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22:10: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健康”的追求已经与“美观”并驾齐驱,甚至超过了“美观”。面料已经不再绝限于简单的服用性能,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面料及服装能够具有优异的功能性,能够帮助或者提升人体的各项健康指标。夏季,人们在户外运动时,皮肤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而且当出现大量汗液时,无法即使排出,会让皮肤有黏腻和闷热感,很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夏季易受紫外线伤害,同时排出的汗液会让皮肤有黏腻和闷热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其不仅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接触性凉感以及导湿性能。
4.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最外层的防紫外线层、中间导湿层以及贴身的凉感舒适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材质为双组份聚酯纤维,所述中间导湿层的材质为丙纶纤维,所述凉感舒适层的材质为聚乙烯纤维。
5.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6.所述双组份聚酯纤维为ptt/pet共混长丝和/或pbt/pet共混长丝;
7.面料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三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且以5个纵行和12路为一个循环,其中,第1个纵行中,第1、3、5、7、9、11路为成圈结构,第2、4、6、8、10、12路为浮线;第2个纵行中,第1、4、6、8、10、12路为浮线,第2、3、5、7、9、11路为成圈结构;第3、4个纵行中,第1、2、4、6、8、10、12路为成圈结构,第3、5、7、9、11路为浮线;第5个纵行中,第1、2、8、10、12路为成圈结构,第3、5、7、9、11路为浮线,第4、6路为集圈结构;
8.4、6路采用所述丙纶纤维,8、10、12路采用所述聚乙烯纤维,1、2路采用涤纶长丝,所述3、5、7、9、11路采用双组份聚酯纤维;
9.面料的门幅为145cm ~155cm;
10.紫外线反射层的厚度为0.5mm~1 m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蓬松的防紫外线层能够增加对紫外线的反射,同时中间导湿层能够快速导出汗液,而凉感舒适层与皮肤直接接触能够缓解皮肤的闷热感,具有凉感,三层的结构使得面料不仅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接触性凉感以及导湿性能。
附图说明
12.图1为面料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料的三角图,图中,“-”代表浮线、“∨”代表上针成圈、“∧”代
表下针成圈、
ꢀ“
∩”代表下针集圈。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所示的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其包括最外层的防紫外线层1、中间导湿层2以及贴身的凉感舒适层3,防紫外线层1的材质为双组份聚酯纤维(ptt/pet共混长丝或pbt/pet共混长丝或者两者都有,其能形成蓬松的外层,起到反射紫外线的作用,而采用ptt/pet共混长丝或pbt/pet共混长丝,因两组分的沸水收缩率不同,能够形成蓬松具有一定厚度的紫外线屏蔽层,其蓬松的螺旋圈均匀分布在面料表层,进一步增加对紫外线的反射),中间导湿层2的材质为丙纶纤维(回潮率为0具有良好的导湿效果),凉感舒适层的材质为聚乙烯纤维(具有凉感),面料的门幅为145cm ~155cm;紫外线反射层的厚度为0.5mm~1 mm,面料的克重为100 g/m
2 ~135g/m2。
15.结合图2所示,面料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三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且以5个纵行和12路为一个循环,其中,第1个纵行中,第1、3、5、7、9、11路为上针成圈,第2、4、6、8、10、12路为上针浮线;第2个纵行中,第1、4、6、8、10、12路为上针浮线,第2、3、5、7、9、11路为上针成圈结构;第3、4个纵行中,第1、2、4、6、8、10、12路为下针成圈结构,第3、5、7、9、11路为下针浮线;第5个纵行中,第1、2、8、10、12路为下针成圈结构,第3、5、7、9、11路为下针浮线,第4、6路为下针集圈结构。其中4、6路采用丙纶纤维,8、10、12路采用聚乙烯纤维,1、2路采用涤纶长丝,3、5、7、9、11路采用双组份聚酯纤维。
16.采用上述针织结构,丙纶纤维和聚酯纤维的组合,达到快速排汗和速干的功能性面料,第二层导湿层,丙纶纤维在集圈处形成一个个凹点,汗液从此处快速导出,进一步加强导湿性,第三层凉感舒适层,聚乙烯纤维通过成圈结构形成的针编弧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一层,接触面积大,进一步提升瞬间凉感及舒适性,涤纶长丝起到布面的连接作用,通过编织的三层结构,制得具有持久高效的抗紫外凉感导湿针织面料。
1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最外层的防紫外线层、中间导湿层以及贴身的凉感舒适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材质为双组份聚酯纤维,所述中间导湿层的材质为丙纶纤维,所述凉感舒适层的材质为聚乙烯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聚酯纤维为ptt/pet共混长丝和/或pbt/pet共混长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由两针道的上针盘和三针道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且以5个纵行和12路为一个循环,其中,第1个纵行中,第1、3、5、7、9、11路为成圈结构,第2、4、6、8、10、12路为浮线;第2个纵行中,第1、4、6、8、10、12路为浮线,第2、3、5、7、9、11路为成圈结构;第3、4个纵行中,第1、2、4、6、8、10、12路为成圈结构,第3、5、7、9、11路为浮线;第5个纵行中,第1、2、8、10、12路为成圈结构,第3、5、7、9、11路为浮线,第4、6路为集圈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4、6路采用所述丙纶纤维,8、10、12路采用所述聚乙烯纤维,1、2路采用涤纶长丝,所述3、5、7、9、11路采用双组份聚酯纤维。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面料的门幅为145cm ~155cm。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紫外线反射层的厚度为0.5mm~1 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丙纶功能性针织面料,其不仅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接触性凉感以及导湿性能。其包括最外层的防紫外线层、中间导湿层以及贴身的凉感舒适层,所述防紫外线层的材质为双组份聚酯纤维,所述中间导湿层的材质为丙纶纤维,所述凉感舒适层的材质为聚乙烯纤维。的材质为聚乙烯纤维。的材质为聚乙烯纤维。


技术研发人员:姚馨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恒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5/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