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动态优先级能耗优化方法

2022-06-05 12:04: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能耗优化调度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动态优先级能耗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2.由于功耗、体积、尺寸以及重量的限制,嵌入式实时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将不同的组件和应用集成到同一个平台上,形成混合关键系统。无人机控制系统和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就是常见的混合关键系统。常见的民用无人机是采用电池供电,电池技术的发展远落后于系统能耗的增长,所以能耗对于无人机而言非常重要。
3.现有的混合关键系统能耗优化调度方法,主要针对传统的混合关键任务模型,且采用抢占性调度策略。针对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模型的调度方法比较少,仅有的研究也是采用抢占性调度策略,并且采用双速度的方法执行任务。抢占性调度策略,会导致上下文切换频繁发生,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的抢占开销;此外,抢占性调度方法不够灵活,无法预测任务的调度过程,时间复杂度高等。双速度的方法也会无形中增加处理器速度切换的开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动态优先级能耗优化方法,能够确保周期任务在其截止期限内完成执行且系统开销小,能耗降低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减少电池的更换周期。
5.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动态优先级能耗优化方法,包括:
7.根据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模型,确定系统模式转化策略;
8.利用时间需求分析的方法,分别给出系统处于低模式和高模式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
9.根据系统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计算虚拟截止期限参数x;
10.计算统一的能耗优化速度su;
11.系统在低模式和高模式下,均按照统一的能耗优化速度su执行任务。
12.具体地,所述根据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模型,确定其模式转化策略,具体包括:
13.单处理器上考虑非精确混合关键周期任务集γ={τ1,τ2,

,τn};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1≤i≤n,i为整数,由三元组{ti,ξi,ci}组成,其中ti表示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周期;ξi表示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关键层次,其可以表示为ξi={lo,hi},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关键层次为lo时,其为低关键层次任务;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关键层次为hi时,其为高关键层次任务;ci表示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不同模式下的最坏情况下执行时间;ci(lo)和ci(hi)分别表示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在低模式和高模式下的执行时间;系统的模式转化规则如下:
14.系统开始时处于低模式;当高关键层次任务τi的执行时间超过ci(lo)且其没有完成执行;系统此时从低模式切换到高模式;系统处于高模式时,当无高关键层次任务等待执行或者处理器处于空闲状态时,系统从高模式切换到低模式。
15.具体地,所述利用时间需求分析的方法,分别给出系统处于低模式和高模式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具体包括:
16.通过任务在某一区间的处理器需求与该区间的长度进行判断;当任务的处理器需求小于或等于该区间长度时,调度是可行的;否则调度不可行;
17.非精确混合关键周期任务集根据任务的周期进行排序,系统在低模式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由下式给出:
[0018][0019][0020]
其中,和分别是所有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务在低模式的利用率之和;x是虚拟截止期限参数,n是非精确混合关键周期任务集中任务的数量;t是实数;ci(lo),cj(lo)和ck(lo)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τj,τk在低模式下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t1,tj,tk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1,τj,τk的周期;i,j,k都是正整数;helo(i)和hehi(i)分别是优先级高于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低关键层次任务集合和高关键层次任务集合;
[0021]
系统处于高模式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由下式给出:
[0022][0023][0024]
其中,和分别是所有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务在高模式的利用率之和;ci(hi)和ck(hi)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和τk在高模式下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
[0025]
具体地,所述根据系统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计算虚拟截止期限参数x,包括:
[0026]
虚拟截止期限参数x由下式计算:
[0027][0028][0029]
其中,和分别任务τi在高模式和低模式下的利用率,分别任务τj在低模式下的利用率,分别任务τk在高模式下的利用率。
[0030]
具体地,所述计算统一的能耗优化速度su,包括:
[0031]
统一的能耗优化速度su由下式给出:
[0032][0033][0034]
其中,和分别是所有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务在低模式的利用率之和;和分别是所有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务在高模式的利用率之和;和分别任务τi在高模式和低模式下的利用率;分别任务τj在低模式下的利用率,分别任务τk在高模式下的利用率;helo(i)和hehi(i)分别是优先级高于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低关键层次任务集合和高关键层次任务集合。
[0035]
由上述对本发明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6]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动态优先级能耗优化方法,具体包括,根据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模型,确定系统模式转化策略;利用时间需求分析的方法,分别给出系统处于低模式和高模式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根据系统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计算虚拟截止期限参数x;计算统一的能耗优化速度su,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确保周期任务在其截止期限内完成执行且系统开销小,能耗降低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减少电池的更换周期。
[0037]
(2)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比现有的混合关键系统周期任务调度方法相比节约大约17.15%能耗。
附图说明
[0038]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动态优先级能耗优化方法流程图。
[0039]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本发明提出一种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动态优先级能耗优化方法,能够确保周期任务在其截止期限内完成执行且系统开销小,能耗降低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减少电池的更换周期。
[0041]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动态优先级能耗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
步骤101:根据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模型,确定系统模式转化策略。
[0043]
单处理器上考虑非精确混合关键周期任务集γ={τ1,τ2,

,τn};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1≤i≤n,i为整数)由三元组{ti,ξi,ci}组成,其中ti表示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周期;ξi表示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关键层次,其可以表示为ξi={lo,hi},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关键层次为lo时,其为低关键层次任务;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关键层次为hi时,其为高关键层次任务;ci表示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不同模式下的最坏情况下执行时间;ci(lo)和ci
(hi)分别表示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在低模式和高模式下的执行时间;非精确混合关键周期任务集与传统的混合关键周期任务模型相比,其区别主要在于系统处于高模式时,同时执行高关键层次任务和低关键层次。而传统的混合关键周期任务模型,只执行高关键层次任务,舍弃所有低关键层次任务。如果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为低关键层次任务,则ci(hi)≤ci(lo);如果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为高关键层次任务,则ci(hi)>=ci(lo);所谓低模式是指任何任务τi的执行时间都不超过ci(lo);所谓高模式是指任何任务τi的执行时间都不超过ci(hi);系统的模式转化规则如下:
[0044]
系统开始时处于低模式;当高关键层次任务τi的执行时间超过ci(lo)且其没有完成执行;系统此时从低模式切换到高模式;系统处于高模式时,当没有高关键层次任务等待执行或者处理器处于空闲状态时,系统从高模式切换到低模式;
[0045]
该任务集由非抢占修改的最早截止期限策略调度;所谓的修改的最早截止期限策略是指在不同的系统模式,给高关键层次任务分配不同的虚拟截止期限;由虚拟截止期限确定任务的优先级,优先级高的任务优先调度;所谓非抢占是指一旦任务开始执行,其它任务,哪怕是优先级比它高的任务都必须等待其完成执行,才能继续执行;在系统处于低模式和高模式时,高关键层次任务τi的虚拟截止期限分别为ai xti和ai ti,其中ai是高关键层次任务τi的到达时间,x为虚拟截止期限参数;虚拟截止期限小的任务的优先级越高,虚拟截止期限大的任务的优先级越低。任务的虚拟截止期限相同时,到达时间越早的优先越高;到达时间越晚的其优先级越低;任务的虚拟截止期限和到达时间都相同时,下标小的任务,其优先级越高,下标大的任务,其优先级越低。
[0046]
步骤102:利用时间需求分析的方法,分别给出系统处于低模式和高模式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
[0047]
所谓时间需求分析方法是指通过任务在某一区间的处理器需求与该区间的长度进行判断;当任务的处理器需求小于或等于该区间长度时,调度是可行的;否则调度不可行;
[0048]
非精确混合关键周期任务集根据任务的周期进行非降排序,系统处于低模式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由下式给出:
[0049][0050][0051]
其中,和分别是所有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务在低模式的利用率之和;γ
lo
和γ
hi
分别是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务的集合;是任务τi在低模式的利用率;x是虚拟截止期限参数,n是非精确混合关键周期任务集中任务的数量;t是实数;ci(lo),cj(lo),ck(lo)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τj,τk在低模式下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t1,tj,tk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1,τj,τk的周期;i,j,k都是正整数;helo(i)和hehi(i)分别是优先级高于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低关键层次任务集合和高关键层次任务集合;
[0052]
系统处于高模式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由下式给出:
[0053][0054][0055]
其中,和分别是所有高关键层次任务和低关键层次任务在高模式的利用率之和;γ
lo
和γ
hi
分别是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务的集合;是任务τi在高模式的利用率;t是实数;ci(lo),cj(lo),ck(lo)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τj,τk在低模式下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t1,tj,tk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1,τj,τk的周期;i,j,k都是正整数;helo(i)和hehi(i)分别是优先级高于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低关键层次任务集合和高关键层次任务集合;ci(hi)和ck(hi)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和τk在高模式下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
[0056]
步骤103:根据系统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计算虚拟截止期限参数x。
[0057]
虚拟截止期限参数x由下式计算:
[0058][0059][0060]
其中,和分别是所有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务在低模式的利用率之和;γ
lo
和γ
hi
分别是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务的集合;和分别是任务τi和τj在低模式的利用率;是任务τk在高模式的利用率;t是实数;t1,tj,tk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1,τj,τk的周期;i,j,k都是正整数;ci(lo),cj(lo),ck(lo)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τj,τk在低模式下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ck(hi)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k在高模式下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helo(i)和hehi(i)分别是优先级高于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低关键层次任务集合和高关键层次任务集合。
[0061]
步骤104:所述计算统一的能耗优化速度su。
[0062]
统一的能耗优化速度su由下式给出:
[0063][0064][0065]
其中,和分别是所有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
务在低模式的利用率之和;和分别是所有高关键层次任务和低关键层次任务在高模式的利用率之和;γ
lo
和γ
hi
分别是低关键层次任务和高关键层次任务的集合;和分别是任务τi和τj在低模式的利用率;和分别是任务τk和τi在高模式的利用率;t是实数;t1,tj,tk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1,τj,τk的周期;i,j,k都是正整数;ci(lo),cj(lo),ck(lo)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τj,τk在低模式下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ci(hi)和ck(hi)分别是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和τk在高模式下最坏情况下的执行时间;helo(i)和hehi(i)分别是优先级高于混合关键周期任务τi的低关键层次任务集合和高关键层次任务集合。
[0066]
步骤s105:系统在低模式和高模式下,均按照统一的能耗优化速度su执行任务。
[0067]
本实施例中,混合周期任务集γ={τ1,τ2,τ3}包含3个周期任务;周期任务τ1的周期t1等于10,关键层次ξ1为lo,即其为低关键层次任务,其低关键层次模式最坏情况下执行时间c1(lo)为2;其高关键层次模式最坏情况下执行时间c1(hi)为1;周期任务τ2的周期t2等于10,关键层次ξ2为hi,即其高低关键层次任务,其低关键层次模式最坏情况下执行时间c2(lo)为2;其高关键层次模式最坏情况下执行时间c2(hi)为3;周期任务τ3的周期t3等于15,关键层次ξ3为lo,即其为低关键层次任务,其低关键层次模式最坏情况下执行时间c3(lo)为3;其高关键层次模式最坏情况下执行时间c3(hi)为1.5;通过计算可知,能耗优化速度su=0.875,在区间[0,30]内调度该任务集,将本发明方法与没有采用动态电压频率调节方法相比较节约大约17.15%的能耗。
[0068]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动态优先级能耗优化方法,具体包括,根据非精确混合关键任务非抢占模型,确定系统模式转化策略;利用时间需求分析的方法,分别给出系统处于低模式和高模式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根据系统调度可行的充分条件,计算虚拟截止期限参数x;计算统一的能耗优化速度su,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确保周期任务在其截止期限内完成执行且系统开销小,能耗降低进一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减少电池的更换周期。
[0069]
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比现有的混合关键系统周期任务调度方法相比节约大约17.15%能耗。
[0070]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