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硅片传输带的制作方法

2022-06-04 06:20: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硅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片传输带。


背景技术:

2.太阳电池在生产流程中,硅片传输需要使用传送皮带进行传送。传送皮带与硅片为面接触,接触面积较大。硅片通过传送皮带传送时,皮带会对硅片产生磨损及污染,在硅片上留下皮带印,影响硅片外观及效率。
3.现有技术中的传动皮带之间不能适应所有尺寸的硅片,且硅片在传送皮带的表面容易倾斜或滑落,导致硅片的生产效率降低,硅片的生产质量不高。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硅片传输带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硅片传输带。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硅片传输带,包括:工作台,以及与所述工作台连接的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其特征在于,
7.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所述第二传输带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所述第二传输带均包括:传送带架体,安装在所述传送带架体两端的传送辊和调节辊,设置在所述传送辊和所述调节辊之间的o型皮带;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所述第二传输带表面均与硅片接触,且带动所述硅片运动;
8.所述传送带架体位于所述调节辊的一侧设置有张紧度调节组件;所述张紧度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传送带架体表面的调节架,与所述传送辊固定的固定框,与所述固定框连接的螺杆,与所述螺杆连接的减速结构,以及与所述减速结构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螺杆与所述固定框相对运动。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所述第二传输带之间还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导杆,设置在所述导杆上的第一滑动座和第二滑动座,以及与所述第一滑动座和所述第二滑动座分别固定连接的若干第一连接杆和若干第二连接杆;若干所述第一连接杆在同一平面上,若干所述第二连接杆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滑动座和所述第二滑动座分别连接有驱动气缸。
10.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轴与所述导杆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气缸带动对应所述第一滑动座或所述第二滑动座在所述导杆上运动。
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l形结构。
1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所述第二传输带的表面设置有阻隔条,所述阻隔条等间距布置,相邻所述阻隔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所述硅片的长度。
1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条为齿形结构。
1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隔条为热塑性烯烃材料。
15.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o型皮带的宽度为10~35mm。
16.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架体和所述调节架为一体式结构。
17.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带和所述第二传输带的运动速度相同。
18.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硅片传输带,该硅片传输带将现有技术中的传送皮带设计为两个平行的o型皮带,o型皮带与硅片为线接触,极大减少了硅片与o型皮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o型皮带对硅片底面的磨损和污染。
20.(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张紧度调节组件的设计,使得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中调节辊和传送辊的距离可调节,使得传输带的张紧程度适用于不同的硅片,且可调节间距的结构能够便于整体结构的拆卸和更换。
2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间距调节组件的设计,实现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之间的整体间距的变化;使得硅片传输带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硅片,保证硅片始终与o型皮带之间线接触。
22.(4)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双皮带和每个o型皮带表面的阻隔条,这种结构相当于在o型皮带之间形成若干阻隔槽,每个硅片被单独放在阻隔槽中,不会出现硅片倾斜、滑落等问题。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硅片传输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张紧度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间距调节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硅片传输带;2、工作台;3、第一传输带;4、第二传输带;5、传送带架体;6、传送辊;7、调节辊;8、张紧度调节组件;81、调节架;82、固定框;83、螺杆;84、减速结构;85、驱动电机;9、间距调节组件;91、导杆;92、第一滑动座;93、第二滑动座;94、第一连接杆;95、第二连接杆;96、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30.如图1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硅片传输带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硅片传输带1包括:工作台2,以及与工作台2连接的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
3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平行设置,且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的运动速度相同,保证硅片在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的表面平稳前进,减少硅片的抖动。
3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均包括:传送带架体5,安装在传送带架体5两端的传送辊6和调节辊7,设置在传送辊6和调节辊7之间的o型皮带。第一
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表面均与硅片接触,且带动硅片运动。o型皮带的宽度为10~35mm。该硅片传输带1将现有技术中的传送皮带设计为两个平行的o型皮带,o型皮带与硅片为线接触,极大减少了硅片与o型皮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了o型皮带对硅片底面的磨损和污染。
33.如图3所示,传送带架体5位于调节辊7的一侧设置有张紧度调节组件8;张紧度调节组件8包括:安装在传送带架体5表面的调节架81,与传送辊6固定的固定框82,与固定框82连接的螺杆83,与螺杆83连接的减速结构84,以及与减速结构84连接的驱动电机85。螺杆83与固定框82相对运动。优选的,减速结构84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以及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同步带,第一齿轮和螺杆83连接,第二齿轮和驱动电机85的输出轴连接。通过驱动电机85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同步带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螺杆83运动,螺杆83和固定框82发生相对运动,固定框82带动传送调节辊7向传送辊6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o型皮带的张紧度。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张紧度调节组件8的设计,使得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中调节辊7和传送辊6的距离可调节,使得传输带的张紧程度适用于不同的硅片,且可调节间距的结构能够便于整体结构的拆卸和更换。
34.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之间还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9,间距调节组件9包括导杆91,设置在导杆91上的第一滑动座92和第二滑动座93,以及与第一滑动座92和第二滑动座93分别固定连接的若干第一连接杆94和若干第二连接杆95;若干第一连接杆94在同一平面上,若干第二连接杆95在同一平面上,第一滑动座92和第二滑动座93分别连接有驱动气缸96。驱动气缸96的驱动轴与导杆91平行设置,驱动气缸96带动对应第一滑动座92或第二滑动座93在导杆91上运动。第一连接杆94和第二连接杆95均为l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间距调节组件9的设计,通过驱动气缸96带动对应的第一滑动座92或第二滑动座93沿导杆91滑动,第一滑动座92或第二滑动座93带动对应的第一连接杆94或第二连杆运动,第一连接杆94和第二连杆带动对应的传输带整体移动,使得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整体间距发生变化,实现间距的调节,使得硅片传输带1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硅片,保证硅片始终与o型皮带之间线接触。
35.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的表面设置有阻隔条,阻隔条等间距布置,相邻阻隔条之间的间距不小于硅片的长度。阻隔条为齿形结构。阻隔条为热塑性烯烃材料。本实用新型中利用双皮带和每个o型皮带表面的阻隔条,这种结构相当于在o型皮带之间形成若干阻隔槽,每个硅片被单独放在阻隔槽中,不会出现硅片倾斜、滑落等问题
36.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带架体5和调节架81为一体式结构。
3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85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同步带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螺杆83运动,螺杆83和固定框82发生相对运动,固定框82带动传送调节辊7向传送辊6的方向移动,从而调节o型皮带的张紧度。将硅片放置在o型皮带之间的阻隔条中,o型皮带与硅片为线接触,极大减少了硅片与双o型皮带之间的接触面积。当需要适应不同尺寸的硅片时,通过驱动气缸96带动对应的第一滑动座92或第二滑动座93沿导杆91滑动,第一滑动座92或第二滑动座93带动对应的第一连接杆94或第二连杆运动,第一连接杆94和第二连杆带动对应的传输带整体移动,使得第一传输带3和第二传输带4整体间距发生变化,实现间距的调节,使得硅片传输带1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硅片,保证硅片始终与o型皮带之间线接触。
38.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