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家用电梯平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30 23:20: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梯平台结构。


背景技术:

2.家用电梯是指安装在私人住宅中,仅供单一家庭成员使用的电梯,也可以安装在非单一家庭使用的建筑物内,作为单一家庭进入其住所的工具。
3.现有家用电梯的轿厢平台多采用框架式槽钢焊接结构,之后再于框架式槽钢上铺设用于载人或载货的轿底面板,整体厚度偏高;同时现有轿厢平台与轿厢立柱件之间通过侧面螺栓固定的方式,拆卸和安装均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家用电梯平台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电梯平台结构,包括:
6.水平向设置作为轿厢底面的平台底板件;
7.对称固定于平台底板件上端后侧的连接板;
8.以及,垂直固定于两个连接板上端面作为轿厢后立面框架的立柱组件;
9.所述平台底板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平面板和下平面板,上平面板和下平面板之间平行设有若干根加强筋和用于匹配连接板安装承重的固定垫板。
10.可选地,所述固定垫板固定于上平面板底端,且加强筋对应固定垫板位置的顶端开设有与固定垫板等高的安装槽。
11.可选地,所述上平面板的边缘均垂直向下弯折成型有与下平面板相接的封闭边。
12.可选地,所述立柱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垂直固定于连接板上的立柱主体,且两个立柱主体的内侧对称固定有管状的副立柱,副立柱的下端与连接板相固定,且两个副立柱的顶端水平安装有两自由端分别与两个立柱主体内壁相固定的主横梁。
13.可选地,所述立柱主体的上端后侧一体成型有延伸部,且两延伸部之间水平安装有若干个用于电梯驱动件和制动件安装的副横梁。
14.可选地,所述连接板通过若干个螺栓安装于平台底板件的上端后侧。
15.可选地,所述加强筋为上端开口的c形方管。
16.本实用新型主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平面板和下平面板以及设置其中的若干根平行的加强筋,构建出迷宫式布局,最后成型的平台底板件强度高、厚度小,符合电梯轿厢承重标准,有效保证了平台底板件厚度小、重量轻的情况下兼顾强度和刚度要求。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垫板配合连接板的设置,使得平台底板件与立柱组件之间的稳定安装,相较于市面上的侧面组装方案,其拆卸和安装方便,且不占用轿厢空间,维持良好的轿厢载客平台结构。
附图说明
19.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家用电梯平台结构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一;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二;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立体结构剖视图。
24.图中:立柱组件10、立柱主体101、主横梁102、副立柱103、延伸部104、副横梁105、平台底板件20、上平面板201、下平面板202、固定垫板203、加强筋204、连接板30、螺栓40。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实施例1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电梯平台结构,参照附图1-4,包括:水平向设置作为轿厢底面的平台底板件20;对称固定于平台底板件20上端后侧的连接板30;以及,垂直固定于两个连接板30上端面作为轿厢后立面框架的立柱组件10,本实施例中,连接板30通过若干个螺栓40安装于平台底板件20的上端后侧;
28.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平台底板件2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平面板201和下平面板202,且上平面板201的边缘均垂直向下弯折成型有与下平面板202相接的封闭边,上平面板201和下平面板202之间平行设有若干根加强筋204和用于匹配连接板30安装承重的固定垫板203,固定垫板203固定于上平面板201底端,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04为上端开口的c形方管,且加强筋204对应固定垫板203位置的顶端开设有与固定垫板203等高的安装槽。
29.本实施例中,上平面板201和下平面板202以及设置其中的若干根平行的加强筋204,构建出迷宫式布局,最后成型的平台底板件20强度高、厚度小,符合电梯轿厢承重标准,有效保证了平台底板件20厚度小、重量轻的情况下兼顾强度和刚度要求;同时固定垫板203配合连接板30的设置,使得平台底板件20与立柱组件10之间的稳定安装,相较于市面上的侧面组装方案,其拆卸和安装方便,且不占用轿厢空间,维持良好的轿厢载客平台结构。
30.实施例2
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4所示,所述立柱组件10包括两个分别垂直固定于连接板30上的立柱主体101,且两个立柱主体101的内侧对称固定有管状的副立柱103,副立柱103的下端与连接板30相固定,且两个副立柱103的顶端水平安装有两自由端分别与两个立柱主体101内壁相固定的主横梁102;所述立柱主体101的上端后侧一体成型有延伸部104,且两延伸部104之间水平安装有若干个用于电梯驱动件和制动件安装的副横梁105;
32.本实施例中,两立柱主体101与主横梁102构建出稳定的框架,附加的副立柱103有效增强了竖向的立柱强度,结合副横梁105的设置,使得电梯驱动件和制动件安装于其上,以供家用电梯平台的稳定运转。
33.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34.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家用电梯平台结构,上平面板201和下平面板202以
及设置其中的若干根平行的加强筋204,构建出迷宫式布局,最后成型的平台底板件20强度高、厚度小,符合电梯轿厢承重标准,有效保证了平台底板件20厚度小、重量轻的情况下兼顾强度和刚度要求;同时固定垫板203配合连接板30的设置,使得平台底板件20与立柱组件10之间的稳定安装,相较于市面上的侧面组装方案,其拆卸和安装方便,且不占用轿厢空间,维持良好的轿厢载客平台结构;
35.同时,立柱组件10的两立柱主体101与主横梁102构建出稳定的框架,附加的副立柱103有效增强了竖向的立柱强度,结合副横梁105的设置,使得电梯驱动件和制动件安装于其上,以供家用电梯平台的稳定运转。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家用电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向设置作为轿厢底面的平台底板件(20);对称固定于平台底板件(20)上端后侧的连接板(30);以及,垂直固定于两个连接板(30)上端面作为轿厢后立面框架的立柱组件(10);所述平台底板件(2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平面板(201)和下平面板(202),上平面板(201)和下平面板(202)之间平行设有若干根加强筋(204)和用于匹配连接板(30)安装承重的固定垫板(2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垫板(203)固定于上平面板(201)底端,且加强筋(204)对应固定垫板(203)位置的顶端开设有与固定垫板(203)等高的安装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面板(201)的边缘均垂直向下弯折成型有与下平面板(202)相接的封闭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10)包括两个分别垂直固定于连接板(30)上的立柱主体(101),且两个立柱主体(101)的内侧对称固定有管状的副立柱(103),副立柱(103)的下端与连接板(30)相固定,且两个副立柱(103)的顶端水平安装有两自由端分别与两个立柱主体(101)内壁相固定的主横梁(10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家用电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主体(101)的上端后侧一体成型有延伸部(104),且两延伸部(104)之间水平安装有若干个用于电梯驱动件和制动件安装的副横梁(10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通过若干个螺栓(40)安装于平台底板件(20)的上端后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电梯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04)为上端开口的c形方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平台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家用电梯的轿厢平台多采用框架式槽钢焊接结构,框架式槽钢上还需铺设用于载人或载货的轿底面板,整体厚度偏高,且轿厢平台与轿厢立柱件之间通过侧面螺栓固定的方式,拆卸和安装均不方便的问题,包括:水平向设置作为轿厢底面的平台底板件;对称固定于平台底板件上端后侧的连接板;以及,垂直固定于两个连接板上端面作为轿厢后立面框架的立柱组件;所述平台底板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平面板和下平面板,上平面板和下平面板之间平行设有若干根加强筋和用于匹配连接板安装承重的固定垫板。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家用电梯的轿厢平台轻薄化,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74)专利代理机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亨世达家用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5/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