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人脸识别接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13:43: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接送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家规定幼儿园、小学生上学和放学都必须由家长或委托人进行接送。然而,有的幼儿园或者学校规定家长或委托人不能直接进入校园到教室接送学生,而是需要由老师将学生带到校内或者校外的固定场所与家长或委托人进行交接。由于老师、学生、家长或委托人都聚集在交接地点、家长经常忘带接送卡、维护秩序人员多等问题,导致交接地点接园时间长、容易造成拥堵且场面混乱,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冒领、拐骗、伤害等重大恶性事件,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接送系统,能够有效解决校园接送场面混乱、不安全等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接送系统,所述人脸识别接送系统应用于校园,所述人脸识别接送系统包括:
5.主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第三面,所述第一面设有第一识别窗口,所述第二面设有第二识别窗口,所述第一识别窗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识别窗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面的高度,当所述接送系统安装于所述校园的门口时,所述主体的第一面朝向校园的外部,所述主体的第二面朝向校园的内部,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安装空间,所述主体还包括容置于所述安装空间的主控设备;以及
6.闸门,设置于所述第三面,所述闸门与所述主控设备电性连接。
7.优选地,所述第一面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识别窗口,所述第三识别窗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识别窗口设置于所述第一面的高度。
8.优选地,所述第一识别窗口和所述第三识别窗口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面还设有第一凸沿,所述第一凸沿设置于所述第一识别窗口远离所述第三识别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凸沿从所述第一面向远离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延伸。
9.优选地,所述第二面还设有至少一个第四识别窗口,所述第四识别窗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识别窗口设置于所述第二面的高度。
10.优选地,所述第二识别窗口和所述第四识别窗口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面还设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设置于所述第四识别窗口远离所述第二识别窗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凸沿从所述第二面向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延伸。
11.优选地,所述闸门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
12.优选地,所述接送系统还包括立柱和摄像装置,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闸门远离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摄像装置设置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摄像装置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
主体。
13.优选地,所述主控设备包括控制器、人脸识别装置、扬声器以及电子锁,所述人脸识别装置、所述扬声器、所述电子锁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人脸识别装置、所述扬声器、所述电子锁执行相应的动作,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用于获取并识别家长和/或学生的人脸图像,所述扬声器用于播报接送信息,所述电子锁与所述闸门电性连接,并用于锁定或者解锁所述闸门。
14.优选地,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与所述第一识别窗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摄像头与所述第二识别窗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摄像头通过所述第一识别窗口获取家长人脸图像,所述第二摄像头通过所述第二识别窗口获取学生人脸图像。
15.优选地,所述主控设备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预存有相对应的学生预留图像和家长预留图像,所述人脸识别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家长人脸图像和所述学生人脸图像、所述家长预留图像和所述学生预留图像进行识别,并判断学生和家长是否相匹配。
16.上述人脸识别接送系统,通过在人脸识别接送系统主体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分别设置第一识别窗口和第二识别窗口,让学生和家长分别在校园内和校园外通过第二识别窗口和第一识别窗口进行匹配。当学生和家长相匹配时,设置于主体的主控设备才控制闸门开启,让家长接到学生。人脸识别接送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安全有序地实现智能化接送,缓解校园门口的交通压力,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减少家长接送学生的时间成本,让家长无需再为因校园门口拥堵需要长时间的等待而烦恼。此外,人脸识别接送系统还能够实现智能签到和签退,方便统计出勤,从而保障学生的到校、离校安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接送系统的第一示意图。
19.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接送系统的第二示意图。
20.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接送系统的第三示意图。
21.图4为图1所示的主控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为使得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有更清楚及更准确的理解,现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可以理解的是,说明书附图示出的比例并非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的比例,其仅为示意说明为目的,并非依照原尺寸作图。
27.请结合参看图1至图4,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接送系统的第一示意图,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接送系统的第二示意图,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人脸识别接送系统的第三示意图,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控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人脸识别接送系统1000应用于校园,尤其是幼儿园和小学校园,用于解决家长到校园接学生离校时接送场面混乱、不安全等问题。在本实施例中,人脸识别接送系统1000包括主体10和闸门20,闸门20与主体10相连。
28.主体10整体呈柱状,包括第一面11、第二面12以及第三面13。其中,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相背设置,第三面13连接于第一面11和第二面12之间。当人脸识别接送系统1000安装于校园的门口时,主体10的第一面11朝向校园的外部,主体10的第二面12朝向校园的内部。其中,闸门20设置于第三面13。在本实施例中,闸门20转动连接于主体10。
29.第一面11设有第一识别窗口111,第二面12设有第二识别窗口121,第一识别窗口111设置于第一面11的高度高于第二识别窗口121设置于第二面12的高度。其中,第一面11设有一个第一识别窗口111,第二面12设有一个第二识别窗口121。第一识别窗口111和第二识别窗口121的大小相同。
30.第一面11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三识别窗口112,第三识别窗口112设置于第一面11的高度低于第一识别窗口111设置于第一面11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11设有一个第三识别窗口112,第三识别窗口112设置于第一面11的位置与第二识别窗口121设置于第二面12的位置相对应。第一识别窗口111和第三识别窗口112沿主体10的竖直方向设置。第一面11还设有第一凸沿113,第一凸沿113从第一面11向远离第二面12的方向延伸。第一凸沿113设置于第一识别窗口111远离第三识别窗口112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识别窗口112的大小与第一识别窗口111的大小相同,第一凸沿113的宽度与第一识别窗口111的宽度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凸沿113用于为第一识别窗口111和第三识别窗口112遮挡杂物,以避免雨水等杂物会对第一识别窗口111和第三识别窗口112造成遮挡。其中,第一凸沿113的截面呈扇形。
31.第二面12还设有至少一个第四识别窗口122,第四识别窗口122设置于第二面12的高度高于第二识别窗口121设置于第二面12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面12设有一个第四识别窗口122,第四识别窗口122设置于第二面12的位置与第一识别窗口111设置于第一面
1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识别窗口121和第四识别窗口122沿主体10的竖直方向设置。第二面12还设有第二凸沿123,第二凸沿123从第二面12向远离第一面11的方向延伸。第二凸沿123设置于第四识别窗口122远离第二识别窗口121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识别窗口122的大小与第二识别窗口121的大小相同,第二凸沿123的宽度与第二识别窗口121的宽度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凸沿123用于为第二识别窗口121和第四识别窗口122遮挡杂物,以避免雨水等杂物会对第二识别窗口121和第四识别窗口122造成遮挡。其中,第二凸沿123的截面呈扇形。
32.主体10的内部设有安装空间100,主体10还包括容置于安装空间100的主控设备14。闸门20与主控设备14电性连接,主控设备14用于控制闸门20的开启和关闭。主控设备14包括控制器141、人脸识别装置142、扬声器143、电子锁144以及存储器145。人脸识别装置142、扬声器143、电子锁144分别与控制器141电性连接,控制器141用于控制人脸识别装置142、扬声器143、电子锁144分别执行相应的动作。存储器145预存有相对应的学生预留图像和家长预留图像。其中,学生预留图像为预先采集的学生的人脸图像,家长预留图像为预先采集的家长的人脸图像。每一学生预留图像绑定有至少一幅家长预留图像。当至少一幅家长预留图像为至少两幅时,至少两幅家长预留图像分别为不同家长的人脸图像。
33.人脸识别装置142用于获取并识别家长和/或学生的人脸图像。在本实施例中,人脸识别装置142包括第一摄像头1421和第二摄像头1422。第一摄像头1421与第一识别窗口111相对设置,第二摄像头1422与第二识别窗口121相对设置。第一摄像头1421通过第一识别窗口111获取家长人脸图像,第二摄像头1422通过第二识别窗口121获取学生人脸图像。人脸识别装置142用于根据家长人脸图像和学生人脸图像、家长预留图像和学生预留图像进行识别,并判断学生和家长是否相匹配。扬声器143用于在人脸识别装置142获取并识别家长和/或学生的人脸图像的过程中播报接送信息。电子锁144与闸门20电性连接,并用于锁定或者解锁闸门20,以使闸门20开启或关闭。
34.主控设备14控制人脸识别装置142、扬声器143、电子锁144分别执行相应的动作具体包括:当家长来到校园外准备接学生离校时,家长先到第一识别窗口111进行签到。第一摄像头1421获取家长的第一家长人脸图像,人脸识别装置142按照时间顺序将第一家长人脸图像暂存于存储器145。扬声器143按照预设顺序播放学生的名字,以通知相应的学生到第二识别窗口121进行识别。在本实施例中,扬声器143可以按照预设的班级顺序播报每一班级的学生的名字。其中,每一班级的学生的名字可以按照家长签到的顺序,即存储器145中第一家长人脸图像的顺序进行播报。当第二摄像头1422获取学生的学生人脸图像后,人脸识别装置142根据学生人脸图像匹配相应的学生预留图像。扬声器143播报与学生预留图像相应的语音,以通知相应的家长到第一识别窗口111进行识别。其中,扬声器143可以根据学生预留图像播放如“a的家长请接园(a为学生的名字)”的语音。第一摄像头1421获取家长的第二家长人脸图像,人脸识别装置142根据第二家长人脸图像匹配相应的家长预留图像,并判断家长预留图像与播报语音所对应的学生预留图像是否绑定。当家长预留图像与播报语音所对应的学生预留图像绑定时,表示学生和家长相匹配。电子锁144解锁闸门20,以开启闸门20,让学生能够离开校园。闸门20解锁预设时间之后,电子锁144锁定闸门20,以关闭闸门20。
35.人脸识别接送系统1000还可以用于对校内工作人员和学生进行签到,以便统计工
作人员和学生的出勤情况。存储器145还预存有预先采集的所有学生和校内工作人员的人脸图像。人脸识别装置142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摄像头1423和至少一个第四摄像头1424。每一第三摄像头1423分别与每一第三识别窗口112相对设置,每一第四摄像头1424分别与每一第四识别窗口122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人脸识别装置142包括一个第三摄像头1423和一个第四摄像头1424。第三摄像头1423通过第三识别窗口112获取人脸图像,第四摄像头1424通过第四识别窗口122获取人脸图像。其中,幼儿以及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第三识别窗口112进行人脸签到,第三摄像头1423获取相应的学生图像;高年级的学生以及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一识别窗口111进行人脸签到,第一摄像头1421获取相应的学生图像和工作人员图像,人脸识别装置142根据学生图像、工作人员图像与预存于存储器145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以统计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出勤情况。
36.在本实施例中,默认幼儿以及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家长接送离校。因此,幼儿以及低年级的学生通过第二识别窗口121进行人脸识别,从而离开校园。高年级的学生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第四识别窗口122进行人脸签退,从而离开校园。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若高年级的学生同样需要家长接送离校的话,第四识别窗口122也可用于对高年级的学生进行人脸识别。
37.人脸识别接送系统1000还包括立柱30和摄像装置40。其中,立柱30设置于闸门20远离主体10的一侧,摄像装置40设置于立柱30的顶部。可以理解的是,立柱30与主体10之间的距离与闸门20的宽度相适配。摄像装置40的拍摄方向朝向主体20。摄像装置40可用于对家长接学生离校、学生和工作人员签到、学生和工作人员签退的过程进行监控。
38.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人脸识别接送系统主体相背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分别设置第一识别窗口和第二识别窗口,让学生和家长分别在校园内和校园外通过第二识别窗口和第一识别窗口进行匹配。当学生和家长相匹配时,设置于主体的主控设备才控制闸门开启,让家长接到学生。人脸识别接送系统能够方便快捷、安全有序地实现智能化接送,缓解校园门口的交通压力,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减少家长接送学生的时间成本,让家长无需再为因校园门口拥堵需要长时间的等待而烦恼。此外,人脸识别接送系统还能够实现智能签到和签退,方便统计出勤,从而保障学生的到校、离校安全。
3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且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40.以上所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