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环保型红树林育苗袋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5:49: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环保型红树林育苗袋,用于树苗栽植,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循环外袋(1)和可降解内袋(2);所述可循环外袋(1)为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口的椭圆形凸台结构;所述可降解内袋(2)为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口的方形凸台结构;所述可降解内袋(2)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3);所述可降解内袋(2)置于所述可循环外袋(1)内;所述树苗种植于所述可降解内袋(2)内腔;所述可循环外袋(1)内腔还限定有水或营养液;所述可循环外袋(1)包括支撑骨架(11),外包皮(12),加固块(13)和第一袋体(14);所述支撑骨架(11)也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支撑骨架(11)外覆盖设置有所述外包皮(12);所述外包皮(12)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袋体(14);所述加固块(13)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骨架(11)上;连接杆(4)贯穿所述可降解内袋(2)及加固块(13)将所述可降解内袋(2)与可循环外袋(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树林育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内袋(2)顶部截面开口大于所述第一袋体(14)底部开口;且所述可降解内袋(2)顶部高度低于所述支撑骨架(11)的高度;所述可降解内袋(2)底部粘结于所述第一袋体(14)底部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树林育苗袋,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固块(13)中部两端开设有连接孔(15);所述可降解内袋(2)顶部两端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孔(15)位置对应的通孔;所述连接杆(4)贯穿设置于所述连接孔(15)及所述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树林育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11)还朝向所述可降解内袋(2)形成有若干个安装环(16);所述安装环(16)贯穿并所述外包皮(12)外部;所述安装环(16)等间距设置于所述支撑骨架(11)的弧形段;所述安装环(16)上系有第一连接绳(5)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绳(5)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袋体(14)底面且连接有限位块(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树林育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绳(5)的中部还系有第二连接绳(7)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绳(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可降解内袋(2)侧壁且连接有所述限位块(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树林育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袋体(14)的壁厚为0.5mm-2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红树林育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内袋(2)的壁厚为0.5mm-1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环保型红树林育苗袋,用于树苗栽植,包括可循环外袋和可降解内袋;可循环外袋为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口的椭圆形凸台结构;可降解内袋为由顶部向底部逐渐收口的方形凸台结构;可降解内袋底部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可降解内袋置于可循环外袋内;树苗种植于可降解内袋内腔;可循环外袋内腔还限定有水或营养液;本新型能够实现将红树林苗木在常规苗圃中进行培育,同时在移植过程中能与育苗袋同时移植,防止拆除育苗袋而造成树苗根部损伤,提高成活率、缩短苗木移植恢复期;进而本育苗内袋可降解,外袋可循环利用,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环境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丁岳炼 陈杰 万利鑫 王冰清 张学平 谭家得 殷爱华 陈锐 林森锦 肖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佛山植物园)
技术研发日:2022.01.20
技术公布日:2022/6/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