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机油泵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14:42: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油泵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2.机油泵是车辆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油底壳内的机油经过增压后送到发动机内,以润滑发动机的各主要运动部件。在发动机高速运行时,发动机所需的机油的量也会相应增加。而由于机油泵内设置有一条油道,且油道的管径一定,当油道中机油的流速增大时,机油在油道中的压力损失也相应增大。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提高机油流动压力的方式来弥补机油在油道中的压力损失。然而,这种方式易导致机油泵的能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泵及发动机,取代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提高机油流动压力来弥补机油在油道中的压力损失的方式,有利于降低机油泵的能耗。
4.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油泵,所述机油泵包括泵体;
6.所述泵体内具有连通通路、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所述泵体的泵壁上具有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二出油口和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出油口之间通过所述连通通路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油路的一端均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第一油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出油口与所述第二油路的另一端连通;
7.所述第二出油口和所述第三出油口位于所述泵体的第一侧、并沿所述泵体对角线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第二进油口的位于所述泵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油路包括第一子油路、第二子油路和第三子油路;
9.所述第一子油路、所述第二子油路和所述第三子油路依次连通,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一子油路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与所述第三子油路连通;
10.所述第一子油路的轴线和第一油路的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第二子油路的轴线与第一子油路的轴线和第一油路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三子油路的轴线和第一油路的轴线平行。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泵体还具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环设在所述第一出油口的周缘,用于与第一密封件配合;所述第二密封槽环设在所述第二进油口的周缘,用于与第二密封件配合。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还包括泵压组件,所述泵压组件位于所述连通通路内,用于将机油吸入到所述泵体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油口处,用于过滤进入所述第一进油口的机油。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还包括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控制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路或所述第一油路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还包括安全阀和堵头;
16.所述泵体还具有泄压管路,所述泄压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连通通路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安全阀位于所述泄压管路内,所述堵头封堵所述泄压管路与外界连通的一端。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还包括第一定位套和第二定位套;
18.所述第一定位套位于所述泵体的第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定位套位于所述泵体的第一侧,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三出油口连通。
1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机油泵和缸体,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缸体的缸体主油道连通,所述第二油路和所述缸盖主油道连通。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液端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接,所述过滤器的出液端与第二进油口连接。
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泵,在发动机高速运行时,机油可以通过位于泵体泵壁上的第一进油口流入,继而进入到泵体内连通通路,通过设置在连通通路里的泵压组件,将油泵送至泵体的第一出油口,机油泵在第一出油口和第二进油口处设置有外接的过滤管路,可以过滤经第一出油口流出的机油,被过滤的机油经第二进油口重新流入泵体内,并经第二进油口进入与第二进油口均连接的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中,在经过第一油路后,可以通过第三出油口流出泵体进入到缸体主油道;在经过第二油路后,可以通过第二出油口流出泵体进入到缸盖主油道,实现分两路进入到发动机主油道。由于在机油泵内进行了油路分支设计,即设计了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使得油路的横截面积增加,机油在油路中的流速降低,进而使得机油在油道中的压力损失降低,取代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提高机油的流动压力以弥补油道中机油的压力损失的方式,有利于降低机油泵的能耗。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所示的机油泵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油路的示意图;
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油泵中连通通路的局部剖面图;
27.图5为图4所示的连通通路在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30.1、泵体;101、第一进油口;102、第一出油口;103、第二进油口;104、第二出油口;
105、第三出油口;2、连通通路;21、第一子连通通路;22、第二子连通通路;23、第三子连通通路;3、第一油路;4、第二油路;401、第一子油路;402、第二子油路;403、第三子油路;5、泵压组件;501、泵轴;502、叶片;503、转子;504、调整环;61、第一密封槽;62、第二密封槽;7、滤网盖;8、滤网;9、压力控制单元;10、安全阀;11、堵头;12、泄压管路;13、油道堵头;14、第一定位套;15、第二定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下”、“侧”等,一般以图1中所示方位的相对关系为基准,且采用这些方位名词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结构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为了描述绝对的方位。在产品以不同姿态摆放时,方位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上”、“下”可能互换。
33.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术语进行说明。
3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机油”一般指的是润滑油,它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磨、防锈、防蚀等作用。
35.所涉及的“压力损失”一般指的是流体在管路中流动的时候的由于流速变化、流动阻力、截流作用等产生的压力降低的现象。
36.所涉及的“机械加工”一般指的是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机械加工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
37.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8.发动机上的零部件,包括曲轴、连杆、凸轮轴、增压机、液压张紧器、正时相位调节器和链条系统等,均需要润滑系统提供适当温度、适当压力且干净的润滑油,以降低发动机上各零部件的磨损,减少机械振动和噪音,延长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39.机油泵是车辆润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经过增压后送到发动机内,以润滑发动机的各主要运动部件。在发动机高速运行时,发动机所需的机油的量也会相应增加。相关技术中,机油泵将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机油泵出,然后经过机油滤清器过滤,将过滤后的机油送入发动机主油道,在由主油道分配至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件中,相关技术中机油泵内仅设置有一条油道,且油道的管径一定,当油道中机油的流速增大时,机油在油道中的压力损失也相应增大,即当油道中机油的流速增大时,机油从油道进口流至油道出口的过程中,机油的压力损失会相应增大,直观地表现为,油道出口处的机油压力值比油道进口处的机油压力值小。
40.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提高机油流动压力的方式来弥补机油在油道中的压力损失,即通过提高机油流动压力使得机油泵出口处的机油压力值满足需求。然而,这种方式易导致机油泵的能耗增加。
41.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油泵,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42.参见图1,该机油泵包括泵体1。
43.其中,泵体1内具有连通通路2、第一油路3和第二油路4,泵体1的泵壁上具有第一进油口101、第一出油口102、第二进油口103、第二出油口104和第三出油口105,第一进油口101和第一出油口102之间通过连通通路2连通,第二进油口103与第一油路3的一端和第二油路4的一端均连通,第二出油口104与第一油路3的另一端连通,第三出油口105与第二油路4的另一端连通。
44.第二出油口104和第三出油口105位于泵体1的第一侧、并沿泵体1对角线方向相对设置;第一进油口101、第一出油口102和第二进油口103的位于泵体1的第二侧,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
4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泵,在发动机高速运行时,机油可以通过位于泵体1泵壁上的第一进油口101流入,继而进入到泵体1内连通通路2,通过设置在连通通路2里的泵压组件5,将油泵送至泵体1的第一出油口102,机油泵在第一出油口102和第二进油口103处设置有外接的过滤管路,可以过滤经第一出油口102流出的机油,被过滤的机油经第二进油口103重新流入泵体1内,并经第二进油口103进入与第二进油口103均连接的第一油路3和第二油路4中,在经过第一油路3后,可以通过第三出油口105流出泵体1进入到缸体主油道;在经过第二油路4后,可以通过第二出油口104流出泵体1进入到缸盖主油道,实现分两路进入到发动机主油道。
46.由于在机油泵内进行了油路分支设计,即设计了第一油路3和第二油路4,使得油路的横截面积增加,机油在油路中的流速降低,进而使得机油在油道中的压力损失降低,取代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提高机油的流动压力以弥补油道中机油的压力损失的方式,有利于降低机油泵的能耗。
47.对于第一进油口101,参见图2,机油可以通过第一进油口101流入机油泵的内部。
48.在使用时,第一进油口101朝向发动机油底壳的底部,通过第一进油口101可以实现直接将位于油底壳中的机油吸入发动机的内部,无需另外设置管路伸入油底壳中吸油,有利于缩短机油泵内油路的长度,从而降低机油在油路中的压力损失。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油口101的形状包括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等。举例来说,参见图2,第一进油口101的形状为圆形。
5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进入机油泵的机油的过滤,参见图2,机油泵还包括滤网8,滤网8设置在第一进油口101。
51.通过在第一进油口101处设置滤网8,对进入第一进油口101的机油进行粗过滤,可取代现有技术中单独设置机油收集器以实现对于机油初步过滤的方式,简化了发动机的结构,有利于发动机的制造。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滤网8包括冲压网和编织网。
53.举例来说,滤网8为冲压网。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油泵还包括滤网盖7,利用滤网盖7将滤网8固定在第一进油口101。
55.可以理解的是,参见图2,滤网盖7上具有通孔,滤网8封盖通孔,通孔与第一进油口
101连通。
56.设置滤网8和滤网盖7可以实现对进入第一进油口101的机油的过滤,其中,滤网盖7的直径略大于第一进油口101的直径,即滤网盖7与第一进油口101之间为过盈连接,并将滤网8压紧,实现滤网8、滤网盖紧紧地固定在第一进油口101上。
57.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的形状包括矩形、圆形、椭圆形等。
58.举例来说,参见图2,通孔的形状为长方形。
59.对于第一油路3,参见图1,机油在从第二进油口103流入后,可以经过第一油路3后,从第二出油口104流出,进而流入到缸体主油道。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油路3形成在泵体1内,也就是说,在制造泵体1的同时,在泵体1内形成该第一油路3,可以充分利用机油泵自身的结构,简化了机油泵内的管路。
61.对于第二油路4,参见图1,机油可以在从第二进油口103流入后,经过第二油路4,从第三出油口105流出,进而流入到缸盖主油道。
62.由于第二进油口103与第一油路3的一端和第二油路4的一端均连通,使得第一油路3和第二油路4共用第二进油口103,有助于简化机油泵内的管路结构。
6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二油路4包括第一子油路401、第二子油路402和第三子油路403。
64.其中,第一子油路401、第二子油路402和第三子油路403依次连通,第二进油口103与第一子油路401连通,第二出油口104与第三子油路403连通,也就是说,第二进油口103与第一子油路401的一端连通,第一子油路401的另一端与第二子油路402的一端连通,第二子油路402的另一端与第三子油路403的一端连通,第三子油路403的另一端与第二出油口104连通。
65.通过设置第一子油路401、第二子油路402和第三子油路403,可以实现将机油从第二进油口103导引到第二出油口104,进而进入缸盖主油道。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一子油路401的轴线和第一油路3的轴线位于同一个平面上,第二子油路402的轴线与第一子油路401的轴线和第一油路3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第三子油路403的轴线和第一油路3的轴线平行。
67.如此设置,简化了油道布置的难度,有利于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需求。
68.在机油的流动过程中,机油从第二进油口103流入,然后依次流经第一子油路401、第二子油路402、第三子油路403,并最终通过第二出油口104流出机油泵,流入发动机的缸盖主油道。
6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油路4形成在泵体1内,也就是说,在制造泵体1的同时,在泵体1内形成该第二油路4,可以充分利用机油泵自身的结构,简化了机油泵内的管路。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图4,泵体1内还具有连通通路2。
71.其中,连通通路2的一侧与第一进油口101连通,另一侧与泵体1的第一出油口102连通。
72.通过设置连通通路2,可以将机油从第一进油口101引入至第一出油口102。
73.在机油的流动过程中,机油通过第一进油口101进入至连通通路2内,通过连通通路2流动至第一出油口102,从第一出油口102流出,经外部过滤后,机油回流到第二进油口103,再从第二进油口103进入第一油路3和第二油路4中,最终从第一油路3的一端出口第三
出油口105和第二油路4的一端第二出油口104离开,分别进入缸体主油道和缸盖主油道。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连通通路2包括第一子连通通路21、第二子连通通路22和第三子连通通路23,其中,第一子连通通路21、第二子连通通路22和第三子连通通路23依次连通,且第一子连通通路2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二子连通通路22的延伸方向,第三子连通通路2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子连通通路22的方向垂直。
75.为了充分利用机油泵自身的结构、便于加工制造第二子连通通路22,第二子连通通路22远离第一进油口101的一端具有连通孔。
76.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机油泵还包括油道堵头13,油道堵头13位于第二子连通通路22远离第一进油口101的一端,用于封闭第二子连通通路22远离第一进油口101的一端的连通孔。
77.在一些实施例中,油道堵头13包括螺纹丝堵、铆压结构的碗形塞。
78.通过设置油道堵头13,可以对第二子连通通路22远离第一进油口101的一端封闭,避免第二子连通通路22泄油。
7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泵体1的泵壁上还具有第一出油口102和第二进油口103,也就是说,在泵体1的泵壁上直接加工出第一出油口102和第二进油口103。
80.其中,第一出油口102和第二进油口103相邻设置在泵体1的同一侧,第一出油口102的开口方向与第一进油口101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一出油口102与连通通路2连通,第二进油口103与第一油路3的一端和第二油路4的一端连通。
81.由于进入机油泵的机油可能含有大颗粒杂质,不能直接给发动机使用,需要送到机油泵外部的过滤器进行细过滤,所以在泵体1的泵壁上设置第一出油口102和第二进油口103,便于机油的过滤,从而使得机油泵提供给发动机干净的机油,有利于发动机各零件的平稳运行。
82.同时,由于第一出油口102和第二进油口103设置于泵壁上,且第一出油口102和第二进油口103相邻设置在泵体1的同一侧,第一出油口102的开口方向与第一进油口101的开口方向相同,可以实现机油泵与位于油底壳中的过滤器的直接对接,有助于简化机油泵内的油路,无需如同现有技术中通过油管将机油输送至过滤器中,并通过油管将过滤后的机油输送回机油泵中,缩短了机油泵内油路的长度,从而降低机油泵内油路中的压力损失。
83.在机油的流动过程中,机油从第一出油口102流出机油泵,流入位于发动机油底壳中的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机油从第二进油口103重新进入机油泵,从而提供给发动机干净、没有杂质的机油。
8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泵体1的泵壁上在第一出油口102和第二进油口103处,需对外部管路对接,需在泵体1设置第一密封槽61和第二密封槽62,以便于密封圈的安装固定。
85.其中,第一密封槽61设置于第一出油口102的周缘,用于与第一密封件配合,以实现对于第一出油口102的密封;第二密封槽62设置于第二进油口103处,用于与第二密封件配合,以实现对于第二进油口103的密封。
86.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密封槽61和第二密封槽62相邻,仅设置有一个第一密封件和一个第二密封件。
8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可以为密封条。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一出油口102的形状为圆形。
8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二进油口103的形状近似为长方形,其中一侧为半圆形,与半圆形所在侧相对的另一侧为弧形,便于机油分别进入到第一油路3和第二油路4。
9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机油泵还包括泵压组件5,泵压组件5位于连通通路2内,用于将机油吸入到泵体1内。
91.通过设置泵压组件5,以在第一进油口101处形成低压,使得机油可以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吸入到第一进油口101中,并为机油在油道内的流动提供动力。
9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泵压组件5包括泵轴501、多个叶片502、转子503和调整环504,叶片502安放在转子503的槽中,紧贴调整环504的内环面,转子503与泵轴501过盈连接,通过泵轴501的旋转,带动转子503转动,从而带动叶片502沿泵轴的转动。泵在运转时,由于调整环504内环面轴心和泵轴501的轴心具有一定的偏心距,叶片502相对转子503的槽处于伸缩滑动动作,叶片502贴合于调整环504内环面,在内环面上紧贴做圆周滑动动作。通过叶片502滑动,以及偏心特点,各相邻叶片502之间与调整环504内环面、转子503外环面围成的油被分割成多个小油腔,在运动时,分割的小油腔在偏心作用下,通过各个小油腔的面积变化,实现了油的泵送。
93.简单来说,利用泵压组件5将连通通路2内的第一子连通通路21的油液,即,泵压组件5靠近第一进油口101的一端,挤压到连通通路2内的第二子连通通路22里,即,泵压组件5远离第一出油口102的一端,实现泵油功能。
94.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502为矩形。
95.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个数常为奇数个,数量依据泵体尺寸选择。举例来说,参见图6,泵压组件5包括七个叶片。
96.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油泵还包括压力控制单元9,压力控制单元9设置在第二油路4或第一油路3上。
97.通过设置压力控制单元9,可以实现对第一油路3和第二油路4中机油的压力的控制。
9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压力控制单元9设置在第二油路4上。
99.由于压力控制单元9与第二油路4的距离较近,将压力控制单元9设置在第二油路4上,可以缩短连通压力控制单元9和第二油路4管路的长度,便于机油泵的布置。
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控制单元9包括全压力可调变排量压力控制单元、二级压力变排量压力控制单元、单级压力变排量压力控制单元、主油道反馈压力控制的定排量压力控制单元等。
10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机油泵还包括安全阀10和堵头11。
102.其中,泵体还具有泄压管路12,泄压管路12的一端与连通通路2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安全阀10位于泄压管路12内,堵头11封堵泄压管路12与外界连通的一端。
103.通过安全阀10和堵头11的配合,当连通通路2内机油压力过高时,机油可以从泄压管路12中流出从而实现对于连通通路2的泄压。
104.可以理解的是,当发动机遇到特殊工况时,如压力控制单元9还未准确控制机油压力或其工作异常时,连通通路2内的油压会急剧升高,为避免高油压对发动机造成破坏,在连通通路2上设置安全阀10,可以在油压高于油压的安全设计值时泄压,确保油压维持在安
全设计值内,避免对机油泵和发动机造成损害。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机油泵还包括第一定位套14和第二定位套15。
106.第一定位套14位于泵体1的第一侧,朝向远离第一侧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二出油口104连通;第二定位套15位于泵体1的第一侧,朝向远离第一侧的方向延伸,并与第三出油口105连通。
107.通过第一定位套14和第二定位套15,有利于将机油泵定位至发动机上,便于机油泵与发动机的装配;第二定位套15与第三出油口105连通,起到输送机油的作用。
108.可以理解的是,发动机上具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当机油泵安装至发动机上时,第一定位套14位于第一定位孔中,第二定位套15位于第二定位孔中。
10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套14和第二定位套15与发动机的连接方式均为过盈连接。
1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套14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套15的直径。
111.由于第一定位套14设置在第三出油口105处,除了具有自身的定位装配作用外,还起到了使机油通过的作用,第二定位套15仅仅用于安装螺栓,使得机油泵与发送机连接更加紧固,因此第一定位套14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套15的直径。
112.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限定的机油泵和缸体,第一油路3与缸体的缸体油道连通,第二油路4和缸体的缸盖主油道连通。
113.基于使用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油泵,位于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可以实现分两路进入到缸体和缸盖中,即通过第一油路3后,通过第三出油口105流出泵体进入到缸体油道,经过第二油路4后,通过第二出油口104流出泵体进入到缸盖主油道,可以实现对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充分润滑;同时,由于在机油泵内进行了油路分支设计,即设计了第一油路3和第二油路4,使得油路的横截面积增加,机油在油路中的流速降低,进而使得机油在油道中的压力损失降低,该发动机的能耗可以得到降低。
1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发动机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的进液端与第一出油口102连接,过滤器的出液端与第二进油口103连接。
115.通过设置过滤器,机油泵中的机油可以通过第一出油口102进入过滤器中,利用过滤器实现对流入过滤器中机油的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机油通过第二进油口103重新送回机油泵,为机油泵提供干净、无杂质的机油。
116.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117.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技术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技术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技术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118.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