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2-06-05 05:08: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工业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伴随国家基础建设的大力投入和运输行业的发展,工业设备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设备制造商销售的设备往往遍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随着工业现场设备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为了让设备能够适应工作类型或者运行环境的改变,各个设备制造商的需要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相应的调试,以便提高工业现场设备的使用效果以及延长其生命周期。
3.但工业现场设备需要调试时,特别是不同类型的设备需要进行同时调试时,一般由专业工程师去现场进行解决,需要如下过程:现场人员打电话通知、工程师被指派到现场通过人机交互设备进行设备升级、完毕后工程师返回。这个过程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在不同类型的设备往往对应不同的配制方式,对于工程师的调试能力要求较高。
4.传统的人工现场调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高昂的人工成本、维护成本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压力,因此,提供一种便捷有效且能远程进行设备调试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及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函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能够便捷有效且能远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调试,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及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作为第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控制图像采集设备获取所述工业现场设备的图像信息;将所述图像信息与预设的类型图像相匹配,获得所述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将所述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通过所述有效通讯接口将所述设备类型发送至所述远程服务器;获取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端的调试列表;判断所述设备类型是否存在于所述调试列表中,作为第二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则从所述调试列表中获取与所述设备类型对应的配置文件;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工业现场设备。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的判断结果,选择设备类型的不同获取方式。若存在有效通讯接口,则直接通过其将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反之则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设备的图像信息,并与预设类型图像匹配从而获得设
备类型,然后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设备类型结合调试列表,获取到对应的配制文件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以便其根据配制文件进行调试操作。
8.由于对不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采用图像采集并匹配的方式获取设备类型,而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则采用直接获取设备类型的方式,实现获取不同类型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进而匹配不同的配置文件,从而达到便捷有效且能远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设备调试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工业现场设备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工业现场设备是否有对应的上位机,作为第三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与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上位机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工业现场设备;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作为第四判断结果;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则通过所述远程服务端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工业现场设备;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否,则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移动存储设备并输出提醒信息。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是否有上位机进行不同的配置文件发送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的网络环境。其中,一部分设备的升级包通过上位机发送的方式,相较于从服务器端直接获取的方式,能够减少服务器端的通信连接数量,降低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占用率,且能有效的利用上位机与工业现场设备的短距离直接优势,提高配置文件的整体传输效率,从而达到便捷有效且能远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设备调试的效果。并且对于无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配置文件先发送至移动存储设备,同时结合提醒信息,满足这类设备的配置文件的传输要求。
11.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则记录所述第二判断结果的生成时间作为所述调试请求时间;获取所述工业现场设备上一次调试操作所对应的调试时间;判断所述调试请求时间与所述调试时间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所述调试时间阈值,作为第五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则在所述调试列表中添加所述设备类型及对应的调试请求;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否,则更新与所述设备类型相对应的调试请求次数;若所述调试请求次数大于预设的请求次数阈值,则在所述调试列表中添加所述设备类型及对应的所述调试请求;根据所述调试请求对应的所述设备类型,获取与所述设备类型对应的所述配置文件;将所述配置文件添加至所述调试列表中。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未在此次调试列表中的设备类型所对应的工业现场设备,根据此次调试请求时间与上一次的调试时间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调试时间阈值的判断结
果,结合调试请求次数,将满足条件的设备类型添加到调试列表中,以便对工业现场设备的调试情况进行完全统计,实现对未参与本次调试的设备的情况记录。
13.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工业现场设备的工作计划表;获取所述工作计划表中的间隙时间;将所述间隔时间按与当前时间的差异程度,形成按序排列的间隙列表,其中,序号与所述差异程度成正比;将所述间隙列表中最小的所述序号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间作为比对时间;判断所述配置文件的调试时长是否小于所述比对时间的时长,作为第六判断结果;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是,则在所述比对时间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间中加载所述配置文件;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否,则将下一个所述序号对应的所述间隔时间作为新的所述比对时间,重新获取所述第六判断结果。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试时长与工作计划表中的间隙时间相比较,确保加载配置文件的时刻是对应在间隙时间中,让调试操作避开当前工作或者工作计划表中的其它预计工作,减少调试对工业现场设备工作的影响程度。
15.优选的,在获取所述工作计划表中的间隙时间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工业现场设备的当前工作,获取所述工作计划表中的下一个计划工作;获取所述配置文件对应的调试类型;判断所述调试类型是否与所述计划工作的工作类型相匹配,作为第七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七判断结果为是,则在所述当前工作结束之后加载所述配置文件;若所述第七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下一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判断调试类型是否与计划工作的工作类型相匹配,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在当前工作结束之后加载配置文件,以便保障在进行配置文件所对应的工作类型之前,工业现场设备能够完成相应的调试,确保在对应调试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对应的工作计划,提高工业现场设备调试的及时性。
17.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工业现场设备上的所述配置文件的校验码;判断所述校验码与所述配置文件的预设校验码是否匹配,作为第八判断结果;若所述第八判断结果为是,则加载所述配置文件以便执行所述调试操作;若所述第八判断结果为否,则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的获取途径重新获取所述配置文件。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判断配置文件的校验码与预设校验码是否匹配,若匹配则直接加载,若不匹配则重新获取配置文件,以便确保调试所加载的配置文件为完整配置文件或者正确配置文件,避免由于下载或接收过程中的错误形成的错误配置文件,所导致的调试失败或者其它不良影响。
19.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备份工业现场设备的当前运行环境,作为备份系统;
在工业现场设备上加载所述配置文件以便执行所述调试操作;判断所述配置文件是否加载完毕,作为第九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九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工业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作为第十判断结果;若所述第十判断结果为是,则删除所述备份系统;若所述第十判断结果为否,则根据所述备份系统对工业现场设备的当前运行环境进行还原;若所述第九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所述配置文件加载是否被挂起,作为第十一判断结果;若所述第十一判断结果为是,则清除被挂起的所述配置文件,重新加载所述配置文件;若所述第十一判断结果为否,则根据所述配置文件的获取途径重新获取所述配置文件,并重新获取所述第九判断结果。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工业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以及判断配置文件加载是否被挂起,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选择是否需要根据备份系统还原升级之前的运行环境,或者重新获取配置文件,实现调试异常时对工业现场设备的运行环境的还原处理,避免调试失败所造成的设备运行故障或者工作计划异常。
21.优选的,所述将所述图像信息与预设的类型图像相匹配,获得所述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图像信息中的特征信息;将所述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类型图像相比较,获得比较结果;若所述比较结果为匹配,则将相匹配的所述类型图像对应的所述设备类型作为所述工业现场设备的所述设备类型;若所述比较结果为未匹配,则获取所述工业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述数据信息与预设的信息列表相比较,获取所述工业现场设备的所述设备类型。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图像信息中的特征信息是否与类型图像匹配,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选择不同的设备类型获取方式,能够获取不包含有效特征信息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提高调试方案所对应的工业现场设备的涵盖范围。
23.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作为第一判断结果;采集控制模块,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用于控制图像采集设备获取所述工业现场设备的图像信息;图像匹配模块,用于将所述图像信息与预设的类型图像相匹配,获得所述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采集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将所述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类型发送模块,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用于通过所述有效通讯接口将所述设备类型发送至所述远程服务器;
列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存储在所述远程服务端的调试列表;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设备类型是否存在于所述调试列表中,作为第二判断结果;配置获取模块,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则用于从所述调试列表中获取与所述设备类型对应的配置文件;配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工业现场设备。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的判断结果,选择设备类型的不同获取方式。若存在有效通讯接口,则直接通过其将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反之则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设备的图像信息,并与预设类型图像匹配从而获得设备类型,然后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设备类型结合调试列表,获取到对应的配制文件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以便其根据配制文件进行调试操作。
25.由于对不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采用图像采集并匹配的方式获取设备类型,而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则采用直接获取设备类型的方式,实现获取不同类型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进而匹配不同的配置文件,从而达到便捷有效且能远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设备调试的效果。
26.优选的,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工业现场设备是否有对应的上位机,作为第三判断结果;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配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与所述上位机;上位机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上位机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工业现场设备;第四判断模块,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则用于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作为第四判断结果;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则配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远程服务端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所述工业现场设备;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否,则配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配置文件发送至移动存储设备并输出提醒信息。
2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是否有上位机进行不同的配置文件发送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的网络环境。其中,一部分设备的升级包通过上位机发送的方式,相较于从服务器端直接获取的方式,能够减少服务器端的通信连接数量,降低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占用率,且能有效的利用上位机与工业现场设备的短距离直接优势,提高配置文件的整体传输效率,从而达到便捷有效且能远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设备调试的效果。并且对于无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配置文件先发送至移动存储设备,同时结合提醒信息,满足这类设备的配置文件的传输要求。
28.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及系统,由于对不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采用图像采集并匹配的方式获取设备类型,而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则采用直接获取设备类型的方式,实现获取不同类型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进而匹配不同的配置文件,从而达到便捷有效且能远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设备调试的效果。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作为第一判断结果;s2.若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控制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工业现场设备的图像信息;s3.将图像信息与预设的类型图像相匹配,获得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s4.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将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s5.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通过有效通讯接口将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s6.获取存储在远程服务端的调试列表;s7.判断设备类型是否存在于调试列表中,作为第二判断结果;s8.若第二判断结果为是,则从调试列表中获取与设备类型对应的配置文件;s9.将配置文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
32.在实际运用中,步骤s1中的有效通讯接口是指包括工业现场设备的上具备用于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传输的通讯接口,且此通讯接口的当前状态是正常使用。
33.步骤s2中的图像采集设备是指设置在工业现场设备周围,用于获取图像信息的各种摄像或拍照设备,例如摄像头、照相机等,并且为了有效适应工业现场环境,可以将图像采集设备设置在可滑动的轨道上,从而实现利用少量图像采集设备满足大量工业现场设备的图像信息获取需求。
34.步骤s3中的类型图像是预先拍摄好并存储的,各种设备类型的图像以及对应的设备类型,通过与图像信息比较,若匹配成功则代表当前拍摄的图形信息所代表的设备类型,是与其匹配的类型图像相应的设备类型。
35.而图像采集设备除开拍摄获取图像信息外,还具备发送功能,例如其也具备有效通讯接口,步骤s4则是通过它将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步骤s5则是通过设备本身的有效通讯接口将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
36.步骤s6中的调试列表,包括设备类型与对应的配制文件,其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步骤s9将配置文件发送至设备,可以是由远程服务器直接发送给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也可以是由远程服务器先发送给中转设备,再从中转设备中拷贝至不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在此不再累述。
3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的判断结果,选择设备类型的不同获取方式。若存在有效通讯接口,则直接通过其将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反之则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设备的图像信息,并与预设类型图像匹配从而获得设备类型,然后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设备类型结合调试列表,获取到对应的配制文件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以便其根据配制文件进行调试操作。
38.由于对不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采用图像采集并匹配的方式获取设备类型,而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则采用直接获取设备类型的方式,实现获取不同类型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进而匹配不同的配置文件,从而达到便捷有效且能远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设备调试的效果。
39.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步骤s9即将配置文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包括如下步骤:s21.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有对应的上位机,作为第三判断结果;s22.若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将配置文件发送至与上位机;s23.通过上位机将配置文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s24.若第三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作为第四判断结果;s25.若第四判断结果为是,则通过远程服务端将配置文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s26.若第四判断结果为否,则将配置文件发送至移动存储设备并输出提醒信息。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上位机,是指在一个预设范围内,例如普通局域网或者普通网络连接的一个或多个工业现场设备所同时连接的上位机,这些上位机可以是数据服务器,也可以是含有数据传输功能的文件服务器,甚至可以是带有存储空间的路由器等,只要是可以与工业现场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同时能与远程服务器通信并数据传输的设备即可,在实际使用中不做具体限制。
41.因此,由于是多个工业现场设备同时连接上位机,彼此之间采用普通局域网或者普通网络连接,而上位机可以通过高速光纤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与云端连接,但是这两种方式虽然速度快或者安全性高,但是其根据带宽的增加其成本会同步增加。因此,利用上位机获取配置文件,然后再通过成本较低的普通局域网或者普通网络连接,将配置文件发送给多个工业现场设备,能在实现远程获取调试文件从而进行调试操作的前提下,减少成本消耗。
42.在实际运用中,步骤s21中判断是否有对应上位机,可以根据工业现场设备本身所存储的信息来判断,也可以根据上位机所存储的连接信息判断,抑或根据目前工业现场设备与上位机的连接状态来判断。如果工业现场设备连接有不止一个上位机,那则获取这些上位机与设备以及远程服务器之间的传输速率,选择传输速率最快的上位机作为步骤s21中所选择的上位机。
43.而步骤s24和步骤s25中,重新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的原因,是为了判断出无上位机且与远程服务器之间无有效通讯接口的工业现场设备,避免配置文件发送失败,从而需要在获取到配置文件后,再对设备与远程服务器当前的连接状态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选择直接发送配置文件,或者转存至存储设备。
4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是否有上位机进行不同的配置文件发送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的网络环境。其中,一部分设备的升级包通过上位机发送的方式,相较于从服务器端直接获取的方式,能够减少服务器端的通信连接数量,降低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占用率,且能有效的利用上位机与工业现场设备的短距离直接优势,提高配置文件的整体传输效率,从而达到便捷有效且能远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设备调试的效果。并且对于当前无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配置文件先发送至移动存储设备,同时结合提醒信息,满足这类设备的配置文件的传输要求。
45.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如下步骤:s31.若第二判断结果为否,则记录第二判断结果的生成时间作为调试请求时间;s32.获取工业现场设备上一次调试操作所对应的调试时间;s33.判断调试请求时间与调试时间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调试时间阈值,作为第五判断结果;s34.若第五判断结果为是,则在调试列表中添加设备类型及对应的调试请求;s35.若第五判断结果为否,则更新与设备类型相对应的调试请求次数;s36.若调试请求次数大于预设的请求次数阈值,则在调试列表中添加设备类型及对应的调试请求;s37.根据调试请求对应的设备类型,获取与设备类型对应的配置文件;s38.将配置文件添加至调试列表中。
46.在实际运用中,步骤s31是当第二判断结果为否时,即设备类型未存在于调试列表中,则把第二判断结果的生成时间作为升级请求时间,并执行步骤s32即获取此设备类型上一次的调试时间,将其与调试请求时间的差值与预设的调试时间阈值比较即步骤s33,若为步骤s34中差值大于调试时间阈值的情况,则说明此设备类型对应的工业现场设备已经有较长时间未进行有效调试,因此需要将其调试请求与对应的设备类型列入升级列表,使得能够进入优先等级的判定序列中,一般作为第一优先等级。
47.而步骤s35中差值小于调试时间阈值的情况,则说明此设备类型对应的工业现场设备近期内已经进行有效调试,此时将其设备类型的调试请求次数进行更新,当调试请求次数大于预设的请求次数阈值,则添加设备类型及对应的调试请求作为第二优先等级。从而实现将第一优先等级和第二优先等级所对应的设备类型的配置文件添加至调试列表中。
4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未在此次调试列表中的设备类型所对应的工业现场设备,根据此次调试请求时间与上一次的调试时间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调试时间阈值的判断结
果,结合调试请求次数,将满足条件的设备类型添加到调试列表中,以便对工业现场设备的调试情况进行完全统计,实现对未参与本次调试的设备的情况记录,并且对这些设备设置成相应的优先等级。
49.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还包括如下步骤:s41.获取工业现场设备的工作计划表;s42.获取工作计划表中的间隙时间;s43.将间隔时间按与当前时间的差异程度,形成按序排列的间隙列表,其中,序号与差异程度成正比;s44.将间隙列表中最小的序号对应的间隔时间作为比对时间;s45.判断配置文件的调试时长是否小于比对时间的时长,作为第六判断结果;s46.若第六判断结果为是,则在比对时间对应的间隔时间中加载配置文件;s47.若第六判断结果为否,则将下一个序号对应的间隔时间作为新的比对时间,重新获取第六判断结果。
50.在实际运用中,步骤s41中的工作计划表是指工业现场设备中预存的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各个工作所对应的名称及相应时间段,且一般每个相应时间段之间会有一定的留存时间即步骤s42中的间隙时间。
51.步骤s43中的间隙列表,是根据各个间隙时间与当前时间的差异程度,也可以理解成离当前时间的远近程度,从而按序号排列形成的以间隔时间为主的间隙列表。则步骤s44中的最小的序号对应的间隔时间,是指离当前时间最近的一个间隔时间,将其作为本次对比的对比时间。
52.步骤s45中的调试时长,是指此配置文件对应的调试操作即包括加载、执行、输出、退出和清理内存占用或空间占用等所需要的时间。
53.如果调试时长小于比对时间的时长,则说明可以在对应的间隙时间内完成配置文件的所有运行相关的操作即执行步骤s46,避免了调试时对设备工作的影响;而如果调试时长大于或等于比对时间的时长,则为了避免调试时对设备工作的影响,执行步骤s47,将仅次于之前序号的下一个序号对应的间隔时间作为下一次即新的比对时间,再返回步骤s45重新与调试时长进行对比,以便更新第六判断结果,从而根据更新后的第六判断结果决定后续的处理。
5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调试时长与工作计划表中的间隙时间相比较,确保加载配置文件的时刻是对应在间隙时间中,让调试操作避开当前工作或者工作计划表中的其它预计工作,减少调试对工业现场设备工作的影响程度。
55.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42即获取工作计划表中的间隙时间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s51.根据工业现场设备的当前工作,获取工作计划表中的下一个计划工作;s52.获取配置文件对应的调试类型;s53.判断调试类型是否与计划工作的工作类型相匹配,作为第七判断结果;s54.若第七判断结果为是,则在当前工作结束之后加载配置文件;s55.若第七判断结果为否,则进入下一步。
56.在实际运用中,步骤s51中是根据工作计划表及当前工作,获取下一个计划工作,
将其工作类型与步骤s52中获取的调试类型进行判断即步骤s53。
57.如果两者相匹配,则说明此配置文件所影响的工作类型与下一个计划工作的工作类型相对应,因此执行步骤s54,使得在当前工作结束之后加载配置文件,否则执行步骤s55。
5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判断调试类型是否与计划工作的工作类型相匹配,根据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在当前工作结束之后加载配置文件,以便保障在进行配置文件所对应的工作类型之前,工业现场设备能够完成相应的调试,确保在对应调试完成后再进行下一个对应的工作计划,提高工业现场设备调试的及时性。
59.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如下步骤:s61.获取工业现场设备上的配置文件的校验码;s62.判断校验码与配置文件的预设校验码是否匹配,作为第八判断结果;s63.若第八判断结果为是,则加载配置文件以便执行调试操作;s64.若第八判断结果为否,则根据配置文件的获取途径重新获取配置文件。
60.在实际运用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网络波动、通信错误、传输掉包等,会造成下载或获取的配置文件损坏或者异常,因此通过步骤s61获取配置文件的校验码,然后与预设校验码进行匹配即步骤s62,从而根据判断结果选择不同的后续操作,正常则执行步骤s63加载配置文件,反之则执行步骤s64根据原获取途径重新获取。
61.校验码的类型或者计算方式或者匹配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选择常用的md5校验,在此不再累述。
6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判断配置文件的校验码与预设校验码是否匹配,若匹配则直接加载,若不匹配则重新获取配置文件,以便确保调试所加载的配置文件为完整配置文件或者正确配置文件,避免由于下载或接收过程中的错误形成的错误配置文件,所导致的调试失败或者其它不良影响。
63.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还包括如下步骤:s71.备份工业现场设备的当前运行环境,作为备份系统;s72.在工业现场设备上加载配置文件以便执行调试操作;s73.判断配置文件是否加载完毕,作为第九判断结果;s74.若第九判断结果为是,则判断工业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作为第十判断结果;s75.若第十判断结果为是,则删除备份系统;s76.若第十判断结果为否,则根据备份系统对工业现场设备的当前运行环境进行还原;s77.若第九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配置文件加载是否被挂起,作为第十一判断结果;s78.若第十一判断结果为是,则清除被挂起的配置文件,重新加载配置文件;s79.若第十一判断结果为否,则根据配置文件的获取途径重新获取配置文件,并重新获取第九判断结果。
64.在实际运用中,步骤s71中的当前运行环境是指工业现场设备运行时所对应的系统文件、软件或程序、固件等与运行相关的各种环境文件,备份系统则是将这些环境文件打
包或者压缩,用于备份还原所用。而步骤s72中的加载完毕,是表示配置文件所需要的相关文件已加载或已执行。
65.步骤s74中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只表示设备是否能够正常按照常规运行,然后根据工作状态选择后续的执行步骤。若正常,则执行步骤s75删除备份系统,避免占用存储空间,反之则执行步骤s76即利用备份系统将当前运行环境还原,恢复至配置文件加载之前的运行环境,从而实现在调试失败或者配置文件加载失败后能够进行有效的还原,避免影响正常的工作运行。
66.其中为了避免由于配置文件加载被挂起所导致的工作状态不正常,还需要判断配置文件是否被挂起,若被挂起,则执行步骤s78即清除被挂起的配置文件并重新加载配置文件,反之才是步骤s79重新获取配置文件。
6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工业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以及判断配置文件加载是否被挂起,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选择是否需要根据备份系统还原升级之前的运行环境,或者重新获取配置文件,实现调试异常时对工业现场设备的运行环境的还原处理,避免调试失败所造成的设备运行故障或者工作计划异常。
68.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步骤s3即将图像信息与预设的类型图像相匹配,获得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包括如下步骤:s81.获取图像信息中的特征信息;s82.将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类型图像相比较,获得比较结果;s83.若比较结果为匹配,则将相匹配的类型图像对应的设备类型作为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s84.若比较结果为未匹配,则获取工业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s85.根据数据信息与预设的信息列表相比较,获取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
69.在实际运用中,步骤s81中的特征信息,可以是设备图像信息中的设备铭牌信息,也可以是设备型号图像等。步骤s84即特征信息无匹配时,则获取工业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并执行步骤s85即将其与预设信息列表想比较,例如工业现场设备为钢筋自动折弯机,获取的数据为钢筋类型、钢筋的各个折弯起点、钢筋的折弯曲率等,那么就可以根据预设的信息列表对比,获知这些数据对应的是设备类型是钢筋自动折弯机。
7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图像信息中的特征信息是否与类型图像匹配,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选择不同的设备类型获取方式,能够获取不包含有效特征信息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提高调试方案所对应的工业现场设备的涵盖范围。
71.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包括: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作为第一判断结果;采集控制模块,若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用于控制图像采集设备获取工业现场设备的图像信息;图像匹配模块,用于将图像信息与预设的类型图像相匹配,获得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采集发送模块,用于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将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类型发送模块,若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用于通过有效通讯接口将设备类型发送
至远程服务器;列表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存储在远程服务端的调试列表;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设备类型是否存在于调试列表中,作为第二判断结果;配置获取模块,若第二判断结果为是,则用于从调试列表中获取与设备类型对应的配置文件;配置发送模块,用于将配置文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
72.在实际使用中,上述各模块之间的具体运作原理或者使用流程,可以参考与其对应的远程调试方法,其技术效果也与对应的调试方法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7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的判断结果,选择设备类型的不同获取方式。若存在有效通讯接口,则直接通过其将设备类型发送至远程服务器;反之则通过图像采集设备获取设备的图像信息,并与预设类型图像匹配从而获得设备类型,然后通过图像采集设备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设备类型结合调试列表,获取到对应的配制文件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以便其根据配制文件进行调试操作。
74.由于对不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采用图像采集并匹配的方式获取设备类型,而具备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则采用直接获取设备类型的方式,实现获取不同类型工业现场设备的设备类型,进而匹配不同的配置文件,从而达到便捷有效且能远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设备调试的效果。
7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有对应的上位机,作为第三判断结果;若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配置发送模块用于将配置文件发送至与上位机;上位机控制模块,用于通过上位机将配置文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第四判断模块,若第三判断结果为否,则用于判断工业现场设备是否存在有效通讯接口,作为第四判断结果;若第四判断结果为是,则配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远程服务端将配置文件发送至工业现场设备;若第四判断结果为否,则配置发送模块用于将配置文件发送至移动存储设备并输出提醒信息。
76.在实际运用中,在实际使用中,上述各模块之间的具体运作原理或者使用流程,可以参考与其对应的远程调试方法,其技术效果也与对应的调试方法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7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是否有上位机进行不同的配置文件发送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的网络环境。其中,一部分设备的升级包通过上位机发送的方式,相较于从服务器端直接获取的方式,能够减少服务器端的通信连接数量,降低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占用率,且能有效的利用上位机与工业现场设备的短距离直接优势,提高配置文件的整体传输效率,从而达到便捷有效且能远程对工业现场设备进行设备调试的效果。并且对于无有效通讯接口的设备,配置文件先发送至移动存储设备,同时结合提醒信息,满足这类设备的配置文件的传输要求。
78.本技术提供的工业现场设备的远程调试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具体运行流程可参照远程调试方法的具体步骤,而远程调试方法中的其它实施例所对应的系统实施例其技术效果与远程调试方法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79.本技术实施例所涉及的存储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
80.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81.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8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