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重介质耦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30 21:37: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介质耦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灰石-石膏湿式烟气脱硫技术是目前火力发电厂最常用的脱硫技术,在烟气脱硫过程中,由于脱硫吸收液的循环,原工艺水中的各类离子类物质也逐渐富集。当氯离子浓度大于10000mg/l时脱硫效率将明显下降,为保障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的平衡,保证吸收液中氯离子的含量及石膏的质量达标,需要定时从脱硫吸收塔中排放部分废水,补充一部分新鲜工艺水。排放的部分废水即脱硫废水。
3.脱硫废水具有以下特征:悬浮物含量高,一般在5~60g/l,最高可达150g/l;废水的ph至呈弱酸性,ph一般为4~6;废水中含有钙金属离子,同时含有:铅、镉、镍、汞、铜、锌、锰等重金属离子,同时废水中含有较高的氯化物,含盐量一般为60~100g/l;
4.传统沉淀池的工作原理是污泥等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淀,实现泥水分离。但是由于污泥等物质的密度小,向下运动速度慢,因此,导致泥水分离时间比较长。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重介质耦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一种重介质耦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耦合反应池和重介质沉淀池,所述耦合反应池的上部设有第一出水管,所述耦合反应池的上部用于存储粉末状的重介质的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底部设有电动送料器;所述重介质沉淀池内设有竖直向下的导流筒,所述重介质沉淀池上设有穿过导流筒的且伸入到重介质沉淀池底部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安装有与重介质沉淀池底部相接触的刮泥板,所述重介质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开关阀,所述导流筒的上端设有穿出重介质沉淀池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之间连接,所述重介质沉淀池上端设有第二出水管,所述转动杆在位于导流筒的端口下方设有导流反射帽。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重介质沉淀池上设有驱动转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重介质沉淀池的池底为漏斗形。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一个plc控制器,所述储料斗上设有振动器,所述振动器和电动送料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器每间隔一定时间控制振动器和电动送料器工作,对耦合反应池投放重介质物料。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送料器为星型送料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之间经软连接连接,所述软连接包括橡胶软管,且橡胶软管的端部设有与进水管、第一出水管连接点的定位法兰。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重介质沉淀池的内腔上端设有向下的底端位于第二出水管的内管口端下方的出水堰板。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反射帽为伞状。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耦合反应池内设有电动搅拌杆。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该种重介质耦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首先通过向耦合反应池内投放粉末状的重介质,重介质在耦合反应池中与污水中的颗粒发生耦合加载反应,使颗粒物耦合加载到重介质的表面,使细小颗粒物在重介质表面被粘附成更大的高比重的大颗粒物,然后流入到重介质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其中耦合反应池内的水体则通过第一出水管流入到进水管内,并从导流筒的底端流出,从而有效降低了沉淀距离,并在导流反射帽的作用下,将进入到重介质沉淀池水体向上导流反射,而不会将沉淀在重介质反应池内的沉淀物带起,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沉淀的作用,使之具有较好的固液分离效果,沉淀后的水体则从重介质沉淀池上端的第二出水管流出,从而实现固液分离。且沉淀后的沉淀物可从排污管排出,并且通过刮泥板来对重介质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进行刮取,而利于对沉淀物进行排出。
17.2、该种重介质耦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中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之间经软连接连接,所述软连接包括橡胶软管,且橡胶软管的端部设有与进水管、第一出水管连接点的定位法兰,便于对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进行连接,且易于耦合反应池和重介质沉淀池之间的组装。
18.3、该种重介质耦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中重介质沉淀池的内腔上端设有向下的底端位于第二出水管的内管口端下方的出水堰板起到了遮挡的作用,避免漂浮在重介质沉淀池表面的漂浮物从第二出水管排出。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介质耦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重介质耦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的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耦合反应池;2、重介质沉淀池;3、第一出水管;4、储料斗;5、电动送料器;6、导流筒;7、转动杆;8、刮泥板;9、排污管;10、开关阀;11、进水管;12、第二出水管;13、导流反射帽;14、驱动电机;15、振动器;16、软连接;17、橡胶软管;18、定位法兰;19、出水堰板;20、电动搅拌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重介质耦合沉淀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耦合反应池1和重介质沉淀池2,所述耦合反应池1的上部设有第一出水管3,所述耦合反应池1的上部用于存储粉末状的重介质的储料斗4,所述储料斗4的底部设有电动送料器5;所述重介质沉淀池2内设有竖直向下的导流筒6,所述重介质沉淀池2上设有穿过导流筒6的且伸入到重介质沉淀池2底部的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底端安装有与重介质沉淀池2底部相接触的
刮泥板8,所述重介质沉淀池8的底部设有排污管9,所述排污管9上设有开关阀10,所述导流筒6的上端设有穿出重介质沉淀池2的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与第一出水管3之间连接,所述重介质沉淀池2上端设有第二出水管12,所述转动杆7在位于导流筒6的端口下方设有导流反射帽13。首先通过向耦合反应池1内投放粉末状的重介质,重介质在耦合反应池1中与污水中的颗粒发生耦合加载反应,使颗粒物耦合加载到重介质的表面,使细小颗粒物在重介质表面被粘附成更大的高比重的大颗粒物,然后流入到重介质沉淀池2内进行沉淀,其中耦合反应池1内的水体则通过第一出水管3流入到进水管11内,并从导流筒6的底端流出,从而有效降低了沉淀距离,并在导流反射帽13的作用下,将进入到重介质沉淀池2水体向上导流反射,而不会将沉淀在重介质反应池内的沉淀物带起,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沉淀的作用,使之具有较好的固液分离效果,沉淀后的水体则从重介质沉淀池2上端的第二出水管12流出,从而实现固液分离。且沉淀后的沉淀物可从排污管9排出,并且通过刮泥板8来对重介质沉淀池2底部的沉淀物进行刮取,而利于对沉淀物进行排出。
25.所述重介质沉淀池2上设有驱动转动杆7转动的驱动电机14,其中通过驱动电机14带动刮泥板8来对重介质沉淀池底部的沉淀物进行刮取,而利于对沉淀物进行排出。
26.所述重介质沉淀池2的池底为漏斗形,易于进行排污。
27.还包括一个plc控制器,所述储料斗4上设有振动器15,所述振动器15和电动送料器5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每间隔一定时间控制振动器15和电动送料器5工作,对耦合反应池1投放重介质物料。所述电动送料器5为星型送料器。便于进行投料量进行控制。
28.所述进水管11与第一出水管3之间经软连接16连接,所述软连接16包括橡胶软管17,且橡胶软管17的端部设有与进水管11、第一出水管3连接点的定位法兰18,便于对进水管11与第一出水管3进行连接,且易于耦合反应池1和重介质沉淀池2之间的组装。
29.所述重介质沉淀池2的内腔上端设有向下的底端位于第二出水管12的内管口端下方的出水堰板19,避免漂浮在重介质沉淀池表面的漂浮物从第二出水管12排出。
30.所述导流反射帽13为伞状,具有较好的导流效果。
31.所述耦合反应池1内设有电动搅拌杆20,在电动搅拌杆20的搅拌混合作用下,实现了重介质、炭粉和颗粒物的悬浮混合状态,使重介质与污水中的各种细小颗粒充分碰撞,使细小颗粒物在重介质表面被粘附成更大的高比重的大颗粒物,
32.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向耦合反应池1内投放粉末状的重介质,重介质在耦合反应池1中与污水中的颗粒发生耦合加载反应,使颗粒物耦合加载到重介质的表面,使细小颗粒物在重介质表面被粘附成更大的高比重的大颗粒物,然后流入到重介质沉淀池2内进行沉淀,其中耦合反应池1内的水体则通过第一出水管3流入到进水管11内,并从导流筒6的底端流出,从而有效降低了沉淀距离,并在导流反射帽13的作用下,将进入到重介质沉淀池2水体向上导流反射,而不会将沉淀在重介质反应池内的沉淀物带起,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沉淀的作用,使之具有较好的固液分离效果,沉淀后的水体则从重介质沉淀池2上端的第二出水管12流出,从而实现固液分离。且沉淀后的沉淀物可从排污管9排出,并且通过刮泥板8来对重介质沉淀池2底部的沉淀物进行刮取,而利于对沉淀物进行排出。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