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

2022-05-26 23:17: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乳杆菌实验领域,具体为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2.乳杆菌是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产生抗菌物质和代谢化合物,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与其它肠道微生物竞争肠道粘膜的受体和结合位点,乳杆菌可以提高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减少肠道感染和炎症性肠病等疾病表型,根据以往的研究,乳杆菌能够激活芳香烃受体并诱导固有层淋巴细胞分泌il-22,肠道上皮细胞增生和更替对于维持肠粘膜的结构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体外模型,乳杆菌对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仍然知之甚少,因此需要结合使用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而目前市场上常规的模拟实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3.现阶段的研究认为,初始t细胞(h0)激活后分化为三类细胞群:th1型细胞、th2型细胞以及treg细胞,th1和th2两类细胞的激活相互抑制,th0向th1和th2的分化主要取决于初始致敏时的细胞因子环境,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不同于th1和th2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t细胞群体,这些细胞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病理过程,而用小鼠大肠炎症模型实验表明,在乳酸杆菌与病原微生物共同应激下,乳酸杆菌与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而起到保护效应,这种保护效应一定程度上是通过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实现,包括thl和th2的免疫应答反应,jjiang等用乳酸杆菌作为抗原表达载体研究发现,表达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和吞噬刺激素的乳酸杆菌能够刺激固有免疫细胞分化,包括向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诱导th1和th17产生应答反应并降低了treg细胞的应答反应,乳酸杆菌通过激活mapk信号途径而使th1细胞和treg细胞做出应答反应,此外研究还发现,乳酸杆菌clactobacilus reuteri)通过对cd4'foxp3 cd25*treg细胞的调节作用,可救治饮食诱导的糖尿病和肥胖病,并有刺激treg细胞发育的作用,乳酸杆菌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所发挥的作用,通常是通过平衡th1/th2及诱导treg细胞的发育和释放相关的细胞因子对肠道黏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而常规的模拟实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结合使用多个装置对小鼠进行造模、实验和对比工作,且工作人员需要对造模、实验和对比中的小鼠进行逐次喂养工作,工作效率低,并且常规的模拟实验装置在对小鼠的粪便进行检查时,不方便对小鼠的粪便进行收集观察处理工作,实用性较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5.鉴于现有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把手,所述装置外壳内螺栓安装有无线摄像设备,所述装置外壳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焊接固定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的顶端焊接固定有连接把手,所述衔接板上安装有隔离喂养组件,所述装置外壳内安装有自动驱赶组件和投放收集组件。
7.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把手对称分布在装置外壳顶端两侧,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在衔接板的底部中间部位,所述衔接板的中心轴线与装置外壳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
8.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离喂养组件包括隔离板、喂养筒、轮齿杆、圆形齿轮、螺旋杆、限位筒、存储箱和输料管,所述隔离板的顶端焊接固定在衔接板的底端面上,所述喂养筒螺钉连接在隔离板的底部侧端面上,所述轮齿杆螺钉连接在隔离板的中部侧端面上,所述圆形齿轮啮合连接在轮齿杆上,所述圆形齿轮焊接固定在螺旋杆的顶端,所述螺旋杆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在限位筒内和存储箱上,所述限位筒螺钉连接在存储箱的内部底端面上,所述输料管的顶端螺栓连接在限位筒的底端面上,所述输料管螺栓固定在存储箱的底端面上。
9.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隔离板对称分布在衔接板的两侧,所述隔离板的长度大于装置外壳的内部空间高度,所述隔离板的宽度与装置外壳的内部空间宽度相等,所述喂养筒等距分布在隔离板的底部侧端面上。
10.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喂养筒通过限位筒与输料管一一对应,所述喂养筒的中心轴线与输料管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所述限位筒的内部空间直径与螺旋杆的直径相等,所述螺旋杆的长度大于限位筒的内部空间长度。
11.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自动驱赶组件包括牵扯线、固定线圈、连接轴、柔性毛刷和固定框,所述牵扯线的顶端栓接在衔接板的底端面上,所述牵扯线的底部缠绕在固定线圈上,所述固定线圈焊接固定在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在装置外壳内,所述柔性毛刷栓接在连接轴上,所述固定框焊接固定在装置外壳内,所述固定框内焊接固定有涡卷弹簧,所述涡卷弹簧的内端焊接固定在连接轴上。
12.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线圈固定在连接轴的中间部位,所述柔性毛刷等距分布在连接轴上,所述固定框对称分布在连接轴的两侧,所述固定框与涡卷弹簧一一对应。
13.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投放收集组件包括连通槽,防护门板、第一磁性板、第二磁性板和收集板,所述连通槽贯穿开设在装置外壳的底部,所述防护门板的顶部与装置外壳之间轴连接,所述防护门板设置在连通槽内,所述第一磁性板螺钉连接在防护门板的底部,所述第一磁
性板吸附固定在第二磁性板上,所述第二磁性板螺钉连接在收集板的顶部,所述收集板限位滑动连接在连通槽内。
14.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门板的宽度和收集板的宽度均与连通槽的内部空间宽度相等,所述收集板的长度与装置外壳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磁性板和第二磁性板分别固定在防护门板的底部中间部位和收集板的顶部中间部位,所述述第一磁性板的形状大小和第二磁性板的形状大小相等,所述第一磁性板的横截面呈“l”字形。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设置有隔离喂养组件,利用隔离板的运动能够对小鼠进行一体式的造模以及后续隔离式对比模拟实验工作,且隔离板通过轮齿杆能够带动圆形齿轮转动,进而能够带动螺旋杆在限位筒内转动,此时在螺旋杆的转动作用下,通过输料管能够将存储箱内的喂养料等量输送至各个喂养筒内,进而能够自动稳定的完成各种喂养料的同时添加工作,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高效性。
17.2、设置有自动驱赶组件,衔接板带动隔离板向上运动的同时,牵扯线通过固定线圈能够带动连接轴上的柔性毛刷转动,进而能够将造模成功后的小鼠自动驱赶至边侧的观察区域内,进而能够保证后续对比式模拟实验的稳定和便捷,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多样性和稳定性。
18.3、设置有收集板,通过使用另一收集板推动装置外壳内部底端的收集板,直至另一收集板运动至装置外壳内部并替换使用后的收集板,能够便捷稳定的更换收集板,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小鼠逃窜,能够对实验中的小鼠的粪便进行便捷稳定的收集拿取工作,进而能够保证模拟实验的观察准确性和工作便捷性。
19.4、设置有防护门板,通过转动防护门板能够对小鼠进行便捷稳定的投放和拿取工作,同时防护门板结合使用第一磁性板和收集板上的第二磁性板能够完成共同吸附固定工作,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多样性和高效性。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1.图1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隔离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收集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防护门板立体结
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螺旋杆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固定线圈俯视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涡卷弹簧结构示意图;
30.图10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限位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31.图11是本发明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图10中b处结构示意图。
32.图中标号:1、装置外壳;2、固定把手;3、无线摄像设备;4、复位弹簧;5、衔接板;6、连接把手;7、隔离喂养组件;701、隔离板;702、喂养筒;703、轮齿杆;704、圆形齿轮;705、螺旋杆;706、限位筒;707、存储箱;708、输料管;8、自动驱赶组件;801、牵扯线;802、固定线圈;803、连接轴;804、柔性毛刷;805、固定框;9、投放收集组件;901、连通槽;902、防护门板;903、第一磁性板;904、第二磁性板;905、收集板;10、涡卷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3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35.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36.实施例
37.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8.如图1-11所示,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固定把手2,装置外壳1内螺栓安装有无线摄像设备3,装置外壳1的顶端面上焊接固定有复位弹簧4,复位弹簧4的顶端焊接固定有衔接板5,衔接板5的顶端焊接固定有连接把手6,衔接板5上安装有隔离喂养组件7,利用隔离喂养组件7能够对小鼠进行一体式的造模以及后续隔离式对比模拟实验工作,同时能够对多个区域的小鼠进行同时自动喂养工作,有效提高了模拟实验的高效性和便捷性,装置外壳1内安装有自动驱赶组件8和投放收集组件9。
39.在本实例中,固定把手2对称分布在装置外壳1顶端两侧,复位弹簧4固定在衔接板
5的底部中间部位,衔接板5的中心轴线与装置外壳1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可以保证复位弹簧4在衔接板5上工作状态的稳定,进而能够保证衔接板5后续复位工作的便捷和稳定。
40.在本实例中,隔离喂养组件7包括隔离板701、喂养筒702、轮齿杆703、圆形齿轮704、螺旋杆705、限位筒706、存储箱707和输料管708,隔离板701的顶端焊接固定在衔接板5的底端面上,喂养筒702螺钉连接在隔离板701的底部侧端面上,轮齿杆703螺钉连接在隔离板701的中部侧端面上,圆形齿轮704啮合连接在轮齿杆703上,圆形齿轮704焊接固定在螺旋杆705的顶端,螺旋杆705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在限位筒706内和存储箱707上,限位筒706螺钉连接在存储箱707的内部底端面上,输料管708的顶端螺栓连接在限位筒706的底端面上,输料管708螺栓固定在存储箱707的底端面上,可以保证输料管708在限位筒706和存储箱707上工作效果的稳定,进而能够保证后续喂养料下料工作的稳定,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多样性。
41.在本实例中,隔离板701对称分布在衔接板5的两侧,隔离板701的长度大于装置外壳1的内部空间高度,隔离板701的宽度与装置外壳1的内部空间宽度相等,喂养筒702等距分布在隔离板701的底部侧端面上,可以保证隔离板701在装置外壳1内工作效果的稳定,进而能够保证小鼠后续隔离观察工作的稳定,有效提高了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42.在本实例中,喂养筒702通过限位筒706与输料管708一一对应,喂养筒702的中心轴线与输料管708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限位筒706的内部空间直径与螺旋杆705的直径相等,螺旋杆705的长度大于限位筒706的内部空间长度,可以有效避免螺旋杆705对于限位筒706的不良影响,进而能够保证后续喂养料的定量输送工作,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多样性。
43.在本实例中,自动驱赶组件8包括牵扯线801、固定线圈802、连接轴803、柔性毛刷804和固定框805,牵扯线801的顶端栓接在衔接板5的底端面上,牵扯线801的底部缠绕在固定线圈802上,固定线圈802焊接固定在连接轴803上,连接轴803转动连接在装置外壳1内,柔性毛刷804栓接在连接轴803上,固定框805焊接固定在装置外壳1内,固定框805内焊接固定有涡卷弹簧10,涡卷弹簧10的内端焊接固定在连接轴803上,利用涡卷弹簧10能够带动连接轴803进行便捷稳定的回转工作,进而能够保证连接轴803以及柔性毛刷804后续多次工作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44.在本实例中,固定线圈802固定在连接轴803的中间部位,柔性毛刷804等距分布在连接轴803上,固定框805对称分布在连接轴803的两侧,固定框805与涡卷弹簧10一一对应,可以保证柔性毛刷804在连接轴803上工作状态的稳定,进而能够保证小鼠后续驱赶工作的安全和高效。
45.在本实例中,投放收集组件9包括连通槽901,防护门板902、第一磁性板903、第二磁性板904和收集板905,连通槽901贯穿开设在装置外壳1的底部,防护门板902的顶部与装置外壳1之间轴连接,防护门板902设置在连通槽901内,第一磁性板903螺钉连接在防护门板902的底部,第一磁性板903吸附固定在第二磁性板904上,第二磁性板904螺钉连接在收集板905的顶部,收集板905限位滑动连接在连通槽901内,可以保证第一磁性板903在防护门板902底部工作状态的稳定和安全,进而能够保证防护门板902后续闭合开启工作的稳定和便捷。
46.在本实例中,防护门板902的宽度和收集板905的宽度均与连通槽901的内部空间宽度相等,收集板905的长度与装置外壳1的宽度相等,第一磁性板903和第二磁性板904分别固定在防护门板902的底部中间部位和收集板905的顶部中间部位,述第一磁性板903的形状大小和第二磁性板904的形状大小相等,第一磁性板903的横截面呈“l”字形,可以保证收集板905在连通槽901内进行稳定的限位滑动工作,进而能够保证收集板905后续拿取更换工作的稳定和便捷,增加了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47.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一种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模拟实验装置,首先,工作人员可通过使用手部拉动第一磁性板903带动防护门板902在装置外壳1上向上转动,随后工作人员可将实验需要用的小鼠等量投放至装置外壳1与隔离板701形成的中部两侧的造模区域内,而在小鼠投放前,工作人员可通过使用连接把手6向上拉动衔接板5,进而能够带动衔接板5两侧的隔离板701同时向上运动,此时在隔离板701的运动作用下能够带动轮齿杆703向上运动,而在轮齿杆703的运动过程中,通过与圆形齿轮704的啮合连接能够带动圆形齿轮704上的螺旋杆705在限位筒706内稳定转动,此时在螺旋杆705开始转动前,螺旋杆705内并没有溶液,而当螺旋杆705开始转动输料时,存储箱707内的dss水溶液通过螺旋杆705的顶部输送至螺旋杆705的底部,通过限位筒706上的输料管708能够将造模区域内的存储箱707内的dss水溶液等量输送至造模区域内的隔离板701上的各个喂养筒702内;结合图1、图3和图6可知,装置外壳1结合隔离板701能够形成四处隔离区域,中间两处隔离区域为造模区域,两侧隔离区域分别为观察实验区域和对比观察区域;
48.具体的,装置外壳1与隔离板701形成的左侧的实验区域内的存储箱707内的乳杆菌等量输送至左侧实验区域内的各个喂养筒702内,同理,装置外壳1与隔离板701形成右侧的对比观察区域,且右侧对比观察区域内的存储箱707内的生理盐水等量输送至对比观察区域内的各个喂养筒702内,而当隔离板701向下运动复位时,圆形齿轮704结合轮齿杆703能够带动螺旋杆705反方向转动,而当螺旋杆705反方向转动并复位至初始状态时,螺旋杆705会将螺旋杆705处多余的,未输送出的dss水溶液向存储箱707内反向输送,直至螺旋杆705内没有溶液,此时螺旋杆705回复至初始位置,如此往复,进而能够保证螺旋杆705后续工作状态的稳定;
49.随后工作人员可通过使用无线摄像设备3观察造模区域内的小鼠,造模区域内的小鼠通过饮食dss水溶液,直至小鼠体重严重下降,萎靡不振,毛发无光泽,实验第3天出现粪便稀软、不成形,粘附于肛门周围,第6天出现血便,证明造模成功,时长为7天,造模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使用另一收集板905推动装置外壳1内部底端的收集板905,直至另一收集板905通过连通槽901运动至装置外壳1内部并替换使用后的收集板905,能够便捷稳定的更换收集板905,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小鼠逃窜,能够对实验中的小鼠的粪便进行便捷稳定的收集拿取工作;连通槽901是用来更换收集板905的;
50.为了避免小鼠的移动而使收集板905发生晃动和偏移,收集板905结合使用第二磁性板904能够与防护门板902上的第一磁性板903进行便捷稳定的吸附固定工作,能够共同完成防护门板902与收集板905的吸附固定工作,进而能够同时保证防护门板902与收集板905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51.而当小鼠造模成功后,工作人员可通过继续使用连接把手6带动衔接板5向上运动,进而能够带动衔接板5两侧的隔离板701同时向上运动,区域之间的隔离互通开启,此时
结合柔性毛刷804能够将小鼠自动驱赶进入两侧的观察实验区域和对比观察区域内;
52.具体的,此时在衔接板5的运动作用下能够带动牵扯线801向上运动,而在牵扯线801的运动作用下,通过固定线圈802能够带动连接轴803上的柔性毛刷804稳定转动,隔离板701向上运动时,左侧连接轴803上的柔性毛刷804的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右侧连接轴803上的柔性毛刷804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因此两侧的柔性毛刷804均呈向外拨动之势,进而能够对造模区域内的小鼠进行自动稳定的驱赶工作,能够将两侧造模区域内的小鼠分别驱赶至两侧的实验区域和对比观察区域,随后结合使用固定框805内的涡卷弹簧10能够带动连接轴803反向转动,通过固定线圈802带动牵扯线801收卷的同时能够带动衔接板5向下运动复位,且结合使用复位弹簧4能够进一步保证衔接板5复位工作的稳定,随后工作人员可通过使用收集板905收集观察实验区域和对比观察区域内的小鼠的粪便情况,进而能够便捷稳定的完成乳杆菌对于肠道黏膜的保护能力的模拟实验。
53.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