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7:31: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车,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


背景技术:

2.应急指挥车、勘察车等小型化专用作业车用于指导各部门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应急指挥上通常需要乘坐多名人员,同时需要在车顶搭载大量的指挥或勘察设备,车后厢体内还需要搭载各类应急抢险、应急处理等设备及工具;大型通信指挥、照明、图像视频采集、防雷电等设备需要架设在车厢顶部,现有车厢顶部行李架无法承载一些大型装备;车顶上装载一些大型装备后更需要降低车辆行驶风阻,现有的车辆箱体没有设置导流装置,汽车行驶风阻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车厢顶部承载能力,降低行驶风阻的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
4.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
6.包括:二类底盘车辆、车辆后厢体和前顶部行李架;
7.车辆后厢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二类底盘车辆车架上;
8.前顶部行李架下部设置有行李架橡胶缓冲块;
9.前顶部行李架通过行李架橡胶缓冲块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二类底盘车辆的驾驶室顶部;
10.装饰护甲固定支架通过铆钉铆接固定在车辆后厢体侧面前部;
11.后厢体前行李架和后厢体后行李架通过螺栓与车辆后厢体顶部相连接;
12.侧装饰护甲通过铆钉铆接固定装饰护甲固定支架和后厢体前行李架上;
13.后厢体侧前导流板通过铆钉铆接固定侧装饰护甲前方;
14.前顶部行李架包括:底部框架和侧防护架;
15.底部框架为矩形框架,由底骨架圆管构成;
16.侧防护架设置在底部框架的两侧;
17.侧防护架包括上护栏圆管和侧撑杆圆管;
18.上护栏圆管通过侧撑杆圆管与底骨架圆管相连接;
19.上护栏圆管包括左侧上护栏圆管和右侧上护栏圆管;
20.左侧上护栏圆管前端和右侧上护栏圆管前端向下延伸通过连接管相连接;
21.底部框架上设置有设备固定支架。
22.侧防护架外侧设置侧装饰档板;
23.侧防护架呈锥形,前低后高;
24.侧装饰档板设置有通孔;
25.通孔直径从前至后依次增大;
26.侧装饰护甲设置有导流孔。
27.行李架橡胶缓冲块设置在底骨架圆管下部,
28.行李架橡胶缓冲块通过固定螺栓与底骨架圆管相连接。
29.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30.本发明一种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用于专用作业车的专用设备固定及工器具存放,充分利用车顶空间,可以装载更多的工具、设备和备件,设置侧装饰护甲和侧前导流板,车辆更加美观,降低行驶风阻,降低油耗,并实现对设备、工具定置放置固定。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3.附图中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34.图中:
35.1、二类底盘车辆
36.2、车辆后厢体
37.3、前顶部行李架
38.3.1、底骨架圆管
39.3.2、上护栏圆管
40.3.3、底部横圆管
41.3.4、侧装饰档板
42.3.5、底部横圆管
43.3.6、设备固定支架
44.3.7、固定螺栓
45.3.8、连接管
46.4、行李架橡胶缓冲块
47.5、装饰护甲固定支架
48.6、后厢体前行李架
49.7、后厢体后行李架
50.8、侧装饰护甲
51.9、后厢体侧前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52.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53.附图1-2可知,一种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包括:二类底盘车辆1、车辆后厢体2和前顶部行李架3;
54.车辆后厢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二类底盘车辆1车架上;
55.前顶部行李架3下部设置有行李架橡胶缓冲块4;
56.前顶部行李架3通过行李架橡胶缓冲块4和固定螺栓3.7固定连接在二类底盘车辆1的驾驶室顶部;
57.装饰护甲固定支架5通过铆钉铆接固定在车辆后厢体2侧面前部;
58.后厢体前行李架6和后厢体后行李架7通过螺栓与车辆后厢体2 顶部相连接;
59.侧装饰护甲8通过铆钉铆接固定装饰护甲固定支架5和后厢体前行李架6上;
60.后厢体侧前导流板9通过铆钉铆接固定侧装饰护甲8前方;
61.前顶部行李架3包括:底部框架和侧防护架;
62.底部框架为矩形框架,由底骨架圆管3.1构成;
63.侧防护架设置在底部框架的两侧;
64.侧防护架包括上护栏圆管3.2和侧撑杆圆管3.3;
65.上护栏圆管3.2通过侧撑杆圆管3.3与底骨架圆管3.1相连接;
66.上护栏圆管3.2包括左侧上护栏圆管和右侧上护栏圆管;
67.左侧上护栏圆管前端和右侧上护栏圆管前端向下延伸通过连接管3.8相连接;
68.底部框架上设置有设备固定支架3.6。
69.侧防护架外侧设置侧装饰档板3.5;
70.侧防护架呈锥形,前低后高;
71.侧装饰档板3.5设置有通孔;
72.通孔直径从前至后依次增大;
73.侧装饰护甲8设置有导流孔。
74.行李架橡胶缓冲块4设置在底骨架圆管3.1下部,行李架橡胶缓冲块4通过固定螺栓3.7与底骨架圆管3.1相连接。
75.本发明一种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用于专用作业车的专用设备固定及工器具存放,充分利用车顶空间,可以装载更多的工具、设备和备件,设置侧装饰护甲和侧前导流板,车辆更加美观,降低行驶风阻,降低油耗,并实现对设备、工具定置放置固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类底盘车辆(1)、车辆后厢体(2)和前顶部行李架(3);车辆后厢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二类底盘车辆(1)车架上;前顶部行李架(3)下部设置有行李架橡胶缓冲块(4);前顶部行李架(3)通过行李架橡胶缓冲块(4)和固定螺栓(3.7)固定连接在二类底盘车辆(1)的驾驶室顶部;装饰护甲固定支架(5)通过铆钉铆接固定在车辆后厢体(2)侧面前部;后厢体前行李架(6)和后厢体后行李架(7)通过螺栓与车辆后厢体(2)顶部相连接;侧装饰护甲(8)通过铆钉铆接固定装饰护甲固定支架(5)和后厢体前行李架(6)上;后厢体侧前导流板(9)通过铆钉铆接固定侧装饰护甲(8)前方;前顶部行李架(3)包括:底部框架和侧防护架;底部框架为矩形框架,由底骨架圆管(3.1)构成;侧防护架设置在底部框架的两侧;侧防护架包括上护栏圆管(3.2)和侧撑杆圆管(3.3);上护栏圆管(3.2)通过侧撑杆圆管(3.3)与底骨架圆管(3.1)相连接;上护栏圆管(3.2)包括左侧上护栏圆管和右侧上护栏圆管;左侧上护栏圆管前端和右侧上护栏圆管前端向下延伸通过连接管(3.8)相连接;底部框架上设置有设备固定支架(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其特征在于:侧防护架外侧设置侧装饰档板(3.5);侧防护架呈锥形,前低后高;侧装饰档板(3.5)设置有通孔;通孔直径从前至后依次增大;侧装饰护甲(8)设置有导流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其特征在于:行李架橡胶缓冲块(4)设置在底骨架圆管(3.1)下部,行李架橡胶缓冲块(4)通过固定螺栓(3.7)与底骨架圆管(3.1)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前顶部行李架下部设置有行李架橡胶缓冲块;前顶部行李架通过行李架橡胶缓冲块和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在二类底盘车辆的驾驶室顶部;装饰护甲固定支架通过铆钉铆接固定在车辆后厢体侧面前部;后厢体前行李架和后厢体后行李架通过螺栓与车辆后厢体顶部相连接;侧装饰护甲通过铆钉铆接固定装饰护甲固定支架和后厢体前行李架上。本发明一种设置有侧装饰护甲及车顶行李架的专用车,用于专用作业车的专用设备固定及工器具存放,充分利用车顶空间,可以装载更多的工具、设备和备件,设置侧装饰护甲和侧前导流板,车辆更加美观,降低行驶风阻,降低油耗,并实现对设备、工具定置放置固定。置固定。置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朱士贵 厉艳丽 赵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震序车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2/5/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