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套于下层预制墙板的附加钢筋上,加强上层预制墙板和下上层预制墙板的连接。
23.预制墙板的外侧开设有多个现浇孔,多个现浇孔分别与每条贯通孔相连通的现浇孔,在现浇孔内向贯通孔内灌浆,细浆具有流动性,细浆流入下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通过细浆和附加钢筋将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加强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并且,细浆流入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之间的间隙中,在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之间形成混凝土接缝层,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连接牢固,较为可靠。
24.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预制墙板上纵向设置有贯通孔,降低了剪力墙的整体的重量,节省了剪力墙消耗的混凝土材料;并且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内另外设置有附加钢筋并且用细浆填充密实,保证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的水平接缝处的水平抗剪承载力高于非接缝处的承载能力,连接节点可靠性较高,从而满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要求。
25.本发明所还提供的剪力墙,包括步骤:在水平接缝灌浆处安装下层预制墙板;在下层预制墙板的两端绑扎下层现浇暗柱的钢筋,并浇筑下层的第一现浇暗柱和第二现浇暗柱;在下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内靠上部安装堵头,并在贯通孔内放置附加钢筋;将上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套装于附加钢筋上,并在上层预制墙体的下部接缝处的外部密封水平接缝;在下层预制墙板的堵头上面的贯通孔内、上层预制墙板的现浇孔下面的贯通孔内以及下层预制墙板和上层预制墙板之间的接缝处均进行灌浆;在上层预制墙板的两端绑扎上层现浇暗柱的钢筋,并浇筑上层的第一现浇暗柱和第二现浇暗柱。由于上述的剪力墙具有上述技
术效果,具有该剪力墙的安装方法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剪力墙的剖视图;
28.图2为图1中2-2处的剖视图;
29.图3为图1中1-1处的剖视图;
30.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图4的侧视图。
32.附图中标记如下:
33.第一现浇暗柱11、第二现浇暗柱12、预制墙板2、贯通孔3、连接钢筋4、堵头5、附加钢筋61、预留钢筋62、现浇孔7。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剪力墙,该剪力墙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前提下,减小了墙体的重量;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剪力墙的安装方法,其有益效果与剪力墙的有益效果相同。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剪力墙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2-2处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1-1处的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
37.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剪力墙,包括至少两块预制墙板2、分别连接于每块预制墙板2两端的第一现浇暗柱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预制墙板2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贯通孔3,在贯通孔3的上端安装有堵头5,处于相邻两块预制墙板2之间的堵头5处设置有伸出贯通孔3的附加钢筋61,上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3套于下层预制墙板的附加钢筋61上,预制墙板2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分别与每条贯通孔3相连通的现浇孔7,在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之间形成混凝土接缝层。
38.上述结构中,剪力墙包括至少两块预制墙板2、第一现浇暗柱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第一现浇暗柱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分别连接于每块预制墙板2的两端,其中,第一现浇暗柱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采用现浇的方式成型,预制墙板2采用预制方式成型。
39.在满足预制墙板的强度设计的条件下,每块预制墙板2在纵向方向上均设置有贯通孔3,设置贯通孔3减少了预制墙板的重量,节约了材料,减少了材料方面的成本。此贯通孔3在预制墙板2加工时成型,加工较为简单。
40.预制墙板2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连接,在贯通孔3的上端安装有堵头5,处于相邻两块预制墙板2之间的堵头5处设置有伸出贯通孔3的附加钢筋61,堵头5对附加钢筋61在竖直方向上具有支撑作用。上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3套于下层预制墙板的附加钢筋61上,加强上层预制墙板和下上层预制墙板的连接。
41.预制墙板2的外侧开设有多个现浇孔7,多个现浇孔7分别与每条贯通孔3相连通的现浇孔7,在现浇孔7内向贯通孔3内灌浆,细浆具有流动性,细浆流入下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3,通过细浆和附加钢筋61将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加强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并且,细浆流入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之间的间隙中,在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之间形成混凝土接缝层,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连接牢固,较为可靠。
42.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预制墙板2上纵向设置有贯通孔3,降低了剪力墙的整体的重量,节省了剪力墙消耗的混凝土材料;并且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3内另外设置有附加钢筋61并且用细浆填充密实,保证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的水平接缝处的水平抗剪承载力高于非接缝处的承载能力,连接节点可靠性较高,从而满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要求。
43.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上层预制墙板的下端和下层预制墙板的上端均预埋有预留钢筋62,预留钢筋62浇筑于混凝土接缝层内,也就是不仅附加钢筋61将上层预制墙板的下端和下层预制墙板的上端连接起来,预留钢筋62也将上层预制墙板的下端和下层预制墙板的上端连接起来,附加钢筋61以及预留钢筋62可以同时设置。预留钢筋62和附加钢筋61进行双重连接,钢筋数量增加,连接强度更高,连接更牢固,进一步增强第预制墙体的抗剪切力的承载能力。
44.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层预制墙板的预留钢筋62和下层预制墙板的预留钢筋62错开设置,使钢筋尽量均分,保证预制剪力墙在整个宽度上连接力分布均匀,整体强度较高。
45.在上述各个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上层预制墙板的两端和下层预制墙板的两端均预埋有连接钢筋4,两端的连接钢筋4分别浇筑于第一现浇暗柱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内,通过连接钢筋4将预制墙板2和现浇暗柱连接起来,连接牢固,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较高。
46.在上述各个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预留钢筋62和连接钢筋4均为u型钢筋,预留钢筋62可以为正u型钢筋621以及倒u型钢筋622。u型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积较大,连接强度较高。当然,预留钢筋62和连接钢筋4为u型钢筋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也可以为端部带弯钩的直钢筋,结构简单。
47.另一种较为可靠的实施例中,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现浇孔7设置于预制墙板2的下部,易于细浆快速流入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之间形成混凝土接缝层;贯通孔3内灌浆较少,减轻预制墙板2的重量。优选地,现浇孔7的底端与附加钢筋61的顶端平齐,在贯通孔3内灌浆的地方均有附加钢筋61,在减轻预制墙板2重量的情况下,尽量提高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现浇孔7的底端与附加钢筋61的顶端平齐只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还可以是附加钢筋61的顶端低于现浇孔7的底部。
48.另一种较为可靠的实施例中,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第一现浇暗柱
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所使用混凝土的强度高于预制墙板2所使用混凝土的强度,保障其抗剪切强度的要求下,减轻墙体重量,节省施工成本。
4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安装上述剪力墙的安装方法,由上至下对多层剪力墙分别进行施工,多层剪力墙的施工方法均相同,对于任意一层剪力墙进行施工时,包括步骤:
50.s100,在水平接缝灌浆处安装下层预制墙板;
51.在剪力墙安装之前,向待安装剪力墙的位置水平接缝内灌浆,以便后续安装剪力墙。待水平接缝处灌浆后,且灌浆未干时,将剪力墙安装在水平接缝灌浆处。
52.s200,在下层预制墙板的两端绑扎下层现浇暗柱的钢筋,并浇筑下层的第一现浇暗柱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
53.下层预制墙板的连接钢筋4与下层现浇暗柱的钢筋绑扎,之后浇筑下层的第一现浇暗柱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优选地,第一现浇暗柱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所使用混凝土的强度高于预制墙板2所使用混凝土的强度,保障其抗剪切强度的要求下,减轻墙体重量,节省施工成本。
54.s300,在下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3内靠上部安装堵头5,并在贯通孔3内放置附加钢筋61;
55.预制墙板2在竖直方向上包括至少两层预制墙板,预制墙板2在竖直方向上依次连接。在贯通孔3的上端安装有堵头5,处于相邻两块预制墙板2之间的堵头5处设置有伸出贯通孔3的附加钢筋61,堵头5对附加钢筋61在竖直方向上具有支撑作用。
56.s400,将上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3套装于附加钢筋61上,并在上层预制墙体的下部接缝处的外部密封水平接缝;
57.上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3套于下层预制墙板的附加钢筋61上,对上层预制墙板进行定位。在上层预制墙体的下部接缝处的外部密封水平接缝,以便安装在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的接缝处灌浆。
58.s500,在下层预制墙板的堵头5上面的贯通孔3内、上层预制墙板的现浇孔7下面的贯通孔3内以及下层预制墙板和上层预制墙板之间的接缝处均进行灌浆;
59.预制墙板2的外侧开设有多个现浇孔7,多个现浇孔7分别与每条贯通孔3相连通的现浇孔7,在现浇孔7内向贯通孔3内灌浆,细浆具有流动性,细浆流入下层预制墙板的贯通孔3,通过细浆和附加钢筋61将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从而加强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并且,细浆流入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之间的间隙中,在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之间形成混凝土接缝层,上层预制墙板和下层预制墙板连接牢固,较为可靠。
60.s600,在上层预制墙板的两端绑扎上层现浇暗柱的钢筋,并浇筑上层的第一现浇暗柱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
61.上层预制墙板的连接钢筋4与上层现浇暗柱的钢筋绑扎,之后浇筑上层的第一现浇暗柱11和第二现浇暗柱12。
6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制墙板的数量包括两块但不限于两块,剪力墙的安装方法为一个循环过程,可以有很多个这种循环。
63.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简化了施工过程,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施工质量。
6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5.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