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喷墨布料印花机的制作方法

2022-05-27 02:33: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喷墨印花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喷墨布料印花机。


背景技术:

2.喷墨印花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印花方式,它摒弃了传统印花需要制版的复杂环节,直接在织物上喷印,提高了印花的精度,实现了小批量、多品种、多花色印花,而且解决了传统印花占地面积大、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然而在对布料进行喷墨印花前需要对布料进行拉动平整,不然没有拉动平整的布料在印花会印至褶皱的部分,这样会非常影响布料的美观,布料在印花的过程中要贴合于台面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印花,在印花前要布料进行清理杂质、颗粒、灰尘,不然在印花的时候会影响其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墨布料印花机。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墨布料印花机,包括第一平整机构、第二平整机构、贴合机构、清理机构,所述第一平整机构上端设有第二平整机构,所述第二平整机构一端设有贴合机构,所述贴合机构一端设有清理机构;通过第一皮带转动带动固定块从布料中间向两边运动,这样布料有褶皱就会被固定块的运动拉平整,通过滚筒上下往复运动,滚筒在运动过程中会间隔一端时间向下运动对布料进行夹紧,使滚筒对布料有一个向后拉动的力使其平整,在扇叶转动产生的吸力会拉动布料贴合于第二外壳上表面,布料下端附着的杂质、颗粒、灰尘会被扇叶通过小孔吸入第二外壳,通过螺旋杆转动会带动杂质、颗粒、灰尘进入第一外壳,通过旋转体转动带动杂质、颗粒、灰尘从旋转体凹槽处清理出设备,第二外壳中产生的风通过连接管对布料上端进行吹灰。
6.具体的,所述第一平整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侧壁与第一滑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承侧壁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传动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轮侧壁与第一皮带紧密贴合,所述第一皮带外表面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端与布料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转轴侧壁与第一直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侧壁与第二直齿轮紧密贴合,所述第一直齿轮中间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齿轮中间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齿轮中间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部侧壁与喷枪上端固定连接;启动第一电动机,在一端通过辊轴拉动布料使其缓慢的运动,第一电动机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带动传动轮转动,传动轮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转动,第一皮带转动带动固定块运动,第一直齿轮转动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能够驱动另一边固定块,固定块运动能够将褶皱的布料向两边拉平。
7.具体的,所述第二平整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中间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侧壁与第二皮带紧密贴合,所述第二皮带一端紧密贴合于第二转动轮侧壁,所述第二转动轮中间与第三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侧壁与第二滑动轴承
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承侧壁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一端与第一伞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侧壁与第二伞齿轮紧密贴合,所述第二伞齿轮中间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与壳体活动连接;第一转轴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轮转动,第一转动轮转动带动第二皮带转动,第二皮带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轮转动,第二转动轮转动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第一伞齿轮转动带动第二伞齿轮转动,第二伞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
8.具体的,所述第二平整机构还包括圆盘,所述第一转动杆中间侧壁与圆盘固定连接,所述圆盘下端紧密贴合着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侧壁与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下端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下端与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侧壁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中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外部侧壁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下端与滚筒转动连接,所述滚筒下端设置有布料;第一转动杆转动带动圆盘转动,圆盘做偏心运动,这样就能带动滑动杆做往复运动,滑动杆做往复运动就能带动滚筒上下往复运动,这样滚筒在下压时候就能夹紧布料,通过滑动杆上下往复运动能够带动滚筒上下往复运动,这样滚筒在运动过程中会间隔一端时间向下运动对布料进行夹紧,使滚筒对布料有一个向后拉动的力使其平整,使布料能够拉紧不会产生褶皱。
9.具体的,所述贴合机构包括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一端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侧壁与第三滑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轴承侧壁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上端与扇叶固定连接;启动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带动扇叶转动,扇叶转动产生吸力就会带动布料贴合于第二外壳。
10.具体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侧壁与第二锥齿轮紧密贴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中间与第三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侧壁与第一滚动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动轴承侧壁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一端侧壁与第三转动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轮侧壁与第三皮带紧密贴合,所述第三皮带一端紧密贴合于第四转动轮,所述第四转动轮中间与第四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杆中间与螺旋杆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转动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第三转动杆转动第三转动轮转动,第三转动轮转动带动第三皮带转动,第三皮带转动带动第四转动轮转动,第四转动轮转动带动第四转动杆转动,第四转动杆转动带动螺旋杆转动。
11.具体的,所述清理机构还包括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一端侧壁与第三锥齿轮紧密贴合,所述第三锥齿轮中间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一端与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侧壁与第二斜齿轮紧密贴合,所述第二斜齿轮中间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一端与第一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一端侧壁与旋转体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体一端设有橡胶体,所述橡胶体侧壁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布料下端设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上端设有小孔,所述螺旋杆下端设有铁丝网,所述第二外壳下端侧壁与连接管固定连接;螺旋杆转动带动杂质、颗粒、灰尘进入第一外壳内部,通过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轮转动,第二斜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转动带动旋转体转动,当杂质、颗粒、灰尘落至旋转体上端的
凹槽中随着旋转会落至设备外,这样既可以保证第一外壳处于密闭,防止扇叶产生的吸力会再次将杂质、颗粒、灰尘吸入第二外壳,又能很好的清理杂质、颗粒、灰尘,第二外壳中产生的风通过连接管对布料上端进行吹气,使布料上端干净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布料进行印花。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3.(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喷墨布料印花机,第一平整机构通过第一皮带转动带动固定块从布料中间向两边运动,这样当布料有褶皱就会被固定块的运动拉平整。
14.(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喷墨布料印花机,通过滑动杆上下往复运动能够带动滚筒上下往复运动,这样滚筒在运动过程中会间隔一端时间向下运动对布料进行夹紧,因为布料是向前运动,这样滚筒对布料就会有一个向后拉动的力使其平整。
15.(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喷墨布料印花机,在布料到达第二外壳上端的时候,扇叶产生的吸力就会拉动布料贴合于第二外壳上表面,布料下端附着的杂质、颗粒、灰尘会被扇叶通过小孔吸入第二外壳,通过螺旋杆转动会带动杂质、颗粒、灰尘进入第一外壳,通过旋转体转动带动杂质、颗粒、灰尘从旋转体凹槽处清理出设备,同时又不会使杂质、颗粒、灰尘被吸入第二外壳,第二外壳中产生的风通过连接管对布料上端进行吹气,使布料上端干净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布料进行印花。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19.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皮带与固定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转轴与第一直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2第三转轴与第一伞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23.图7为图2所示第一转动轴与第一斜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第一平整机构;11、第一电动机;12、第一转轴;13、第一滑动轴承;14、传动轮;15、第一皮带;16、固定块;17、第一直齿轮;18、第二直齿轮;19、第二转轴;110、布料;111、壳体;112、喷枪;2、第二平整机构;21、第一转动轮;22、第二皮带;23、第二转动轮;24、第三转轴;25、第二滑动轴承;26、第一伞齿轮;27、第二伞齿轮;28、第一转动杆;29、滑动杆;210、固定杆;211、弹簧;212、支撑体;213、套筒;214、滚筒;215、圆盘;3、贴合机构;31、第二电动机;32、第二转动杆;33、第三滑动轴承;34、扇叶;4、清理机构;41、第一锥齿轮;42、第二锥齿轮;43、第三转动杆;44、第一滚动轴承;45、第三转动轮;46、第三皮带;47、第四转动轮;48、第四转动杆;49、螺旋杆;410、第一外壳;411、第三锥齿轮;412、第一转动轴;413、第一斜齿轮;414、第二斜齿轮;415、第二转动轴;416、旋转体;417、橡胶体;418、连接管;419、第二外壳;420、小孔;421、铁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6.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喷墨布料印花机,包括第一平整机构1、第二平整机构2、贴合机构3、清理机构4,所述第一平整机构1上端设有第二平整机构2,所述第二平整机构2一端设有贴合机构3,所述贴合机构3一端设有清理机构4;通过第一皮带15转动带动固定块16从布料110中间向两边运动,这样布料110有褶皱就会被固定块16的运动拉平整,通过滚筒214上下往复运动,滚筒214在运动过程中会间隔一端时间向下运动对布料110进行夹紧,使滚筒214对布料110有一个向后拉动的力使其平整,在扇叶34转动产生的吸力会拉动布料110贴合于第二外壳419上表面,布料110下端附着的杂质、颗粒、灰尘会被扇叶34通过小孔420吸入第二外壳419,通过螺旋杆49转动会带动杂质、颗粒、灰尘进入第一外壳410,通过旋转体416转动带动杂质、颗粒、灰尘从旋转体416凹槽处清理出设备,第二外壳419中产生的风通过连接管418对布料110上端进行吹灰。
27.具体的,所述第一平整机构1包括第一电动机11,所述第一电动机11一端与第一转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侧壁与第一滑动轴承1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承13侧壁与壳体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2一端与传动轮14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轮14侧壁与第一皮带15紧密贴合,所述第一皮带15外表面与固定块16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6上端与布料110紧密贴合,所述第一转轴12侧壁与第一直齿轮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17侧壁与第二直齿轮18紧密贴合,所述第一直齿轮17中间与第一转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齿轮18中间与第二转轴1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直齿轮18中间与第二转轴19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11内部侧壁与喷枪112上端固定连接;启动第一电动机11,在一端通过辊轴拉动布料110使其缓慢的运动,第一电动机1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转轴12转动带动传动轮14转动,传动轮14转动带动第一皮带15转动,第一皮带15转动带动固定块16运动,第一直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二直齿轮18转动能够驱动另一边固定块16,固定块16运动能够将褶皱的布料110向两边拉平。
28.具体的,所述第二平整机构2包括第一转动轮21,所述第一转动轮21中间与第一转轴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21侧壁与第二皮带22紧密贴合,所述第二皮带22一端紧密贴合于第二转动轮23侧壁,所述第二转动轮23中间与第三转轴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4侧壁与第二滑动轴承2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轴承25侧壁与壳体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4一端与第一伞齿轮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齿轮26侧壁与第二伞齿轮27紧密贴合,所述第二伞齿轮27中间与第一转动杆2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8一端与壳体111活动连接;第一转轴12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轮21转动,第一转动轮21转动带动第二皮带22转动,第二皮带22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轮23转动,第二转动轮23转动带动第三转轴24转动,第三转轴24转动带动第一伞齿轮26转动,第一伞齿轮26转动带动第二伞齿轮27转动,第二伞齿轮27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28转动。
29.具体的,所述第二平整机构2还包括圆盘215,所述第一转动杆28中间侧壁与圆盘215固定连接,所述圆盘215下端紧密贴合着滑动杆29,所述滑动杆29侧壁与固定杆21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210下端与弹簧21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211下端与支撑体2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体212侧壁与壳体11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29中间设置有套筒213,所述套筒213外部侧壁与壳体11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29下端与滚筒214转动连接,所述滚筒214下端设置有布料110;第一转动杆28转动带动圆盘215转动,圆盘215做偏心运动,这样就能带动滑动
杆29做往复运动,滑动杆29做往复运动就能带动滚筒214上下往复运动,这样滚筒214在下压时候就能夹紧布料110,通过滑动杆29上下往复运动能够带动滚筒214上下往复运动,这样滚筒214在运动过程中会间隔一端时间向下运动对布料110进行夹紧,使滚筒214对布料110有一个向后拉动的力使其平整,使布料110能够拉紧不会产生褶皱。
30.具体的,所述贴合机构3包括第二电动机31,所述第二电动机31一端与第二转动杆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32侧壁与第三滑动轴承33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滑动轴承33侧壁与壳体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32上端与扇叶34固定连接;启动第二电动机31,第二电动机31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32转动,第二转动杆32转动带动扇叶34转动,扇叶34转动产生吸力就会带动布料110贴合于第二外壳419。
31.具体的,所述清理机构4包括第一锥齿轮41,所述第一锥齿轮41侧壁与第二锥齿轮42紧密贴合,所述第二锥齿轮42中间与第三转动杆4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43侧壁与第一滚动轴承4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4侧壁与壳体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杆43一端侧壁与第三转动轮4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轮45侧壁与第三皮带46紧密贴合,所述第三皮带46一端紧密贴合于第四转动轮47,所述第四转动轮47中间与第四转动杆48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杆48中间与螺旋杆49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转动杆32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41转动,第一锥齿轮41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42转动,第二锥齿轮42转动带动第三转动杆43转动,第三转动杆43转动第三转动轮45转动,第三转动轮45转动带动第三皮带46转动,第三皮带46转动带动第四转动轮47转动,第四转动轮47转动带动第四转动杆48转动,第四转动杆48转动带动螺旋杆49转动。
32.具体的,所述清理机构4还包括第三锥齿轮411,所述第一锥齿轮41一端侧壁与第三锥齿轮411紧密贴合,所述第三锥齿轮411中间与第一转动轴4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412一端与第一斜齿轮4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齿轮413侧壁与第二斜齿轮414紧密贴合,所述第二斜齿轮414中间与第二转动轴41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415一端与第一外壳4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415一端侧壁与旋转体416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体416一端设有橡胶体417,所述橡胶体417侧壁与第一外壳410固定连接,所述布料110下端设有第二外壳419,所述第二外壳419上端设有小孔420,所述螺旋杆49下端设有铁丝网421,所述第二外壳419下端侧壁与连接管418固定连接;螺旋杆49转动带动杂质、颗粒、灰尘进入第一外壳410内部,通过第一锥齿轮41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411转动,第三锥齿轮411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412转动,第一转动轴412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轮413转动,第一斜齿轮413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轮414转动,第二斜齿轮414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415转动,第二转动轴415转动带动旋转体416转动,当杂质、颗粒、灰尘落至旋转体416上端的凹槽中随着旋转会落至设备外,这样既可以保证第一外壳410处于密闭,防止扇叶34产生的吸力会再次将杂质、颗粒、灰尘吸入第二外壳419,又能很好的清理杂质、颗粒、灰尘,第二外壳419中产生的风通过连接管418对布料110上端进行吹气,使布料110上端干净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布料110进行印花。
33.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启动第一电动机11,在一端通过辊轴拉动布料110使其缓慢的运动,第一电动机11转动带动第一转轴12转动,第一转轴12转动带动传动轮14转动,传动轮14转动带动第一皮带15转动,第一皮带15转动带动固定块16运动,固定块16运动能够将褶皱的布料110向两边拉平,第一转轴12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轮21转动,第一转动轮21转动带动第二皮带22转动,第二皮带22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轮23转动,第二转动轮23转动带动第三
转轴24转动,第三转轴24转动带动第一伞齿轮26转动,第一伞齿轮26转动带动第二伞齿轮27转动,第二伞齿轮27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28转动,第一转动杆28转动带动圆盘215转动,圆盘215做偏心运动,这样就能带动滑动杆29做往复运动,滑动杆29做往复运动就能带动滚筒214上下往复运动,这样滚筒214在下压时候就能夹紧布料110,通过滑动杆29上下往复运动能够带动滚筒214上下往复运动,这样滚筒214在运动过程中会间隔一端时间向下运动对布料110进行夹紧,使滚筒214对布料110有一个向后拉动的力使其平整,使布料110能够拉紧不会产生褶皱,当布料到达喷枪112下端的时候就会对布料110进行喷墨印花,与此同时启动第二电动机31,第二电动机31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32转动,第二转动杆32转动带动扇叶34转动,扇叶34转动产生吸力就会带动布料110贴合于第二外壳419,布料110下端可能会附着一些杂质、颗粒、灰尘,当布料110运动至第二外壳419上端时,布料110下端的杂质、颗粒、灰尘会呗扇叶34产生的吸力吸进第二外壳419内部,通过第二转动杆32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41转动,第一锥齿轮41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42转动,第二锥齿轮42转动带动第三转动杆43转动,第三转动杆43转动第三转动轮45转动,第三转动轮45转动带动第三皮带46转动,第三皮带46转动带动第四转动轮47转动,第四转动轮47转动带动第四转动杆48转动,第四转动杆48转动带动螺旋杆49转动,螺旋杆49转动带动杂质、颗粒、灰尘进入第一外壳410内部,通过第一锥齿轮41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411转动,第三锥齿轮411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轴412转动,第一转动轴412转动带动第一斜齿轮413转动,第一斜齿轮413转动带动第二斜齿轮414转动,第二斜齿轮414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轴415转动,第二转动轴415转动带动旋转体416转动,当杂质、颗粒、灰尘落至旋转体416上端的凹槽中随着旋转会落至设备外,这样既可以保证第一外壳410处于密闭,防止扇叶34产生的吸力会再次将杂质、颗粒、灰尘吸入第二外壳419,又能很好的清理杂质、颗粒、灰尘,第二外壳419中产生的风通过连接管418对布料110上端进行吹气,使布料110上端干净这样能够更好的对布料110进行印花。
3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