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与流程

2022-06-01 17:43: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1.本技术属于车载互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车载领域汽车多媒体显示屏逐渐成为车辆的标配,而多媒体显示屏除了传统的导航功能、控制功能外,越来越趋向成为车内的娱乐交互中心。因此近年来车载多媒体朝着更大、更快、更清晰的发展方向迭代,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目前车载多媒体显示屏系统相对封闭,车载系统资源和服务内容相比手持终端较少,且比较难扩展。同时,现有的几种投屏功能仅支持导航和在线音乐,不能全方位的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因此,如何扩展车载多媒体的显示内容以丰富用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以扩展车载多媒体端的显示内容,全方位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包括手持终端、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通过wifi进行网络连接,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相互连接,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包括若干个显示设备;
5.所述手持终端用于将获取的多媒体内容发送给车载多媒体端;
6.所述多媒体终端用于将接收的多媒体内容进行显示,并同时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
7.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用于在所述多媒体端的选择指定下通过指定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
8.可选的,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后座显示设备和车载电视设备。
9.可选的,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之间通过高清数字接口连接。
10.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包括第一wifi互联模块、第一通道建立模块和第一交互模块,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包括第二wifi互联模块、第二通道建立模块和第二交互模块;
11.所述第一wifi互联模块和第二wifi互联模块用于建立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的wifi连接,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模块和第二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的媒体链路;
12.所述第一交互模块用于发送多媒体内容,所述第二交互模块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交互模块发送的所述多媒体内容。
13.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还包括多媒体获取单元、多媒体数据库和移动网络单元,所述多媒体获取单元用于生成或下载多媒体内容,所述多媒体内容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所述手持终端内的移动网络单元用于作为网络服务和下载多媒体内容的通道,所述多
媒体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生成或下载的多媒体内容。
14.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还包括编码单元,所述车载多媒体端还包括存储单元和解码单元,所述编码单元用于对需要发送的多媒体内容进行编码,所述解码单元用于对接收的多媒体内容进行解码,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交互模块接收的多媒体内容。
1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包括:
16.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wifi连接;
17.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媒体链路;
18.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将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19.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多媒体内容后进行显示,并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后座显示屏和车载电视。
20.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wifi连接具体包括:
21.当所述手持终端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
22.当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为热点接入端;
23.当第三方设备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
24.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媒体链路时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包括:
25.车载多媒体端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判断是否有手持终端接入网络环境;
26.若是,则车载多媒体端主动广播自身的特征信息;
27.手持终端接收所述特征信息,并发送握手信号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28.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握手信号,并将所述握手信号反馈至所述手持终端;
29.所述手持终端判断所述握手信号是否正常;
30.若是,则发送媒体链路请求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31.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媒体链路请求,并发送连接确认消息至所述手持终端;
32.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手持终端建立媒体链路成功。
33.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将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之前还包括:所述手持终端对所述多媒体内容进行编码;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多媒体内容后还包括: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对所述多媒体内容进行解码。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35.(1)本技术基于无线wifi通过手持终端将多媒体内容投屏到车载多媒体端,然后车载多媒体端再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设备,不仅丰富了投屏内容,而且还实现了二次投屏,扩展了投屏的方法和范围,提升了车载娱乐性;
36.(2)车载多媒体端二次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其他显示端时,可通过车载多媒体端选择指定需要进行多媒体内容显示的显示设备,因此实现了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尽可能节约系统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的灵活性。
37.(3)本技术基于无线wifi通过手持终端将多媒体内容投屏到车载多媒体端,实现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9.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的结构框图;
40.图2(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终端的结构框图;
41.图2(b)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媒体端的结构框图;
42.图3为本技术投屏原理图;
43.图4为建立媒体链路时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图;
44.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6.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包括手持终端10、车载多媒体端20和车载其他显示端30,所述手持终端10和车载多媒体端20通过wifi进行网络连接,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和车载其他显示端30相互连接,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30包括若干个显示设备;
47.所述手持终端10用于将获取的多媒体内容发送给车载多媒体端20;
48.所述多媒体终端20用于将接收的多媒体内容进行显示,并同时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30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
49.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30用于在所述多媒体端的选择指定下通过指定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
50.具体的,所述手持终端10可为智能手机、ipad、mp4或其他手持移动设备;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通常位于驾驶座附近的仪表台上,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30包括若干个车内其他位置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为后座娱乐显示设备、车载电视设备、hud显示设备、仪表显示设备或其他显示设备。
51.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手持终端10和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之间通过wifi网络连接时,接入端通过扫描无线热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可选wep、wpa、wpa2等加密方法,接入端通过密码验证接入到wifi热点。
52.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环境不限于车载多媒体端20提供的热点环境,还包含手持终端10,或其他第三方设备提供的热点环境。当所述手持终端10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当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为热点接入端;当第三方设备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
5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之间通过高清数字接口连接,所述高清数字接口包括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和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接口。车载
多媒体端20通过高清数字接口与车载其他显示端进行通讯,可以实现车载其他显示端中显示设备的热插拔检测。
54.同时,本技术的所述车载多媒体终端20配置为可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30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也即车载其他显示端30有多个显示设备,如图3所示,在车载多媒体终端20将多媒体内容二次投屏到车载其他显示端30时,可使得所有的显示设备都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也可通过所述多媒体终端的选择控制,指定其中的部分显示设备显示多媒体内容,例如根据某些场景需要,车载多媒体终端20控制选择只在车载电视设备和后座显示设备上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而hud显示设备和仪表显示设备等其他显示设备则不显示。
55.在进行二次投屏时,可通过硬件虚拟技术,将车载其他显示端30的所有显示设备抽象成统一接口,所述的车载多媒体端20通过获取挂载的显示设备信息,根据不同的显示设备编号,调用presentation函数将音视频信号等控制显示到不同的显示设备进行展示,实现指定设备的投屏功能。
56.综上,本技术基于无线wifi通过手持终端将多媒体内容投屏到车载多媒体端,然后车载多媒体端再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设备,不仅丰富了投屏内容,而且还实现了二次投屏,扩展了投屏的方法和范围,提升了车载娱乐性;此外,车载多媒体端二次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其他显示端时,可通过车载多媒体端选择指定需要进行多媒体内容显示的显示设备,使得不需要显示的显示设备处于待机或休眠状态,从而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节约了系统资源,减少了电力耗费,并且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57.图2(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终端的结构框图,图2(b)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媒体端的结构框图,如图2(a)和2(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投屏系统中,所述手持终端10包括第一wifi互联模块11、第一通道建立模块12和第一交互模块13,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包括第二wifi互联模块21、第二通道建立模块22、第二交互模块23和显示单元24;
58.所述第一wifi互联模块11和第二wifi互联模块21用于建立手持终端10和车载多媒体端20之间的wifi连接,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模块12和第二通道建立模块22用于建立手持终端10和车载多媒体端20之间的媒体链路;
59.所述第一交互模块13用于发送多媒体内容,所述第二交互模块23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交互模块13发送的所述多媒体内容;所述显示单元24用于显示所述第二交互模块23接收的所述多媒体内容。
60.图4为建立媒体链路时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图,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模块12和第二通道建立模块22按照图4所示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建立媒体链路,并通过dlan(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的解决方式,实现手持设备中的视频资源共享到车载多媒体。
61.手持终端上的主流媒体播放器都支持dlan技术,为实现良好的兼容性,在dlan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扩展,手持终端10充当dms(digital media server),即服务器,车载多媒体端20充当dmc(digital media controller)和dmr(digital mediaplayer),即控制端和播放端。当上述设备通过支持802.11/a/b/g/n/ac协议的无线网络连接时,形成完整的dlan体系。
62.当手持终端10与车载多媒体端20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模块12和第二通道建立
模块22建立媒体链路后,手持终端10打开媒体播放器,然后即可启动流媒体投屏,此时,所述第一交互模块13发送多媒体内容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的所述第二交互模块23接收从所述第一交互模块13发送的所述多媒体内容,实现手持终端10中的多媒体资源共享到车载多媒体端20。其中,所述启动流媒体投屏可通过配置触摸屏输入、语音控制、软键盘输入等控制方式实现。
63.所述手持终端10还包括多媒体获取单元14、多媒体数据库15和移动网络单元16,所述多媒体获取单元14用于生成或下载多媒体内容,所述多媒体内容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所述手持终端10内的移动网络单元16用于作为网络服务和下载多媒体内容的通道,所述多媒体数据库15用于存储所述生成或下载的多媒体内容。
64.其中,所述移动网络单元包括但不限于2g、3g和4g通信网络。
65.所述手持终端10还包括编码单元17,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还包括存储单元25和解码单元26,所述编码单元17用于对需要发送的多媒体内容进行编码,所述解码单元26用于对接收的多媒体内容进行解码,所述存储单元25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交互模块23接收的多媒体内容。
66.其中,所述编码单元17使用的视频编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mpeg2、mpeg-1、mpeg-4*、avc、wmv9编码;使用的音频编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lpcmaac、ac-3、atrac、3plus、mp3、wma9编码。所述解码单元25可为实时解码器,并且可设计双缓冲池,以保证播放流畅性。
67.另外,所述存储单元25除了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交互模块23接收的多媒体内容之外,还可用于提供软件安装空间、软件运行空间以及用于缓存视频数据等。
68.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所述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包括:
69.s501: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wifi连接;
70.具体的,所述手持终端可为智能手机、ipad、mp4或其他手持移动设备;所述车载多媒体端通常位于驾驶座附近的仪表台上,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手持终端和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wifi网络连接时,接入端通过扫描无线热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可选wep、wpa、wpa2等加密方法,接入端通过密码验证接入到wifi热点。
71.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环境不限于车载多媒体端提供的热点环境,还包含手持终端,或其他第三方设备提供的热点环境。当所述手持终端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当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为热点接入端;当第三方设备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
72.s502: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媒体链路;
73.参见图4,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媒体链路时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包括:
74.a.车载多媒体端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判断是否有手持终端接入网络环境;
75.b.若是,则车载多媒体端主动广播自身的特征信息;
76.c.手持终端接收所述特征信息,并发送握手信号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77.d.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握手信号,并将所述握手信号反馈至所述手持终端;
78.e.所述手持终端判断所述握手信号是否正常;
79.f.若是,则发送媒体链路请求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80.g.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媒体链路请求,并发送连接确认消息至所述手持终端;
81.h.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手持终端建立媒体链路成功。
82.手持终端上的主流媒体播放器都支持dlan(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dlan的解决方式,实现手持设备中的视频资源共享到车载多媒体。为实现良好的兼容性,在dlan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扩展,手持终端充当dms(digital media server),即服务器,车载多媒体端充当dmc(digital media controller)和dmr(digital mediaplayer),即控制端和播放端。当上述设备通过支持802.11/a/b/g/n/ac协议的无线网络连接时,形成完整的dlan体系。
83.s503: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将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84.当手持终端与车载多媒体端建立媒体链路后,手持终端打开媒体播放器,然后即可启动流媒体投屏,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实现手持终端中的多媒体资源共享到车载多媒体端。
85.此外,在多媒体内容传输过程中,可不断在命令控制层检测多媒体数据流状态,以保证数据流状态的一致性和实时性。
86.s504: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多媒体内容后进行显示,并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后座显示屏和车载电视。
87.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包括若干个车内其他位置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为后座显示设备、车载电视设备、hud显示设备、仪表显示设备或其他显示设备。
88.此外,本技术的所述车载多媒体终端配置为可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也即车载其他显示端有多个显示设备,如图3所示,在车载多媒体终端将多媒体内容二次投屏到车载其他显示端时,可使得所有的显示设备都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也可通过所述多媒体终端的选择控制,指定其中的部分显示设备显示多媒体内容,例如根据某些场景需要,车载多媒体终端控制选择只在车载电视设备和后座显示设备上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而hud显示设备和仪表显示设备等其他显示设备则不显示。
89.在进行二次投屏时,可通过硬件虚拟技术,将车载其他显示端的所有显示设备抽象成统一接口,所述的车载多媒体端通过获取挂载的显示设备信息,根据不同的显示设备编号,调用presentation函数将音视频信号等控制显示到不同的显示设备进行展示,实现指定设备的投屏功能。
90.综上,本技术基于无线wifi通过手持终端将多媒体内容投屏到车载多媒体端,然后车载多媒体端再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设备,不仅丰富了投屏内容,而且还实现了二次投屏,扩展了投屏的方法和范围,提升了车载娱乐性;此外,车载多媒体端二次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其他显示端时,可通过车载多媒体端选择指定需要进行多媒体内容显示的显示设备,使得不需要显示的显示设备处于待机或休眠状态,从而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节约了系统资源,减少了电力耗费,并且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9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将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之前还包括:所述手持终端对所述多媒体内容进行编码;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多媒体内容后还包括: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对所述多媒体内容进行解码。
92.其中,当对视频进行编码时,使用的视频编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mpeg2、mpeg-1、mpeg-4*、avc和wmv9编码;当对音频进行编码时,使用的音频编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lpcm aac、ac-3、atrac、3plus、mp3和wma9编码。
93.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