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10:34: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的底进风的空气炸锅,一般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接油盘以及设置于接油盘上的锅体,底座内设置有加热腔,热风发生装置设置在加热腔中,锅体的底壁上设置有漏油孔。烹饪产生的油液能够由漏油孔进入至接油盘中,接油盘上设置有过流孔,锅体内的热风能够通过漏油孔以及过流孔被吸入加热腔内进行加热,然后再被吹回至锅体内的烹饪腔中,实现热风的加热循环。
3.在上述结构中,在热风由漏油孔以及过流孔被吸入加热腔的过程中,热风容易携带锅体内的油液进入加热腔内污染热风发生装置,影响空气炸锅的清洁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热风携带的油液容易污染热风发生装置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第一导油槽具有出油口;接油盘,设置于锅体的下方,接油盘包括盘本体以及穿设于盘本体上的过流筒,出油口位于过流筒的周向外侧,且出油口的下口壁低于过流筒的上端面。
6.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烹饪过程中,锅体内的热风将由出油口进入至过流筒中,并由过流筒排出,锅体内的油液将由出油口排出至接油盘上。由于出油口的下口壁低于过流筒的上端面,因此热风由出油口吹出后需要上升一小部分距离再进入至过流筒内,在上述流动过程中,由于油液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热风上升过程中其携带的至少一部分油液将直接下落至接油盘中,从而减小热风所携带的油液量,进而降低油液与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热风发生装置接触的几率,保证热风发生装置的清洁性。
7.进一步地,出油口的下口壁与过流筒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在5mm至20mm之间。如果上述距离过小则导致热风所携带的油液量的降低效果不明显,从而导致烹饪器具的清洁性不能被有效改善;而如果上述距离过大,要么导致锅体的出油口处设置位置过低,使得锅体不易加工;要么导致上端面过高,从而影响锅体的食物容纳量。
8.进一步地,第一导油槽为由锅体的中部至外部发散地设置的多个,各第一导油槽的出油口均朝向锅体的中心。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过流面积,使得锅体内的油液以及热风能够快速排出;另一方面使得各出油口与过流筒之间的距离均较小,从而使得热风能够快速排出,提高烹饪效率。
9.进一步地,第一导油槽的底壁在其朝向出油口的延伸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上述结构使得锅体内的油液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能够向出油口流动,从而使得油液不易在锅体内堆积,防止食物底部浸入油液中,改善食物的烹饪效果。
10.进一步地,锅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向下设置的挡油板,挡油板止挡于出油口与过流筒之间,挡油板的下端低于出油口的上口壁。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热风与油液的分离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油液与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热风发生装置接触的几率,保证烹饪器具的清洁性。
11.进一步地,锅体的底壁包括底壁本体以及向上突出的凸台,第一导油槽设置于底壁本体上,过流筒的顶部伸入凸台内。上述凸台能够避让过流筒,实现出油口的下口壁低于过流筒的上端面。
12.进一步地,至少部分出油口位于凸台的侧壁上。上述结构能够增加出油口的过流面积,从而提高油液及热风的排出效率。油液排出效率高能够有效改善食物烹饪效果,热风排出效率高能够有效地提高烹饪效率,缩短烹饪总时长。
13.进一步地,锅体包括外锅以及设置于外锅内的炸篮,炸篮的底壁形成锅体的底壁。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增加进风通道的过流面积,从而有效提高烹饪效率。和/或,锅体的底壁上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凸筋。上述凸筋一方面能够增加锅体的底壁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防止油液积存在锅体的底壁上,使得油液更容易流向出油口。
14.进一步地,接油盘上设置有第二导油槽,第二导油槽内设置有漏油孔,第二导油槽与出油口相对。上述结构使得接油盘内的油液能够快速排出,减小接油盘内存油量,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清洁性。
15.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底座,支撑接油盘,底座具有加热腔;热风发生装置,设置于加热腔内,过流筒连通加热腔与锅体的烹饪腔。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加热腔与烹饪腔内热风的循环,从而持续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烘烤加热。
附图说明
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18.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锅体与接油盘配合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19.图3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示出了图2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5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炸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示出了图5的烹饪器具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23.图7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接油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5.1、加热腔;2、烹饪腔;10、锅体;11、外锅;12、炸篮;121、第一导油槽;122、出油口;123、下口壁;124、上口壁;125、底壁本体;126、凸台;127、凸筋;13、挡油板;20、接油盘;21、盘本体;211、第二导油槽;212、漏油孔;22、过流筒;221、上端面;30、底座;40、热风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7.如图1至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以及接油盘20。其中,锅体10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导油槽121,第一导油槽121具有出油口122。接油盘20设置于锅体10的下方,接油盘20包括盘本体21以及穿设于盘本体21上的过流筒22,出油口122位于过流筒22的周向外侧,且出油口122的下口壁123低于过流筒22的上端面221。
28.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烹饪过程中,锅体10内的热风将由出油口122进入至过流筒22中,并由过流筒22排出,锅体10内的油液将由出油口122排出至接油盘20上。由于出油口122的下口壁123低于过流筒22的上端面221,因此热风由出油口122吹出后需要上升一小部分距离再进入至过流筒22内,在上述流动过程中,由于油液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热风上升过程中其携带的至少一部分油液将直接下落至接油盘20中,从而减小热风所携带的油液量,进而降低油液与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热风发生装置接触的几率,保证热风发生装置的清洁性。
29.在本实施例中,出油口122的下口壁123与过流筒22的上端面221之间的距离在5mm至20mm之间。如果上述距离过小则导致热风所携带的油液量的降低效果不明显,从而导致烹饪器具的清洁性不能被有效改善;而如果上述距离过大,要么导致锅体10的出油口122处设置位置过低,使得锅体10不易加工;要么导致上端面221过高,从而影响锅体10的食物容纳量。
30.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油槽121为由锅体10的中部至外部发散地设置的多个,各第一导油槽121的出油口122均朝向锅体10的中心,过流筒22设置于锅体10的中心位置处。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过流面积,使得锅体10内的油液以及热风能够快速排出;另一方面使得各出油口122与过流筒22之间的距离均较小,从而使得热风能够快速排出,提高烹饪效率。
31.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油槽121的底壁在其朝向出油口122的延伸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上述结构使得锅体10内的油液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能够向出油口122流动,从而使得油液不易在锅体10内堆积,防止食物底部浸入油液中,改善食物的烹饪效果。
32.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0的底壁上设置有向下设置的挡油板13,挡油板13止挡于出油口122与过流筒22之间,挡油板13的下端低于出油口122的上口壁124。具体地,在热风由出油口122流出的过程中,一部分热风将直接打在挡油板13上,这部分热风所携带的油液将留在挡油板13上,并沿着挡油板13向下滴落至接油盘20上,热风将继续朝向过流筒22流动。因此,上述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加热风与油液的分离效果,从而进一步降低油液与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热风发生装置接触的几率,保证烹饪器具的清洁性。
33.如图2和图3、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0的底壁包括底壁本体125以及向上突出的凸台126,第一导油槽121设置于底壁本体125上,过流筒22的顶部伸入凸台126内。上述凸台126能够避让过流筒22,实现出油口122的下口壁123低于过流筒22的上端面221。
34.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至少部分出油口122位于凸台126的侧壁上。上述
结构能够增加出油口122的过流面积,从而提高油液及热风的排出效率。油液排出效率高能够有效改善食物烹饪效果,热风排出效率高能够有效地提高烹饪效率,缩短烹饪总时长。
35.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0包括外锅11以及设置于外锅11内的炸篮12,炸篮12的底壁形成锅体10的底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锅11的侧壁与炸篮12的侧壁之间形成热风进风通道,热风由热风进风通道进入炸篮12内以对炸篮12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然后通过出油口122排出锅体10。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增加进风通道的过流面积,从而有效提高烹饪效率。
36.如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锅体10的底壁上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凸筋127。上述凸筋127一方面能够增加锅体10的底壁的强度;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防止油液积存在锅体10的底壁上,使得油液更容易流向出油口122。
37.如图2、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油盘20上设置有第二导油槽211,第二导油槽211内设置有漏油孔212,第二导油槽211与出油口122相对。上述结构使得接油盘20内的油液能够快速排出,减小接油盘20内存油量,从而提高烹饪器具的清洁性。
38.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底座30以及热风发生装置40。其中,底座30支撑接油盘20,底座30具有加热腔1。热风发生装置40设置于加热腔1内,过流筒22连通加热腔1与锅体10的烹饪腔2。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加热腔1与烹饪腔2内热风的循环,从而持续对烹饪腔2内的食物进行烘烤加热。此外,由于出油口122的下口壁123低于过流筒22的上端面221,因此热风由出油口122吹出后需要上升一小部分距离再进入至过流筒22内,在上述流动过程中,由于油液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热风上升过程中其携带的至少一部分油液将直接下落至接油盘20中,从而减小热风所携带的油液量,进而降低油液与热风发生装置40接触的几率,保证烹饪器具的清洁性。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