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检测食品毒素的设备

2022-05-31 15:28: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食品毒素的设备。


背景技术:

2.仅在近十年来,人们才开始重视动植物食品的正常成分可能产生毒性。影响食品中化学物质毒性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影响化学物质与细胞"受体"的接触;受人的遗传变异的影响;食品成分和食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等。食品中的致癌物质和草酸盐,以说明如何确定食品化学物质在人的疾病中的各种病原学作用。
3.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日常生活中,食物可以说是我们营养以及能量的来源。但是,我们有句老话说的好:“病从口入”。食物可以给我们带来营养物质,但是有些食物却含有毒素,一不下心误食就很容易导致中毒。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有些人因为误食食物而中毒被送去医院。其实很多人,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富含毒素的食物还是不够完全了解,所以用于检测食品毒素的设备已经成为一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食品毒素的设备。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检测食品毒素的设备,包括:检测箱以及放置在所述检测箱内的检测试管,所述检测箱为槽型结构,所述检测箱与检测试管接触面设置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表面包裹一层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检测试管能够放置于所述凹槽,所述凹槽内周布一圈t型夹,所述t型夹贯穿于所述保护层,通过弹簧与所述保护层连接;
6.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若干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置在所述吸热板下方,所述加热丝呈多层结构排布,每层所述加热丝连接一个温度开关键;
7.所述检测试管底部设置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试管接触面设置一层密封圈,所述检测试管管口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顶部设置有拉环。
8.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为金属材质,所述箱盖通过合页连接在所述检测箱上。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箱箱体外表面设置有温度控制键和时间控制键,所述温度控制键连接所述温度开关键。
10.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箱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连接所述温度开关键以及所述时间控制键。
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盖大小与所述凹槽大小开口相适配,所述箱盖与所述检测箱接触面设置有橡胶层。
1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箱箱体内表面设置有一层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周布于所述内表面侧面。
1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箱与所述箱盖接触面设置有磁铁。
1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隔热层与所述检测箱箱体为可拆卸连接。
15.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检测箱为槽型结构,检测试管能够固定在检测箱内,检测箱上设置有箱盖,将需要检测的食品样品放入检测试管,将检测试管固定在检测箱内合上箱盖进行检测,相较于外露检测的设备,本实用新型具有密闭性,能够保证检测病毒不会外溢到空气中,对环境进行污染,同时确保了检测人员的安全性。
17.(2)凹槽内周布一圈t型夹,t型夹通过弹簧与保护层连接,t 型夹与弹簧的配合保证了测试管能够被稳定的固定在凹槽内,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出现试管晃动或者倾倒,例如若要将检测箱搬运时,搬运过程中不会出现测试管倾倒从而导致损坏的现象。
18.(3)检测箱内设置有若干加热丝,加热丝分层排布,每层加热丝对应连接一个温度开关键,满足检测过程中对温度的不同要求,相交于固定温度的检测仪而言,本实用新型更加多样化,并且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检测箱立体结构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凹槽结构放大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加热丝立体结构图;
23.图中:1、检测箱;2、检测试管;21、拉环;3、吸热板;4、保护层;5、凹槽;6、t型夹;7、弹簧;8、加热丝;9、箱盖;10、温度控制键;11、时间控制键;12、显示屏;13、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5.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检测食品毒素的设备,包括:检测箱1 以及放置在检测箱1内的检测试管2,检测箱1为槽型结构,检测箱 1上设置有箱盖。
26.检测箱1为槽型结构,检测试管2能够固定在检测箱1内,检测箱1上设置有箱盖,将需要检测的食品样品放入检测试管2,将检测试管2固定在检测箱1内合上箱盖进行检测,相较于外露检测的设备,本实用新型具有密闭性,能够保证检测病毒不会外溢到空气中,对环境进行污染,同时确保了检测人员的安全性。
27.箱盖为金属材质,箱盖通过合页连接在检测箱1上,通过合页将箱盖与检测箱1连为一体,相较于箱盖与箱体分开的方式,不会出现箱盖丢失的现象,合页的连接更方便于箱盖的开合,检测箱1与箱盖接触面设置有磁铁,使其箱盖能与检测箱1紧密贴合,保证检测箱1 的密闭情况。箱盖大小与凹槽5大小开口相适配,箱盖过大时容易造成工作的不便,箱盖过小无法将检测箱1完全密封,箱盖与检测箱1 接触面设置有橡胶层,保证箱盖与检测箱1开合过程中不会出现磕碰减少磨损,提高检测箱1的使用寿命。
28.检测箱1与检测试管2接触面设置有吸热板3,吸热板3吸收热量用于加热检测试管2,吸热板3表面包裹一层保护层4,使其加热板不与检测试管2直接接触,防止在加热过程中
检测试管2出现破裂。加热板保护层4上设置有若干凹槽5,检测试管2能够放置于凹槽5,将检测试管2固定在检测箱1内。
29.凹槽5内周布一圈t型夹6,t型夹6贯穿于保护层4,通过弹簧7与保护层4连接,t型夹6与弹簧7的配合保证了测试管2能够被稳定的固定在凹槽5内,不会因为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出现试管2晃动或者倾倒,例如若要将检测箱1搬运时,搬运过程中不会出现测试管2倾倒从而导致损坏的现象。
30.检测箱1内设置有若干加热丝8,加热丝8设置在吸热板3下方,加热丝8将温度传送给加热板,再经由加热板传送至检测试管2,使其检测试管2受热更均匀,若直接将加热丝8置于检测试管2下方,可能会因为各段加热丝8电阻不同从而出现同一检测箱1内的检测试管2受热不均匀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加热丝8呈多层结构排布,每层加热丝8连接一个温度开关键,满足检测过程中对温度的不同要求,相交于只有一个固定温度的检测仪而言,本实用新型更加多样化,并且结构原理简单,便于操作。
31.检测试管2底部设置活塞,能够将检测后的有毒物质直接通过活塞口排出,不需在从试管2口倒出,减少发生过反应后的检测物对检测试管2大面积的污染。活塞与试管2接触面设置一层密封圈,保证在检测过程中或将检测物装入试管2的过程中,检测物从试管2内漏出,影响检测结果和污染检测箱1。检测试管2管口设置有橡胶塞,橡胶塞将检测物密封至检测试管2内,避免检测物排放至空气中污染空气,同时避免检测过程中外界物质掉落至检测试管2污染检测物,橡胶塞顶部设置有拉环21,方便橡胶塞的取出。
32.检测箱1箱体外表面设置有温度控制键10和时间控制键11,用于调节检测所需要的时间与温度,温度控制键10连接温度开关键,通过温度控制键10打开不同温度开关键从而为检测箱1提供不同的温度。
33.检测箱1外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2,显示屏12连接温度开关键以及时间控制键11,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检测箱1内的温度变化值以及检测时间的长短。检测箱1箱体内表面设置有一层隔热层13,隔热层13周布于内表面侧面,减少检测箱1内热量流失,节少资源消耗,同时保证检测过程中检测箱1外表面不会出现温度过高烫伤检测员的情况。隔热层与检测箱1箱体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加热丝8出现故障时对加热丝8进行检查和维修。
3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检测物放入检测试管,塞上橡胶塞,打开检测箱箱盖,将检测试管放置保护层凹槽内,检测试管挤压t型夹, t型夹压缩弹簧,将检测试管固定在检测箱内,盖上箱盖,调节检测温度,需要增加温度时摁下温度控制键中的 键,温度控制键调节温度开关增加加热丝工作的数量,需要减少温度时摁下温度控制键中的
ꢀ‑
键,温度控制键调节温度开关减少加热丝的工作数量,需要调节检测时间时,摁时间控制键,同上操作以达到控制检测时间长短的效果。
35.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