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涵道壳体、喷嘴组件以及潜水推进器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03:44: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推进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涵道壳体、喷嘴组件以及潜水推进器。


背景技术:

2.潜水推进器,也叫水下助推器,是一种浅海潜水的重要辅助装备。潜水推进器通过螺旋桨旋转反推水流从而产生推力。螺旋桨通常位于涵道壳体中,螺旋桨的直径大小受到涵道壳体的限制,而螺旋桨的直径大小是影响潜水推进器的推进效率的主要因素。现有的潜水推进器在不改变涵道壳体大小的情况下,无法使用更大直径的螺旋桨,故而难以提高潜水推进器的推进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涵道壳体,旨在提高潜水推进器的推进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涵道壳体,所述涵道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涵道壳体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涵道壳体的两端;
5.所述通道内设有螺旋桨工位,所述螺旋桨工位用于容置螺旋桨,所述通道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通道的周向闭合环绕,所述凹槽包括槽底和两相对设置的槽壁,所述螺旋桨工位夹设于两所述槽壁之间,且与所述槽底间隙设置。
6.可选地,所述槽底与所述槽壁的夹角大于90
°

7.可选地,所述槽壁的壁面曲率连续变化,以连接所述通道的内壁面和所述槽底。
8.可选地,所述槽壁包括:
9.两连接段,一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通道的内壁面,另一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槽底;和
10.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夹设于两所述连接段之间,并连接所述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曲率小于所述过渡段的曲率。
11.可选地,所述通道具有所述凹槽的部位由金属材料制成。
1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喷嘴组件,包括涵道壳体和导流件,所述涵道壳体的一端用于进入流体,所述涵道壳体的另一端用于流出流体,所述导流件用于引导流体,所述导流件连接于所述涵道壳体用于进入流体的一端;
13.所述涵道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涵道壳体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涵道壳体的两端;
14.所述通道内设有螺旋桨工位,所述螺旋桨工位用于容置螺旋桨,所述通道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通道的周向闭合环绕,所述凹槽包括槽底和两相对设置的槽壁,所述螺旋桨工位夹设于两所述槽壁之间,且与所述槽底间隙设置。
15.可选地,所述导流件包括:
16.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涵道壳体用于进入流体的一端;
17.导流凸块;以及
18.导流片,所述导流片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边,所述导流片的一侧边连接所述导流凸块,所述导流片的另一侧边连接所述安装件;
19.其中,所述导流凸块和所述导流片用于使流体沿朝向所述涵道壳体的涵道流动。
20.可选地,所述导流凸块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面,所述导流凸块远离所述涵道壳体的一侧面向靠近所述涵道壳体的另一面渐缩变化。
21.可选地,所述导流片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梭形。
2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潜水推进器,包括推进器主体和喷嘴组件,所述喷嘴组件包括涵道壳体和导流件,所述涵道壳体的一端用于进入流体,所述涵道壳体的另一端用于流出流体,所述导流件用于引导流体,所述导流件连接于所述涵道壳体用于进入流体的一端;
23.所述涵道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涵道壳体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连通所述涵道壳体的两端;
24.所述通道内设有螺旋桨工位,所述螺旋桨工位用于容置螺旋桨,所述通道内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通道的周向闭合环绕,所述凹槽包括槽底和两相对设置的槽壁,所述螺旋桨工位夹设于两所述槽壁之间,且与所述槽底间隙设置。
2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涵道壳体内形成有通道,通道内设有螺旋桨工位,螺旋桨位于螺旋桨工位上。通过在通道上设置凹槽,凹槽沿通道的周向闭合环绕,凹槽相对的两槽壁之间夹设螺旋桨工位,凹槽的槽底与螺旋桨工位间隙设置,从而扩大了螺旋桨工位的直径,使得螺旋桨工位可以放置更大直径的螺旋桨,也即潜水推进器可以在涵道壳体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安装更大直径的螺旋桨,大直径的螺旋桨可以提供更大的推进力,进而可以提高潜水推进器的推进效率。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涵道壳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涵道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29.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嘴组件的结构主视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喷嘴组件的结构爆炸剖视图。
33.附图标号说明:
3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喷嘴组件1131连接段10涵道壳体1133过渡段10a通道30导流件
11凹槽31安装件111槽底33导流凸块113槽壁35导流片
3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涵道壳体。
40.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涵道壳体10一实施例中,涵道壳体1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涵道壳体10开设有通道10a,通道10a连通涵道壳体10的两端。通道10a内设有螺旋桨工位,螺旋桨工位用于容置螺旋桨,通道10a内设有凹槽11,凹槽11沿通道10a的周向闭合环绕,凹槽11包括槽底111和两相对设置的槽壁113,螺旋桨工位夹设于两槽壁113之间,且与槽底111间隙设置。
41.本实施例中,涵道壳体10是罩在螺旋桨外部的一个壳体结构,螺旋桨通过对涵道壳体10内的流体做功,使流体高速喷出,从而获得推进力。涵道壳体10内形成有通道10a,通道10a上有螺旋桨工位,螺旋桨位于螺旋桨工位上。通过在通道10a上设置凹槽11,凹槽11沿通道10a的周向闭合环绕,也即该凹槽11为环形槽,凹槽11相对的两槽壁113之间夹设螺旋桨工位,凹槽11的槽底111与螺旋桨工位间隙设置,从而扩大了螺旋桨工位的直径,使得螺旋桨工位可以放置更大直径的螺旋桨,也即潜水推进器可以在涵道壳体10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安装更大直径的螺旋桨,大直径的螺旋桨可以提供更大的推进力,进而可以提高潜水推进器的推进效率。
42.通常槽的底面和槽的壁面之间的夹角为90
°
,这种槽设置在涵道壳体10内,因为涵道壳体10内的流体高速流动,槽的底面和槽的壁面之间的连接处会形成一个低压区,该低压区会对流体产生吸力,从而会降低流体的流速,导致流体喷出的速度降低,获得的推进力也随之减小,从而会降低推进效率。
43.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涵道壳体10一实施例中,槽底111与槽壁113的夹角大于90
°

44.本实施例中,槽底111与槽壁113的夹角大于90
°
,也即槽壁113倾斜于槽底111。如此设置,相比较于普通的槽的底面和壁面之间的夹角为90
°
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可以引导流体从通道10a的内壁过渡到凹槽11的槽底111,使得流体从通道10a内壁流到凹槽11的槽底111的过程中,减小低压区,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流体的阻力,进而可以提高流体在涵道壳体10内的流速,进而可以提高潜水推进器的推进效率。
45.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涵道壳体10一实施例中,槽壁113的壁面曲率连续变化,以连接通道10a的内壁面和槽底111。
46.本实施例中,曲率是用来衡量弯曲程度的。曲率越大,表示弯曲程度越大,反之,曲率越小,表示弯曲程度越小。槽壁113的壁面曲率连续变化是指槽壁113的壁面弯曲逐渐变化,也即平缓弯曲。如此设置,相比较于槽壁113的壁面平直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更有利于流体流动,可以进一步减小槽壁113对流体的阻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流体的流速,进而进一步提高潜水推进器的推进效率。
47.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涵道壳体10一实施例中,槽壁113包括两连接段1131和过渡段1133,一连接段1131连接通道10a的内壁面,另一连接段1131连接槽底111。过渡段1133夹设于两连接段1131之间,并连接连接段1131,连接段1131的曲率小于过渡段1133的曲率。
48.本实施例中,两连接段1131的曲率小于过渡段1133的曲率,也即槽壁113呈流线型设置。如此设置,相比较于槽壁113的壁面平直的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通过流线型设置引导流体从通道10a的内壁过渡到凹槽11的槽底111,使得流体从通道10a的内壁流到凹槽11的槽底111的过程中,可以减小涡旋作用或避免涡旋的形成,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流体的阻力,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流体在涵道壳体10内的流速,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潜水推进器的推进效率。
49.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涵道壳体10一实施例中,通道10a具有凹槽11的部位由金属材料制成。
50.本实施例中,通过通道10a具有凹槽11的部位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也即凹槽11是金属材料制成的,如此可以避免因为开设凹槽11而削弱通道10a的强度,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通道10a的强度,从而可以延长涵道壳体10的使用寿命。
51.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喷嘴组件100,该喷嘴组件100包括涵道壳体10和导流件30,涵道壳体10的一端用于进入流体,涵道壳体10的另一端用于流出流体,导流件30用于引导流体,导流件30连接于涵道壳体10用于进入流体的一端。该涵道壳体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喷嘴组件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52.本实施例中,流体从导流件30进入涵道壳体10内,然后从涵道壳体10喷出,从而获得推进力。推进力的大小受到流体从涵道壳体10喷出的速度的大小影响。通过设置导流件30可以让进入涵道壳体10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与流体从涵道壳体10喷出的方向一致,相比比较于流体从而各个方向进入涵道壳体10内,不同方向的流体之间会相互阻挡,而本实用新型的本实施例流体经过导流件30后,流动方向一致,从而可以减小流体的阻力,进而可以提高流体的流动速度,进而可以提升推进力。
53.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喷嘴组件100一实施例中,导流件30包括安装件
31、导流凸块33以及导流片35。安装件31连接涵道壳体10用于进入流体的一端。导流片35沿长度方向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边,导流片35的一侧边连接导流凸块33,导流片35的另一侧边连接安装件31。其中,导流凸块33和导流片35用于使流体沿朝向涵道壳体10的涵道流动。
54.本实施例中,安装件31方便连接涵道壳体10,使得涵道壳体10和导流件30可拆卸,从而方便对涵道壳体10或导流件30进行检修。通过导流凸块33和导流片35引导流体,可以使不同方向上的流体沿涵道壳体10的轴向方向流动,并且方便从将涵道壳体10周围的流体引入到通道10a内。
55.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喷嘴组件100一实施例中,导流凸块33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导流凸块33远离涵道壳体10的一侧面向靠近涵道壳体10的另一面渐缩变化。
56.本实施例中,导流凸块33的一侧面向另一侧面渐缩变化,也即导流凸块33的一侧面比另一出侧面大,并且大的侧面向小的侧面过渡是逐渐缩小变化的,也即形成一种滑坡。如此设置,流体从大的侧面沿着导流凸块33的外壁面向小的侧面流动,也即流体沿着这种滑坡流动,从而使不同流动方向的流体经过导流凸块33后流动方向一致。
57.如图4至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喷嘴组件100一实施例中,导流片35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梭形。
58.本实施例中,梭形是两头尖中间宽的一种形状。导流片35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梭形,也即导流片35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两侧边比中间部位扁,也即导流片35宽度方向上的的两侧尖,中间部位凸起。如此设置,可以减小导流片35的侧边对流体的阻力,从而提高流体的流速,进而可以提高潜水推进器的推进效率。
5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潜水推进器,该潜水推进器包括推进器主体和喷嘴组件100,该喷嘴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潜水推进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