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22:36: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2.医用缓释材料是可在使用条件下使药物缓慢释放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的材料。如制成可承装药物并使其缓慢释放的高分子微胶囊。聚乳酸是近年来产生并快速发展的医用缓释材料,它可以作为骨架对药物分子起到包埋作用,以达到缓释、控释等作用。
3.聚乳酸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所提取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使用后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污染环境,这对保护环境非常有利,是公认的环境友好材料。在聚乳酸的合成工艺中,适当的压强控制有助于减少副反应,然而目前常规反应釜的压力控制相对困难,而且在物料的流动性及传质效率等方面也不够理想,导致合成反应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以解决常规反应釜对聚乳酸合成反应效率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包括罐体,凸边,封板,固定螺栓,握把,接头,外连接管,内延伸管,电机,筒体,环体,搅拌桨,其中,在罐体的顶端边缘具有凸边,在罐体的顶端具有封板,固定螺栓有若干个,固定螺栓贯穿封板和凸边并与螺母紧固连接,在封板上焊接有握把,在封板上具有接头,在接头的上端具有外连接管,在接头的下端具有内延伸管,在封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主轴向下延伸至罐体中,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筒体,在筒体的侧壁上具有若干通孔,内延伸管延伸至筒体内部,在筒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环体,在环体的外壁上具有搅拌桨。
7.作为优选,还包括探头,所述探头固定连接在封板上,所述探头延伸至罐体内部。
8.作为优选,在外连接管上插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连接至真空泵。
9.作为优选,在罐体的侧壁中具有夹套,在所述夹套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10.作为优选,在凸边与封板之间垫置有密封圈。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该技术方案对反应釜的主体结构进行了封闭式改进,在此基础上对搅拌机构进行了优化。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摒弃了开放式的顶部结构,采用封板对罐体顶端进行封闭,封板与罐体之间采用螺栓固定,二者之间以密封圈保持密封;封板上设置有接头,接头内外分别设有外连接管和内延伸管,其中外连接管可连接至真空泵,以构建负压环境,而内延伸管则保持在罐体内的筒体中心,从而避免内延伸管阻挡搅拌机构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通孔的筒体作为基础搅
拌机构,利用旋转状态下通孔边缘对料液产生的剪切力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对粘性料液的搅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处于装配状态的立体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处于拆分状态的立体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筒体、内延伸管等部件的立体图;
15.图中:
16.1、罐体
ꢀꢀꢀꢀꢀꢀꢀꢀꢀꢀ
2、凸边
ꢀꢀꢀꢀꢀꢀꢀꢀꢀꢀ
3、封板
ꢀꢀꢀꢀꢀꢀꢀꢀꢀꢀ
4、固定螺栓
17.5、握把
ꢀꢀꢀꢀꢀꢀꢀꢀꢀꢀ
6、接头
ꢀꢀꢀꢀꢀꢀꢀꢀꢀꢀ
7、外连接管
ꢀꢀꢀꢀꢀꢀ
8、内延伸管
18.9、电机
ꢀꢀꢀꢀꢀꢀꢀꢀꢀꢀ
10、筒体
ꢀꢀꢀꢀꢀꢀꢀꢀꢀ
11、环体
ꢀꢀꢀꢀꢀꢀꢀꢀꢀ
12、搅拌桨
19.13、探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21.实施例1
22.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如图1~3所示,包括罐体1,凸边2,封板3,固定螺栓4,握把5,接头6,外连接管7,内延伸管8,电机9,筒体10,环体11,搅拌桨12,其中,在罐体1的顶端边缘具有凸边2,在罐体1的顶端具有封板3,固定螺栓4有若干个,固定螺栓4贯穿封板3和凸边2并与螺母紧固连接,在封板3上焊接有握把5,在封板3上具有接头6,在接头6的上端具有外连接管7,在接头6的下端具有内延伸管8,在封板3上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主轴向下延伸至罐体1中,在电机9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筒体10,在筒体10的侧壁上具有若干通孔,内延伸管8延伸至筒体10内部,在筒体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环体11,在环体11的外壁上具有搅拌桨12。
23.实施例2
24.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如图1~3所示,包括罐体1,凸边2,封板3,固定螺栓4,握把5,接头6,外连接管7,内延伸管8,电机9,筒体10,环体11,搅拌桨12,其中,在罐体1的顶端边缘具有凸边2,在罐体1的顶端具有封板3,固定螺栓4有若干个,固定螺栓4贯穿封板3和凸边2并与螺母紧固连接,在封板3上焊接有握把5,在封板3上具有接头6,在接头6的上端具有外连接管7,在接头6的下端具有内延伸管8,在封板3上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主轴向下延伸至罐体1中,在电机9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筒体10,在筒体10的侧壁上具有若干通孔,内延伸管8延伸至筒体10内部,在筒体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环体11,在环体11的外壁上具有搅拌桨12。同时,还包括探头13,所述探头13固定连接在封板3上,所述探头13延伸至罐体1内部。在外连接管7上插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连接至真空泵。在罐体1的侧壁中具有夹套,在所述夹套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凸边2与封板3之间垫置有密封圈。
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凸边(2),封板(3),固定螺栓(4),握把(5),接头(6),外连接管(7),内延伸管(8),电机(9),筒体(10),环体(11),搅拌桨(12),其中,在罐体(1)的顶端边缘具有凸边(2),在罐体(1)的顶端具有封板(3),固定螺栓(4)有若干个,固定螺栓(4)贯穿封板(3)和凸边(2)并与螺母紧固连接,在封板(3)上焊接有握把(5),在封板(3)上具有接头(6),在接头(6)的上端具有外连接管(7),在接头(6)的下端具有内延伸管(8),在封板(3)上固定连接有电机(9),电机(9)的主轴向下延伸至罐体(1)中,在电机(9)的主轴上固定连接有筒体(10),在筒体(10)的侧壁上具有若干通孔,内延伸管(8)延伸至筒体(10)内部,在筒体(10)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环体(11),在环体(11)的外壁上具有搅拌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探头(13),所述探头(13)固定连接在封板(3)上,所述探头(13)延伸至罐体(1)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外连接管(7)上插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连接至真空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罐体(1)的侧壁中具有夹套,在所述夹套上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凸边(2)与封板(3)之间垫置有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备医用缓释材料的反应釜。该技术方案对反应釜的主体结构进行了封闭式改进,在此基础上对搅拌机构进行了优化。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摒弃了开放式的顶部结构,采用封板对罐体顶端进行封闭,封板与罐体之间采用螺栓固定,二者之间以密封圈保持密封;封板上设置有接头,接头内外分别设有外连接管和内延伸管,其中外连接管可连接至真空泵,以构建负压环境,而内延伸管则保持在罐体内的筒体中心,从而避免内延伸管阻挡搅拌机构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通孔的筒体作为基础搅拌机构,利用旋转状态下通孔边缘对料液产生的剪切力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对粘性料液的搅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出的技术优势。出的技术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赵丹东 唐雪 张吉勇 王晓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省杭盖秱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5/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