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零碳风光浪互补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9:22: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零碳风光浪互补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碳”作为当前社会最主要的能源载体,人类社会越发达,对于能源和碳的需求就越大,这也导致着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为此在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政府在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0003]
想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就必须逐步改变原有能源结构,用更加清洁的能源去代替石油和煤炭。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一些清洁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虽然在目前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是风能和太阳能,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它们大概只有20-30%的时间可用,所以还必须开发其他清洁能源加以补充。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海浪将其转化为电能,多种能源互补、高度清洁的零碳风光浪互补发电系统。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零碳风光浪互补发电系统,包括海上平台,海上平台上设置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板、蓄电池,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板接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平台四周朝外分别连接多个上连杆,上连杆末端经第一海浪发电机接下连杆,下连杆末端接浮球,所述第一海浪发电机包括定子壳体和轴向运动件,轴向运动件连接上连杆末端,定子壳体接下连杆,轴向运动件穿接在定子壳体内呈相对轴向运动状态,第一海浪发电机接蓄电池。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海上平台上或者浮球上设有第二海浪发电机,第二海浪发电机的转子下接伸入海水中的驱动轴,驱动轴上穿接水下涡轮,第二海浪发电机接蓄电池。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水下涡轮包括上下平行的反转双涡轮,反转双涡轮分别连接第二海浪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
[0008]
进一步地,所述海上平台四角朝外分别连接四个上连杆。
[0009]
本实用新型采用海上平台结构配置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机对风能和太阳能综合利用,并加以第一、二海浪发电机分别将海浪升降、海水旋流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补充,多种能源互补,清洁度高,能源补充充足。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海上平台1、风力发电机2、太阳能板3、蓄电池4、上连杆5、下连杆6、浮球7、第一海浪发电机8、定子壳体9、轴向运动件10、第二海浪发电机11、定子12、转子13、正向驱动轴14、反向驱动轴15、正向涡轮16、反向涡轮17。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
[0013]
图1所示:一种零碳风光浪互补发电系统,包括海上平台1、风力发电机2、太阳能板3、蓄电池4、上连杆5、下连杆6、浮球7、第一海浪发电机8、定子壳体9、轴向运动件10、第二海浪发电机11、定子12、转子13、正向驱动轴14、反向驱动轴15、正向涡轮16、反向涡轮17。海上平台1上设置风力发电机2、太阳能电板3、蓄电池4,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板接蓄电池;海上平台1四角朝外分别连接四个上连杆5,上连杆5末端经第一海浪发电机8接下连杆6,下连杆6末端接浮球7,第一海浪发电机包括定子壳体9和轴向运动件10,轴向运动件连接上连杆末端,定子壳体接下连杆,轴向运动件穿接在定子壳体内呈相对轴向运动状态,由浮球、下连杆驱动,带磁体的轴向运动件在带绕组的定子壳体内直线往复运动从而产生电流,第一海浪发电机接蓄电池,能较好地收集海浪升降能量;海上平台上还设有第二海浪发电机11,第二海浪发电机11的定子12经伸入水下的正向驱动轴14接正向涡轮16,第二海浪发电机11的转子13经伸入水下的反向驱动轴15接反向涡轮17,正、反向驱动轴14同轴穿接,正反涡轮驱动定子和转子反向旋转提供双倍相对转速,最大限度地利用收集到的海水旋流能量,提供较高的发电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零碳风光浪互补发电系统,包括海上平台,海上平台上设置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板、蓄电池,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板接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平台四周朝外分别连接多个上连杆,上连杆末端经第一海浪发电机接下连杆,下连杆末端接浮球,所述第一海浪发电机包括定子壳体和轴向运动件,轴向运动件连接上连杆末端,定子壳体接下连杆,轴向运动件穿接在定子壳体内呈相对轴向运动状态,第一海浪发电机接蓄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碳风光浪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海上平台上或者浮球上设有第二海浪发电机,第二海浪发电机的转子下接伸入海水中的驱动轴,驱动轴上穿接水下涡轮,第二海浪发电机接蓄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碳风光浪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下涡轮包括上下平行的反转双涡轮,反转双涡轮分别连接第二海浪发电机的转子和定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碳风光浪互补发电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海上平台四角朝外分别连接四个上连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碳风光浪互补发电系统,包括海上平台,海上平台上设置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板、蓄电池,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板接蓄电池,海上平台四周朝外分别连接多个上连杆,上连杆末端经第一海浪发电机接下连杆,下连杆末端接浮球,所述第一海浪发电机包括定子壳体和轴向运动件,轴向运动件连接上连杆末端,定子壳体接下连杆,轴向运动件穿接在定子壳体内呈相对轴向运动状态,第一海浪发电机接蓄电池。采用海上平台结构配置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机对风能和太阳能综合利用,并加以第一、二海浪发电机分别将海浪升降、海水旋流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补充,多种能源互补,清洁度高,能源补充充足。能源补充充足。能源补充充足。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兴 段阳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星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6/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