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14:05: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触控显示屏行业的不断发展,相继发展出声波式、红外线式、电阻式、电容式、电磁感应等不同种类的触控技术,并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行业体态,其中,电磁感应触控技术是借助电磁笔发射电磁讯号,和触控显示屏背后的电磁感应板进行交互的技术,电磁感应触控技术具有定位准确、灵敏、原笔显示、不怕划伤、定位均匀度好、不怕手误触、天线抗干扰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3.随着用户对产品轻薄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缩减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需要将电磁感应天线集成到显示面板内部。现有的电磁感应触控显示面板中,位于显示区的天线是间隔分布在一部分像素之间的间隙区域的,这使得在面板出现制程偏移时,偏移的天线会影响与该天线相邻的像素的开口率,从而造成像素之间产生开口率差异,使得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纯灰度图像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现象,也即业界所称的mura现象,严重影响显示效果,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触控显示面板因面板内部天线偏移问题造成的亮度不均、显示画质降低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像素单元和两个天线层,其中,所述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两个所述天线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每个所述天线层包括多个天线组,且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天线组,每个所述天线组包括至少一条天线,每个所述天线层中的所述天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所述天线层中所述天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6.可选地,在一所述天线层中,相邻所述天线组之间的间距相同,每一所述天线组中所述天线的数量相同。
7.可选地,每一所述天线层中的多个所述天线组包括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所述第二天线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组之间,每一所述天线层还包括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外围走线和连接线,在一所述天线层内,每两组所述第一天线组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外围走线和所述连接线电性连接。
8.可选地,每一所述天线层包括一条所述连接线和多组所述外围走线,在一所述天线层内,所述第一天线组的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连接线,所述第一天线组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外围走线电性连接。
9.可选地,在一所述天线层内,所述第二天线组与所述连接线和所述外围走线绝缘。
10.可选地,在一所述天线层内,所述第二天线组与所述连接线电性连接,且与所述外
围走线绝缘。
11.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组分属于不同的所述信号通道。
12.可选地,每一所述天线层还包括设于所述非显示区内的外围走线和连接线,在一所述天线层内,多个所述天线组均分为多个天线组群,每个所述天线组群包括相邻的多个所述天线组,且每个所述天线组群包含的所述天线组的数量相同,在一所述天线层内,每两个所述天线组群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外围走线和所述连接线电性连接。
13.可选地,每一所述天线层包括一条所述连接线和多组所述外围走线,在一所述天线层内,所述天线组群的一端电性连接至所述连接线,所述天线组群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外围走线电性连接。
14.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天线组群分属于不同的所述信号通道。
15.可选地,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沿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其中一个所述天线层与所述金属层同层设置。
16.可选地,每个所述天线组包括多条天线,且各所述天线组中的相邻所述天线之间的间距相同。
17.本技术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像素单元和两个天线层,其中,每个所述天线层包括多个天线组,且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天线组,每个所述天线组包括至少一条天线,本技术通过在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处均设置一个包含至少一条天线的天线组,从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出现制程偏移时,各所述像素单元受所述天线偏移的影响相一致,从而不会出现开口率差异,避免mura现象的产生,有效提高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18.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天线布局示意图;
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两个天线层的布局示意图;
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天线层中的天线布局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天线层中的天线布局示意图;
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天线层中的天线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24.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
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25.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天线布局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像素单元10`和天线组20`,所述天线组20`中设置有天线,其中,部分相邻所述像素单元10`之间设置有所述天线组20`,部分相邻所述像素单元10`之间未设置有所述天线组20`。当在天线组20`中的天线发生制程偏移时,会降低与所述天线组20`相邻的像素单元10的开口率,而未与所述天线组20`相邻的像素单元10`的开口率则不会受所述制程偏移的影响,从而使得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一部分像素单元10`大于另一部分像素单元10`的开口率,使得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纯灰度图像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mura现象,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26.实施例一
2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两个天线层的布局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100和非显示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像素单元10和两个天线层,其中,所述像素单元10呈阵列排布,两个所述天线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每个所述天线层包括多个天线组20,且相邻所述像素单元10之间的间隙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天线组20,每个所述天线组20包括至少一条天线,每个所述天线层中的所述天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所述天线层中所述天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
28.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相邻所述像素单元10之间的间隙处均设置一个包含至少一条天线的天线组20,从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出现制程偏移时,各所述像素单元10受所述天线偏移的影响相一致,从而使各所述像素单元10的开口率相同,消除了开口率差异,避免了触控显示面板在执行显示功能时mura现象的产生,有效提高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29.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天线层例如分别为第一天线层和第二天线层,其中,在第一天线层中,各天线组20沿第一方向x依次间隔设置,各天线组20中的天线沿第二方向y延伸;在第二天线层中,各天线组20沿第二方向y依次间隔设置,各天线组20中的天线沿第一方向x延伸。
30.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液晶层,其中,所述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例如为阵列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例如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一天线层和所述第二天线层可以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中的其中一个上,或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具体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天线层和所述第二天线层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也即所述第一天线层和所述第二天线层被集成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内部,从而实现了内嵌式的in-cell架构,能够有效减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实现轻薄化的触控交互和显示功能。
31.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沿同一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其中一个所述天线层与所述金属层同层设置。例如,所述第一天线层与所述金属层同层
设置,从而能够在实现所述第一天线层的功能的同时,不增加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膜层数量,有利于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32.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用于与一电磁笔相配合,实现电磁触控交互。具体的,所述电磁笔包括压力感应器,当用户借助所述电磁笔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上写画时,当所述电磁笔的笔尖受力之后,压力通过所述电磁笔的笔芯传递到所述压力感应器,压力的变化引起所述电磁笔发出的电磁讯号出现变化,而集成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内的所述第一天线层和所述第二天线层中的所述天线能够接收所述电磁讯号,并通过磁通量的差异计算和获取所述电磁笔在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00上的x、y坐标位置,实现精确、灵敏、能够识别不同压感的触控交互。
33.本实施例中,分布于一所述天线层中的多条所述天线均分为多个天线组20,相邻所述像素单元10之间的间隙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天线组20,其中,在一所述天线层中,每一所述天线组20中所述天线的数量相同,相邻所述天线组20之间的间距相同。也即,沿第一方向x依次间隔排布的相邻像素单元10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天线组20,每个所述天线组20中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天线,且相邻所述天线组20之间的间距为一固定距离;沿第二方向y依次间隔排布的相邻像素单元10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天线组20,每个所述天线组20中均设置有至少一条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天线,且相邻所述天线组20之间的间距为一固定距离。因此,当某一所述天线层中的天线发生制程偏移时,所述天线层中的天线对各像素单元10的偏移影响相同,消除了开口率差异,避免了触控显示面板在执行显示功能时mura现象的产生,有效提高了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34.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层中的各天线组20均包含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天线;第二天线层中的各天线组20均包含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多条天线,且各所述天线组20中的相邻所述天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也即任意一个天线组20中的相邻所述天线之间的间距为一固定值。
35.下面以第一天线层为例,对各天线组中的天线分布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相应的,所述第二天线层中,各所述天线组中的天线的分布方式与第一天线层中的天线的分布方式相类似,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天线层中的天线布局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一天线层中,各所述天线23均匀分布于相邻所述像素单元10之间的间隙处,多条所述天线23均分为多个天线组20,相邻所述像素单元10之间的间隙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天线组20,其中,在一所述天线层中,每一所述天线组20中所述天线23的数量相同,相邻所述天线组20之间的间距相同,具体的,每一所述天线组20包括四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天线2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每个天线层中的各所述天线组20所包含的天线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制,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天线组20可以包含除四条外的其他数量的天线。
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层中的多个所述天线组包括第一天线组21和第二天线组22,所述第二天线组22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组21之间,所述第一天线层还包括设于非显示区200内的外围走线40和连接线30,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天线层内,每两组所述第一天线组21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外围走线40和所述连接线30电性连接以形成一个闭合的信号通道。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围走线40和连接线30还可以与
所述第一天线层不同层设置。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层包括一条所述连接线30和多组所述外围走线40,其中,每两组所述第一天线组21对应连接一组所述外围走线40,在所述第一天线层内,所述第一天线组21的一端均电性连接至所述连接线30,所述第一天线组21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外围走线40电性连接。具体的,多组所述外围走线包括第一组外围走线41、第二组外围走线42和第三组外围走线43,其中,第一组外围走线41、第二组外围走线42和第三组外围走线43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组21电性连接。
39.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天线层内,所述第二天线组22与所述连接线30和所述外围走线40绝缘,也即,各所述第二天线组22中的天线23与所述连接线30之间为断路状态;各所述第二天线组22中的天线23与所述外围走线40之间为断路状态。因此,各所述第二天线组22中的天线23在触控显示面板工作时始终为浮置(floating)状态。
40.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天线组21分属于不同的所述信号通道,且相邻的两个分属于不同信号通道的所述第一天线组21之间均设置有固定数量的第二天线组22,第二天线组22中的天线均为浮置状态。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能够在消除因制程偏移造成的mura问题、提高显示画质的同时,保证不同信号通道之间的间隔距离,能够有效保证触控显示面板的感应信号的强度和触控精度。
41.实施例二
4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天线层中的天线布局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100和非显示区200,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像素单元10和两个天线层,其中,所述像素单元10呈阵列排布,两个所述天线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每个所述天线层包括多个天线组20,且相邻所述像素单元10之间的间隙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天线组20,每个所述天线组20包括至少一条天线,每个所述天线层中的所述天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所述天线层中所述天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两个所述天线层分别为第一天线层和第二天线层。
43.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与实施例一相类似,如每一所述天线层包括设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一条所述连接线30和多组所述外围走线40,在一所述天线层内,所述第一天线组21的一端均电性连接至所述连接线30,所述第一天线组21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外围走线电性40连接,本实施例对于相同部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不同的是,在一所述天线层内,所述第二天线组22与所述连接线30电性连接,且与所述外围走线40绝缘。
44.继续以所述第一天线层为例,每个所述第二天线组22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天线23,且每个所述第二天线组22中的各所述天线23均与所述连接线30电性连接,与此同时,在所述第一天线层中,每个所述第一天线组21中的各所述天线23也与所述连接线30电性连接,因此,各所述第二天线组22中的各所述天线23与各所述第一天线组21中的各所述天线23并联,使得位于显示区100内的第一天线层中的各所述天线23的电压保持一致,能够有效避免因像素单元10两侧的所述天线23上的电压不同导致的显示均一性问题,能够在消除因制程偏移导致的画质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45.实施例三
4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一个天线层中的天线布局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100和
非显示区200,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100的像素单元10和两个天线层,其中,所述像素单元10呈阵列排布,两个所述天线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每个所述天线层包括多个天线组20,且相邻所述像素单元10之间的间隙处均设有一个所述天线组20,每个所述天线组20包括至少一条天线,每个所述天线层中的所述天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所述天线层中所述天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两个所述天线层分别为第一天线层和第二天线层。
47.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类似,如每一所述天线层包括设于所述非显示区200内的一条所述连接线30和多组所述外围走线40,本实施例对于相同部分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不同的是,在一所述天线层内,多个所述天线组20均分为多个天线组群210,每个所述天线组群210包括相邻的多个所述天线组20,且每个所述天线组群210包含的所述天线组20的数量相同,且在对应所述天线层内,每两个所述天线组群210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外围走线40和所述连接线30电性连接以形成一个闭合的信号通道,也即每两个所述天线组群210对应一组所述外围走线40。
48.继续以所述第一天线层为例,在所述第一天线层中,每个天线组20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多条天线23,相邻的多个所述天线组20组成一个天线组群210,所述天线组群210的一端均电性连接至所述连接线30,所述天线组群210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外围走线40电性连接。具体的,多组所述外围走线40包括第一组外围走线41、第二组外围走线42和第三组外围走线43,其中,第一组外围走线41、第二组外围走线42和第三组外围走线43分别与两个所述天线组群210电性连接。
49.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天线组群210分属于不同的所述信号通道,也即相邻的两个所述天线组群210分别与不同组的外围走线40电性连接。
50.本实施例中,每两个所述天线组群210与连接线30及一组外围走线40组成一个闭合的信号通道,且相邻的多个所述天线组20组成一个天线组群210,每个天线组20包括多条天线23。因此,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形成各信号通道的天线23的数量更多,从而有效降低了感应信号在通道传输过程中的电阻,能够在消除因制程偏移导致的画质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感应信号的强度。
51.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和非显示区,触控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显示区的像素单元和两个天线层,其中,像素单元呈阵列排布,两个天线层叠设置且相互绝缘,每个天线层包括多个天线组,且相邻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处均设有一个天线组,每个天线组包括至少一条天线,每个天线层中的天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两个天线层中天线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本技术通过在相邻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处均设置一个包含至少一条天线的天线组,从而使得触控显示面板出现制程偏移时,各像素单元受天线偏移的影响相一致,从而不会出现开口率差异,避免mura现象的产生,有效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52.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