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11:54: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调光膜、调光构件、车辆、以及调光膜的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2.在液晶tv等所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将荧光灯用作背光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有的情况下,逆变器所决定的荧光灯的点亮周期与用于液晶驱动的数据扫描的周期会发生干涉从而产生“波纹(干涉纹)”。以往,为了消除该“波纹”,存在使逆变器所决定的点亮周期与数据扫描的周期同步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2)。
3.作为同样地利用了液晶的装置,存在粘贴在车辆的天窗上并控制外来光的透过的调光膜。调光膜通过使施加于液晶的电压变化从而使液晶的取向变化,并使外来光的透过量变化。
4.[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41262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1608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
在向车辆的天窗的调光膜入射的外来光如荧光灯的出射光那样周期性地光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时在调光膜的透射光中会观察到“闪烁(flicker)”。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由调光膜观察外来光的情况下难以识别到闪烁的调光膜、具备该调光膜的调光构件及车辆、调光膜的供电方法。
[0011]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2]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0013]
(1)一种车辆,在天窗上安装有具有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层的调光膜,上述调光膜被以在向上述液晶层施加了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倾倒的方向成为该车辆的后方的方式安装于该车辆的天窗。
[0014]
(2)在(1)中,上述调光膜的供电位置是上述调光膜的缘部中的、该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比上述调光膜的中央靠后方的位置。
[0015]
(3)在(1)中,上述调光膜被以在向上述液晶层施加了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倾倒的方向成为该车辆的斜后方的方式安装于该车辆的天窗。
[0016]
(4)在(1)中,上述调光膜的在向上述液晶层施加了电场的情况下液晶分子倾倒的方向成为在上述调光膜的面内方向中将该车辆的行进方向设为0
°
时的
±
135
°
及其附近的方向。
[0017]
(5)在(1)中,上述调光膜的供电位置是上述调光膜的缘部中的、该车辆的斜后方。
[0018]
(6)一种调光膜,包括:面状的透明电极,其被配置在基材上,设置有与驱动电源连
接的供电点,以及电气布线,其与上述透明电极电连接;上述供电点被设置在上述透明电极的外缘部;上述电气布线从上述供电点沿着上述基材的上述外缘部延伸,并在被设置在与上述供电点不同的位置的连接点与上述透明电极电连接。
[0019]
(7)在(6)中,上述基材包括第1基材和第2基材;上述透明电极包括被配置在上述第1基材上的第1透明电极、以及被配置在上述第2基材上的第2透明电极;上述第1基材和上述第2基材被以上述第1透明电极和上述第2透明电极在之间夹着液晶地对置的方式配置;在上述第1基材的上述第2基材侧的面上形成有不与上述第2基材重合的第1露出面;在上述第2基材的上述第1基材侧的面上形成有不与上述第1基材重合的第2露出面;上述电气布线被配置于上述第1露出面及上述第2露出面。
[0020]
(8)在(6)中,上述基材包括第1基材和第2基材;上述透明电极包括被配置在上述第1基材上的第1透明电极、以及被配置在上述第2基材上的第2透明电极;上述第1基材和上述第2基材被以上述第1透明电极和上述第2透明电极在之间夹着液晶地对置的方式配置;上述第1基材和上述第2基材被以可产生相互重合的层叠区域、以及不相互重合的露出面的方式层叠;在上述层叠区域中,配置有液晶、以及被以包围上述液晶的方式配置的密封材料;在上述第1基材的、配置有上述密封材料的部分,存在不包含上述第1透明电极的第1露出区域;在上述第2基材的、配置有上述密封材料的部分,存在不包含上述第2透明电极的第2露出区域。
[0021]
(9)在(8)中,优选上述第2透明电极中,一部分与其它部分绝缘,上述一部分与上述第1透明电极电连接。
[0022]
(10)在(6)中,优选上述电气布线是铜箔的厚度为9微米以上的柔性印刷电路板。
[0023]
(11)在(10)中,优选上述柔性印刷电路板中,隔着绝缘层层叠有2层铜箔。
[0024]
(12)在(6)中,优选上述电气布线以上述供电点为起点沿着向不同方向延伸的2个边延伸。
[0025]
(13)在(6)中,一种调光构件,包括透明构件、以及被配置在上述透明构件上的调光膜。
[0026]
(14)在(6)中,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在外来光入射的部位配置的调光膜。
[0027]
(15)一种调光膜的供电方法,该调光膜包括:面状的透明电极,其设置有与驱动电源连接的供电点,以及电气布线,其与上述透明电极电连接;从被设置在上述透明电极的外缘部的上述供电点、和被设置在与上述供电点不同位置的连接点向上述透明电极供电。
[0028]
[发明效果]
[0029]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经由调光膜观察外来光的情况下难以被识别到闪烁的调光膜、具备该调光膜的调光构件及车辆、调光膜的供电方法。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图。
[0031]
图2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所使用的调光膜的基本构成的剖视图。
[0032]
图3是示出调光膜中的驱动电压与透过率的关系的图表。
[0033]
图4是基于荧光灯的出射光的外来光光量的计测结果。
[0034]
图5是示出使外来光频率100hz的外来光透过了透过率频率43hz的调光膜时的透
射光的频率的图表。
[0035]
图6是在与图5相同的照明下使用了相同的调光膜的情况下,改变视场角方向而测定的与图5同样的图表。
[0036]
图7是说明单畴(single domain)方式下的方位角等的定义的图。
[0037]
图8是示出使施加于调光膜的电压变化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调光膜时的透过率相对于施加电压的变动的图表。
[0038]
图9是示出被配置于天窗的调光膜的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与车内的位置的关系的图。
[0039]
图10是示出施加于调光膜的电压的极性反转时的电压的变化的样子的图表。
[0040]
图11是示出模拟了对调光膜刚从1处供电之后的、调光膜内部的位置与电压的关系的结果的图。
[0041]
图12是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多畴(multi domain)方式下的方位角的图,示出液晶分子向相互90
°
的方向倾倒的情况。
[0042]
图13是示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调光膜时的透过率相对于施加电压的变动的图表。
[0043]
图1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被配置于天窗的调光膜的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与车内的位置的关系的图。
[0044]
图15示出多畴方式(2畴)下的、各畴的液晶分子向相互成180
°
的角度的方向倾倒的情况。
[0045]
图16是示出在图15的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调光膜时的透过率相对于施加电压的变动的图表。
[0046]
图17是说明在调光膜的面内方向中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和观察者观察调光膜的方向的图。
[0047]
图18是示出了在比较方式中施加了频率60hz的10v的驱动电压的情况下的透明电极的电位分布的模拟结果,(a)示出下侧透明电极的电位分布,(b)示出上侧透明电极的电位分布。
[0048]
图19是比较方式,是针对图18示出了距供电点p0的距离与透明电极的电位的关系的图表。
[0049]
图20是比较方式,示出与图18相同的条件下的上侧透明电极与下侧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场。
[0050]
图21是比较方式,是针对图20以距供电点p0的距离和电场强度进行了表示的图表。
[0051]
图22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调光膜的基本构成的剖视图。
[0052]
图23是第3实施方式的调光膜的俯视图。
[0053]
图24示出fpc的铜箔的厚度为35μm、驱动电压的频率为240hz的情况下的两透明电极间的电压,(a)示出下侧层叠体的电极的电位,(b)示出上侧层叠体的电极的电位。
[0054]
图25是示出在fpc的铜箔的厚度为35μm、从电源供给的矩形波的驱动电压的频率为240hz的情况下,在上侧层叠体与下侧层叠体之间产生的电场的图。
[0055]
图26示出在fpc的铜箔的厚度为35μm、从电源供给的矩形波的驱动电压的频率不
同的情况下的、上侧透明电极与下侧透明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和距供电点的距离的关系。
[0056]
图27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及第4实施方式中的距供电点的距离与电位差的关系的图。
[0057]
图28是示出在fpc的铜箔的厚度为9μm、从电源供给的电压的频率不同的情况下的、上侧透明电极与下侧透明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和距供电点的距离的关系的、与图26对应的图。
[0058]
图29是第5实施方式的调光膜的俯视图,(a)是说明上侧透明电极的图案形状的图,(b)是说明下侧透明电极的图案形状的图。
[0059]
图30是图29的(a)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s的放大图。
[0060]
图31是示出调光膜1b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0061]
图32是第6实施方式的调光膜的俯视图,(a)是说明上侧透明电极的图案形状的图,(b)是说明下侧透明电极的图案形状的图。
[0062]
图33是图32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s的放大图,是说明上下透明电极的图案形状的图。
[0063]
图34是沿着图33的a-b线的剖视图。
[0064]
图35是变形方式2的调光膜的俯视图。
[0065]
图36是第7实施方式的调光膜的俯视图。
[0066]
图37是说明连接点p1处的上下透明电极的图案形状等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7]
(第1实施方式)
[0068]
〔车辆〕
[0069]
图1是示出包括安装有第1实施方式中的调光膜1的天窗132的车辆130的图。在车辆130上设置有以遮盖搭乘者的头上的方式安装天窗132的开口131。在该开口131配置有调光膜1的层叠体从而形成了天窗132。但是,调光膜1的安装方法不被限定于安装在天窗上的情况,也能够适用于安装在陈列窗、车辆的供外来光入射的部位即其它窗(例如,前车窗、侧车窗、后车窗、天窗、遮阳板等)、建筑物的窗玻璃、陈列橱、屋内的透明隔墙等需要调光的部位等的情况。
[0070]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30中,驾驶座被配置在车辆130的右侧前部,如图1所示,天窗132被以从驾驶座等前部座席到后排座位地进行覆盖的方式设置。另外,调光膜1作为利用粘着剂、粘接剂等层叠在形成天窗132的透明构件上的层叠体而被使用。不限于此,调光膜1也可以采用被夹层玻璃(透明构件)夹持的方式。另外,透明构件能够使用玻璃、透明树脂基板等。
[0071]
〔调光膜的基本构成〕
[0072]
图2是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所使用的调光膜1的基本构成的剖视图。调光膜1是利用液晶来控制透射光的膜状的构件,是利用直线偏光板2、3夹持调光膜用的液晶单元4而构成的。
[0073]
〔直线偏光板〕
[0074]
在使碘等浸渍到聚乙烯醇(pva)中之后进行拉伸以形成发挥作为直线偏光板的光
学功能的光学功能层,利用由tac(三乙酰纤维素)等透明膜材料构成的基材来夹持光学功能层,从而制作直线偏光板2、3。直线偏光板2、3被利用丙烯系透明粘着树脂等粘接剂层以正交偏光配置方式配置在液晶单元4上。此外,在直线偏光板2、3上分别在液晶单元4侧设置有用于进行光学补偿的相位差膜2a、3a,但是,也可以根据需要而省略相位差膜2a、3a。
[0075]
〔液晶单元〕
[0076]
液晶单元4是通过利用膜状的下侧层叠体5d及上侧层叠体5u夹持液晶层8而构成的。
[0077]
〔下侧层叠体、上侧层叠体〕
[0078]
下侧层叠体5d是通过在由透明膜材料构成的基材(下基材)6上制作透明电极(下侧透明电极、第2透明电极)11、间隔件12及取向层(下侧取向层)13从而形成的。上侧层叠体5u是通过在由透明膜材料构成的基材(上基材)15上层叠透明电极(上侧透明电极、第1透明电极)16及取向层(上侧取向层)17从而形成的。
[0079]
〔基材〕
[0080]
基材6、15能够应用各种透明膜材料,但是优选应用光学各向异性较小的膜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材6、15应用了厚度100μm的聚碳酸酯膜,但是,能够应用各种厚度的膜材料,进一步,也可以应用cop(环烯烃聚合物)膜等。
[0081]
〔透明电极〕
[0082]
透明电极11、16为面状,能够应用适用于该种膜材料的各种电极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构成的透明电极材料形成。
[0083]
〔间隔件〕
[0084]
间隔件12是为了规定液晶层8的厚度而设置的,能够广泛应用各种树脂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光致抗蚀剂制作,通过在制作有透明电极11的基材6之上涂布光致抗蚀剂并进行曝光、显影从而制作的光致间隔件。间隔件12可以被设置于上侧层叠体5u,也可以被设置于上侧层叠体5u及下侧层叠体5d这两者。另外,间隔件12也可以设置在取向层13之上。进一步,间隔件也能够应用所谓的珠状间隔件。
[0085]
〔取向层〕
[0086]
取向层13、17由光取向层形成。可适用于该光取向层的光取向材料能够广泛采用能应用光取向的方法的各种材料,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使用光二聚型的材料。关于该光二聚型的材料,被“m.schadt,k.schmitt,v.kozinkovand v.chigrinov:jpn.j.appl.phys.,31,2155(1992)”、“m.schadt,h.seiberleand a.schuster:nature,381,212(1996)”等公开。此外,也可以代替光取向层,而通过摩擦处理来制作取向层,也可以通过进行微细的线状凹凸形状的赋形处理来制作取向层。
[0087]
〔液晶层〕
[0088]
液晶层8能够广泛应用可适用于这种调光膜1的各种液晶层材料。具体而言,作为液晶层8,例如能够应用默克(merck)公司生产的mlc2166等液晶材料。此外,液晶单元4被以包围液晶层8的方式配置有密封材料19,利用该密封材料19将上侧层叠体5u、下侧层叠体5d保持为一体,防止液晶材料的漏出。此处,密封材料19例如能够应用环氧树脂、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等。
[0089]
〔驱动电源〕
[0090]
驱动电源s1对调光膜1的透明电极11、16间施加以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极性切换的矩形波的驱动电压。当对被设置于上侧层叠体5u及下侧层叠体5d的透明电极11、16施加驱动电压时,在液晶层8上会产生电场。利用在液晶层8上产生的电场来控制被设置在液晶层8中的液晶层材料的取向。由此,能够控制调光膜1的透射光,能够实现调光。
[0091]
对于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中的液晶层8的取向控制,应用va方式(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型)。在va方式中,在驱动电源s1的振幅为0v(驱动电压为0v的情况)的无电场时,液晶层8的液晶分子进行垂直取向,由此,调光膜1对入射光进行遮光从而成为遮光状态。另外,当使该驱动电源s1的振幅增大而提高驱动电压时,液晶层8的液晶层进行水平取向,调光膜1使入射光透过。
[0092]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单元4利用所谓的单畴进行驱动。
[0093]
〔透过率的变动〕
[0094]
图3是示出调光膜1中的驱动电压与透过率的关系的图表。
[0095]
如图所示,利用驱动电源s1在调光膜1的透明电极11、16间施加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切换极性的矩形波形的驱动电压。
[0096]
在驱动电压的极性反转时,执行对透明电极11和16之间的液晶层的静电电容的充放电。充放电所需要的时间因调光膜1的静电电容、透明电极11、16的电阻值、以及从电源的连接方法而改变,但是,在图2的例子中,以约1毫秒左右的时间常数进行充放电。调光膜1的面积越大,静电电容越大,电极的电阻值也难以小于预定的值,难以使时间常数极端地缩短。
[0097]
因此,施加于液晶层8的电压会暂时降低,其结果,作用于液晶分子的电场会一瞬间降低。由此,液晶层的液晶层分子与该电场的降低联动地暂时变化方向之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由此,调光膜1的透过率会暂时降低。即,调光膜1的透过率并非恒定,而是以与其驱动电压变化的频率相同的第1频率(以下,称为透过率频率)进行变动。
[0098]
〔外来光与透过率变动的关系所导致的闪烁〕
[0099]
这样,在光量以第2频率(以下,称为外来光频率)进行变动的外来光从透过率以预定的透过率频率进行变动的调光膜1透过的情况下,由于透过率频率与外来光频率的关系,有时在透过调光膜1的光中会观察到“闪烁(flicker)”。此处,闪烁由于被根据光的明暗而察觉,从而当在透射光量上光量变化较小时难以被识别。另外,闪烁一般如果是30hz以上的频率则难以被识别。
[0100]
〔外来光频率〕
[0101]
图4是基于荧光灯的出射光的外来光光量的计测结果。荧光灯在利用频率50hz的商用电源来驱动的情况下,在该商用电源的每一个半周期进行管内放电。而且,利用该管内放电,荧光体发光并射出出射光,从而射出以频率100hz大致正弦波状地进行光量变化的出射光。由此,荧光灯所带来的外来光尽管光量以频率100hz变化,但是由于是30hz以上的频率,从而在该情况下不会被识别为闪烁。
[0102]
此外,近年来,经常被用作照明的led照明器具等被通过脉宽调制来控制明亮度。脉宽调制的光量的变化较大,由此,容易被识别为闪烁。在led照明器具等中,以作为高于30hz的频率的频率100hz以上来驱动。此外,将来自利用这样的驱动而变化的照明器具的外来光的频率称为外来光频率。
[0103]
〔透过率频率〕
[0104]
另一方面,当调光膜1的驱动电压的频率(与透过率频率相同的频率)较高时,每次切换极性时,因为透过率会降低,所以平均透过率会降低。因此,优选驱动电压的频率(透过率频率)不像外来光频率那样高,且为30hz以上。在图4中,透过率频率为43hz。当这样将透过率频率设为30hz以上时,还能够防止调光膜自身的透过率的变化所导致的透射光的闪烁。
[0105]
图5是示出使外来光频率100hz的外来光从透过率频率43hz的调光膜1透过时的、透射光的频率的图表。如图所示,如果微观地观察,则透射光尽管以与外来光频率相同的频率进行光量变化,但是该外来光频率所形成的各波峰会以透过率频率进行脉动,其结果,产生了波长0.075秒(13hz)这样的第3频率(以下,称为干涉光频率)的干涉波。该干涉光频率的13hz因为是比难以被识别到闪烁的极限频率30hz更低的频率,所以会被识别为闪烁。
[0106]
另一方面,图6是在与图5相同的照明下使用了相同的调光膜的情况下,改变视场角方向而测定的与图5同样的图表。在此情况下,干涉对透过率的调制度较低,不会被识别为“闪烁”。即,当改变视场角时,“闪烁”的可见方式会产生差异。
[0107]
接下来,说明观察调光膜1的角度所导致的“闪烁”的可见方式的差异。
[0108]
图7是说明单畴方式下的方位角等的定义的图。
[0109]
图7的(a)是调光膜1的概略剖视图。状态a示出在上述的透明电极11、16间未产生电场的情况下的液晶分子4a的状态,此时,液晶分子4a为其长轴方向相对于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为垂直方向的垂直取向的状态。状态b示出产生电场而液晶分子4a倾倒的状态,此时,在电极所产生的电场的作用下液晶分子4a向水平取向开始了旋转,使得液晶分子4a的长轴方向成为面内方向。
[0110]
图7的(b)是说明观察该调光膜的角度即极角α的图。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极角为在从下侧仰视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下,观察者e观察调光膜1的方向相对于调光膜1的法线方向(厚度方向)所成的角度(观察角度),是在图7的(b)中以附图标记α示出的角度。因此,在观察者e向正上方仰视的情况下,即,对调光膜1从与其膜面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的情况下,极角α=0
°

[0111]
图7的(c)是说明液晶分子的方位角的图。在产生了电场的情况下,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将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作为方位角0
°
,并以顺时针方向的朝向进行了定义。
[0112]
此处,进一步说明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与观察者e观察调光膜1的方向的关系。
[0113]
图17是说明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与观察者e观察调光膜1的方向的图。
[0114]
如上所述,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将产生电场而液晶分子4a倾倒的方向设为方位角0
°
。此时,例如,在观察者e以方位角0
°
观察调光膜1时,如图17的(a)所示,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观察者e观察调光膜1(液晶分子4a)的方向k1成为方位角0
°
的方向。即,观察者e看去的方向(观察的方向)与方位角0
°
所成的角度为0
°

[0115]
另外,例如,在以方位角30
°
观察调光膜1时、以180
°
观察时,分别如图17的(b)、(c)所示,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观察者e观察调光膜1(液晶分子4a)的方向k2、k3分别成为方位角30
°
、180
°
的方向。即,观察者e看去的方向(观察的方向)与方位角0
°
所成的角度分别为30
°
、180
°

[0116]
图8是示出使施加于调光膜1的电压变化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调光膜1时的透过率相对于施加电压的变动的图表。此外,调光膜1的观察是与调光膜1被安装于天窗132的状态同样地以在车内从下方看上方的状态进行的。
[0117]
图8中所示的“α=0
°”
相当于从正面方向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示出观察者从正下方仰视位于正上方(头上)的调光膜1的状态,即,以极角α=0
°
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另外,图8所示的其它角度0
°
、30
°
、45
°
、60
°
、75
°
、90
°
、120
°
、135
°
、150
°
、180
°
是示出观察调光膜1的角度的方位角,是示出以极角30
°
从下方仰视调光膜1的状态、且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以各方位角进行观察的情况。例如,图8中的“30
°”
示出了以极角α=30
°
仰视调光膜的状态、且以方位角30
°
(相对于方位角0
°
成30
°
的方向)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
[0118]
另外,图8、及后述的图13、图16是在从下方向上方看去的前提下计算透过率的。该透过率的计算是利用symtec株式会社制的lcd master进行的。另外,电压的施加所导致的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式为:固定液晶分子4a的下端,并使上部倾倒的概念。
[0119]
如图8所示,在以方位角180
°
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下,即,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液晶分子4a向近前方向倾倒过来的情况下,从比较低的电压起透过率就开始变化,在到达饱和透过率之后,即使提高电压,透过率也不怎么变化。
[0120]
如图8所图示,在以单点划线b包围的方位角120
°
~180
°
左右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下,与以虚线a包围的方位角0
°
~45
°
左右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相比,例如在4~7v左右的范围内,透过率相对于电压变化的变动较小。此时,并非液晶分子停止了旋转,而是如下状态:因为0
°
~45
°
的透过率在变动,所以尽管液晶分子在持续旋转,却因从观察者看去的角度而导致无法识别透过率的变化。
[0121]
闪烁的原因即透过率的变动的原因在于,由于施加于液晶分子的电压的极性的切换,导致液晶分子从水平取向状态向垂直取向的方向旋转一些,但是,并非完全恢复到垂直取向状态,而是稍微恢复的程度,因此,当对于这种程度的运动,透过率的变动较小时,闪烁难以被识别。因此,为了使闪烁难以被识别,只要使得以透过率相对于电压变动的变动较小的方向观察调光膜1即可。
[0122]
在车辆130的天窗132上安装调光膜1的情况下,从搭乘者观察调光膜1的方向存在偏差。即,后排座位的搭乘者看天窗132的可能性最高,驾驶员在驾驶中看天窗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搭乘者及驾驶员这两者都看天窗的前方侧的可能性(频度)较高,回头看天窗的后方侧的可能性较低。
[0123]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决定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方位角0
°
的方向),以使得在被观察的可能性最高的、搭乘者(尤其是后排座位的搭乘者)看天窗132的前方的情况下,闪烁难以被识别。
[0124]
如上所述,根据图8,在以由单点划线b包围的方位角120
°
~180
°
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下,调光膜1的透过率相对于电压的变化的变动较小。而且,透过率的变动较小时,闪烁难以被识别。因此,优选将调光膜1以后排座位的搭乘者观察天窗132的方向为方位角120
°
~180
°
附近的方式配置于天窗132。
[0125]
图9是示出被配置于天窗132的调光膜1的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与车内的位置的关系的图。
[0126]
如上所述,从减轻闪烁的观点出发,优选将调光膜1以车辆130的后排座位的搭乘
者观察天窗132的方向为方位角120
°
~180
°
附近的方式配置于天窗132。即,优选以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为车辆130的后方(包含斜后方)的方式将调光膜1安装于车辆130。
[0127]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如图9所示,液晶分子4a向左斜后方倾倒。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驾驶座如上所述被配置在右侧前部,但是,在驾驶座被配置在左侧前部的情况下,液晶分子4a向右斜后方倾倒。
[0128]
此外,使得液晶分子4a倾斜地倾倒是基于以下的理由。
[0129]
调光膜1被以俯视下的长方形形状制作,并被设定成直线偏光板2、3的迟相轴方向成为与该长方形形状的1边平行的朝向。在将直线偏光板2、3制造成矩形的情况下,为了增大制造过程中的取得数,而以迟相轴方向成为横方向或垂直方向的方式制造。而且,调光膜1的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是相对于迟相轴倾斜的角度。因此,调光膜1的液晶分子4a倾倒的方向相对于车辆130的行进方向倾斜。在采用这样的方式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实用上充分地减轻闪烁。
[0130]
但是,在能够充分允许取得数的减少的情况下,进而,在将直线偏光板2、3的迟相轴方向设定为倾斜方向而能够充分地确保直线偏光板的取得数的情况下,也可以以液晶分子4a相对于车辆130的行进方向并非向斜后方而是向作为行进方向的反方向的后方(相对于行进方向成180
°
的后方)倾倒的方式将调光膜1安装于天窗132。此时,车辆130的后排座位的搭乘者会以方位角180
°
观察天窗132及调光膜1,与以液晶分子4a向斜后方倾倒的方式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更有效地减轻闪烁。
[0131]
使液晶分子4a向左斜后方倾倒的原因在于:因为位于右侧前部的驾驶员回头看天窗的可能性较低,所以将驾驶员回头的方向,即,左斜后方的方向设为方位角0
°

[0132]
此时,进一步详细而言,在驾驶座被配置在车辆130的右侧前部的情况下,优选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方位角0
°
方向)设为相对于车辆130的行进方向逆时针旋转135
°
的方向。另外,在驾驶座被配置在车辆130的左侧前部的情况下,优选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设为相对于车辆的行进方向顺时针旋转135
°
的方向。若考虑到对称性,则最优选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相对于车辆130的行进方向为180
°
。但是,在此情况下,如上所述偏光板的利用效率变低,会导致成本上升。因此,优选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方位角0
°
方向)设为相对于车辆130的行进方向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135
°
的方向。
[0133]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搭乘者观察比自己就座的位置的正上方靠前方的天窗132时,与从其它方向看的情况相比,天窗132的调光膜1的透过率的变动被更小地识别。故此,搭乘者在通过天窗132看到外来光时难以观察到闪烁。
[0134]
(与供电位置的关系)
[0135]
图10是示出施加于调光膜1的电压的极性反转时的电压的变化的样子的图表。示出在时间常数为10μsec、0.1msec、1msec的情况下,对透明电极11施加了10v的电压时的在预定部位的经过时间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时间常数变长时,透明电极11中的电压低于10v的时间较长,即,电压的上升变得缓慢。
[0136]
当电压的上升变得缓慢时,液晶分子在电压的影响下会旋转。这样,调光膜1的透过率会变动。图10中的透过率的图表示出了时间常数为1msec时的透过率的变动。
[0137]
另外,当距供电位置的距离变远时,时间常数变长。因此,因为当在调光膜1中距供电位置的距离变远时,电压的上升变得缓慢且液晶会旋转,透过率会变动,所以闪烁变得容
易被目视识别。进一步,当距供电位置的距离变远时,在时间常数以内,电压无法完全上升,实效电压变低。
[0138]
图11是示出模拟了刚从本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的透明电极11的供电位置p0供电之后的、调光膜1内部的位置与电压的关系的结果的图。
[0139]
在实施方式中,图中箭头所示的调光膜1的左斜后方位置为供电位置p0。所谓左斜后方,是调光膜1的缘部中的、相对于从调光膜1的中心朝向车辆130的行进方向前侧的直线l倾斜了角度θ的直线l1上的位置。该角度θ大于90
°
且小于180
°

[0140]
如图11所示,接近供电位置p0的左斜后方的实效电压较高,当距供电位置p0的距离变远时,实效电压变低。而且,接近供电位置p0的左斜后方的时间常数较短,当距供电位置p0的距离变远时,时间常数变长。故此,接近供电位置p0的左斜后方透过率的变动较小,闪烁的目视识别的可能性较低,当距供电位置p0的距离变远时,透过率的变动较大,闪烁变得容易被目视识别。
[0141]
首先,说明对调光膜1的供电位置被设置在车辆130的右斜前方的情况。在该方式下,在供电位置周边的右斜前方,极性切换所导致的液晶分子的变动变小。但是,在距供电位置较远的左斜后方附近,液晶分子的变动变大。
[0142]
此时,从车辆130的前方向车内后方倾斜地通过调光膜1的光成为来自针对液晶分子的变动而透过率变动较小的方向(方位角120
°
~180
°
方向)的入射光,难以识别电压的极性切换所导致的液晶分子的变动所导致的闪烁。因此,即使是从车辆后方的距供电位置较远的区域通过的光,也难以识别到闪烁。
[0143]
但是,因为从车辆130的后方向车内前方倾斜地通过调光膜1的后方区域的光与车内的搭乘者仰视车辆后方时同样成为透过率的变动较大的方向(方位角0
°
~45
°
方向),所以电压的极性切换所导致的液晶分子的变动容易被识别为闪烁。
[0144]
另外,从车辆130的后方侧向车内的前方区域倾斜地通过调光膜1的前方区域的光的多数会通过车辆130的前窗玻璃而向车外射出。因此,即使将供电位置配置在车辆前方并减小调光膜1的前方区域中的液晶分子的变动,也无法享受其效果。
[0145]
与此不同,在将供电位置配置在车辆130的后方的情况下,在光从车辆130的斜后方向车内前方倾斜地透过调光膜1的情况下,在接近供电位置的车辆130后方的区域中,因为液晶分子的变动变小,所以能够抑制闪烁。
[0146]
另外,与上述的供电位置位于车辆130前方的情况同样,因为向车内前方倾斜地通过了调光膜1的前方区域的光的多数会通过前窗玻璃而向车外射出,所以闪烁难以被目视识别。
[0147]
此外,对于从车辆130的车身的正上方向透过调光膜1的光(从调光膜1的表面的法线方向透过调光膜1的光),从任何方向看都难以识别闪烁。
[0148]
因此,为了减轻光从车辆后方倾斜地入射到调光膜1的情况下的闪烁,优选调光膜1的供电位置p0为车辆130的后方,即,在车辆130的前后方向上比调光膜1的中央的点靠后方的、调光膜1的缘部,调光膜1的供电位置p0优选被设置在图9所示的成为车辆130后方的边1a的某处。
[0149]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将供电位置p0设在车辆130的左斜后方。此处,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调光膜1的液晶分子4a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向车辆
130的左斜后方倾倒,所以在车内的搭乘者观察天窗的情况下,车辆130的前方的闪烁难以被识别,但是,后方与前方相比,闪烁容易被识别。
[0150]
如上所述,通过将供电位置p0设在车辆130的左斜后方,从而在左斜后方的闪烁变得难以产生。当将供电位置p0设在左斜后方时,在距供电位置p0较远的右斜前方的闪烁变得容易产生,但是,如上所述,因为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为车辆130的左斜后方,所以在前方的闪烁难以被识别。因此,即使左斜后方为供电位置p0,在前方的闪烁被识别的可能性也较低。
[0151]
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不论从调光膜1的前方入射的光还是从后方入射的光的闪烁都变得难以产生。因此,车内的搭乘者在车内不会感到闪烁,不会产生不快感。
[015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调光膜1的供电位置p0优选车辆130的后方,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被设置在车辆130的左斜后方的例子,但是,在重视天窗132的车辆130前方侧的闪烁减轻效果的情况、或可以不考虑从天窗132(调光膜1)的车辆后方侧的区域向车内前方倾斜地入射的光的闪烁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供电位置p0设在车辆130的前方。在此情况下,供电位置p0优选具体而言被设置在图9所示的边1b的某处。
[0153]
(第2实施方式)
[0154]
接下来,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调光膜。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调光膜1的液晶分子4a被以多畴方式排列。对于其他内容,因为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
[0155]
图12是说明由2畴构成的多畴方式下的方位角的图,示出各畴的液晶分子4a-1、4a-2相互成90
°
的角度地倾倒的情况。
[0156]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施加电压,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液晶分子4a-1、4a-2向相互成90
°
的方向倾倒。在此情况下,将成为该2个液晶分子4a-1、4a-2的倾倒方向所成的角度的1/2即箭头c方向作为方位角0
°

[0157]
图13是图12的情况下的与第1实施方式的图8同样的图表,是示出使施加于调光膜1的电压变化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调光膜1时的透过率相对于施加电压的变动的图表。
[0158]
图13中所示的“α=0
°”
与上述的图8同样示出从正下方仰视正上方的调光膜的状态,即,以极角α=0
°
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另外,图13所示的其它角度0
°
、30
°
、45
°
、60
°
、75
°
、90
°
、120
°
、135
°
、150
°
、180
°
与上述的图8同样,是示出观察调光膜1的角度的方位角,示出了以极角30
°
从下方仰视调光膜1的状态、且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以各方位角进行观察的情况。此外,图13所示的方位角如用上述的图12说明的那样,将箭头c方向设为方位角0
°

[0159]
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以方位角120
°
~180
°
左右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下,与以方位角0
°
~60
°
左右观察调光膜1的情况相比,例如在4~7v左右的范围内透过率相对于电压变化的变动较小。但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因为在多畴中液晶分子向2个方向倾倒,所以被平均化,透过率相对于电压变化的变动缓慢。
[0160]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因为当透过率的变动较小时,闪烁难以被识别,所以为了使得闪烁难以被识别,而设置成调光膜1在透过率相对于电压变动的变动较小的方向上被观察。
[0161]
因此,在第2实施方式中,决定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以使得在被观察的可能性最高的、搭乘者(尤其是后排座位的搭乘者)看前方的情况下,闪烁难以被识别。
[0162]
如上所述,根据图13,在电压为4~7v左右的范围内,以方位角120
°
~180
°
观察调光膜1时,透过率相对于电压的变化的变动较小。而且,透过率的变动较小时,闪烁难以被识别。
[0163]
因此,以后排座位的搭乘者观察天窗132的方向成为方位角120
°
~180
°
附近的方式将调光膜1配置于天窗132。
[0164]
图14是示出被配置于天窗132的调光膜1的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与车内的位置的关系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设置成各畴的液晶分子4a向斜后方的左或右倾倒。
[0165]
此处,向斜后方的左右倾倒是指,在将车辆130的行进方向设为0
°
时,液晶分子4a的上端向斜后方,例如相对于行进方向
±
135
°
的方向倾倒。此时,在将车辆130的行进方向设为0
°
时,方位角0
°
成为180
°
的方向。
[0166]
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这样以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成为斜后方的左右的方式对车辆的天窗132配置了调光膜1。因此,在搭乘者观察自己就座的部位的正上方及更靠前方的天窗132时,与从其它方向看的情况相比,天窗132的调光膜1的透过率的变动被更小地识别。故此,在通过天窗132看到外来光时,闪烁难以被观察。
[0167]
而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优选将供电位置p0设在车辆130的后方,例如,将供电位置p0设在车辆130的左斜后方。通过这样,在左斜后方的闪烁变得难以产生。此处,当将供电位置p0设在左斜后方时,在距供电位置p0较远的右斜前方的闪烁变得容易产生,但是,因为液晶分子4a的倾倒方向为斜后方,所以在前方的闪烁难以被识别。因此,即使左斜后方为供电位置p0,在前方的闪烁被识别的可能性也较低。
[0168]
以上,在第2实施方式中,不论从调光膜1的前方入射的光还是从后方入射的光的闪烁都变得难以产生。因此,车内的搭乘者在车内不会感到闪烁,不会产生不快感。
[0169]
图15也是示出多畴方式(2畴)下的、各畴的液晶分子向相互成180
°
的角度的方向倾倒的情况。
[0170]
在此情况下,以一个液晶分子(例如,在图15中,液晶分子4a-1)为基准,将其倾倒方向(图15中所示的箭头d方向)设为方位角0
°

[0171]
图16是示出在图15的情况下使施加于调光膜1的电压变化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调光膜时的透过率相对于施加电压的变动的图表。
[0172]
图16中所示的角度0
°
、30
°
、45
°
、60
°
、90
°
与上述的图8等同样是示出观察调光膜1的角度的方位角,示出了以极角30
°
从下方仰视调光膜1的状态、且在调光膜1的面内方向中以各方位角观察的情况。此外,图16所示的方位角如用上述的图15说明的那样,将箭头d方向设为方位角0
°

[0173]
此外,在该方式下,因为液晶分子4a-1、4a-2倾倒的方向所成的角度为180
°
,所以在图16中示出了方位角0~90
°
下的结果。其原因在于,因为液晶分子4a-1、4a-2倾倒的方向所成的角度为180
°
,所以例如方位角10
°
、190
°
下的透过率与方位角350
°
、170
°
下的透过率相等,方位角90
°
~180
°
下的透过率实质上与方位角90
°
~0
°
下的透过率相等。
[0174]
如图所示,在此情况下,透过率相对于施加电压的变动不怎么随着观察调光膜1的方位角而变化。因此,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不被相对于车辆130的行进方向特别限定。但是,在该情况下,也通过将对调光膜1的供电位置p0设在车辆130的后方,从而来自背后的光变
得难以产生闪烁。另外,在将对调光膜1的供电位置p0设在车辆前方的情况下,来自前方的光变得难以产生闪烁。
[0175]
以下,说明第3实施方式至第7实施方式的调光膜及供电方法等。第3实施方式至第7实施方式所示的调光膜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同样能够安装于车辆130的天窗132、或窗、建筑物的窗等。
[0176]
另外,第3实施方式至第7实施方式是关于向调光膜的供电方向的实施方式,对于调光膜的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没有特别限定。
[0177]
〔比较方式〕
[0178]
接下来,为了使以下说明的第3~第7实施方式容易说明,而先说明比较方式。图18是说明第3~第7实施方式的比较方式的图。在该比较方式中,如图中箭头所示,在矩形的调光膜1的4处的角部中的1处角部设置有供电点p0。对调光膜1的液晶单元4的2个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从该供电点p0这一处供给电压。另外,该比较方式不限定液晶分子的倾倒方向等。
[0179]
图18是示出了施加频率60hz的10v的驱动电压的情况下的透明电极的电位分布的模拟结果,(a)示出下侧透明电极11的电位分布,(b)示出上侧透明电极16的电位分布。透明电极为ito且厚度100nm,调光膜的大小为1.2(m)
×
0.8(m)。
[0180]
图19是将图18以距供电点p0的距离与透明电极的电位的关系示出的图表。a示出上侧透明电极16的电位,b示出下侧透明电极11的电位。
[0181]
图20示出与图18相同的条件下的上侧透明电极16与下侧透明电极11之间的电场。
[0182]
图21是将图20以距供电点p0的距离和电场强度示出的图表。
[0183]
在比较方式中,如图所示,接近供电点p0处的电压较高,随着距供电点p0的距离变远,电压变小。即使向供电点p0施加10v的电压,在与供电点p0为对角的位置的点p3的电压在该图18的例子中为6.5v左右。即,驱动电压的极性反转的时的时间常数也在远离供电点p0处较长,存在透过率的降低较大的倾向。因此,在比较方式中,在距供电点p0较远的部分,透过率的变动较大,闪烁容易被识别。
[0184]
(第3实施方式)
[0185]
图22是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a的基本构成的剖视图。
[0186]
图23是第1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a的俯视图。
[0187]
如图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a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下侧透明电极11与上侧透明电极16的纵横比彼此稍微不同,并被以彼此的侧边相互错开的方式配置,供电方法不同,除此以外,为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同样的方式。
[0188]
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与比较方式同样,如图中箭头所示,在矩形的调光膜1的4处的角部中的1处角部设置有供电点p0。对调光膜1的液晶单元4的2个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从该供电点p0供给电压。
[018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下侧透明电极11被设置在基材6的整个面上,上侧透明电极16被设置在基材15的整个面上,所以下侧透明电极11与基材6为同形,上侧透明电极16与基材15为同形。
[019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材6的下侧透明电极11侧的面上设置有密合层6a,另外,在基材15的上侧透明电极16侧的面上设置有密合层15a。
[0191]
密合层6a、15a由无机物、有机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形成。作为无机物,优选sio
x
(x=1~2)、mgf2、al2o3、tio2、nb2o5等。作为有机物,可举出丙烯酸树脂、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硅氧烷系聚合物等,优选使用由三聚氰胺树脂、醇酸树脂、有机硅烷缩合物的混合物构成的热固化型树脂。
[0192]
另外,密合层6a、15a的制造方法为真空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干式工艺、或湿法(涂布法)等。
[0193]
密合层6a、15a为1层、或2层以上的多层,作为整体的厚度优选1~300nm左右。
[0194]
另外,如图22及图2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a中,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的大小不同。
[0195]
即,上侧透明电极16的长边方向的长度lu比下侧透明电极11的长边方向长度ld长,上侧透明电极16的短边方向长度wu比下侧透明电极11的短边方向长度wd短。
[0196]
这样形状不同的2个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被以彼此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配置。这样,上侧透明电极16的4侧边中的从供电点p0沿长边方向(第1方向)延伸的上部第1侧边5ul、与下侧透明电极11的4侧边中的从供电点p0沿长边方向延伸的下部第1侧边5dl保持相互平行关系,并且例如分离2mm左右。此外,不需要严格地平行。
[0197]
而且,上侧透明电极16的4侧边中的从供电点p0沿短边方向(第2方向)延伸的上部第2侧边5us、与下侧透明电极11的4侧边中的从供电点p0沿短边方向延伸的下部第2侧边5ds保持相互平行关系,并且例如分离2mm左右。
[0198]
由此,在上侧透明电极16中,在从供电点p0沿短边方向延伸到p2的缘部上形成朝向下侧透明电极11侧的露出面(第1露出面)5u。
[0199]
另外,在下侧透明电极11中,在从供电点p0沿长边方向延伸到p1的缘部上形成朝向上侧透明电极16侧的露出面(第2露出面)5d。
[0200]
fpc(柔性印刷电路板)21从驱动电源s1延伸到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的供电点p0,并在该供电点p0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点连接。
[0201]
fpc21隔着绝缘层而层叠有2层铜箔,在供电点p0,被2层层叠的铜箔中的一个铜箔被以与一个透明电极(例如,上侧透明电极)电连接的方式配置,另一个铜箔被以与另一个透明电极(例如,下侧透明电极)电连接的方式配置。而且,fpc21从供电点p0分支成2个方向的fpc21a和fpc21b。此外,对于fpc21a和fpc21b,既可以将分开制作的fpc分别连接在fpc21上,也可以将分开制作并连接起来的2根fpc21a和fpc21b连接在fpc21上。fpc21a沿着露出面5d延伸,fpc21b沿着露出面5u延伸。
[0202]
在本实施方式中,fpc21的铜箔的表面进一步被覆盖层覆盖,使用了在厚度方向上为覆盖层、铜箔、绝缘层、铜箔、覆盖层的顺序的5层构造的fpc。此外,关于fpc21的层叠构造,不限于此,可以适当选择使用,例如也可以采用在厚度方向上隔着绝缘体层叠有3层以上的铜箔的形态。
[0203]
fpc21a、21b由胶带等固定。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粘接剂来粘贴。
[0204]
而且,fpc21a、21b分别沿着基材6、15的外缘部延伸,在被设置在与供电点p0相邻的角部的连接点p1、p2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电连接。此时,fpc21a、fpc21b分别在对应的连接点,2层层叠的铜箔中的一个铜箔被以与一个透明电极(例如,上侧透明电极)电连接的方式配置,另一个铜箔被以与另一个透明电极(例如,下侧透明电极)电连接的
方式配置。
[0205]
fpc21a、21b在供电点p0和被设置在与其相邻的角部的连接点p1、p2以外,不与电极导通。
[0206]
即,fpc21a、21b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未以面(线)方式连续地电连接,而是在隔开预定间隔的多个点(供电点及连接点)电连接。
[0207]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fpc21a在供电点p0、和被设置在与其相邻的角部的连接点p1这2点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电连接,fpc21b在供电点p0、和被设置在与其相邻的角部的连接点p2这2点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电连接。但是,不被限定于此,各个fpc21a、21b也可以在2点以上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电连接。
[0208]
另外,fpc21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在角部的连接点p1、p2连接,但是,不被限定于此,也可以在角部以外的部位连接。
[0209]
图24是fpc的铜箔的厚度为35μm、宽度为2mm、并施加了以频率240hz切换极性的10v的驱动电压的情况下的下侧透明电极11和上侧透明电极16的电位,(a)示出上侧层叠体5u的电极的电位,(b)示出下侧层叠体5d的电极的电位。
[0210]
此外,fpc的铜箔的厚度不限于35μm,只要为9μm以上即可。
[0211]
图25是示出在相同条件下的在上侧层叠体5u与下侧层叠体5d之间产生的电场的图。
[0212]
图26示出在相同条件下的在下侧透明电极11与上侧透明电极16间的电位差和距供电点p0的距离的关系。
[0213]
图27是示出在相同条件下的第3实施方式及后述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距供电点p0的距离和下侧透明电极11与上侧透明电极16间的电位差的关系的图。
[0214]
(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
[0215]
(1)如图24及图25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图18的比较方式相比,在调光膜1a的面内的电压降较少。另外,如图26所示,关于切换极性的频率,频率较高时,随着距供电点p0的距离变远而产生的电压的下降比例变大。
[0216]
而且,如图27所示,施加了以频率240hz切换极性的10v的驱动电压的情况下的极性切换后1msec的时刻的、在距供电点p0的距离为1.4m左右的位置(与供电点p0成对角的p3附近)的上侧透明电极16与下侧透明电极11间的电位差为9.7v左右。
[0217]
该值距10v的差与图27所示的比较方式中的电位差的6.5v距10v的差相比,减少了很多。
[0218]
即,在从供电点p0远离的位置,驱动电压的极性反转时的时间常数与比较方式相比变短,透过率的降低变小。因此,在距供电点p0较远的部分,透过率的变动也较小,闪烁变得难以被识别。
[0219]
(2)根据本实施方式,从驱动电源s1直接连接的供电点p0为1个。将fpc21从该供电点p0沿着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的侧边的2个方向延伸。通过fpc21这样延伸,并在从供电点p0远离的连接点p1、p2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连接,从而也从供电点p0以外处进行向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的供电。
[0220]
由此,与增加供电点p0的数量的情况相比,布线容易,且能够以容易的设置作业来减小透过率的降低。
[0221]
(3)例如,也可以想到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a内配置总线线路,从而将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的薄层电阻实质上降低。在此情况下,虽然供电效率会提高,但是总线线路会导致损害外观。在为了使得总线线路不明显而较细地形成的情况下,会导致成本上升。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fpc21被设置在外周部,所以能够在将调光膜1a安装到天窗132时覆盖fpc21,不会损害外观,另外,也不会为了较细地形成而成本上升。
[0222]
另外,fpc21未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的侧边整体连接,而是在从供电点p0离开了预定距离的位置(连接点p1、p2)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电连接。在与侧边整体连接的情况下在中途会引起电压降,但是,因为在从供电点p0远离的连接点p1、p2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连接,所以在连接点的电压降较小。
[022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调光膜1a例示了利用基材6、15夹持液晶层8的方式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在交流电压驱动且没有滞后性、记忆性的驱动方式,例如spd(suspended particle device:悬浮粒子装置)方式的调光膜中,也能够通过设置同样的构成作为供电方法,从而得到同样的效果。
[0224]
〔变形方式1〕
[0225]
此外,在图26中,当驱动电压的频率变高时,各膜的充电时间(或者放电时间)在60hz下为8.3msec,在120hz为4.2msec,在480hz下为2.1msec。时间常数是调光膜1a的固有的值,不依赖于频率。当距供电点p0的距离变远时,若时间常数变长而在上述时间内未完成充放电,则实效电压变低。因为电压的降低的程度是时间越短而越变大,所以频率越高,电压的降低的程度越变大。
[0226]
在图26中,随着距供电位置变远而到达电位差的频率依赖性变大。这表示随着距供电位置变远而时间常数变长。因此,在即使以30hz~60hz驱动的时闪烁也明显的情况下,优选比本实施方式进一步增加连接点。例如,可以延长fpc21a、21b的任一者而在图23所示的与供电点p0成对角的位置p3也设置连接点。这样,根据变形方式,在从供电点p0远离的位置也能够减轻电场的降低。
[0227]
〔变形方式2〕
[0228]
在图23中,示出了fpc21a、21b从供电点p0沿2个方向延伸,并在2个连接点p1、p2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电连接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连接点设为1个。
[0229]
图35是变形方式2的调光膜的俯视图。图35的(a)是变形方式2的调光膜的一个例子(调光膜1d-1)的俯视图,图35的(b)是变形方式的调光膜的另一个例子(调光膜1d-2)的俯视图。
[0230]
如图35的(a)所示,调光膜1d-1中,1根fpc21a从供电点p0沿着露出面5d向1个方向延伸,并与在连接点p1处的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电连接。即,在该调光膜1d-1中,仅在供电点p0和连接点p1这2点与电极导通。
[0231]
另外,如图35的(b)所示,调光膜1d-2中,一根fpc21b从供电点p0沿着露出面5u向一个方向延伸,并与在连接点p2处的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电连接。即,在该调光膜1d-2中,仅在供电点p0和连接点p2这2点与电极导通。
[0232]
在采用这样的方式的情况下,与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相比,电位差的梯度变得略微陡峭,但是,在实用上能够充分减轻闪烁(闪烁)。另外,尤其是在调光膜的大小比第3实施方
式所示的大小(1.2m
×
0.8m)小的情况下等,电位差的梯度变缓慢,能够有效地减轻闪烁。
[0233]
另外,在采用这样的方式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布线等所需要的构件个数,能够在抑制生产成本等的同时充分地减轻闪烁。
[0234]
(第4实施方式)
[0235]
图28是示出fpc21的铜箔的厚度为9μm、从驱动电源s1供给的电压的频率为60hz、120hz、240hz、480hz的情况下的两电极间的电位差与距供电点p0的距离的关系的、与图26对应的图。此外,铜箔的宽度为2mm。
[0236]
与图26相比,随着距供电点p0的距离变远,实效电压变得更低。在240hz的情况下,在距供电点p0的距离为1.4m左右处,变成许容范围的电位差9v以下。因此,闪烁变得容易明显。
[0237]
但是,在60hz或120hz下,因为在对角线上的点p3的实效电压为作为许容范围的9v以上,所以在以60hz以下的频率驱动的情况下,不会发现透过率有较大的差异。
[0238]
但是,在铜箔的厚度为9μm的情况、由于时间常数变长从而闪烁明显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通过再增加1个连接点,例如在位置p3增加,从而能够改善闪烁的程度。另外,通过将线宽从2mm进一步加宽,也能够改善闪烁的程度。
[0239]
(第5实施方式)
[0240]
接下来,说明第5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b。图29是第5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b的俯视图,(a)是说明上侧透明电极16的图案形状的图,(b)是说明下侧透明电极11的图案形状的图。
[0241]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第5实施方式与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上侧透明电极16及下侧透明电极11的形状。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关于取向层17、13的记载,但是,在上侧透明电极16及下侧透明电极11上形成有取向层17、13。
[0242]
(密合层)
[0243]
在第5实施方式中,如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在基材15(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上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有密合层15a,在该密合层15a之上设置有上侧透明电极16。
[0244]
另外,在基材6(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下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有密合层6a,在该密合层6a之上设置有下侧透明电极11。
[0245]
密合层15a、6a是为了提高上侧透明电极16及下侧透明电极11与上基材15及下基材6的密合性而设置的,但是,密封材料19与密合层15a、6a的粘接性也高于密封材料19与上侧透明电极16及下侧透明电极11的密合性。
[0246]
如图29的(a)所示,上基材15和下基材6的纵横比彼此略微不同,上基材15和下基材6被以彼此的侧边相互错开的方式配置。
[0247]
这样,因为上基材15和下基材6错开地配置,所以在上基材15中的与下基材6重合的层叠区域的外侧,形成有朝向下基材6侧的露出面5u1和露出面5u2。另外,在下基材6中的与上基材15重合的层叠区域的外侧,形成有朝向上基材15侧的露出面5d1和露出面5d2(参照图29的(b))。
[0248]
(上侧透明电极)
[0249]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透明电极16未被设置于上基材15的整个面上,而是存在密合层15a露出的第1露出区域30。上侧透明电极16由该第1露出区域30分割成相互电连接的
(连续的)多个区域。
[0250]
上侧透明电极16的多个区域为以下的区域。
[0251]
(1)在露出面5u1上设置的露出面电极部16a1、及在露出面5u2上设置的露出面电极部16a2。
[0252]
(2)上基材15中的与下基材6的层叠区域内的、距外缘部一定距离地设置在内侧的、比层叠区域小一圈的矩形的内侧电极部16b。
[0253]
(3)上基材15中的与下基材6的层叠区域内的、在包围内侧电极部16b的外周的一定宽度的外周区域中设置的、在供电点p0(p0u)、连接点p1(p1u)、连接点p2(p2u)各自的附近设置的角部电极部16c0、16c1、16c2。
[0254]
此处,在第5实施方式中,将供电点p0中的、向上侧透明电极16供电的供电点称为p0u,将向下侧透明电极11供电的供电点称为p0d。供电点p0u是供电点p0中的被设置在露出面5u2上的供电点,供电点p0d是供电点p0中的被设置在露出面5d1上的供电点。
[0255]
将连接点p1中的、与上侧透明电极16连接的连接点称为p1u,将与下侧透明电极11连接的连接点称为p1d。
[0256]
连接点p1d是连接点p1中的被设置在露出面5d1上的连接点。
[0257]
连接点p1u是连接点p1中的被设置在露出面5u1上的连接点,处于fpc21a从连接点p1d进一步延伸处。
[0258]
将连接点p2中的、与上侧透明电极16连接的连接点称为p2u,将与下侧透明电极1连接的连接点称为p2d。
[0259]
连接点p2u是连接点p2中的被设置在露出面5u2上的连接点。
[0260]
连接点p2d是连接点p2中的被设置在露出面5d1上的连接点,处于fpc21b从连接点p2u进一步延伸处。
[0261]
即,上基材15的、从层叠区域内的包围内侧电极部16b的外周的一定宽度的外周区域除了角部电极部16c0、16c1、16c2之外的部分是未设置上侧透明电极16的第1露出区域30。该部分中,作为上侧透明电极16的下层的密合层15a露出。
[0262]
图30是图29的(a)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s的放大图。如图所示,在角部电极部16c1(图30中未图示,但是角部电极部16c0、16c2也同样),上侧透明电极16被局部地除去,密合层15a条状地露出,在该部分也设置有多个第1露出区域30。
[0263]
这些第1露出区域30是通过利用蚀刻将上侧透明电极16局部地除去从而进行的。此外,第1露出区域30不被限定于图示的形状。例如被设置在角部电极部16c1上的条状的部分只要是不会妨碍如图中箭头所示从连接点p1u向内侧电极部16b的电流流动那样的形状即可,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0264]
而且,内侧电极部16b和露出面电极部16a1在连接点p1u附近由角部电极部16c1电连接。
[0265]
另外,虽未图示,但是,内侧电极部16b和露出面电极部16a2在供电点p0u附近由角部电极部16c0电连接,在连接点p2u附近由角部电极部16c2电连接。
[0266]
(下侧透明电极)
[0267]
下侧透明电极11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未被设置在下基材6的整个面上,存在密合层15a露出的第2露出区域31。下侧透明电极11由该第2露出区域31分割成相互电连接的多个
区域。
[0268]
下侧透明电极11的多个区域是以下区域。
[0269]
(1)在露出面5d1上设置的露出面电极部11a1、以及在露出面5d2上设置的露出面电极部11a2。
[0270]
(2)下基材6中的与上基材15的层叠区域内的、距外缘部一定距离地设置在内侧的、比层叠区域小一圈的矩形的内侧电极部11b。
[0271]
(3)基材6中的与上基材15的层叠区域内的、在包围内侧电极部11b的外周的一定宽度的外周区域中设置的、在供电点p0(p0d)、连接点p1(p1d)、连接点p2(p2d)各自的附近设置的角部电极部11c0、11c1、11c2。
[0272]
即,下基材6的、从层叠区域内的包围内侧电极部11b的外周的一定宽度的外周区域除了角部电极部11c0、11c1、11c2之外的部分是未设置下侧透明电极11的第2露出区域31。该部分中,作为下侧透明电极11的下层的密合层15a露出。
[0273]
另外,在角部电极部11c0、11c1、11c2中,下侧透明电极11也被局部地除去,密合层15a条状地露出,在该部分也设置有多个第2露出区域31。
[0274]
而且,内侧电极部11b和露出面电极部11a1在供电点p0d附近由角部电极部11c0电连接,在连接点p1d附近由角部电极部11c1电连接。
[0275]
内侧电极部11b和露出面电极部11a2在连接点p2d附近由角部电极部11c2电连接。
[0276]
(制造方法)
[0277]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a的制造方法。图31是示出调光膜1a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0278]
(下侧层叠体制造工序sp2)
[0279]
首先,在下侧层叠体制造工序sp2中,制造下侧层叠体5d。
[0280]
下侧层叠体制造工序sp2包含密合层制造工序sp2-1、下侧透明电极制造工序sp2-2、下侧取向层制造工序sp2-3、蚀刻工序sp2-4、以及间隔件配置工序sp2-5。
[0281]
在密合层制造工序sp2-1中,在下基材6的一个面上例如利用涂布法,使用丙烯系树脂来制造密合层6a。
[0282]
在下侧透明电极制造工序sp2-2中,在下基材6的密合层6a上,利用溅射等真空成膜法,使用ito在大致整个面上制造下侧透明电极11。
[0283]
在下侧取向层制造工序sp2-3中,在下基材6的下侧透明电极11上,在涂布了取向层(下侧取向层)13所需的涂布液并进行了干燥后,利用紫外线的照射使其固化,从而制造下侧取向层13。
[0284]
在蚀刻工序sp2-4中,利用蚀刻,将下侧取向层13及下侧透明电极11局部地除去。
[0285]
如上所述,下侧取向层13及下侧透明电极11被除去的部分是层叠区域内的、从包围内侧电极部11b的外周的一定宽度的区域除了角部电极部11c0、11c1、11c2之外的部分、以及角部电极部11c0、11c1、11c2内的条状的部分。
[0286]
于是,这些下侧取向层13及下侧透明电极11被除去的部分成为密合层6a露出的第2露出区域31。
[0287]
接下来,在间隔件配置工序sp2-5中,在利用旋涂法等涂布了作为间隔件12而分散有珠状间隔件的涂布液后,依次执行干燥、烧制的处理,由此,在下基材6的整个面上随机
地配置间隔件12(珠状间隔件)。由此,制造下侧层叠体5d。
[028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将珠状间隔件用作间隔件12的方式,但是,不被限定于此,也可以如第1实施方式那样使用光致间隔件。
[0289]
(上侧层叠体制造工序sp3)
[0290]
接下来的上侧层叠体制造工序sp3除了不包含间隔件配置工序以外,与下侧层叠体制造工序sp2同样。即,上侧层叠体制造工序sp3包含密合层制造工序sp3-1、上侧透明电极制造工序sp3-2、上侧取向层制造工序sp3-3、以及蚀刻工序sp3-4。
[0291]
在密合层制造工序sp3-1中,在上基材15的一个面上,利用涂布法,使用丙烯系树脂来制造密合层15a。
[0292]
在上侧透明电极制造工序sp3-2中,在上基材15的密合层15a上,利用溅射等真空成膜法,使用ito在大致整个面上制造上侧透明电极16。
[0293]
在上侧取向层制造工序sp3-3中,在上基材15的上侧透明电极16上涂布了取向层(上侧取向层)17所需的涂布液并进行了干燥后,利用紫外线的照射使其固化,从而制造上侧取向层17。
[0294]
在蚀刻工序sp3-4中,利用蚀刻将上侧取向层17及上侧透明电极16局部地除去。
[0295]
上侧取向层17及上侧透明电极16被除去的部分是层叠区域内的、从包围内侧电极部16b的外周的一定宽度的外周区域除了角部电极部16c0、16c1、16c2之外的部分、以及角部电极部16c0、16c1、16c2内的条状的部分。
[0296]
于是,在该上侧取向层17及上侧透明电极16被除去的部分,密合层15a露出,形成第1露出区域30。
[0297]
在上侧层叠体制造工序sp3之后的密封材料涂布工序sp4中,使用分配器在下基材6上涂布密封材料19。
[0298]
此时,涂布密封材料19的区域是距层叠区域的外周有一定宽度的、在图18中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t。
[0299]
该区域t是除了角部电极部11c0、11c1、11c2以外未设置下侧透明电极11从而密合层6a露出的第2露出区域31。在角部电极部11c0、11c1、11c2,密合层6a也条状地露出。因此,密封材料19在未设置下侧透明电极11的部分与密合层6a接触。
[0300]
此处,因为密合层6a与密封材料19的粘接强度高于下侧透明电极11与密封材料19的密合强度,所以密封材料19与下基材6良好地粘接。
[0301]
接下来,在液晶流入工序sp5中,向该框状的密封材料19的内部流入液晶。
[0302]
此外,关于液晶的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多点odf(one drop filling:滴下式注入)注入法。所谓多点odf,是在粘合另一个层叠体之前,在密封材料19内的多个位置利用分配器等滴下液晶材料的方法。
[0303]
另外,不限于多点odf注入法,也可以使用在层叠了上侧层叠体5u、下侧层叠体5d后,向在液晶层8所涉及的部位形成的空隙中填充液晶材料的方法等。
[0304]
在层叠工序sp6中,例如通过利用辊来按压、贴合上侧层叠体5u、下侧层叠体5d,从而使配置在下侧层叠体5d上的液晶材料摊开。此时,调光膜1a的中央部处的上侧层叠体5u与下侧层叠体5d之间的距离被保持成间隔件12(珠状间隔件)的厚度。
[0305]
此时,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上侧层叠体5u和下侧层叠体5d被以侧边错开的方式配
置。由此,在上侧层叠体5u中,形成露出面(第1露出面)5u1、5u2,在下侧层叠体5d中,形成露出面(第2露出面)5d1、5d2。
[0306]
通过该贴合,上基材15中与密封材料19接触的区域是距层叠区域的外周有一定宽度的、在图18中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
[0307]
该部分是除了角部电极部16c0、16c1、16c2以外未设置上侧透明电极16从而密合层15a露出的第1露出区域30,另外,在角部电极部16c0、16c1、16c2,密合层15a也条状地露出。因此,密封材料19在未设置下侧透明电极11的部分与密合层6a接触。
[0308]
此处,因为密合层15a与密封材料19的粘接强度高于上侧透明电极16与密封材料19的密合强度,所以密封材料19与上基材15良好地粘接。
[0309]
然后,在密封材料19固化工序sp7中,利用紫外线照射及加热使密封材料19固化,制造液晶单元4。
[0310]
在接下来的剪裁工序sp8中,将这样制作出来的层叠体剪裁成矩形形状。此外,剪裁能够广泛应用使用了激光束的照射、模具的剪裁等可适用于这种膜材料的剪裁的各种方法。
[0311]
然后,在贴合工序sp9中,在液晶单元4的两侧,利用粘接剂分别贴合直线偏光板2、直线偏光板3。此外,在使用宾主型液晶并省略直线偏光板的情况下,能够省略该贴合工序。
[0312]
进一步,在fpc安装工序sp10中,将从驱动电源s1延伸的fpc(柔性印刷电路板)21安装在调光膜1b上。
[0313]
fpc被分开到2个方向,一个fpc21a与露出面电极部11a1的供电点p0d连接,另一个fpc21b与露出面电极部16a2的供电点p0u连接。fpc21a和fpc21b分别是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和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2层构造。
[0314]
fpc21a沿着露出面电极部11a1延伸,fpc21a的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部分在供电点p0(p0d)及连接点p1(p1d)与露出面电极部11a1电连接(参照图29的(b)),fpc21a的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部分在连接点p1(p1u)与露出面电极部16a1电连接(参照图29的(a))。
[0315]
fpc21b沿着露出面电极部16a2延伸,fpc21b的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部分在供电点p0(p0u)及连接点p2(p2u)与露出面电极部11a2电连接(参照图29的(a)),fpc21b的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部分在连接点p2(p2d)与露出面电极部11a2电连接(参照图29的(b))。
[0316]
以上,这样制造调光膜1b。
[0317]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与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同样的效果,还具有以下的效果。
[0318]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下基材6中,涂布密封材料19的区域是距层叠区域的外周有一定宽度的、在图30中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该部分除了角部电极部11c0、11c1、11c2以外未设置下侧透明电极11,是密合层6a露出的第2露出区域31,在角部电极部11c0、11c1、11c2中密合层6a也条状地露出。
[0319]
另外,在上基材15中,与密封材料19接触的区域是距层叠区域的外周有一定宽度的、在图30中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该部分除了角部电极部16c0、16c1、16c2以外未设置上侧透明电极16,是密合层15a露出的第1露出区域30,在角部电极部16c0、16c1、16c2中,密合层15a也条状地露出。
[0320]
即,密封材料19与被设置于上基材15的密合层15a及被设置于下基材6的密合层6a接触,密合层15a及密合层6a与密封材料19的粘接强度高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
16与密封材料19的密合强度。
[0321]
因此,密封材料19与下基材6及上基材15的密合性良好,密封材料19剥离等的可能性较小。
[032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距层叠区域的外周有一定宽度的区域中,除了角部电极部16c0、16c1、16c2以外未设置上侧透明电极16,另外,除了角部电极部11c0、11c1、11c2以外未设置下侧透明电极11,密合层15a露出的方式。
[0323]
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角部电极部以外的区域中,以局部地残留透明电极16、11的方式图案形成。这样,密合性因图案形成的透明电极16、11的凹凸而提高。
[0324]
进一步,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下基材6及上基材15中的密合层6a及密合层15a的露出方法是在蚀刻工序中进行的,所以具有容易图案形成这样的效果。
[0325]
(第6实施方式)
[0326]
接下来,说明第6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c。图32是第6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c的俯视图,(a)是说明上侧透明电极16的图案形状的图,(b)是说明下侧透明电极11的图案形状的图。
[0327]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第3实施方式或第5实施方式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第6实施方式与第5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基材15(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上基材)及基材6(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下基材)的形状、上侧透明电极16及下侧透明电极11的形状、以及布线方法。
[0328]
在第6实施方式中,也在上基材15的表面上形成有密合层15a,在该密合层15a上设置有上侧透明电极16。另外,在下基材6的表面上也形成有密合层6a,在该密合层6a上设置有下侧透明电极11。
[0329]
如图32的(a)所示,上基材15为与下基材6大体相似的矩形形状,比下基材6小。而且,上基材15被以外周4个边中的2个边重合的方式层叠在下基材6上。重合的2个边是从相对于供电点p0处于对角上的点p4延伸的2个边。
[0330]
由此,在下侧透明电极11中,在从供电点p0(p0d)沿着长边方向延伸到连接点p1(p1d、p1u)的缘部,形成朝向上侧透明电极16侧的露出面5d1。另外,在从供电点p0(p0u)沿着长边方向延伸到连接点p2(p2d、p2u)的缘部,形成朝向上侧透明电极16侧的露出面5d2。
[0331]
此外,在第6实施方式中,将供电点p0中的、向上侧透明电极16供电的供电点称为p0u,将向下侧透明电极11供电的供电点称为p0d。
[0332]
供电点p0u是供电点p0中的被设置在露出面5d2上的供电点,供电点p0d是供电点p0中的被设置在露出面5d1上的供电点。
[0333]
将连接点p1中的、与上侧透明电极16连接的连接点称为p1u,将与下侧透明电极11连接的连接点称为p1d。
[0334]
连接点p1u被设置在露出面5d1中的与供电点p0反端侧的端部,连接点p1d是露出面5d1中的与供电点p0反端侧的端部的区域,但是被配置在比连接点p1u靠供电点p0侧的位置。
[0335]
将连接点p2中的、与上侧透明电极16连接的连接点称为p2u,将与下侧透明电极11连接的连接点称为p2d。
[0336]
连接点p2u被设置在露出面5d2中的与供电点p0反端侧的端部,连接点p2d是露出面5d2中的与供电点p0反端侧给的端部的区域,但是被配置在比连接点p2u靠供电点p0侧的
位置。
[0337]
(上侧透明电极)
[0338]
上侧透明电极16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被设置在上基材15的整个面上,存在密合层15a露出的第1露出区域30。上侧透明电极16由该第1露出区域30分割成相互电连接的多个区域。
[0339]
上侧透明电极16所包括的多个区域为以下区域。
[0340]
(1)距上基材15的外周一定距离内侧的、比上基材15小一圈的矩形的内侧电极部16b。
[0341]
(2)内侧电极部16b的外周区域中的角部附近区域的、被设置在供电点p0u、连接点p1u、连接点p2u各自的附近的角部电极16e0、16e1、16e2。
[0342]
即,上基材15的、从层叠区域内的包围内侧电极部16b的外周的一定宽度的外周区域除了角部电极16e0、16e1、16e2之外部分是未设置上侧透明电极16的第1露出区域30。在该部分,作为上侧透明电极16的下层的密合层15a露出。
[0343]
另外,与第5实施方式同样,在角部电极16e0、16e1、16e2中,上侧透明电极16被局部地除去,密合层条状地露出,在该部分也设置有多个第1露出区域30。
[0344]
(下侧透明电极)
[0345]
下侧透明电极11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未被设置在下基材6的整个面上,存在密合层15a露出的第2露出区域31。下侧透明电极11由该第2露出区域31分割成相互电连接的多个区域。
[0346]
下侧透明电极11所包括的多个区域为以下区域。
[0347]
(1)下基材6中的与上基材15的层叠区域内的、距外缘部有一定距离地被设置在内侧的、比层叠区域小一圈的矩形的内侧电极部11b。
[0348]
(2-1)被设置在露出面5d1的连接点p1d上、从露出面5d1延伸到层叠区域的内部、且与内侧电极部11b电连接的角部电极部11f1。
[0349]
(2-2)被设置在露出面5d1的供电点p0d上、从露出面5d1延伸到层叠区域的内部、且与内侧电极部11b电连接的角部电极部11f0。
[0350]
(2-3)被设置在露出面5d2的连接点p2d上、从露出面5d2延伸到层叠区域的内部、且与内侧电极部11b电连接的角部电极部11f2。
[0351]
(3-1)被设置在露出面5d1的连接点p1u上、从露出面5d1延伸到层叠区域的内部、且未与内侧电极部11b电连接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
[0352]
(3-2)被设置在露出面5d2的供电点p0u上、从露出面5d2延伸到层叠区域的内部、且未与内侧电极部11b电连接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0。
[0353]
(3-3)被设置在露出面5d2的连接点p2u上、从露出面5d2延伸到层叠区域的内部、且未与内侧电极部11b电连接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2。
[0354]
图33是图32的用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s的放大图,是说明上下透明电极的图案形状的图,图34是沿着图33的a-b线的剖视图。
[0355]
如图所示,在上基材15与下基材6的层叠区域中的、被设置在上基材15上的角部电极16e1、和被设置在下基材6上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重合的部分,配置有珠密封部191,该珠密封部191的密封材料含有具有导电性的珠32。被设置在上基材15上的角部电极16e1
与被设置在下基材6上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经由该珠32而被电连接。此外,在图20及图21中,为了容易理解,仅示出了1个珠32,但是,实际上配置有多个珠。另外,该珠32为树脂制并在其表面实施了镀金。
[0356]
此外,虽未图示,但是,在上基材15与下基材6的层叠区域中的、被设置在上基材15上的角部电极16e0和被设置在下基材6上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0重合的部分、以及上基材15与下基材6的层叠区域中的、被设置在上基材15上的角部电极16e2和被设置在下基材6上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2重合的部分,也同样配置有珠密封部191。
[0357]
从驱动电源延伸的fpc21被分开到2个方向,一个fpc21a在露出面5d1上延伸,另一个fpc21b在露出面5d2上延伸。
[0358]
fpc21a的、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在供电点p0d与角部电极部11f0连接,在连接点p1d与角部电极部11f1连接。因为角部电极部11f0、角部电极部11f1分别与内侧电极部11b连接,所以从fpc21a向内侧电极部11b供给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电力。
[0359]
fpc21a的、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在连接点p1u与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连接。因为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经由珠密封部191内的珠32而与角部电极16e1连接,所以从fpc21a向内侧电极部16b供给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电力。此外,导电性构件只要将上下的透明电极电连接即可,不被限定于珠密封部191。
[0360]
fpc21b的、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在连接点p2d与角部电极部11f2连接。因为角部电极部11f2与内侧电极部11b连接,所以从fpc21a向内侧电极部11b供给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电力。
[0361]
fpc21b的、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在供电点p0u与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0连接。因为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0经由珠密封部191内的珠32而与角部电极16e0连接,所以从fpc21a向内侧电极部16b供给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电力。
[0362]
另外,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在连接点p2u与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2连接。因为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2经由珠密封部191内的珠32而与角部电极16e2连接,所以从fpc21a向内侧电极部16b供给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电力。
[0363]
在本实施方式中,调光膜1c也被与第5实施方式同样制造。
[0364]
即,密封材料19与在下基材6中未设置下侧透明电极11的密合层15a露出的第2露出区域31接触。另外,密封材料19与在基材15中未设置上侧透明电极16的密合层15a露出的第1露出区域30接触。
[0365]
因此,密封材料19与被设置在上基材15上的密合层15a及被设置在下基材6上的密合层6a接触,密合层15a及密合层6a与密封材料19的粘接强度高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与密封材料19的密合强度。因此,密封材料19与下基材6及上基材15的密合性良好,密封材料19剥离等的可能性较小。
[0366]
(第7实施方式)
[0367]
接下来,说明第7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e。
[0368]
图36是第7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e的俯视图。图36的(a)是说明上侧透明电极16的图案形状的图,图36的(b)是说明下侧透明电极11的图案形状的图。
[0369]
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第3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第6实施方式的任一者同样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第7实施方式与第3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基材
15(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上基材)及基材6(在本实施方式中称为下基材)的形状、上侧透明电极16及下侧透明电极11的形状、布线方法等。
[0370]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基材15和下基材6为矩形状,且是相同形状,在从调光膜1e的平面方向的法线方向观察的情况下,被以其4个侧边一致的方式配置。
[0371]
(上侧透明电极)
[0372]
上侧透明电极16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被设置在上基材15的整个面上,而是被形成在比被设置在上基材15的周缘部的第1露出区域30靠内侧的位置。该第1露出区域30被以预定的宽度沿着上基材15的4个侧边形成,是密合层15a露出的区域。
[0373]
(下侧透明电极)
[0374]
下侧透明电极11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被设置在下基材6的整个面上,而是被形成在比被设置在下基材6的周缘部的第2露出区域31靠内侧的位置。该第2露出区域31被以预定的宽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1露出区域30相同的宽度)沿着下基材6的4个侧边形成,是密合层6a露出的区域。另外,下侧透明电极11具有以下的区域。
[0375]
(1)被形成在比第2露出区域31靠内侧的位置、与供电点p0d、连接点p1d、p2d电连接的内侧电极部11b。
[0376]
(2-1)被设置在连接点p1u及其周围的区域、未与内侧电极部11b电连接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
[0377]
(2-2)被设置在供电点p0u及其周围的区域、未与内侧电极部11b电连接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0。
[0378]
(2-3)被设置在连接点p2u及其周围的区域、未与内侧电极部11b电连接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2。
[0379]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形成有第1露出区域30、第2露出区域31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未形成第1露出区域30、第2露出区域31的方式。
[0380]
图37是说明连接点p1处的上下透明电极的图案形状等的图。图37的(a)是图36所示的由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s2的放大图,图37的(b)是沿着图37的(a)所示的a2-b2线的剖视图。
[0381]
在从调光膜1e的平面方向的法线方向观察调光膜1e的情况下,在上侧透明电极16和被设置在下基材6上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重合的区域,在上侧透明电极16与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之间,设置有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所示那样的含有具有导电性的珠32的珠密封部191,上侧透明电极16和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经由该珠32而被电连接。
[0382]
此外,虽未图示,但是,在从调光膜1e的平面方向的法线方向观察调光膜1e的情况下,在被设置在上基材15上的上侧透明电极16和被设置在下基材6上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0重合的部分、以及被设置在上基材15上的上侧透明电极16和被设置在下基材6上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2重合的部分,也同样配置有含有珠32的珠密封部19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珠密封部191来说明,但是,对各上侧连接用电极部和上侧透明电极16进行电连接的导电性构件只要将上下的透明电极电连接即可,不被限定于珠密封部191。
[0383]
在图36等中,fpc21a、21b在设置有供电点p0(p0u、p0d)的调光膜1d的角部的附近,从fpc21沿着上基材15及下基材6的侧边向相邻的角部向2个方向延伸。
[0384]
而且,fpc21a在连接点p1(p1u、p1d)与上下的透明电极连接,fpc21b在连接点p2
(p2u、p2d)与上下的透明电极连接。
[038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fpc21a、21b位于调光膜1e的外部的方式,但是,不限于此,fpc21a、21b也可以采用被粘接剂等接合而固定在调光膜1d的表面的方式。
[0386]
另外,fpc21a、21b分别包括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21au、21bu、以及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21bu、21bd。在图36中,为了容易理解,将这些线分别示出,但是,实际上,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和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被隔着绝缘层而层叠等,使用了分别被构成为1个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结构。
[0387]
fpc21的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21d在供电点p0d与内侧电极部11b连接。
[0388]
另外,fpc21a、21b的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21ad、21bd分别在连接点p1d、p2d与内侧电极部11b连接。
[0389]
由此,从fpc21向下侧透明电极11的内侧电极部11b供给下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电力。
[0390]
fpc21的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21u在供电点p0u与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0连接。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0经由珠密封部191内的珠32而与上侧透明电极16连接,从fpc21向上侧透明电极16供给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电力。
[0391]
fpc21a的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21au在连接点p1u与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连接。如上所述,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1经由珠密封部191内的珠32而与上侧透明电极16连接,从fpc21a向上侧透明电极16供给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电力。
[0392]
另外,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线21bu在连接点p2u与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2连接。上侧连接用电极部11e2经由珠密封部191内的珠32而与上侧透明电极16连接,从fpc21bu向上侧透明电极16供给上侧透明电极供电用的电力。
[0393]
本实施方式的调光膜1e被与第5实施方式同样地制造。
[0394]
另外,在图36中虽未图示,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着内侧电极部11b和上侧透明电极16重复的区域的外缘以预定的宽度设置有密封材料19。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材料19在下基材6中在第2露出区域31与露出的密合层6a接触,在上基材15中在第1露出区域30与露出的密合层15a接触。如上所述,密合层15a及密合层6a与密封材料19的粘接强度高于下侧透明电极11、上侧透明电极16与密封材料19的密合强度。因此,密封材料19与下基材6及上基材15的密合性提高,能够抑制密封材料19的剥离等。
[0395]
通过采用上述那样的方式,作为上基材15及下基材6,能够使用相同形状的基材,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的减少。另外,能够抑制密封材料19的剥离等,能够提高调光膜1e的质量。
[0396]
〔其它变形方式〕
[0397]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等中,示出了调光膜被贴合在车辆的天窗上的方式,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既可以贴合在车辆的其它窗(后车窗、前车窗、侧车窗)上,也可以贴合在建筑物等的窗上。
[0398]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等中,贴合有调光膜的透光构件不限于玻璃,也可以贴合在丙烯或pc等树脂制的板状等的透光构件上。
[0399]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等中,作为电气布线,不限于fpc,也可以将在绝缘层上层叠有铜箔的构件贴合在调光膜上等来使用。
[0400]
在第3实施方式至第7实施方式中,对于液晶单元4,也可以代替va方式,而应用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方式、ips(in 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方式等各种驱动方式。
[0401]
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至第7实施方式中,液晶层8也可以使用宾主型液晶。
[0402]
[附图标记说明]
[0403]
1、1a、1b、1c、1d、1e 调光膜
[0404]
2 直线偏光板
[0405]
2a、3a 相位差膜
[0406]
3 直线偏光板
[0407]
4 液晶单元
[0408]
4a 液晶分子
[0409]
5d 下侧层叠体
[0410]
5dl 下部第1侧边
[0411]
5ds 下部第2侧边
[0412]
5ds、5du 侧边
[0413]
5u 上侧层叠体
[0414]
5ul 上部第1侧边
[0415]
5usc 上部第2侧边
[0416]
5d、5u 露出面
[0417]
6 基材(上基材)
[0418]
8 液晶层
[0419]
11 透明电极(上侧透明电极)
[0420]
12 间隔件
[0421]
13 取向层(下侧取向层)
[0422]
15 基材(上基材)
[0423]
16 透明电极(上侧透明电极)
[0424]
17 取向层(上侧取向层)
[0425]
19 密封材料
[0426]
191 珠密封部
[0427]
130 车辆
[0428]
131 开口
[0429]
132 天窗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