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活鱼运输集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18:36: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活鱼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鱼运输集装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海洋渔业养殖多数还是局限在近海养殖,普遍养殖密度都高于海区的环境容量,养殖环境得不到保证。在深海的养殖平台对于水产养殖所需物资的物流,还是以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为主。鱼苗或幼鱼以袋装汽车运输,后由交通船运输输送到养殖平台;渔获以活鱼方式利用活鱼运输船运输,或者以冰鲜方式装箱打包运输。运输效率不高、协作性不够好。在活鱼运输转运环节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给整个渔业养殖产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3.因此,需要一种活鱼运输集装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鱼运输集装系统,能够满足陆地与海洋运输的需要,节省转运环节的时间。
5.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活鱼运输集装系统,包括:
7.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具有中空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能够存放水,用于存放活鱼;
8.顶盖,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集装箱上,且位于所述集装箱的开口处,所述顶盖能够与所述集装箱水密盖合;
9.水净化组件,所述水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底部,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用于对所述容置腔中的水进行净化;
10.底部阀门,所述底部阀门设置在所述集装箱的底部,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中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与所述容置腔的壁面连接,将所述容置腔分割为多个养殖室,所述顶盖与所述养殖室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水净化组件以及所述底部阀门与所述养殖室一一对应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包括第一对开门和第二对开门,所述第一对开门和所述第二对开门均转动设置在所述集装箱上,且所述第一对开门和所述第二对开门对开设置。
13.进一步地,沿所述集装箱的开口的周向于所述集装箱上设置有密封条,所述顶盖通过所述密封条能够与所述集装箱水密盖合。
14.进一步地,所述容置腔中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用于对水进行缓冲以降低水的晃动。
15.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第一缓冲板,所述第一缓冲板与所述容置腔的相对侧壁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
16.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还包括第二缓冲板,所述第二缓冲板与所述容置腔的相对侧壁连接,且与所述第一缓冲板交叉布置,所述第二缓冲板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17.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的外部设置有框架,所述水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
18.进一步地,所述集装箱包括相互连通的箱体和漏斗状体,所述漏斗状体位于所述箱体的下端,所述底部阀门设置在所述漏斗状体上。
19.进一步地,还包括供氧装置和温度调节装置,所述供氧装置设置在所述集装箱上,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活鱼运输集装系统,在集装箱的容置腔中能够存放水,用于存放活鱼,在集装箱上设置有顶盖,顶盖能够与集装箱水密盖合从而防止运输的过程中水从开口处流出,在集装箱上设置有水净化组件,用于对水进行净化,从而保证水的清洁度满足养殖的条件,在集装箱的底部设置有底部阀门,在集装箱运输到位后,通过打开底部阀门,活鱼在自重的作用下即可从底部阀门排出。在装鱼时,打开顶盖即可将将鱼装入,卸鱼时,打开底部阀门即可。在运输的过程中,集装箱既可在陆地上通过汽车运输,也可以在海上通过运输船运输,能够满足陆地与海洋运输的需要,节省转运环节的时间。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发明一种活鱼运输集装系统的示意图;
23.图2是本发明一种活鱼运输集装系统的内部结构图。
24.图中:
25.1、集装箱;11、箱体;12、漏斗状体;13、密封条;14、框架;15、隔板;2、水净化组件;21、净化泵;22、过滤器;3、缓冲结构;31、第一缓冲板;32、第二缓冲板;4、底部阀门;5、供氧装置;6、顶盖;61、第一对开门;62、第二对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8.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在深海养殖的平台上,需要运输活鱼苗进行养殖,或者将养殖后的成鱼运输到岸上,在此过程中,活鱼需要在陆地与海洋之间运输,为了能够满足陆地与海洋运输的需要,
节省转运环节的时间,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活鱼运输集装系统。本活鱼运输集装系统包括集装箱1、顶盖6、水净化组件2和底部阀门4。
30.其中,集装箱1具有中空的容置腔,容置腔能够存放水,用于存放活鱼;顶盖6设置在集装箱1上,且位于集装箱1的开口处,顶盖6能够与集装箱1水密盖合;水净化组件2固定设置在集装箱1的底部,且与容置腔连通,用于对容置腔中的水进行净化;底部阀门4固定设置在集装箱1的底部,且与容置腔连通。
31.在装鱼时,打开顶盖6即可将鱼装入,卸鱼时,打开底部阀门4即可。在运输的过程中,集装箱1既可在陆地上通过汽车运输,也可以在海上通过运输船运输,能够满足陆地与海洋运输的需要,节省转运环节的时间。
32.具体地,水净化组件2包括净化泵21和过滤器22,净化泵21的一端与容置腔连通,另一端与过滤器22连通,过滤器22与容置腔连通。通过净化泵21推动水进行流动,从而改善鱼的生存环境,容置腔中的水通过过滤器22进行过滤,从而将水中的杂质与鱼的排泄物滤除,保证水的清洁。通过水净化组件2改善水的品质,提升鱼的存活率。
33.进一步地,容置腔中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隔板15,隔板15与容置腔的壁面连接,将容置腔分割为多个养殖室,顶盖6与养殖室一一对应设置,水净化组件2以及底部阀门4与养殖室一一对应设置。通过设置隔板15,能够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养殖室,在养殖室中,可以存放不同的鱼,从而提升本集装箱1的适应性。
34.进一步地,顶盖6包括第一对开门61和第二对开门62,第一对开门61和第二对开门62均转动设置在集装箱1上,且第一对开门61和第二对开门62对开设置。通过将顶盖6设计为对开的形式,减小了顶盖6的体积,在较小的空间内也可以将顶盖6打开或者关闭。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对开门61和第二对开门62闭合后,第一对开门61和第二对开门62之间的同样水密连接。
35.进一步地,沿集装箱1的开口的周向于集装箱1上设置有密封条13,顶盖6通过密封条13能够与集装箱1水密盖合。通过设置密封条13,在顶盖6盖合后,能够挤压密封条13变形,从而封堵顶盖6与集装箱1开口处的间隙,起到水密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密封条13采用橡胶或者硅胶制成。
36.由于在运输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水的晃动,如果晃动幅度太大,会造成鱼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导致鱼死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地,容置腔中设置有缓冲结构3,缓冲结构3用于对水进行缓冲以降低水的晃动。
37.进一步地,缓冲结构3包括第一缓冲板31,第一缓冲板31与容置腔的相对侧壁连接,第一缓冲板3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通过设置第一缓冲板31,在水晃动的过程中,部分水能够通过第一通孔流过,部分水被第一缓冲板31阻挡,第一缓冲板31对水进行缓冲,减缓水的晃动幅度,从而保证鱼的生存环境满足要求。
38.进一步地,缓冲结构3还包括第二缓冲板32,第二缓冲板32与容置腔的相对侧壁连接,且与第一缓冲板31交叉布置,第二缓冲板32上间隔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通过增设第二缓冲板32,能够进一步将容置腔分割为小的空间,第二缓冲板32对水进行进一步缓冲,减缓水的晃动。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置多个第一缓冲板31和第二缓冲板32,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39.进一步地,集装箱1的外部固定设置有框架14,水净化组件2设置在框架14上。通过
设置框架14,一方面,能够增强集装箱1的强度,从而在运输过程中,保证集装箱1不会被损坏;另一方面,便于起重设备将集装箱1吊起。为了进一步便于转运,在框架1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吊耳。
40.进一步地,集装箱1包括相互连通的箱体11和漏斗状体12,漏斗状体12位于箱体11的下端,底部阀门4设置在漏斗状体12上。具体地,箱体11与漏斗状体12为一体化结构。通过上述设置,漏斗状体12起到收拢的作用,可以对水的晃动起到缓冲的作用,而且在卸鱼时,利用漏斗状体12的收束作用,在排出的过程中,使得鱼逐步聚拢到漏斗状体12处,并通过底部阀门4顺利排出。
41.进一步地,活鱼运输集装系统还包括供氧装置5和温度调节装置,供氧装置5设置在集装箱1上,且与容置腔连通,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容置腔中。通过共牙供氧装置5对容置腔中的水供氧,保证水的含氧量,从而满足鱼的生存需。通过设置温度调节装置能够对水的温度进行调节,从而根据不同的鱼的生存温度对应调节,提升鱼的存活率。
42.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