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钻防尘套及电钻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00:25: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钻防尘套及电钻。


背景技术:

2.电钻是一种常见的五金电动工具,在使用电钻进行钻孔时,一般多因缺乏一定的防尘装置而使得钻孔过程中灰尘、碎石、污水飞溅,不仅会污染周围的空间,影响人体健康,且灰尘污水飞溅至四处,不易打扫。
3.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集尘功能的电钻防尘套及电钻。
5.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钻防尘套,应用于电钻,所述电钻包括电钻本体和设于所述电钻本体上的钻头,所述防尘套包括:
7.连接套组件,其一端与所述电钻本体可拆卸连接;
8.可伸缩集尘管,其内形成有两端贯通的集尘内腔,所述连接套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集尘管的一端连接、并将所述集尘内腔的一侧封堵;
9.其中,所述钻头经所述连接套组件伸入所述集尘内腔。
10.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管在远离所述连接套组件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气流通道,在所述集尘管的端面与钻头操作面抵靠时,所述气流通道用于将所述集尘内腔与外界大气连通。
1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具有多个、且对称布置。
1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呈弯折结构。
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组件包括连接套和密封件,所述集尘管套设于所述连接套的外周,所述连接套的一端与所述电钻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套的另一端与所述密封件连接,所述密封件用于将所述集尘内腔的一侧封堵,所述密封件上设有供所述钻头伸出的通孔。
1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集尘管的内周壁上对应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在靠近所述密封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密封件上对应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与所述第二插接部插接。
1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套用于与所述电钻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缺口,所述缺口沿所述连接套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电钻本体的端部插入所述连接套内、用卡箍或橡胶套紧固。
1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具有多个直径尺寸。
1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处沿其周向设有毛刷。
19.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钻,包括电钻本体、设于电钻本体上的钻头以及如上所述的电钻防尘套。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1.本技术所公开的电钻在工作时,集尘管与钻头的操作面抵靠,使电钻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灰尘等都能够落入集尘内腔中,提高集尘有效性,并且由于集尘内腔的一侧由钻头操作面封堵、另一侧由连接套组件封堵,可有效避免集尘内腔中的尘屑外泄,进一步提高集尘效果,提高作业现场的环境。
22.连接套组件与电钻本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防尘套的更换。
23.集尘管的伸缩结构为电钻的操作过程提供了柔性位移空间,保证集尘管的端部在电钻作业过程中能够始终与操作墙面保持抵靠接触,保证集尘的密封性。
24.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电钻防尘套的爆炸图;
27.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所示连接套的左视图;
29.图4为图2所示连接套的俯视图;
30.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集尘管的端面侧视图。
32.附图标记:
33.100-连接套组件;
34.110-连接套,111-第一卡接部,112-第一插接部,113-缺口,114-止挡凸起;
35.120-密封件,121-通孔,122-第二插接部;
36.200-集尘管,210-集尘内腔,220-第二卡接部,230-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2.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4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电钻的电钻防尘套,电钻包括电钻本体和设于电钻本体上的钻头。
44.参照图1,该电钻防尘套包括连接套组件100和集尘管200。
45.连接套组件100的一端(标记为第一端a1)与电钻本体可拆卸连接,连接套组件100的另一端(标记为第二端a2)与集尘管200的一端(标记为第一端b1)连接。
46.集尘管200具有可伸缩性,集尘管200内形成有集尘内腔210,连接套组件100的第二端a2将集尘内腔210靠近连接套组件100的这一侧封堵。
47.钻头经连接套组件100伸入集尘内腔210、并至少具有部分从集尘内腔210伸出,以保证钻头能够与待电钻面接触,保证钻头的顺利作业。
48.当设置有该电钻防尘套的电钻在工作时,集尘管200的另一端(标记为第二端b2)与钻头的操作面(比如墙面)抵靠,使电钻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灰尘等都能够落入集尘内腔210中,提高集尘有效性,并且由于集尘内腔210的一侧由钻头操作面封堵、另一侧由连接套组件100封堵,可有效避免集尘内腔中的尘屑外泄,进一步提高集尘效果,提高作业现场的环境。
49.连接套组件100与电钻本体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便于防尘套的更换。
50.集尘管200的伸缩结构为电钻的操作过程提供了柔性位移空间,保证集尘管200的
第二端b2在电钻作业过程中能够始终与操作墙面保持抵靠接触,保证集尘的密封性。
51.对于集尘管200的具体结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集尘管200在远离连接套组件100的端面上设有气流通道230,在集尘管200的端面与钻头操作面抵靠时,气流通道230用于将集尘内腔210与外界大气连通,如此实现集尘内腔210的内外压力平衡,避免钻孔时由于集尘内腔210中压力过大而将尘屑推向电钻侧、而影响电钻的可靠性。
52.进一步的,气流通道230具有多个、且对称布置,使集尘内腔210各处压力能够同时得到平衡。
53.进一步的,气流通道230呈弯折结构,在实现内外压力平衡的同时,弯折结构能够有效避免集尘内腔210中的尘屑经气流通道外泄,进一步提高集尘效果。
54.对于连接套组件100的具体结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连接套组件100包括连接套110和密封件120。
55.参照图2和图3,连接套110为两端贯通的中空筒状结构,集尘管200套设于连接套110的外周,连接套110的一端与电钻本体可拆卸连接,连接套110的另一端与密封件120连接。参照图5,密封件120用于将集尘内腔210的一侧封端,密封件120上设有供钻头伸出的通孔121。
56.通过连接套110实现了将集尘管200与电钻本体之间的固定安装,密封件120一方面允许钻头伸入集尘内腔210中,另一方面又对集尘内腔210的一侧起到封堵作用,避免集尘内腔210中的尘屑因压力过大而经密封件120与连接套110内壁之间的缝隙以及通孔121与钻头之间的缝隙渗入电钻侧。
57.对于连接套110与集尘管200之间的安装结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连接套110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卡接部111;参照图1,集尘管200的内周壁上对应设有第二卡接部220,通过第一卡接部111与第二卡接部220之间的卡接,实现二者之间的固定安装。
58.本例中,第一卡接部111为凸起,第二卡接部220为凹槽,图1中将集尘管200做了半剖处理,以体现出凹槽。
59.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连接套110的外周壁上设置连通的竖向滑道和横向滑道,竖向滑道沿连接套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横向滑道沿连接套110的周向方向延伸;对应的,集尘管200的内周壁上设置凸起结构。安装时,先将凸起结构沿竖向滑道滑动,滑动至横向滑道处后,再旋拧连接套110和集尘管200中的任一者,将凸起结构旋入横向滑道内,也可实现连接套110与集尘管200之间的固定安装。
60.进一步的,参照图2,连接套110的外周壁上沿其周向设有止挡凸起114,止挡凸起114用于与集尘管200的端面抵靠,以进一步提高集尘管200的安装可靠性。
61.对于连接套110与密封件120之间的安装结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连接套110在靠近密封件120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插接部112,其中图2将连接套110做了半剖处理以体现出第一插接部112;对应的,参照图5,密封件120上设有多个第二插接部122;多个第一插接部112与多个第二插接部122对应插接,实现二者之间的固定安装。
62.本例中,第一插接部112为单侧呈敞口状的插孔,第二插接部112为插柱和设于插柱端部的止挡端头,插柱插设于插孔内,止挡端头起到止挡作用。
63.对于连接套110与电钻本体之间的安装结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连接套110用于与电钻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缺口113,缺口113沿连接套110的长度方向延伸;电
钻本体的端部插入连接套110内、用卡箍或橡胶套紧固,实现二者之间的固定安装。
64.缺口113用于调节连接套110与电钻本体连接的这一端的内径大小,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电钻本体,提高该防尘套的适用性。
6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密封件120用于钻头伸出的通孔121具有多个直径尺寸,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钻头,提高该防尘套的适用性。
66.进一步的,通孔121处沿其周向可设置毛刷(未图示),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不同直径钻头的适用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通孔121处的密封性。
67.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电钻,其包括电钻本体、设于电钻本体上的钻头、以及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电钻防尘套。
68.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