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灭火作业方法与流程

2022-06-02 17:05: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建筑外墙灭火系统进行灭火作业;所述建筑外墙灭火系统包括一控制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的一报警系统和一灭火装置,所述灭火装置设置在建筑体外;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灭火装置进行所述灭火作业,所述灭火作业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所述报警系统监测火灾情况;2)若所述报警系统发出火灾信号,驱动所述灭火装置至预设位置进行灭火工作;3)灭火作业完成后,停止送水,驱动所述灭火装置复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包括:一旋转固定机构,可沿纵向做转动;一伸缩臂机构,一端与所述旋转固定机构铰接,另一端端部侧边设置有消防水炮,由所述旋转固定机构带动做转动;一送水机构,将消防蓄水池中的水送至所述消防水炮;在步骤2)中,若所述报警系统发出火灾信号,则驱动所述伸缩臂机构和所述旋转固定机构,所述旋转固定机构带动所述伸缩臂机构转动至预设位置,驱动所述送水机构,将水送至所述消防水炮,所述消防水炮进行灭火工作;在步骤3)中,灭火作业完成后,停止送水,关闭所述消防水炮,所述伸缩臂机构和所述旋转固定机构复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系统包括多个具有位置识别的火灾探测器,所述火灾探测器分布于建筑内墙或建筑外墙上;在步骤2)中,所述火灾信号中包括发出火灾信号的火灾探测器的位置信息,则驱动所述伸缩臂机构和所述旋转固定机构至预设位置时,所述消防水炮朝向所述位置信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机构包括:三组伸缩臂,依次铰接连接,分别为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和第三伸缩臂,所述第二伸缩臂位于所述第一伸缩臂下方,所述第三伸缩臂位于所述第一伸缩臂和所述第二伸缩臂之间,所述第二伸缩臂可绕与所述第一伸缩臂的铰接处转动,所述第三伸缩臂可绕与所述第二伸缩臂的铰接处转动;所述第一伸缩臂与所述旋转固定机构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臂可绕与所述旋转固定机构的铰接处转动,并由所述旋转固定机构带动绕竖向做转动;第三伸缩臂的前端一侧设置有消防水炮,所述消防水炮连接送水机构;在步骤2)中,若所述报警系统发出火灾信号,则具体采用如下步骤至预设位置:201)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绕铰接处转动,所述第一伸缩臂和所述旋转固定机构之间的作业角度小于90度,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伸出于建筑墙体外;202)驱动所述旋转固定机构带动所述伸缩臂机构转动至需要灭火作业的预设作业方位;203)驱动所述第二伸缩臂绕铰接处转动,所述第二伸缩臂和所述第一伸缩臂之间的作业角度小于90度,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绕铰接处反转,使得所述第一伸缩臂的臂长方向与水平方向基本平行,驱动所述第二伸缩臂伸出至预设作业长度;204)驱动所述第三伸缩臂绕铰接处转动,所述第三伸缩臂和所述第二伸缩臂之间的作
业角度小于90度,驱动所述第三伸缩臂伸出至预设作业长度,此时所述消防水炮朝向需要灭火的预设位置;在步骤3)中,所述伸缩臂机构和所述旋转固定机构复位过程如下:301)驱动所述第三伸缩臂收缩至最短长度,将所述第三伸缩臂绕铰接处转动并折叠到与所述第二伸缩臂平行;302)驱动所述第二伸缩臂收缩至最短长度,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绕铰接处转动,将所述第二伸缩臂绕铰接处转动并折叠到与所述第一伸缩臂平行;303)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收缩至最短长度,驱动所述第一伸缩臂绕铰接处反转,所述第一伸缩臂的臂长方向与水平面平行,完成复位。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支架,一端与所述第一伸缩臂固定,另一端支撑于所述第一伸缩臂下方的平面上;在步骤203)中,所述第一伸缩臂的臂长方向与水平方向基本平行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支架支撑在建筑体外的平面上。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伸缩臂均包括:一节固定节,一端与相邻的伸缩臂或旋转固定机构铰接连接;至少一节伸缩节,依次嵌套并可伸缩,一端的所述伸缩节与所述固定节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另一端的所述伸缩节与相邻的所述伸缩臂的固定节铰接连接,驱动所述伸缩节伸缩,实现所述伸缩臂的伸缩;每组所述伸缩臂还包括:一伸缩机构,驱动所述伸缩节伸缩;当所述伸缩节为一节时,与所述固定节滑动连接的所述伸缩节作为第一伸缩节;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一伸缩油缸缸体,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节的底部,其活塞杆穿过所述第一伸缩节底部后与所述固定节底部连接,所述伸缩油缸缸体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当所述伸缩节为两节时,与所述第一伸缩节嵌套的所述伸缩节为第二伸缩节;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一伸出定滑轮,安装在所述伸缩油缸缸体上;一伸出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节底部,另一端绕过所述伸出定滑轮后固定在所述第二伸缩节底部;一回拉定滑轮,安装在所述第一伸缩节的底部;一回拉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节顶部,另一端绕过所述回拉定滑轮后固定在所述第二伸缩节底部;伸出所述伸缩臂时,驱动所述伸缩油缸缸体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所述第一伸缩节伸出于所述固定节,由所述伸出定滑轮带动所述第二伸缩节跟着伸出于所述第一伸缩节;回拉所述伸缩臂时,驱动所述伸缩油缸缸体的活塞杆缩回,带动所述第一伸缩节缩回,由所述回拉定滑轮带动所述第二伸缩节跟着缩回;当所述伸缩节为至少三节时,依次将所述第二伸缩节看作为所述固定节,以所述伸缩节为一节时和所述伸缩节为两节时相同的安装结构依次安装实现伸缩机构;
所述伸缩臂机构还包括:一第一变幅液压油缸,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平台、所述第一伸缩臂的固定节连接,带动所述第一伸缩臂的固定节转动;一第二变幅液压油缸,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伸缩臂前端的伸缩节、所述第二伸缩臂的固定节连接,带动所述第二伸缩臂的固定节转动;一第三变幅液压油缸,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伸缩臂前端的伸缩节、所述第三伸缩臂的固定节连接,带动所述第三伸缩臂的固定节转动;所述第一变幅液压油缸、所述第二变幅液压油缸和所述第三变幅液压油缸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节的底部均安装有防止所述伸缩节被拉出的限位夹,由所述限位夹将所述伸缩节的底部限制在所述固定节内或嵌套的另一所述伸缩节内;在最前方的所述伸缩节的端部安装有至少一组耐高温的摄像机,所述摄像机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所述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摄像机查看当前作业画面;所述灭火装置还包括:一破拆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三伸缩臂前端的所述伸缩节端部,由所述第三伸缩臂的伸缩节带动做伸缩;当需要灭室内火时,驱动第三伸缩臂伸出,带动所述破拆装置伸出,通过所述破拆装置将门窗或遮挡物破拆,致使所述消防水炮喷出的水可以喷射入室内需要灭火的预设位置;所述破拆装置在缩回状态下的前端伸出于所述消防水炮。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机构包括:三组伸缩水管,依次经软管连接,分别为第一伸缩水管、第二伸缩水管和第三伸缩水管,所述第一伸缩水管与水源部分连接,所述第三伸缩水管的前端与所述消防水炮连接,所述伸缩水管具有多节水管伸缩节;所述第一伸缩水管经固定夹固定在所述第一伸缩臂侧边,所述第一伸缩水管的水管伸缩节节数与所述第一伸缩臂的伸缩节相同,多节所述水管伸缩节依次经固定夹固定多节所述伸缩节;所述第二伸缩水管经固定夹固定在所述第二伸缩臂侧边,所述第二伸缩水管的水管伸缩节节数与所述第二伸缩臂的伸缩节相同,多节所述水管伸缩节依次经固定夹固定多节所述伸缩节;所述第三伸缩水管经固定夹固定在所述第三伸缩臂侧边,所述第三伸缩水管的水管伸缩节节数与所述第三伸缩臂的伸缩节相同,多节所述水管伸缩节依次经固定夹固定多节所述伸缩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固定机构包括:一底座,固定于建筑体外;一旋转电机,固定在所述底座上,具有竖向的电机轴,控制端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一固定平台,与所述旋转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由所述旋转电机带动绕竖向做转动,所述固定平台与所述第一伸缩臂铰接连接;
所述送水机构包括:一前段送水部,设置在建筑体外,包括依次连接的消防蓄水池、水泵接合器和增压泵,所述增压泵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一后段送水部,具有一直通式旋转法兰,所述直通式旋转法兰设置于所述固定平台内且与所述旋转电机同轴同心,所述直通式旋转法兰的一端接头通过预埋在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底座上的第一送水水管与所述增压泵连接,所述直通式旋转法兰的另一端接头连接预埋在所述固定平台内的第二送水水管,第二送水水管伸出于所述固定平台并经软管与所述第一伸缩水管连接。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一消防控制室,所述消防控制室内设置有:一联动控制装置,进行所述灭火作业,分别与所述报警系统的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灭火装置的各控制端电连接;一视频监控装置,与所述联动控制装置连接,用于呈现视频信息;一消防电源,为所述消防控制室内的用电设备供电。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火作业方法。一种灭火作业方法,包括采用建筑外墙灭火系统进行灭火作业;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灭火装置进行灭火作业,灭火作业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报警系统监测火灾情况;2)若报警系统发出火灾信号,驱动灭火装置至预设位置进行灭火工作;3)灭火作业完成后,停止送水,驱动灭火装置复位。本发明灭火装置设置在建筑体外,可以在外墙上自由伸缩,可有效解决现有消防车灭火高度不够高,针对60米以上建筑外墙火灾消防车水压很难达到、无法有效扑灭高层建筑外墙火灾等难题,并可有效解决既有老旧建筑无固定灭火系统造成的安全隐患。固定灭火系统造成的安全隐患。固定灭火系统造成的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李碧英 赵长征 颜明强 张小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2.22
技术公布日:2022/6/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