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施力组件、电梯和电梯救援方法与流程

2022-06-05 18:49: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梯辅助装置领域。更具体而言,本技术涉及一种施力组件,其旨在使操作者能够远程地在期望方向上向电梯轿厢施加力。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施力组件的电梯,以及一种电梯救援方法。


背景技术:

2.电梯在日常操作期间可能因为故障而停机,并且在对重和电梯轿厢内载重的作用下,电梯轿厢和对重将保持在平衡位置中。此时,操作者需要使用专用的救援装置来向轿厢施加力而脱离其平衡位置。现有的救援装置通常设计为与限速器配合来使用,并且限速器通常设计为与闭环线缆或钢丝绳一起使用。例如,救援装置可在限速器钢丝绳上施加力,以便将轿厢移动到期望的位置中,从而展开后续的救援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力组件,其旨在使操作者能够对电梯系统部件远程的施加力。本技术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施力组件的电梯。本技术又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救援方法。
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施力组件,其用于在电梯轿厢与对重处于平衡状态时对电梯轿厢施加力,该施力组件包括:第一附接部,其构造为可移除地附接到电梯井道;第二附接部,其一端可移除地相对于电梯轿厢或对重固定,并且构造为至少部分弹性的;致动部,其连接在第一附接部和第二附接部之间,其中,第一附接部构造为相对于致动部固定,并且第二附接部构造为可相对于致动部移动;以及操作部,其与致动部相关联,并且可操作来使第二附接部移动远离或接近致动部;其中,致动部向第二附接部施加力,并且力在电梯轿厢与对重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前作为弹性势能存储在第二附接部中。
6.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第一附接部包括钩,以便可移除地附接到设置在电梯井道内的固定部。
7.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固定部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上:电梯井道的底部、电梯井道的任一侧壁。
8.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固定部相应地定位在电梯轿厢上的补偿链连接点的正下方,或定位在对重上的补偿链连接点的正下方。
9.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第二附接部的一端在在电梯轿厢下方处或对重下方处可移除地附接到补偿链。
10.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第二附接部包括弹性的第一部分和刚性的第二部分,
并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依次端对端地连接在一起。
11.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第一部分可移除地附接到补偿链,并且第二部分附接在第一部分与致动部之间。
12.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第一部分包括以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压簧、扭簧、拉簧、弹片。
13.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致动部构造为将操作部的动作转换为沿着第二附接部的长度方向施加在第二附接部上的推力或拉力。
14.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致动部包括以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倒链机构、滑轮组、杠杆机构、齿轮机构。
15.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倒链机构包括手拉葫芦。
16.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操作部包括以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链条、绳、杆。
17.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链条构造为具有闭合形状,其中,链条在闭合形状的一端处与致动部接合,并且在闭合形状的另一端处是可操作的;并且其中,链条附接到与致动部相关联的链轮。
18.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操作部尺寸设定为使得操作者能在位于电梯井道之外的情况下对操作部进行操作。
19.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致动部包括用于向第二附接部施加力的致动器,并且操作部包括用于操作致动器的终端。
20.在上述施力组件中,可选地,致动器与终端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来通信:电线、有线网络、wi-fi、蓝牙、zigbee、电信运营商信号。
21.一种电梯,其包括上述施力组件。
22.一种电梯救援方法,其用于在电梯轿厢与对重处于平衡状态时改变电梯轿厢的位置,可选地,包括下列步骤:将上述施力组件的第一附接部相对于电梯井道固定;将第二附接部的一端相对于电梯轿厢或对重固定;通过致动部向第二附接部施加力,以便在电梯轿厢与对重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前将力作为弹性势能存储在第二附接部中;以及利用存储在第二附接部中的弹性势能来改变电梯轿厢的位置。
23.在上述电梯救援方法中,可选地,在改变电梯轿厢的位置的步骤中,通过松开电梯刹车装置来利用弹性势能打破电梯轿厢的受力平衡状态。
24.在上述电梯救援方法中,可选地,电梯刹车装置包括主机抱闸机构。
附图说明
25.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26.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电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施力组件在使用中的示意性视图。
28.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施力部件的一部分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3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这些方位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将根据其所处于的位置和状态而变化。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语理解为限制性的。
31.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来说,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能够继续组合,从而获得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其他实施例。
32.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
33.图1是电梯的结构示意图。电梯系统101包括装设在井道117中的一系列部分,井道117可跨越多个楼层125布置,并且在各个楼层125处分别设置有电梯门。电梯系统101包括:轿厢103、对重105、牵引线107、导轨109、驱动器111、位置检测系统113和控制器115等。牵引线107的一端附接到轿厢103,并且牵引线107的另一端附接到对重105。对重105用于平衡轿厢103的重量,并且牵引线107在驱动器111的带动下运动,以便选择性地改变轿厢103的位置并使轿厢103停靠在期望的楼层处。牵引线107例如可为绳索、钢缆或带涂层的钢带等。牵引线107还可包括未示出的滑轮机构或滑轮组,以实现期望的抬升和下降操作。容易理解的是,轿厢103上也对应地设置有门,以供人员出入轿厢103。
34.驱动器111设置在井道117的顶部处并且配置为调整轿厢103和对重105的位置。驱动器111可为任何合适的动力提供装置,包括但不限于电动马达等。驱动器111可由未示出的电源线或电网来提供动力。
35.位置检测系统113可装设为相对于井道117固定,并且优选地设置在井道117的顶部处,例如可装设在支架或导轨上。位置检测系统113还配置为感测轿厢103在井道117内的位置,以便提供与轿厢103的位置相关的位置信号。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位置检测系统113还可布置在其他部分上,例如装设在移动部件上。位置检测系统113可包括编码器、传感器或其他合适的感测系统,并且感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速度感测、相对位置感测、绝对位置感测和数字编码感测等。
36.控制器115可设置于独立的控制室123中,也可以设置在其他合适的位置处。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15还可设置在远程位置中或设置在云端。控制器115配置为控制整个电梯系统101的操作。例如,控制器115可调整驱动器111的操作,以便使轿厢103和对重105进行启动、加速、减速、停止等运动。控制器115可根据来自位置检测系统113的信号来进行控制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15配置为使轿厢103在各个楼层125中的一个处停止,并且在各个楼层125之间进行加速或减速运动。
37.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施力组件在使用中的示意性视图,并且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施力部件的一部分的立体视图。如图2中所示,在电梯轿厢与对重处于平衡状态时(例如,电梯因为在运行期间发生故障而停机的情况下),轿厢103和对重105由未示出的电梯刹车装置操作而停止在井道117之内。例如,电梯刹车装置可为主机抱
闸机构。轿厢103和对重105的顶部之间可由牵引线107连接,并且轿厢103和对重105的底部之间可由补偿链或补偿绳108(以点画线示出)连接。在图示的情况下,轿厢103停止的位置与井道117附接的空间118并不匹配。空间118例如可为电梯厅门所朝向的大厅等。因此,在此情况下,救援人员或操作者200并不能直接地打开轿厢103的轿厢门而进行救援操作。
38.如图2和图3中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施力组件100包括:第一附接部110,其构造为可移除地附接到井道117;第二附接部120,其一端可移除地相对于轿厢103固定,并且构造为至少部分弹性的;致动部130,其连接在第一附接部110和第二附接部120之间,其中,第一附接部110构造为相对于致动部130固定,并且第二附接部120构造为可相对于致动部130移动;以及操作部140(以虚线示出),其与致动部130相关联,并且可操作来使第二附接部120移动远离或接近致动部130。
39.如图3中所示,第一附接部110可包括钩,以便可移除地附接到设置在井道117内的固定部(未示出)。固定部可设置在以下位置中的一个或多个上:井道117的底部、井道117的任一侧壁。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固定部相应地定位在轿厢103上的补偿链连接点的正下方。
40.如图2所示,第二附接部120的一端在在轿厢103下方处可移除地附接到补偿链108。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附接部120可以可移除地附接到轿厢103上的附接位置。在任何情况下,第二附接部120都直接或间接地附接到轿厢103。如图3所示,第二附接部120包括弹性的第一部分121和刚性的第二部分122,并且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依次端对端地连接在一起。第一部分121可移除地附接到补偿链108,并且第二部分122附接在第一部分121与致动部130之间。第一部分121和第二部分122在各个端部处可分别设置有钩,以便可移除地附接在一起。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21为弹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分包括以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压簧、扭簧、拉簧、弹片。
41.致动部130可构造为向第二附接部120施加力,并且在力传递到轿厢103前作为弹性势能存储在第二附接部120中,也即,存储在具备弹性的第一部分121中。
42.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致动部130构造为将操作部140的动作转换为沿着第二附接部120的长度方向施加在第二附接部120上的推力或拉力。致动部130可包括以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倒链机构、滑轮组、杠杆机构、齿轮机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倒链机构包括手拉葫芦,并且手拉葫芦可倒置地安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致动部130包括一系列滑轮组,以便改变来自操作部140的力的方向和大小。
43.操作部140可包括以下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链条、绳、杆。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操作部140是具有闭合形状的链条。链条可在闭合形状的一端处与致动部130接合,并且在闭合形状的另一端处是可操作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部130与未示出的链轮相关联,并且链条套接在链轮上。当链条的一端由操作者循环地拉拽时,链条的另一端将带动链轮转动,并且带动与链轮相关联的致动部130。在一个实施例中,链条可为手拉葫芦或倒链结构的手拉链,并且链条的运动通过链轮来传递至致动部130。操作部140可尺寸设定为使得操作者能在位于井道117之外的情况下对操作部140进行操作。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操作部140的长度设定为足以从井道117的底部延伸到井道117之外的空间118处,并且可由位于空间118中的操作者200进行操作。
44.在使用中,操作者可通过链条140来向致动部130施力,以便致动部130向第二附接
部120施加拉力或推力。这些力可首先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存储在弹性的第一部分121中,并且选择性地传递到轿厢103来改变轿厢103的位置。由于轿厢103通常具有较大的质量,因此改变其位置需要施加较大的力或消耗较大的能量。本技术所记载的施力组件能够将操作者所能施加的有限大小的力通过弹性势能的方式选择性地施加,并且能够将一段时间周期内积攒的弹性势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释放,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轿厢103产生足够的力,从而改变轿厢103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操作者通过操作部140向第二附接部120施加的力使轿厢103趋于向下移动,目的在于使轿厢103下降到合适的高度处,以便进行后续的救援操作。
4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施力组件100可装设在对重105的下方。例如,第二附接部120可附接到对重105的下方的补偿链,并且第一附接部110可附接到在对重105的下方的固定部。固定部相应地可位于对重105上的补偿链连接点的正下方。在此情况下,操作者通过操作部140向第二附接部120施加的力使对重105趋于向下移动。对重105带动轿厢103向上移动,目的在于使轿厢103上升到合适的高度处,以便进行后续的救援操作。
4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致动部130可包括用于向第二附接部120施加力的致动器,并且操作部140包括用于操作致动器的终端。致动器与终端可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来通信:电线、有线网络、wi-fi、蓝牙、zigbee、电信运营商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为电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终端包括移动电话、按钮、笔记本电脑等。
47.在使用中,操作者可以通过终端来操作致动器,并且由致动器来向第二附接部120施加力。在任何情况下,操作者都不需要位于井道117之内。
48.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梯,其包括以上所记载的施力组件。
49.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梯救援方法,其用于在电梯轿厢与对重处于平衡状态时(例如,电梯因为在运行期间发生故障而停机的情况下)改变电梯轿厢的位置。具体而言,该电梯救援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将上文所述的施力组件100的第一附接部110相对于井道117固定;将第二附接部120的一端相对于轿厢103或对重105固定;通过致动部130向第二附接部120施加力,以便在轿厢与对重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前将力作为弹性势能存储在第二附接部120中;以及利用存储在第二附接部120中的弹性势能来改变轿厢103的位置。
50.在一个实施例中,改变轿厢位置的步骤可包括通过松开电梯刹车装置来利用弹性势能打破电梯轿厢的受力平衡状态。电梯刹车装置例如可包括主机抱闸机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致动器130可周期地或非均匀地向第二附接部120施加力,以便间断地或连续地改变轿厢103的位置,从而将轿厢103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处。在一个实施例中,施力组件100将轿厢103降低到合适的位置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施力组件100将轿厢103升高到合适的位置处。
51.本技术的施力组件、电梯和电梯救援方法使得操作者能够在位于井道之外的位置处通过施力组件来改变电梯轿厢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安全且有效的电梯救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应用可靠、易于实施等优点。
52.本说明书参考附图来公开本技术,并且还使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
请,包括制造和使用任何装置或系统、选用合适的材料以及使用任何结合的方法。本技术的范围由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并且包含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想到的其他实例。只要此类其他实例包括并非不同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字面语言的结构元件,或此类其他实例包含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字面语言没有实质性区别的等价结构元件,则此类其他实例应当被认为处于由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