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适应全平衡非金属船艇用转运托盘的制作方法

2022-06-02 04:19: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运输的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全平衡非金属船艇用转运托盘。


背景技术:

2.可用来存放、装载、搬运货物的托盘,是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必不可少的物流设备之一。对于体积较小的船艇通常也是放置在转运托盘上在进行运输,船艇通过托盘转运时,托盘与船艇外板会通过支撑点来支撑船艇,由于船艇结构特殊,是由高强度的骨架和设置在骨架外侧的外板组成,托盘转运船艇时,如果支撑点无法定位到船舶强骨架上,支撑点在外板上的受力也不均匀时,与支撑点接触的外板在应力作用下会产生局部变形,这种变形缺陷对于外板强度较大的金属船舶影响较小。但是对于非金属船舶来说,由于外板强度相对较弱,如果支撑点不在骨架强结构上,各支撑位置受力不均匀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损坏,造成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全平衡非金属船艇用转运托盘,用于解决托盘运输船艇是,托盘上的各支撑点因受力不均对船艇外板造成损坏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全平衡非金属船艇用转运托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上设有调整油缸,所述托盘的两侧分别设有油缸滑轨,行走油缸设置在油缸滑轨上,所述行走油缸与顶升油缸连接,所述顶升油缸设置在托盘的两侧;
5.所述调整油缸、顶升油缸的伸长端设有万向球头,所述万向球头通过橡胶垫与船艇连接;
6.所述托盘的中间部分设有用于支撑船艇的支撑件。
7.进一步地,液压动力站通过油管分别与调整油缸、顶升油缸、行走油缸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站与控制箱连接,所述油管上设有电子调压阀、电磁阀、电磁换向阀,所述电子调压阀、电磁阀、电磁换向阀分别与控制箱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呈左右对称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两侧设有斜块,所述油缸滑轨、顶升油缸、行走油缸设置在斜块上,所述斜块设置的目的是与船艇外形相适应,便于对船艇的支撑固定。
10.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下方设有便于运输的滚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集中控制液压油的液压动力站和控制供油管路中阀门的控制箱,除支撑件外其它各与船艇接触支撑的部分均由液压油缸承担,液压缸顶部通过万向球头连接一块橡胶垫,橡胶垫与船艇的外板接触,万向头和橡胶垫可保证接触面的紧密贴合、受力均匀。同一位置的左右两个侧面顶升油缸由同一套管路供油,从而保证左右受力一致,避免了偏载的情况。控制箱根据压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的检
测信息控制电子调压阀、电磁阀、电磁换向阀的工作,从而调整侧面顶升油缸和底部各个支撑油缸的压力,进而保证整个船艇各个支撑点的受力平衡与稳定。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15.图中1.船艇,2.托盘,3.调整油缸,4.油缸支撑杆,5.油缸滑轨,6.顶升油缸,7.万向球头,8.橡胶垫,9.行走油缸,10.支撑件,11.电子调压阀,12.电磁阀,13.电磁换向阀,14.斜块,15.液压动力站,16.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17.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8.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19.如图1-图3所示,一种自适应全平衡非金属船艇用转运托盘,包括托盘2,托盘2上设有调整油缸3,托盘2的两侧设有斜块14,油缸滑轨5、顶升油缸6、行走油缸9设置在斜块14上。行走油缸9设置在油缸滑轨5上,行走油缸9与顶升油缸6连接。调整油缸3、顶升油缸6的伸长端设有万向球头7,万向球头7通过橡胶垫8与船艇1连接;橡胶垫8与船艇1的外板接触,万向头7和橡胶垫8可保证接触面的紧密贴合、受力均匀。
20.托盘2的中间部分设有用于支撑船艇1的支撑件10。支撑件10起支撑船艇1的作用。液压动力站15通过油管分别与调整油缸3、顶升油缸6、行走油缸9连接,液压动力站15与控制箱16连接,油管上设有电子调压阀11、电磁阀12、电磁换向阀13,电子调压阀11、电磁阀12、电磁换向阀13分别与控制箱16连接。
21.本实用新型呈对称结构,托盘2上对称设有调整油缸3、油缸滑轨5、顶升油缸6、行走油缸,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压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箱16连接。压力传感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压力传感器靠近调整油缸3设置,用于检测调整油缸3承受的压力,另一部分压力传感器靠近顶升油缸6设置,用于检测顶升油缸6承受的压力。行程传感器靠近行走油缸9设置,用于检测行走油缸9的行走距离。控制箱16根据压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控制电子调压阀11、电磁阀12、电磁换向阀13的工作。实际应用时,托盘2的下方可设置有便于运输的滚轮。
22.图3中a侧为船艏,b侧为船艉。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23.事先将准备转运的船艇基本结构参数和重量重心参数输入控制箱16,控制箱16中设有利用现有技术做成的控制程序,控制程序将根据定位点自动调整行走油缸行程9,以保证侧面顶升油缸6位于合适的舷侧强结构上。同时根据船艇重量和重心位置通过电子调压阀11调整侧面顶升油缸6和位于船艇1底部的调整油缸3的压力,调整油缸3承受主要重力,两侧的顶升油缸6保证船艇1的平衡,这样就可以保证整船各个支撑点的受力平衡与稳定。同一位置的左右两个侧面顶升油缸6由同一套管路供油,这就保证了左右受力一致,避免了偏载的情况。
24.本实用新型分为三个液压管路,液压动力站15给三个液压管路供油。第一管路用于给顶升油缸6供油,第二管路用于给调整油缸3供油,第三管路用于给行走油缸9供油。三个液压管路相互独立工作。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分别设有电子调压阀11、电磁阀12、电磁换向阀13。
25.压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将检测信息传递给控制箱16,控制箱16根据相关的检测信息分别控制三个管路中电子调压阀11、电磁阀12、电磁换向阀13的工作。
26.实际应用中,调整油缸3、顶升油缸6、行走油缸9的数量可随船艇1的大小进行调整,由于本实用新型呈对称结构,托盘2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置有调整油缸3、顶升油缸6、行走油缸9,为了便于描述,将左右两侧对称分布的同一功能的油缸为一组,即左右对称分布的顶升油缸6为1组顶升油缸,左右对称分布的行走油缸9为1组行走油缸。每组油缸连接管路的进油端设有一个电磁换向阀13,电磁换向阀13用于调节左右两侧油缸的油液。如图3所示,以6个顶升油缸6、4个行走油缸9、4个调整油缸3为例,即3组顶升油缸6、2组行走油缸9、2组调整油缸3,具体液压原理如下:
27.第一管路的供油原理:第一管路分为3个支路,每个支路的进油端设有控制电子调压阀11、电磁阀12,一个支路又分为两个次支路,每个次支路与一个顶升油缸6连接。
28.检测顶升油缸6压力信息的压力传感器将检测的信息传递给控制箱16,当某个顶升油缸6需要调节时,控制箱16控制该顶升油缸6所在支路的电子调压阀11、电磁阀12工作,同时控制该顶升油缸6所在次支路的电磁换向阀13工作,直至调整所有顶升油缸6压力相同。
29.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的液压原理同第一管路相同。
30.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集中控制液压油的液压动力站15和控制供油管路中阀门的控制箱16,除支撑件10外其它各与船艇1接触支撑的部分均由液压油缸承担,液压缸顶部通过万向球头7连接一块橡胶垫8,橡胶垫8与船艇1的外板接触,万向头7和橡胶垫8可保证接触面的紧密贴合、受力均匀。同一位置的左右两个侧面顶升油缸由同一套管路供油,其目的是保证左右受力一致,避免了偏载的情况。控制箱16根据压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的检测信息控制电子调压阀11、电磁阀12、电磁换向阀13的工作,从而调整侧面顶升油缸和底部各个支撑油缸的压力,进而保证整个船艇1各个支撑点的受力平衡与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