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神经内科护理用病床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20:12: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神经内科护理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神经内科护理用病床。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3.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 (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4.所谓医学诊断床,是指使用于人体的器具或者其他物品,其用于人体体表的作用不是用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手段获得,但是可能有这些手段参与并起一定的辅助作用;其使用旨在达到下列预期目的: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监护、缓解;对损伤或者残疾的诊断、治疗、监护、缓解、补偿。
5.另外,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0124937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神经内科用护理病床,包括固定连接有前支撑腿的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开设有滑槽腔,第一床板右侧开设有贯穿槽,滑槽腔内嵌套有滑动板;所述贯穿槽下方设有坐便器。但是现有的神经内科护理用病床还存在着不便于病人呼叫护理人员,特别是在病人不能够下床呼叫陪护人员以及不便于对病人肢体进行约束的问题。
6.由鉴于此,发明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神经内科护理用病床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神经内科护理用病床,以解决现有的神经内科护理用病床不便于病人呼叫护理人员,特别是在病人不能够下床呼叫陪护人员以及不便于对病人肢体进行约束的问题。
8.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神经内科护理用病床,包括床体板,支撑柱,移动轮,横衬杆,床尾板,多功能连接警醒绳组件,闪光报警铃铛组件,肢体腕部约束带组件,置物托板,餐桌板,备用电池,蜂鸣警报器,控制开关,充气垫枕,纵向护栏杆,床头板,躯体约束带,固定插扣,连接插座和横向护栏杆,所述的支撑柱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床体板的下部四角位置,另一螺栓连接在移动轮的上部;所述的横衬杆螺栓连接在两个支撑柱之间的下部位置;所述的床尾板螺钉连接在床体板的上部右侧位置;所述的多功能连接警醒绳组件与闪光报警铃铛组件相连接设置;所述的闪光报警铃铛组件挂接在床体板的下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肢体腕部约束带组件活动插接在床体板的上部;所述的置物托板螺钉连接在床体板的下部左侧位置;所述的餐桌板放置在置物托板的上部;所述的备用电池螺钉连接在床体板的下部左侧位置并位于置物托板的上部;所述的蜂鸣警报器螺钉连接在床体板的前部左侧位置;所
述的控制开关镶嵌在床体板的前部左侧位置并位于蜂鸣警报器的右侧;所述的充气垫枕放置在床体板的上部左侧位置;所述的纵向护栏杆一端轴接在床体板的前后两侧,另一端轴接在横向护栏杆的下部;所述的床头板螺钉连接在床体板的左端;所述的躯体约束带分别系接在床体板的内侧;所述的固定插扣和连接插座分别铆接在躯体约束带的顶端。
9.优选的,所述的多功能连接警醒绳组件包括连接环,拉绳,手握柄,连接绷带,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所述的拉绳一端系接在连接环的外侧,另一端铆接在手握柄的右侧;所述的连接绷带分别系接在连接环的右侧;所述的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分别缝接在连接绷带的顶端。
10.优选的,所述的闪光报警铃铛组件包括响铃铛,吊环,吊绳,锂电池,铃铛舌头板和闪光灯带,所述的吊环焊接在响铃铛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吊绳铆接在响铃铛的内部上壁上;所述的锂电池胶接在响铃铛的内部右上侧;所述的铃铛舌头板系接在吊绳的下端;所述的闪光灯带胶接在响铃铛的外侧下部位置。
11.优选的,所述的肢体腕部约束带组件包括横滑杆,连接插杆,滑套环,顶紧螺钉和约束拉带,所述的连接插杆分别螺钉连接在横滑杆的下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滑套环滑动套接在横滑杆的外部并用顶紧螺钉顶紧固定;所述的约束拉带铆接在滑套环的上部中间位置。
12.优选的,所述的移动轮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静音橡胶万向轮;所述的移动轮设置有四个并与支撑柱一一对应设置。
13.优选的,所述的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相互粘接设置;所述的连接绷带具体采用弹性尼龙绷带。
14.优选的,所述的锂电池和闪光灯带相互电性连接设置;所述的闪光灯带设置有振动开关。
15.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绷带套接在响铃铛的外部并且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相互粘贴设置。
16.优选的,所述的床体板的前部左侧胶接有限位环,所述的拉绳贯穿限位环的内部。
17.优选的,所述的备用电池电性连接蜂鸣警报器,所述的备用电池电性连接控制开关;所述的蜂鸣警报器电性连接控制开关;所述的备用电池,蜂鸣警报器和控制开关分别采用本技术领域内常见的通信机械设备。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在神经内科护理使用该床时,通过躯体约束带,固定插扣和连接插座对病人的身体上部进行约束固定的,避免神志不清患者的随便移动和晃动;
20.并且在约束拉带的作用下可以对上肢体或者下肢体需要固定位置进行约束固定,同时滑套环在横滑杆上进行滑动,进行位置和距离的调节,并用顶紧螺钉进行约束固定;
21.在需要急救时可以打开控制开关启动蜂鸣警报器起到警报提醒的作用,也可以握住手握柄拉动拉绳,从而晃动响铃铛和铃铛舌头板起到警报提醒的作用,与此同时触发闪光灯带发出闪光,起到夜间提醒的作用;
22.也可以将连接绷带缠绕在过夜陪人家人的手腕上,将子魔术贴和母魔术贴粘接在一起,拉动连接绷带从而起到呼叫的作用,有能够避免打扰同病房内的其他人员。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连接警醒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闪光报警铃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肢体腕部约束带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
28.1、床体板;2、支撑柱;3、移动轮;4、横衬杆;5、床尾板;6、多功能连接警醒绳组件;61、连接环;62、拉绳;63、手握柄;64、连接绷带;65、子魔术贴;66、母魔术贴;7、闪光报警铃铛组件;71、响铃铛;72、吊环;73、吊绳;74、锂电池;75、铃铛舌头板;76、闪光灯带;8、肢体腕部约束带组件;81、横滑杆; 82、连接插杆;83、滑套环;84、顶紧螺钉;85、约束拉带;9、置物托板;10、餐桌板;11、备用电池;12、蜂鸣警报器;13、控制开关;14、充气垫枕;15、纵向护栏杆;16、床头板;17、躯体约束带; 18、固定插扣;19、连接插座;20、横向护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30.实施例:
31.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警报功能的神经内科护理用病床,包括床体板1,支撑柱2,移动轮3,横衬杆4,床尾板5,多功能连接警醒绳组件6,闪光报警铃铛组件7,肢体腕部约束带组件8,置物托板9,餐桌板10,备用电池11,蜂鸣警报器12,控制开关13,充气垫枕14,纵向护栏杆15,床头板16,躯体约束带17,固定插扣18,连接插座19和横向护栏杆20,所述的支撑柱2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床体板1的下部四角位置,另一螺栓连接在移动轮3的上部;所述的横衬杆4螺栓连接在两个支撑柱2之间的下部位置;所述的床尾板5螺钉连接在床体板1的上部右侧位置;所述的多功能连接警醒绳组件6与闪光报警铃铛组件7相连接设置;所述的闪光报警铃铛组件7挂接在床体板1的下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肢体腕部约束带组件8活动插接在床体板1的上部;所述的置物托板9螺钉连接在床体板1的下部左侧位置;所述的餐桌板10放置在置物托板9的上部;所述的备用电池11螺钉连接在床体板1的下部左侧位置并位于置物托板9的上部;所述的蜂鸣警报器12螺钉连接在床体板1的前部左侧位置;所述的控制开关13镶嵌在床体板1的前部左侧位置并位于蜂鸣警报器12的右侧;所述的充气垫枕14放置在床体板1的上部左侧位置;所述的纵向护栏杆15一端轴接在床体板1的前后两侧,另一端轴接在横向护栏杆20的下部;所述的床头板16螺钉连接在床体板1的左端;所述的躯体约束带17分别系接在床体板1的内侧;所述的固定插扣18和连接插座19分别铆接在躯体约束带17的顶端。
32.如附图2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多功能连接警醒绳组件6包括连接环61,拉绳62,手握柄63,连接绷带64,子魔术贴65和母魔术贴66,所述的拉绳62一端系接在连接环61的外侧,另一端铆接在手握柄63的右侧;所述的连接绷带64分别系接在连接环61的右侧;所述的子魔术贴65和母魔术贴66分别缝接在连接绷带64的顶端。
33.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闪光报警铃铛组件7包括响铃铛71,吊环72,吊绳73,锂电池74,铃铛舌头板 75和闪光灯带76,所述的吊环72焊接在响铃铛71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吊绳73铆接在响铃铛71的内部上壁上;所述的锂电池74胶接在
响铃铛71的内部右上侧;所述的铃铛舌头板75系接在吊绳73 的下端;所述的闪光灯带76胶接在响铃铛71的外侧下部位置。
34.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肢体腕部约束带组件8包括横滑杆81,连接插杆82,滑套环83,顶紧螺钉84和约束拉带85,所述的连接插杆82分别螺钉连接在横滑杆81的下部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滑套环83滑动套接在横滑杆81的外部并用顶紧螺钉84顶紧固定;所述的约束拉带85铆接在滑套环83的上部中间位置。
35.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移动轮3具体采用带有刹车片的静音橡胶万向轮;所述的移动轮3设置有四个并与支撑柱2一一对应设置。
36.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子魔术贴65和母魔术贴66相互粘接设置;所述的连接绷带64具体采用弹性尼龙绷带。
37.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锂电池74和闪光灯带76相互电性连接设置;所述的闪光灯带76设置有振动开关。
38.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绷带64套接在响铃铛71 的外部并且子魔术贴65和母魔术贴66相互粘贴设置。
39.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床体板1的前部左侧胶接有限位环,所述的拉绳62贯穿限位环的内部。
40.上述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备用电池11电性连接蜂鸣警报器12,所述的备用电池11电性连接控制开关13;所述的蜂鸣警报器12电性连接控制开关13;所述的锂电池74,闪光灯带76,备用电池11,蜂鸣警报器12和控制开关13分别采用本技术领域内常见的通信机械设备。
41.工作原理
4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躯体约束带17,固定插扣18和连接插座19对病人的身体上部进行约束固定的,避免神志不清患者的随便移动和晃动;
43.并且在约束拉带85的作用下可以对上肢体或者下肢体需要固定位置进行约束固定,同时滑套环83在横滑杆81上进行滑动,进行位置和距离的调节,并用顶紧螺钉84进行约束固定;
44.在需要急救时可以打开控制开关13启动蜂鸣警报器12起到警报提醒的作用,也可以握住手握柄63拉动拉绳62,从而晃动响铃铛71 和铃铛舌头板75起到警报提醒的作用,与此同时触发闪光灯带76发出闪光,起到夜间提醒的作用;
45.也可以将连接绷带64缠绕在过夜陪人家人的手腕上,将子魔术贴65和母魔术贴66粘接在一起,拉动连接绷带64从而起到呼叫的作用,有能够避免打扰同病房内的其他人员。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