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内开系统密封窗的制作方法

2022-05-30 21:42: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窗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内开系统密封窗。


背景技术:

2.窗户是房屋的重要组成部分,窗户的作用主要在于透光明亮、通风换气。一般将窗户的种类分为外平开窗、外悬挂窗和内平开窗。外平开窗、外悬挂窗由于向外,存在掉落的危险,而内平开窗设计成向内打开,不易掉落,能够提高安全性。
3.市面上大多数的内平开窗都没有设置隔热装置,而窗框由金属材质制成,外界的热量或冷气由窗户直接传导至室内,保温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内开系统密封窗,通过加设隔热材料,具有提高内平开窗的保温隔热效果。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双内开系统密封窗,包括边框、窗扇和中挺;所述窗扇和中挺设于所述边框的内部;
7.所述窗扇包括外窗框、内窗框、活动玻璃和固定玻璃,所述活动玻璃和固定玻璃分设于所述中挺的两侧;所述活动玻璃嵌设于所述外窗框与内窗框之间,所述外窗框设于室外一侧,所述内窗框设于室内一侧;
8.所述外窗框与内窗框之间通过隔热条连接;
9.所述隔热条内部设有隔热棉。
10.优选的,所述边框内部、中挺内部以及外窗框与内窗框之间均填充有隔热棉,且每一所述隔热棉均设有两个隔热条,两个所述隔热条分设于所述隔热棉的两侧,所述隔热条与所述边框、外窗框、内窗框及中挺均紧密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窗扇还包括腔体压线,所述腔体压线设于内窗框和外窗框的靠近活动玻璃的一侧,所述腔体压线用于将活动玻璃与外窗框及内窗框固定;所述腔体压线与活动玻璃的朝向室内的一侧及朝向室外的一侧之间均留有安装缝隙;所述活动玻璃与腔体压线之间设有玻璃压胶条,所述玻璃压胶条嵌设于所述安装缝隙中。
12.优选的,所述腔体压线为闭合腔体压线。
13.优选的,所述活动玻璃和固定玻璃均采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
14.优选的,所述隔热条为多腔体隔热胶条,所述隔热条内部具有多个空腔,且多个空腔沿所述隔热条的连接方向设置。
15.优选的,所述边框和内窗框上均设有密封胶条;所述边框上的密封胶条用于将边框与外窗框紧密连接,所述内窗框上的密封胶条用于将内窗框与边框紧密连接。
16.优选的,所述边框、外窗框、内窗框及中挺均为中空的铝型材。
17.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8.在本实例中,所述隔热条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降低室内外的热量交换,使室内的环境更加稳定,另外,在隔热条内加设隔热棉,两种材料叠加使用,具有更佳的隔热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圆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1.其中:1、边框;2、窗扇;21、外窗框;22、内窗框;23、活动玻璃;24、固定玻璃;3、中挺;4、隔热条;5、隔热棉;6、外型材;7、内型材;8、腔体压线;9、玻璃压胶条;10、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下面结合图1至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内开系统密封窗,包括边框1、窗扇2和中挺3;所述窗扇2和中挺3设于所述边框1的内部;
27.所述窗扇2包括外窗框21、内窗框22、活动玻璃23和固定玻璃24,所述活动玻璃23和固定玻璃24分设于所述中挺3的两侧;所述活动玻璃23嵌设于所述外窗框21与内窗框22之间,所述外窗框21设于室外一侧,所述内窗框22设于室内一侧;
28.所述外窗框21与内窗框22之间通过隔热条4连接;
29.所述隔热条4内部设有隔热棉5。
30.具体的,参照图1,左侧为室外一侧,右侧为室内一侧。对于市面上的内平开窗,外窗框21和内窗框22均为金属材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且一般为外窗框21和内窗框22一体的窗框,外界的热量或冷气直接由室外传导至室内;在本实例中,所述隔热条4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降低室内外的热量交换,使室内的环境更加稳定,另外,在隔热条4内加设隔热棉5,两种材料叠加使用,具有更佳的隔热保温效果。
31.在本实施例中,边框1、窗扇2和中挺3均位于同一直线上,活动玻璃23和固定玻璃24沿此直线设置于中挺3的两侧,活动玻璃23远离中挺3的一侧连接边框1,固定玻璃24远离中挺3的一侧连接另一侧的边框1;外窗框21、内窗框22均设于活动玻璃23的两个端面外侧,且外窗框21和内窗框22分设于活动玻璃23的朝向室内的一侧和朝向室外的一侧,隔热条4的两端分别连接外窗框21和内窗框22,且隔热条4贴合活动玻璃23的端面。固定玻璃24的两端分别固定至边框1和中挺3上。
32.优选的,所述边框1内部、中挺3内部以及外窗框21与内窗框22之间均填充有隔热棉5,且每一所述隔热棉5均设有两个隔热条4,两个所述隔热条4分设于所述隔热棉5的两侧,所述隔热条4与所述边框1、外窗框21、内窗框22及中挺3均紧密连接。
33.具体的,边框1和中挺3内部也设有隔热条4和隔热棉5,可进一步提高本实施例的双内开系统密封窗整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在本实施例中,边框1和中挺3均由外型材6和内型材7组成,外型材6位于室外一侧,内型材7位于室内一侧,隔热条4的两端分别连接外型材6和内型材7,且隔热条4贴合固定玻璃24的端面。
34.优选的,所述窗扇2还包括腔体压线8,所述腔体压线8设于内窗框22和外窗框21的靠近活动玻璃23的一侧,所述腔体压线8用于将活动玻璃23与外窗框21及内窗框22固定;所述腔体压线8与活动玻璃23的朝向室内的一侧及朝向室外的一侧之间均留有安装缝隙;所述活动玻璃23与腔体压线8之间设有玻璃压胶条9,所述玻璃压胶条9嵌设于所述安装缝隙中。
35.具体的,固定玻璃24的两端也通过腔体压线8及玻璃压胶条9与边框1、中挺3连接固定;通过采用压胶工艺,安装活动玻璃23和固定玻璃24时可以直接在室内完成,不需要在室外打玻璃胶做密封防水处理,大大提升了安装的安全性,同时也方便后期对玻璃进行维修。
36.优选的,所述腔体压线8为闭合腔体压线。
37.具体的,本实施例采用闭合腔体压线,压线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更好,能更好地限位玻璃,而传统的工艺一般为非闭合腔体压线,容易变形扭曲。
38.优选的,所述活动玻璃23和固定玻璃24均采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
39.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应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三层玻璃,两层中空,更能提升窗户的隔音性能。
40.优选的,所述隔热条4为多腔体隔热胶条,所述隔热条4内部具有多个空腔,且多个空腔沿所述隔热条4的连接方向设置。
41.具体的,所述隔热条4的连接方向为外窗框21与内窗框22的连线方向,亦即活动玻璃23的厚度方向,多个空腔能够阻隔热传递,具有进一步隔热的效果。
42.优选的,所述边框1和内窗框22上均设有密封胶条10;所述边框1上的密封胶条10用于将边框1与外窗框21紧密连接,所述内窗框22上的密封胶条10用于将内窗框22与边框1紧密连接。
43.具体的,密封胶条10用于填补缝隙,防止空气和声音共振,提升窗户的气密性和隔音性能。在本实施例中,内窗框22与边框1铰接,当窗扇2向室内打开时,活动玻璃23与中挺3相离,活动玻璃23围绕边框1旋转,外窗框21与边框1相离;窗扇2关闭状态下,密封胶条10能够提高边框1与内窗框22、外窗框21的密封性。
44.优选的,所述边框1、外窗框21、内窗框22及中挺3均为中空的铝型材。
45.具体的,铝型材重量轻且不易被腐蚀,且设计成中空,能够进一步减轻重量、节省耗材。
4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双内开系统密封窗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4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