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传感器组件和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9:24: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组件和变频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的变频器领域中,都会装有传感器来检测运行状态。其中电流传感器通常会设置在电源进线和输出出线的铜排上,这导致在布局设计和安装过程中,会造成干涉、受限制、可靠性低、安装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对于电流传感器的安装方式还需要继续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和变频器,能够自由调整传感器在铜排上的固定位置,适用于不同型号传感器的安装,提高通用化程度,避免限制设计,降低设计难度。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传感器组件,包括l形铜排和传感器,传感器上设置有安装口,l形铜排包括长边和短边,长边穿过安装口,长边与安装口远离长边的内侧边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的长度可调,调节结构能够通过长度变化调节长边与传感器之间的压紧力。
5.优选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穿设在安装口内,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能够调节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间距,以使第一固定块压紧长边,第二固定块压紧安装口的内侧边。
6.优选地,第一固定块朝向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槽,第二固定块上设置有螺纹孔,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穿过螺纹孔后进入支撑槽内。
7.优选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两端分别伸出安装口外,支撑槽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伸出安装口的部分,螺纹孔设置在第二固定块伸出安装口的部分,第一固定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槽,第二固定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螺纹孔。
8.优选地,传感器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孔,其中一个调节螺栓经固定孔与螺纹孔配合后,伸入支撑槽内。
9.优选地,支撑槽的深度为第一固定块的厚度的1/3至2/3。
10.优选地,长边远离短边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搭接孔,两个搭接孔错位对角设置,传感器组件还包括搭接铜排,搭接铜排通过搭接孔与传感器搭接配合。
11.优选地,短边远离长边的一侧设置有凹字形边,凹字形边上连接有功率模块。
12.优选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包括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为上述的传感器组件。
14.本技术提供的传感器组件,包括l形铜排和传感器,传感器上设置有安装口,l形铜排包括长边和短边,长边穿过安装口,长边与安装口远离长边的内侧边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的长度可调,调节结构能够通过长度变化调节长边与传感器之间的压紧力。该
传感器组件通过调节结构的长度调节来实现l形铜排与传感器之间的固定或者松脱,因此可以自由调整传感器在铜排上的固定位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传感器的安装,可以提高对于传感器固定的通用化程度,避免限制设计,降低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第一轴测图;
16.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第二轴测图;
17.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l形铜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第一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传感器组件的第二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表示为:
22.1、传感器;2、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4、调节螺栓;5、l形铜排;6、搭接铜排;7、功率模块;11、固定孔;12、安装口;31、支撑槽;41、螺纹孔;51、长边;52、凹字形边;53、搭接孔;54、短边。
具体实施方式
23.结合参见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传感器组件包括l形铜排5和传感器1,传感器1上设置有安装口12,l形铜排包括长边51和短边54,长边51穿过安装口12,长边51与安装口12远离长边51的内侧边之间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的长度可调,调节结构能够通过长度变化调节长边51与传感器1之间的压紧力。
24.该传感器组件通过调节结构的长度调节来实现l形铜排5与传感器1之间的固定或者松脱,因此可以自由调整传感器1在l形铜排5上的固定位置,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传感器1的安装,可以提高对于传感器1固定的通用化程度,避免限制设计,降低设计难度。
25.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调整传感器1在l形铜排5上的安装位置时,可以调节调节结构的长度,使得调节结构的长度变小,从而不再将长边51顶紧在传感器1上,此时可以方便调节传感器1在长边51上的滑动位置,使得传感器1能够到达合适的位置,之后可以增加调节结构的长度,使得调节结构分别顶紧长边51以及安装口12的内侧边,进而使得长边51与背侧的安装口12的内侧边贴合压紧,固定传感器1的位置,实现传感器1的位置调节。整个结构对于传感器1在l形铜排5上的固定利用的是调节结构伸长之后施加至l形铜排5和传感器1所产生的摩擦力,不会对传感器1或者是l形铜排5的结构造成破坏,结构简单,位置调节方便,适用性强,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传感器1与l形铜排5的安装固定,降低了安装难度。
26.在一个实施例中,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穿设在安装口12内,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之间设置有调节件,调节件能够调节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之间的间距,以使第一固定块2压紧长边51,第二固定块3压紧安装口12的内侧边。在本实施例中,既可以通过调节件调节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的相对位置来实现对于传感器1与l形铜排5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安装固定,也可以通过此时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之间的配合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2朝向第二固定块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槽31,第二固
定块3上设置有螺纹孔41,调节件包括调节螺栓4,调节螺栓4穿过螺纹孔41后进入支撑槽31内。
28.在进行安装时,可以将l形铜排5的长边51穿过传感器1的安装口12;将第一固定块2未设置支撑槽31的一侧与l形铜排5的表面贴合,将支撑槽31朝向传感器1的安装口12内侧;将第二固定块3的其中一侧表面贴合在传感器1的安装口12内侧,调节螺栓4先打在第二固定块3上,然后顶在第一固定块2的支撑槽31上,根据合适的力矩确保打紧,增强安装可靠性。
29.传感器1的安装口12尺寸根据型号不同有所差异,l形铜排5的长边51的截面尺寸要小于安装口12的尺寸,从而方便将长边51穿入到安装口12内。
3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的两端分别伸出安装口12外,支撑槽31设置在第一固定块2伸出安装口12的部分,螺纹孔41设置在第二固定块3伸出安装口12的部分,第一固定块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槽31,第二固定块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螺纹孔41。
31.通过在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的两端分别设置调节螺栓4,能够使得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的两端分别受力,使得施加至传感器1和l形铜排5的作用力也更加平衡,受力更加均匀,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32.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固定孔11,其中一个调节螺栓4经固定孔11与螺纹孔41配合后,伸入支撑槽31内。在本实施例中,当一个调节螺栓4通过固定孔11后,再经过螺纹孔41伸入支撑槽31内,能够利用该调节螺栓4对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使得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有效避免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在使用的过程中相对于传感器1和l形铜排5发生滑动,滑出安装口12外而导致出现松脱现象,进一步提高传感器1与l形铜排5之间的固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槽31的深度为第一固定块2的厚度的1/3至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2的尺寸、形状、支撑槽31的孔大小、支撑槽31深度的实际尺寸可根据所匹配的传感器尺寸、形状进行合适的变更;支撑槽31的孔径较大于第二固定块3上的螺纹孔41的孔径,防止误差影响安装;支撑槽31深度要小于第一固定块2的厚度,优选地为第一固定块2厚度的二分之一,这样可以防止第一固定块2受力产生滑动,加强固定。
34.第二固定块3的尺寸、形状、螺纹孔41为通孔的大小可根据所匹配的传感器尺寸、形状进行合适的变更;调节螺栓4先穿过传感器1的固定孔11,再穿过第二固定块3的一个螺纹孔41,另一螺纹孔41用调节螺栓4直接穿过,通过扭矩力将传感器1支撑固定,同时决定安装固定强度。也可在螺纹孔41上安装螺母,这样可以防止多次拆卸导致螺纹孔41的螺纹损坏,避免出现无法打紧固定的情况。此种情况下可以利用螺母上的螺纹孔代替直接设置在第二固定块3上的螺纹孔。
35.在一个实施例中,长边51远离短边54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搭接孔53,两个搭接孔53错位对角设置,传感器组件还包括搭接铜排6,搭接铜排6通过搭接孔53与传感器1搭接配合。两个搭接孔53错位对角设置,能够加强l形铜排5与搭接铜排6之间的搭接固定强度,防止起翘,确保搭接面积,搭接铜排6的形状、大小可根据后面设计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降低设计难度。
36.在一个实施例中,短边54远离长边51的一侧设置有凹字形边52,凹字形边52上连接有功率模块7。在短边54设置凹字形边52,方便搭接多并联结构的功率模块7。l形铜排5的形状、尺寸可根据设计需求和传感器1的尺寸、形状进行变化,都满足此安装方式。
3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2和第二固定块3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38.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变频器包括传感器组件,该传感器组件为上述的传感器组件。
3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4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