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壳体的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与流程

2022-06-01 09:34: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复合材料叠层结构,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包括第一复合材料层、第二复合材料层以及第三复合材料层,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的两侧,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均包括增强体和树脂,其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芳纶纤维,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均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使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软化,对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施加压力,使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中的各复合材料层连接在一起,并且使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形成预设形状,得到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还包括第四复合材料层,所述第四复合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之间,所述第四复合材料层包括增强体和树脂,所述第四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芳纶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还包括第五复合材料层和第六复合材料层,所述第五复合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四复合材料层之间,所述第六复合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之间;所述第五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六复合材料层均包括增强体和树脂,并且所述第五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六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还包括第七复合材料层和第八复合材料层,所述第七复合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之间,所述第八复合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之间;所述第七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八复合材料层均包括增强体和树脂,并且所述第七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八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玻璃纤维,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碳纤维;或者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均为玻璃纤维;或者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均为碳纤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玻璃纤维,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碳纤维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的厚度,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当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均为玻璃纤维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均大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的厚度;
当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均为碳纤维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施加压力,使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中的各复合材料层连接在一起,并且使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形成预设形状,得到壳体包括:对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施加压力,使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中的各复合材料层连接在一起,并且使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形成预设形状,得到壳体本体;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内表面设置装配结构件,得到壳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内表面设置装配结构件包括:获取装配结构件,将装配结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内表面;或者所述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内表面设置装配结构件包括:将所述壳体本体设置于模具中,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内表面形成装配结构件,使所述装配结构件与所述壳体本体形成一体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内表面设置装配结构件之后,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设置装饰层;或者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内表面设置装配结构件之前,在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设置装饰层。1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由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加工得到,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包括第一复合材料层、第二复合材料层以及第三复合材料层,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的两侧,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以及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均包括增强体和树脂,其中,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芳纶纤维,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均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金属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相同。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还包括第四复合材料层,所述第四复合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之间,所述第四复合材料层包括增强体和树脂,所述第四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芳纶纤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还包括第五复合材料层和第六复合材料层,所述第五复合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四复合材料层之间,所述第六复合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之间;所述第五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六复合材料层均包括增强体和树脂,并且所述第五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六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相同。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叠层结构还包括第七复合材料层和第八复合材料层,所述第七复合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之间,所述第八复合材料层设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之间;所述第七复合材料层和所述第八复合材料层均包括增强体和树脂,并且所述第七复合
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八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相同。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玻璃纤维,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碳纤维;或者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均为玻璃纤维;或者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均为碳纤维。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玻璃纤维,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碳纤维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的厚度,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当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均为玻璃纤维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均大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当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均为碳纤维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三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均小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的厚度。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装配结构件,所述装配结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内表面。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置于所述壳体本体的外表面。2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的制作方法制得的壳体或者如权利要求1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的制作方法、壳体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的制作方法,通过利用复合材料叠层结构来加工制备壳体,并设置复合材料叠层结构中位于中间的第一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为芳纶纤维,可以利用芳纶纤维抗冲击能力强的优点来提升壳体的抗冲击能力,另外,由于第一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与第二复合材料层、第三复合材料层中的增强体不同,因此可以通过不同材料的增强体的搭配来提升壳体的抗冲击能力;该壳体的制作方法可以用于制备Unibody结构,从而显著提升Unibody结构的抗冲击能力,防止Unibody结构在受到碰撞或跌落时出现开裂的问题。或跌落时出现开裂的问题。或跌落时出现开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5
技术公布日:2022/5/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