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报警式往复泵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17:19: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报警式往复泵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报警式往复泵。


背景技术:

2.在能源、化工、环保等行业中,针对高黏度、含颗粒的介质运输广泛使用液压软管隔膜式往复泵。液压软管隔膜式往复泵通常包括泵体以及泵体中间的软管,软管中间供介质流动,软管和泵体内壁之间则通入液压油,以对软管的膨胀程度进行控制。因软管老损,容易导致介质和液压油混流。为了起到缓冲作用,软管通常包括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壁的外管,这样即使内管和外管中的其中一个发生破损,也不会直接导致介质和液压油混流。
3.但是在内管和外管中的一个发生破损的时候,就需要及时进行维护,但是由于使用人员因经验等原因很难及时发现,导致破损的内管和外管无法及时更换,最终内管和外管同时破损,还是会引发介质和液压油混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及时对内管和外管破损进行监测的报警式往复泵。
5.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报警式往复泵,包括报警器、导流接头、液压传感器、泵体、内管和外管,内管中间为介质腔,内管位于外管中间,外管位于泵体中间,介质腔的两端分别位于泵体两端,同时外管外壁和泵体内壁围拢形成液压腔,内管的上端为导流部,导流部位于外管上方,导流接头设置在导流部处,导流接头连通至液压传感器,液压传感器电连接至报警器。
7.优选的,所述介质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排液单向阀和进液单向阀。
8.优选的,所述泵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至液压腔的液压油通道。
9.优选的,所述液压油通道处设置有限位阀,限位阀对液压油通道的通闭进行控制,限位阀上套设有弹簧,弹簧将限位阀朝向外管挤压。
10.优选的,所述泵体上设置有连通至液压腔上端的排气接头,排气接头的排气口位于泵体外。
11.优选的,所述液压腔上端和排气接头之间设置有排气导向环。
12.优选的,所述排气接头为排气单向阀。
13.优选的,所述导流接头和外管上端之间设置有导流环。
14.优选的,所述泵体内壁面为纺锤曲面。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6.本发明中,内管中间的介质腔用于流动介质,外管外侧的液压腔用于流动液压油,在介质腔内压力和液压腔内压力配合下控制内管和外管的膨胀程度,正常情况下,在两者压力作用下使内管和外管贴合,避免内管和外管产生空隙。但是若内管或者外管发生破损,则介质或者液压油就会渗入内管和外管之间使得内管和外管之间留出缝隙,在内管和外管
的导流作用下,介质或者液压油会流动至导流部,同时失去外管限制被导流接头传输至液压传感器,液压传感器检测到内管和外管之间存在介质或者液压油的情况下发送信号至报警器,报警器发出警报,提醒维护人员及时对内管和外管进行更换,有效避免介质腔和液压腔混流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往复泵进液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往复泵排液状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发明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22.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3.另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6.实施例:
27.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报警式往复泵,包括报警器、导流接头3、液压传感器、泵体、内管5和外管6。
28.其中泵体包括两个泵头法兰1、两块压板2以及一根泵管12,两个泵头法兰1分别设
置在泵管12的两端,两块压板2也分别设置在泵管12的两端,压板2呈环状,泵头法兰1将压板2压紧在泵管12的端部。
29.内管5中间为介质腔13,内管5位于外管6中间,外管6位于泵管12中间,泵管12上端的泵头法兰1上安装有排液单向阀9,泵管12下端的泵头法兰1上安装有进液单向阀15,以使排液单向阀9和进液单向阀15分别位于介质腔13的上、下两端,介质经由进液单向阀15进入介质腔13,而后从排液单向阀9离开介质腔13。介质压力越大,则内管5和外管6膨胀程度越大。
30.内管5的上端位于外管6上方,内管5的下端位于外管6下方。以内管5的上端和外管6上端进行举例,位于泵管12上端的泵头法兰1将内管5上端压紧在压板2上,压板2将外管6端部压紧在泵管12的端壁上,从而将内管5和外管6的端部定位在泵体中。
31.外管6外壁和泵管12内壁围拢形成液压腔14,泵管12的侧壁开设有液压油通道8,液压油通道8连通至液压腔14。液压油在泵管12外侧经由液压油通道8进入液压腔14,液压腔14内的液压油也可以经由液压油通道8到达泵管12外。液压腔14内液压油油压越大,则内管5和外管6收缩程度越大。
32.参见图1,在液压油通道8处向液压腔14内注入液压油,液压腔14内压力增大,使得内管5和外管6收缩,介质腔13内的介质经由排液单向阀9排出泵体外。参见图2,在进液单向阀15处向介质腔13内注入介质,内管5中间压强增大,使得内管5和外管6扩张,液压腔14空间减小,液压腔14内液压油经由液压油通道8排出泵体外。在液压腔14内油压和介质腔13内介质压力作用下,正常进排液过程中内管5外壁和外管6内壁之间保持贴合状态,若内管5或外管6发生破损,则介质或者液压油就会渗入内管5和外管6之间。
33.内管5的两端均为导流部,导流接头3位于导流部处,同时导流接头3还设置在压板2上,以在泵管12上获得定位。导流接头3的外端位于泵管12外并与液压传感器连通,液压传感器通过控制板电连接至报警器,导流接头3的内端则位于导流部处。以内管5破损的情况为例,介质会从内管5的破损处流入内管5和外管6,介质将内管5外壁和外管6内壁撑开,使得内管5外壁和外管6内壁之间产生缝隙,随着渗出量的增加,介质逐渐向外管6的上端和下端流动,直至至达外管6外侧的导流接头3处,经由导流接头3流向液压传感器并被液压传感器检测到,此时控制板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对内管5和外管6进行更换,避免因更换不及时内管5和外管6同时破损,导致液压腔14内液压油进入介质腔13,以及介质腔13内介质进入液压腔14,产生介质和液压油的混流。
34.优选的,泵管12上端的压板2上设置有导流环10,压板2将导流环10压紧在外管6的上端,内管5或外管6破损的情况下,借由导流环10将外管6上端渗出的介质或者液压油引导至导流接头3。导流环10占用了一部分导流接头3和外管6上端之间供介质或者液压油的空间,增加了介质或者液压油的流速,因此当外管6上端渗出介质或者液压油的情况下,导流环10能够使介质或者液压油更快地到达导流接头3被液压传感器检测到。
35.液压油通道8处设置有限位阀7,限位阀上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顶在液压油通道8的内壁上,另一端压在限位阀7上,弹簧在自身形变作用下始终将限位阀7朝向外管6进行挤压。
36.当液压油通道8处进油的时候,油压配合弹簧将限位阀7推向外管6,使液压油通道8处于打开状态,液压油能够顺利进入液压腔14。反之,当介质腔13内通入介质的时候,内管
5和外管6膨胀,外管6与限位阀7接触并克服弹簧的弹力作用,将限位阀7向液压腔14外推动,直至限位阀7将液压油通道8封闭,此时液压油通道8通过限位阀7能够限制内管5和外管6的进一步膨胀。
37.优选的,泵管12内壁面为纺锤曲面,以适应于内管5和外管6的形变特性,提供内管5和外管6足够的形变膨胀空间,避免过早的对内管5和外管6进行限制。
38.在向液压腔14内注入液压油的时候,液压腔14内的空气可能不能从液压油通道8处排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泵管12上设置有连通至液压腔14的排气接头4,排气接头4位于液压腔14端部,排气接头4的排气口位于泵体外。在液压油通道8处向液压腔14内注入液压油的时候,打开排气接头4,液压腔14内的空气可以流动至液压腔14端部的排气接头4,经由排气接头4排出至泵体外,减少对液压油注入流量的影响。
39.进一步优选的,排气接头4为排气单向阀,避免泵体外空气经由排气接头4进入液压腔14。
40.此外,本实施例中液压腔14上端和排气接头4之间还设置有排气导向环11,外管6上端将排气导向环11压在泵管12上端上进行定位,导向环11对液压腔14上端位于排气接头4上方的部分进行填充,使得液压腔14内空气到达排气接头4后会直接排出,不会在液压腔14的顶部产生积聚,对空气的排出过程起到导向作用。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