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卧式矫正机的支撑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14:48: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矫正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矫正机的支撑轮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钢结构工业对焊接h型钢需求的增加,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成为生产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由于h型钢在焊接过程中翼板受热会导致其变形,因此h型钢焊接后需要对翼板进行矫正,现有h型钢矫正机矫正h型钢时一般在翼板的一侧设置矫正轮,在同一翼板的另一侧设置支撑轮,为了使翼板矫正时的稳定性更好,一般会在翼板的内侧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上支撑轮和下支撑轮,再通过位于翼板的外侧的矫正轮对翼板的中部进行矫正,现有的支撑轮结构能够适用于腹板尺寸较大(两翼板之间的间距较大)的h型钢,但是在对腹板尺寸较小(两翼板之间的间距较小)的h型钢支撑时,由于支撑轮尺寸的限制无法伸入腹板尺寸较小h型钢空腔内,因此,现有的支撑轮结构不能同时适用腹板尺寸较大的h型钢和腹板尺寸较小h型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矫正机的支撑轮结构,不仅适用于腹板尺寸较大的h型钢还适用腹板尺寸较小的h型钢,使得该支撑轮结构适用范围更广。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卧式矫正机的支撑轮结构,包括安装架、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所述第一支撑轮设置于安装架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轮设置于安装架对应于第一支撑轮下端的位置,所述第一支撑轮与第二支撑轮用于支撑翼板的支撑部位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轮的下部设有外径小于第一支撑轮的第三支撑轮,所述第二支撑轮的上部设有外径小于第二支撑轮的第四支撑轮,所述第三支撑轮与第四支撑轮用于支撑翼板的支撑部位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支撑轮与第四支撑轮之间留有间距。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分别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两支撑轮能够绕对应的转动轴线转动。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轮的转动轴线和第二支撑轮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的外径相对应。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设有驱动第一支撑轮竖向升降的第一驱动件,所述安装架上还设有驱动第二支撑轮竖向升降的第二驱动件。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轮通过第一连接件滑移连接于安装架,第一驱动件驱动第一连接件相对于安装架竖向升降,所述第二支撑轮通过第二连接件滑移连接于安装架,第二驱动件驱动第二连接件相对于安装架竖向升降。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轮为从上至下外径逐渐递减的圆台状结构,所述第二支撑轮为从下至上外径逐渐增减的圆台状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轮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撑轮,所述第四支撑轮转动安装于
第二支撑轮。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轮的转动轴线和第四支撑轮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三支撑轮和第四支撑轮的外径相对应。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轮为从上至下外径逐渐递减的圆台状结构,所述第四支撑轮为从下至上外径逐渐增减的圆台状结构。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一种卧式矫正机的支撑轮结构,通过在第一支撑轮的下部设置外径小于第一支撑轮的第三支撑轮,在第二支撑轮的上部设置外径小于第二支撑轮的第四支撑轮,其中第三支撑轮的外径与第四支撑轮的外径相对应,通过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调节该支撑轮结构的高度,使得该支撑轮结构不仅能够对腹板尺寸较大的h型钢进行支撑,还能够对腹板尺寸较小的h型钢进行支撑,具体地,第一支撑轮和第三支撑轮配合用于对腹板尺寸较大的h型钢进行支撑,第二支撑轮和第四支撑轮配合用于对腹板尺寸较小的h型钢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17.图中:1、安装架;2、第一支撑轮;3、第二支撑轮;4、第三支撑轮;5、第四支撑轮;6、第一驱动件;7、第二驱动件;8、第一连接件;9、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如图1-2所示,一种卧式矫正机的支撑轮结构,包括安装架1、第一支撑轮2和第二支撑轮3,所述第一支撑轮2设置于安装架1的上端,所述第二支撑轮3设置于安装架1上且对应于第一支撑轮2下端的位置, 所述第一支撑轮2与第二支撑轮3用于支撑翼板的支撑部位对应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轮2和第二支撑轮3分别转动连接于安装架1,两支撑轮能够绕对应的转动轴线转动,通过对第一支撑轮2和第二支撑轮3转动设置,使得第一支撑轮2和第二支撑轮3分别与翼板滚动摩擦,减小翼板输出时的摩擦力。
20.所述第一支撑轮2的转动轴线和第二支撑轮3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一支撑轮2和第二支撑轮3的外径相对应,即第一支撑轮2和第二支撑轮3的尺寸相同,第一支撑轮2和第二支撑轮3为同一尺寸的支撑轮可以减少支撑轮的种类,通用性更强。
21.所述第一支撑轮2的下部设有外径小于第一支撑轮2的第三支撑轮4,所述第二支撑轮3的上部设有外径小于第二支撑轮3的第四支撑轮5,所述第三支撑轮4与第四支撑轮5用于支撑翼板的支撑部位对应设置,所述第三支撑轮4与第四支撑轮5之间留有间距。
22.所述安装架1上设有驱动第一支撑轮2竖向升降的第一驱动件6,所述安装架1上还设有驱动第二支撑轮3竖向升降的第二驱动件7,通过第一驱动件6同步调节第一支撑轮2和第三支撑轮4的高度,通过第二驱动件7同步调节第二支撑轮3和第四支撑轮5的高度,进而调节第一支撑轮2和第二支撑轮3之间的距离和调节第二支撑轮3和第四支撑轮5之间的距离,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轮2通过上连接件8滑移连接于安装架1,所述上连接件8与安装架1上设有相匹配的第一导向结构,所述第一驱动件6的本体连接于安装架1,所述第一驱动件
6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连接件8或所述第一驱动件6的本体连接于第一连接件8,所述第一驱动件6的输出端连接于安装架1,所述第二支撑轮3通过第二连接件9滑移连接于安装架1,所述第二连接件9与安装架1上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二驱动件7的本体连接于安装架1,所述第二驱动件7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连接件9,所述第二驱动件7的本体连接于第二连接件9,所述第二驱动件7的输出端连接于安装架1,通过导向结构的设置,使第一支撑轮2和第二支撑轮3竖向升降时稳定性更好。
23.所述第一支撑轮2为从上至下外径逐渐递减的圆台状结构,所述第二支撑轮3为从下至上外径逐渐增减的圆台状结构。
24.所述第三支撑轮4转动安装于第一支撑轮2,所述第四支撑轮5转动安装于第二支撑轮3,且所述第三支撑轮4的转动轴线和第四支撑轮5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第三支撑轮4和第四支撑轮5的外径相对应,所述第三支撑轮4为从上至下外径逐渐递减的圆台状结构,所述第四支撑轮5为从下至上外径逐渐增减的圆台状结构。
25.通过在第一支撑轮2的下部设置外径小于第一支撑轮2的第三支撑轮4,在第二支撑轮3的上部设置外径小于第二支撑轮3的第四支撑轮5,其中第三支撑轮4的外径与第四支撑轮5的外径相对应,通过第一驱动件6和第二驱动件7调节该支撑轮结构的高度,使得该支撑轮结构不仅能够对腹板尺寸较大的h型钢进行支撑,还能够对腹板尺寸较小的h型钢进行支撑,具体地,第一支撑轮2和第三支撑轮4配合用于对腹板尺寸较大的h型钢进行支撑,第二支撑轮3和第四支撑轮5配合用于对腹板尺寸较小的h型钢进行支撑。
26.卧式矫正机通过第一支撑轮2和第二支撑轮3支撑翼板内侧上下两端或通过第三支撑轮4和第四支撑轮5支撑翼板内侧上下两端,再通过矫正轮对翼板的外侧的中部进行挤压矫正。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