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模拟挤压伤的实验器械

2022-06-05 05:22: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模拟挤压伤的实验器械。


背景技术:

2.挤压综合征(crushsyndrome,cs)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是肌肉细胞分解,内容物释放到循环中的全身性表现。在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踩踏、醉酒、殴打和车辆事故等灾难性事件中频繁发生。cs的特征是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血容量性休克、肌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3.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170次6.0级或以上的地震,挤压综合征的死亡率位居第二,仅次于直接创伤致死。受害者经常遭受挤压性肌肉损伤,急性肾损伤(aki)是横纹肌溶解症最常见的全身并发症,它的发病率在10%到55%之间,目前的救援旨在救助急性肾损伤。
4.发生挤压伤的情况下,如果不进行即时的救治则预后较差,目前挤压伤/挤压综合症死亡率可高达13%-40%,且挤压伤的治疗复杂、花费巨大但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研究挤压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必要构建一种动物挤压伤仿真环境的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稳定地构建动物挤压伤的场合,但是,现有技术中缺乏这样一种仿真度高、精度高的挤压伤模型构建装置。同时,建立可靠的模型是研究这一病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使用便捷、定量准确、压力稳定的挤压伤构建装置。
5.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模拟挤压伤的实验器械。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挤压伤的实验器械。
7.一种模拟挤压伤的实验器械,其包括操作台、固定结构以及挤压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固定结构与操作台活动连接,所述挤压结构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控制器和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挤压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接收器和挤压结构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挤压结构设置在操作台的上方,挤压结构包括与操作台固定连接的底座,挤压结构与底座活动连接。实验人员能够将小鼠固定在固定结构上,通过调节控制器对小鼠进行挤压实验。
8.进一步,所述接收器包括电阻应变片,所述电阻应变片与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阻应变片与所述挤压结构固定连接。
9.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架和固定腔,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腔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台固定连接,所述挤压结构与所述固定腔活动连接。
10.进一步,所述挤压结构包括挤压组件和传动结构,所述挤压组件与传动结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腔可拆卸连接。
11.进一步,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电动机和传动部件,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固定腔可拆卸连接,所述电动机与所述传动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挤压组件固定连接。
12.进一步,所述传动部件包括齿轮、齿条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电动机可拆卸
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传动轴可拆卸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的一端与所述挤压组件固定连接。
13.进一步,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挤压板、第二挤压板和第三挤压板,所述第一挤压板的上端面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板与所述第二挤压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挤压板与所述第三挤压板活动连接。此种设置能够使小鼠后肢分开进行挤压。
14.进一步,所述电阻应变片位于所述第二挤压板上,电阻应变片与第二挤压板固定连接。
15.进一步,所述第一挤压板、第二挤压板和第三挤压板均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16.进一步,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挤压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挤压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挤压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挤压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
1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一转动组件,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一挤压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二挤压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组件能够对第一转动组件进行限位,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一挤压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与所述第三挤压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组件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组件能够对第二转动组件进行限位。
18.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放置腔、卡盘一和弹簧一,所述第一放置腔位于所述第一挤压板的第一端面,第一放置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挤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卡盘一位于所述第一放置腔的内部,卡盘一与第一放置腔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位于所述第一放置腔的内部,所述弹簧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放置腔固定连接。
19.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包括卡盘二和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挤压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与所述卡盘二固定连接,所述卡盘二位于所述第一放置腔的内部,所述卡盘二与所述第一放置腔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一与所述第一放置腔活动连接。
20.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放置腔、卡盘三和弹簧二,所述第二放置腔位于所述第一挤压板的第一端面,第二放置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挤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卡盘三位于所述第二放置腔的内部,卡盘二与第二放置腔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二位于所述第二放置腔的内部,所述弹簧二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放置腔固定连接。
21.进一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卡盘四和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挤压板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与所述卡盘四固定连接,所述卡盘四位于所述第二放置腔的内部,所述卡盘四与所述第二放置腔活动连接,所述连杆二与所述第二放置腔活动连接。
22.进一步,所述挤压组件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挤压板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挤压板的第二端面和第三挤压板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
23.进一步,所述操作台为带有通孔一的盒体,所述通孔一位于所述盒体的上端面,所
述固定结构贯穿所述通孔一,固定结构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
24.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部件和转动部件,所述固定部件位于所述盒体的上端面,固定部件与所述通孔一活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件位于所述盒体的内部,转动部件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所述转动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转动连接。
25.进一步,所述盒体包括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位于所述盒体的上端面,放置槽与所述通孔一同轴,且放置槽的直径大于所述通孔一的直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放置槽活动连接。
26.进一步,所述固定杆包括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板边缘,第一固定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固定板中心位置,第二固定杆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27.进一步,所述转动部件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与蜗杆均位于所述盒体的内部,所述蜗轮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蜗轮和蜗杆啮合。
28.进一步,所述盒体包括通孔二,所述通孔二位于所述盒体的侧面,所述蜗杆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贯穿所述通孔二,手柄与所述通孔二转动连接。
29.进一步,所述盒体包括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所述盒体的内部,定位槽与所述盒体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与所述蜗杆转动连接。
30.进一步,所述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均包括刻度,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均包括指示槽。
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模拟挤压伤的实验器械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挤压结构、固定结构实现对小鼠后肢分开进行挤压实验,通过此种设置能够有效的进行挤压伤仿真模拟实验,从而使实验装置达到使用便捷、定量准确、压力稳定的效果。
32.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操作人员将小鼠的后肢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杆上,将小鼠的前肢固定在第二固定杆上,固定板可以同时固定多组小鼠,通过转动手柄使固定板转动,将控制器接入外接电源,操作人员在控制器上输入预设压力,电动机转动进行挤压实验。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操作台、支撑架和固定腔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发明传动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发明挤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发明第一连接部的剖面示意图;
38.图6为本发明第二挤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发明转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发明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盒体;11、固定板;111、第一固定杆;112、第二固定杆;12、定位槽;13、蜗轮;14、蜗杆;15、手柄;16、放置槽;17、通孔一;18、通孔二;2、控制器;21、电阻应变片;3、固定腔;31、齿条;32、齿轮;33、传动轴;34、电动机;35、支撑架;4、第一挤压板;41、第一放置
腔;42、限位部件;43、弹簧一;44、卡盘一;5、第二挤压板;51、连杆一;52、指示槽;53、卡盘二;6、第三挤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实施例1
44.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模拟挤压伤的实验器械,其包括操作台、固定结构以及挤压结构,所述固定结构设置在操作台上,所述固定结构与操作台活动连接,所述挤压结构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控制器2和接收器,所述接收器与所述挤压结构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接收器和挤压结构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挤压结构设置在操作台的上方,挤压结构包括与操作台固定连接的底座,挤压结构与底座活动连接。实验人员能够将小鼠固定在固定结构上,通过调节控制器2对小鼠进行挤压实验。
45.底座包括支撑架35和固定腔3,支撑架35的一端与固定腔3固定连接,支撑架35的另一端与操作台固定连接,挤压结构与固定腔3活动连接。
46.挤压结构包括挤压组件和传动结构,挤压组件与传动结构固定连接,传动结构的一端与固定腔3可拆卸连接。传动结构包括电动机34和传动部件,电动机34与固定腔3可拆卸连接,电动机34与传动部件可拆卸连接,传动部件与挤压组件固定连接。传动部件包括齿轮32、齿条31和传动轴33,传动轴33与电动机34可拆卸连接,齿轮32与传动轴33可拆卸连接,齿轮32与齿条31啮合,齿条31的一端与挤压组件固定连接。挤压组件包括第一挤压板4、第二挤压板5和第三挤压板6,第一挤压板4的上端面与齿条31固定连接,第一挤压板4与第二挤压板5活动连接,第一挤压板4与第三挤压板6活动连接。此种设置能够使小鼠后肢分开进行挤压。
47.第一挤压板4、第二挤压板5和第三挤压板6均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48.实施例2
49.如图4-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行以下具体设置:挤压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挤压板4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挤压板5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挤压板4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三挤压板6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
50.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一转动组件,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一挤压板4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转动组件与第二挤压板5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一限位组件与第一转动组件转动连接,第一限位组件能够对第一转动组件进行限位,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限位组件和第二转动组件,第二限位组件与第一挤压板4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二转动组件与第三挤压板6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第二限位组件与第二转动组件转动连接,第二限位组件能够对第二转动组件进行限位。
51.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放置腔41、卡盘一44和弹簧一43,第一放置腔41位于第一挤压板4的第一端面,第一放置腔41的一端与第一挤压板4固定连接,卡盘一44位于第一放置腔41的内部,卡盘一44与第一放置腔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一43位于第一放置腔41的内部,弹簧一43的一端与第一放置腔41固定连接。第一转动组件包括卡盘二53和连杆一51,连杆一51的一端与第二挤压板5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连杆一51的另一端与卡盘二53固定连接,卡盘二53位于第一放置腔41的内部,卡盘二53与第一放置腔41活动连接,连杆一51与第一放置腔41活动连接。
52.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放置腔、卡盘三和弹簧二,第二放置腔位于第一挤压板4的第一端面,第二放置腔的一端与第一挤压板4固定连接,卡盘三位于第二放置腔的内部,卡盘二53与第二放置腔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弹簧二位于第二放置腔的内部,弹簧二的一端与第二放置腔固定连接。第二转动组件包括卡盘四和连杆二,连杆二的一端与第三挤压板6的第一端面固定连接,连杆二的另一端与卡盘四固定连接,卡盘四位于第二放置腔的内部,卡盘四与第二放置腔活动连接,连杆二与第二放置腔活动连接。
53.挤压组件包括限位部件42,限位部件42的一端与第一挤压板4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限位部件42的另一端与第二挤压板5的第二端面和第三挤压板6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
54.接收器包括电阻应变片21,电阻应变片21与控制器2通过导线连接,电阻应变片21与挤压结构固定连接。
55.电阻应变片21位于第二挤压板5上,电阻应变片21与第二挤压板5固定连接。
56.实施例3
57.如图7-8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行以下具体设置:操作台为带有通孔一17的盒体1,通孔一17位于盒体1的上端面,固定结构贯穿通孔一17,固定结构与盒体1转动连接。固定结构包括固定部件和转动部件,固定部件位于盒体1的上端面,固定部件与通孔一17活动连接,转动部件位于盒体1的内部,转动部件与盒体1活动连接,转动部件与固定部件转动连接。盒体1包括放置槽16,放置槽16位于盒体1的上端面,放置槽16与通孔一17同轴,且放置槽16的直径大于通孔一17的直径,固定部件包括固定杆和固定板11,固定杆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固定板11与放置槽16活动连接。
58.固定杆包括第一固定杆111和第二固定杆112,第一固定杆111位于固定板11边缘,第一固定杆111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112位于固定板11中心位置,第二固定杆112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转动部件包括蜗轮13和蜗杆14,蜗轮13与蜗杆14均位于盒体1的内部,蜗轮13与固定板11固定连接,蜗杆14与盒体1转动连接,蜗轮13和蜗杆14啮合。盒体1包括通孔二18,通孔二18位于盒体1的侧面,蜗杆14包括手柄15,手柄15与蜗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15贯穿通孔二18,手柄15与通孔二18转动连接,。盒体1包括定位槽12,定位槽12位于盒体1的内部,定位槽12与盒体1固定连接,定位槽12与蜗杆14转动连接。
59.第一放置腔41和第二放置腔均包括刻度,连杆一51和连杆二均包括指示槽52。
60.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